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榴花如火如荼地盛放着五月,送来了飘渺的粽味,迎来了又一年的端午节,艾蒿萋萋清香充满着街市,为千家万户送至安详。街市里一片欢腾,屋子里欢声笑语,热闹成片。
为了纪念良臣屈原,湖中赛龙舟尽兴,老人们都喜欢买上数棵绿色的艾蒿,靠门边或插门楣,传说可以避邪,以保全家平安。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说起粽子,自然地缅怀母亲,儿时的情景自然再现……
记得儿时,母亲在端午节前两天的早晨 ,就去菜场买齐粽叶,买回以后先入锅焯一下,接着捞起放入很大的一个木盆里,用清水浸泡。待我起床后,母亲帮我梳洗完毕,吃过早餐,拿来一根扁担横亘在木盆中央,有点小桥流水的感觉。我端来小板凳,坐在木盆旁,我的任务是将每一片粽叶从清水里捞起抹平整,放在扁担上,达到一定的数量,母亲就将它们绾成个结,以方便包裹粽子。接着,粽叶又迁居在有水的木桶里浸泡。然后,父亲协助母亲淘了大量的糯米,也要浸泡,浸泡是让糯米变软一点,容易煮透,口感也极好。另还泡些红豆和绿豆。增加粽子的种类,避免了口味的单一。
待到下午,母亲就忙开了。父亲搬来糯米和粽叶,母亲准备一些食盐和稻草。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精致好看。来家的亲朋好友,无一不对母亲的巧手竖大拇指!只见母亲拿起两片粽叶,只那么巧手一窝,粽子的雏形便跃然而出,再用勺子盛起糯米放入粽叶里。节俭的母亲生怕米粒掉到地上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每一个步骤很是小心翼翼地。盛满米,母亲再细致地卷起粽叶的另一端合盖,然后拿起一根稻草。母亲年轻的时候,牙齿就不好,门牙还是镶的假牙,银色的,我小时候总说那是“金牙”。清晰记得母亲总喜欢用“金牙”轻轻咬住稻草的一端,另一端在粽身绕上好几圈,直至结实,再结成死结。母亲说这样在锅里煮时,不会因为松散而溢出米粒。而且因为糯米親密无间,黏在一起,使粽子味儿更好吃。
父亲在旁边给母亲打下手,负责将十个粽子结在一起为一挂。只见父亲一会儿细心地为母亲捋捋散落下来的头发,一会儿端来茶杯给母亲喝水,一边还不忘诙谐打趣营造热闹的气氛。常听父亲形容小狗外貌是“粽子脸,梅花脚”。乍一看母亲包的粽子果真与狗的脸有那么几分神似。尖尖的“下巴”,竖起的两只“耳朵”,特别可爱。我也想模仿母亲,拿来一些小点儿的粽叶,可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任凭我怎么努力,它就是不听使唤,费尽心思也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粽子,最后只得放弃,懊恼不已,但引得一旁母亲的“咯咯”的温柔笑声。
时间在母亲的指缝里悄悄溜走,我却在翘首企盼,心急如焚。
终于,母亲包完所有的糯米,下一步就是我最期待的了。父亲将母亲包好的粽子按量分配置入加水的锅里,点火煮粽。我像个小馋猫,默默地偎在母亲的身旁等候,可心里却急不可耐。母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用手指轻敲我的额头,笑着说:“一定是想吃了吧?小馋猫。煮粽子和煮饭不同,时间要长,还要用文火来煮,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顿了顿,只听母亲又说“做人要像粽子,实诚(沉)、安稳,不要像那徒有虚表的花瓶,内心虚空,更不要像那天上的白云,虚浮不堪,捉摸不透,没有定性。”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母亲的话,但心思早就飞到粽子上,只闻得那迷人的粽香。
终于熟透,父亲拿来一个米饭碗,倒入白糖,兑点白开水,融化糖粒。再搭配一些简单的糕点,我已经馋涎欲滴。其时,父亲揭开锅盖,冒着被烫的危险,避开热气伸手摸出两挂粽子。母亲很快地剥去粽“衣”,用一双筷子戳向粽子的“体”内递向我。然后,我抓住筷头迫不及待的,沾着糖水,和着我的口水,与其说是津津有味地品,倒不如说是狼吞虎咽地吃,其吃相估计看到,一定会令人忍俊不禁。那粽子的美味,真是香甜可口,妙不可言,也可与世间山珍海味相媲美了。一阵风儿吹来,粽香飘去,袅绕大地、熏透鼻梁、屋梁、小鸟、蓝天,以及我的整个童年。
命运常如斯,造化弄人,快乐总不得长久。后来,母亲被庸医误治,贻误治疗最佳时机,含恨而去。那一年,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弹指间,母亲离开我们已有二十余载,这期间的辛酸在每逢佳节时期格外浓厚,也格外苍凉,“每逢佳节倍思亲。”餐桌上,每年都有新鲜的粽子出炉,却陈旧了我母亲的笑声,思念却时常更新。我要去哪里寻找我的思念? 在山中?在云中?在天堂中?现在只有隔着窗羡慕别家母亲的风采,羡慕别家母女的亲昵,泪水常常不自觉的溢出眼眶。青山依旧,物是人非,春去花已枯萎。思念母亲是我此生难了的心结。寂莫的夜晚,凝望星空,试问苍穹:可否,搭一云梯,寄我一梦?
