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能力目标而言,新课程标准对其作了全新的阐释,那就是:高中语文教育阶段,在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和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追求“有个性的发展”,最终让学生形成个性化语文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三大能力目标,对重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对与课文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与拓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粗浅尝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语言交际规范和创造性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要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加强他们的语言和语感积累。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语言现象都不了解,那么想让他们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比如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表述题,那就是直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像其中的句式仿写题,一般都是考排比或比喻这两种修辞,如果学生不了解其含义及相关语言现象,那么他们做起来肯定是云里雾里。
鉴于此,我从高一起就要求学生加强积累,重点在句段方面加强积累,而优美的句段往往是作者借助排比或比喻等修辞手段达到传情的效果的。为了让积累落到实处,我在量的方面作了规定,要求他们每周积累不得少于一千字,适当地作些评价,并安排时间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就迫使他们博览群书,认真筛选,有目的地阅读,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还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课外积累,我还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挖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资源。比如在教学高一演讲辞《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就主要让学生找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内容片段,,揣摩之后结合自身实际,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组排比句段,然后抽查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又如教完荀子的《劝学》,我就针对“学习”这个话题,板书了一个比喻句:“学习就像登山,让你一步步登上美丽的顶峰。”然后让学生模仿,另写两个句子,结果许多同学的答案精妙绝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素材,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乐趣。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适应人类社会对美的追求和时代化的审美风尚需要。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凡入选高中教材的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即使是应用文、说明文、科普文章,都同样具有审美特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应