我一直青睐糯米食品,尤其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从内到外透着馨香甜蜜。常常怀念一家人围坐一起谈天说地,谈笑风生的温暖画面。我将这些画面装裱,取名叫“幸福”,悬挂在记忆的长廊里,闲暇便取出咀嚼和回味。如今,这种味道早已随母亲的离世荡然无存了,自此,便再也品尝不了世上唯一不能出售的幸福粽子。岁月再次拉扯着疼痛,清淡了明月,远去了细风,空留一季的离殇,孤了追梦人……
好在母亲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为人诚恳守信,办不到的事不与人轻诺。不做虚空的白云,不做虚表的花瓶,如粽子一般,腹有锦囊,做个诚实的人。带着这些信念,我努力工作,诚挚待人。将来一并将这些可贵的品质当作是上辈赠予晚辈最昂贵的财富,一直延续下去。
瞧超市的货架上粽子真的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可我却没有购买的欲望,冷冰冰的面孔,穿透心房。于我而言,充其量只是充饥的一个道具而已,充其量只是注册商标的一个商品而已。想于此,只想逃离,未敢久留,这种心痛,怕是无人能读懂了!
此刻,夜深露重,星光还在不明就里的闪烁着,仿佛是为晚归者照亮着脚下的路。晚风轻轻地掀起帘栊,由窗口送来阵阵粽香味儿,这还是儿时的粽味吗?大概梦里觅见了吧,心里又开始翻腾起思念的痛……
为了纪念良臣屈原,湖中赛龙舟尽兴,老人们都喜欢买上数棵绿色的艾蒿,靠门边或插门楣,传说可以避邪,以保全家平安。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说起粽子,自然地缅怀母亲,儿时的情景自然再现……
记得儿时,母亲在端午节前两天的早晨 ,就去菜场买齐粽叶,买回以后先入锅焯一下,接着捞起放入很大的一个木盆里,用清水浸泡。待我起床后,母亲帮我梳洗完毕,吃过早餐,拿来一根扁担横亘在木盆中央,有点小桥流水的感觉。我端来小板凳,坐在木盆旁,我的任务是将每一片粽叶从清水里捞起抹平整,放在扁担上,达到一定的数量,母亲就将它们绾成个结,以方便包裹粽子。接着,粽叶又迁居在有水的木桶里浸泡。然后,父亲协助母亲淘了大量的糯米,也要浸泡,浸泡是让糯米变软一点,容易煮透,口感也极好。另还泡些红豆和绿豆。增加粽子的种类,避免了口味的单一。
待到下午,母亲就忙开了。父亲搬来糯米和粽叶,母亲准备一些食盐和稻草。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精致好看。来家的亲朋好友,无一不对母亲的巧手竖大拇指!只见母亲拿起两片粽叶,只那么巧手一窝,粽子的雏形便跃然而出,再用勺子盛起糯米放入粽叶里。节俭的母亲生怕米粒掉到地上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每一个步骤很是小心翼翼地。盛满米,母亲再细致地卷起粽叶的另一端合盖,然后拿起一根稻草。母亲年轻的时候,牙齿就不好,门牙还是镶的假牙,银色的,我小时候总说那是“金牙”。清晰记得母亲总喜欢用“金牙”轻轻咬住稻草的一端,另一端在粽身绕上好几圈,直至结实,再结成死结。母亲说这样在锅里煮时,不会因为松散而溢出米粒。而且因为糯米親密无间,黏在一起,使粽子味儿更好吃。
父亲在旁边给母亲打下手,负责将十个粽子结在一起为一挂。只见父亲一会儿细心地为母亲捋捋散落下来的头发,一会儿端来茶杯给母亲喝水,一边还不忘诙谐打趣营造热闹的气氛。常听父亲形容小狗外貌是“粽子脸,梅花脚”。乍一看母亲包的粽子果真与狗的脸有那么几分神似。尖尖的“下巴”,竖起的两只“耳朵”,特别可爱。我也想模仿母亲,拿来一些小点儿的粽叶,可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任凭我怎么努力,它就是不听使唤,费尽心思也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粽子,最后只得放弃,懊恼不已,但引得一旁母亲的“咯咯”的温柔笑声。
时间在母亲的指缝里悄悄溜走,我却在翘首企盼,心急如焚。
终于,母亲包完所有的糯米,下一步就是我最期待的了。父亲将母亲包好的粽子按量分配置入加水的锅里,点火煮粽。我像个小馋猫,默默地偎在母亲的身旁等候,可心里却急不可耐。母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用手指轻敲我的额头,笑着说:“一定是想吃了吧?小馋猫。煮粽子和煮饭不同,时间要长,还要用文火来煮,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顿了顿,只听母亲又说“做人要像粽子,实诚(沉)、安稳,不要像那徒有虚表的花瓶,内心虚空,更不要像那天上的白云,虚浮不堪,捉摸不透,没有定性。”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母亲的话,但心思早就飞到粽子上,只闻得那迷人的粽香。
终于熟透,父亲拿来一个米饭碗,倒入白糖,兑点白开水,融化糖粒。再搭配一些简单的糕点,我已经馋涎欲滴。其时,父亲揭开锅盖,冒着被烫的危险,避开热气伸手摸出两挂粽子。母亲很快地剥去粽“衣”,用一双筷子戳向粽子的“体”内递向我。然后,我抓住筷头迫不及待的,沾着糖水,和着我的口水,与其说是津津有味地品,倒不如说是狼吞虎咽地吃,其吃相估计看到,一定会令人忍俊不禁。那粽子的美味,真是香甜可口,妙不可言,也可与世间山珍海味相媲美了。一阵风儿吹来,粽香飘去,袅绕大地、熏透鼻梁、屋梁、小鸟、蓝天,以及我的整个童年。
命运常如斯,造化弄人,快乐总不得长久。后来,母亲被庸医误治,贻误治疗最佳时机,含恨而去。那一年,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弹指间,母亲离开我们已有二十余载,这期间的辛酸在每逢佳节时期格外浓厚,也格外苍凉,“每逢佳节倍思亲。”餐桌上,每年都有新鲜的粽子出炉,却陈旧了我母亲的笑声,思念却时常更新。我要去哪里寻找我的思念? 在山中?在云中?在天堂中?现在只有隔着窗羡慕别家母亲的风采,羡慕别家母女的亲昵,泪水常常不自觉的溢出眼眶。青山依旧,物是人非,春去花已枯萎。思念母亲是我此生难了的心结。寂莫的夜晚,凝望星空,试问苍穹:可否,搭一云梯,寄我一梦?
我一直青睐糯米食品,尤其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从内到外透着馨香甜蜜。常常怀念一家人围坐一起谈天说地,谈笑风生的温暖画面。我将这些画面装裱,取名叫“幸福”,悬挂在记忆的长廊里,闲暇便取出咀嚼和回味。如今,这种味道早已随母亲的离世荡然无存了,自此,便再也品尝不了世上唯一不能出售的幸福粽子。岁月再次拉扯着疼痛,清淡了明月,远去了细风,空留一季的离殇,孤了追梦人……
好在母亲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为人诚恳守信,办不到的事不与人轻诺。不做虚空的白云,不做虚表的花瓶,如粽子一般,腹有锦囊,做个诚实的人。带着这些信念,我努力工作,诚挚待人。将来一并将这些可贵的品质当作是上辈赠予晚辈最昂贵的财富,一直延续下去。
瞧超市的货架上粽子真的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可我却没有购买的欲望,冷冰冰的面孔,穿透心房。于我而言,充其量只是充饥的一个道具而已,充其量只是注册商标的一个商品而已。想于此,只想逃离,未敢久留,这种心痛,怕是无人能读懂了!
此刻,夜深露重,星光还在不明就里的闪烁着,仿佛是为晚归者照亮着脚下的路。晚风轻轻地掀起帘栊,由窗口送来阵阵粽香味儿,这还是儿时的粽味吗?大概梦里觅见了吧,心里又开始翻腾起思念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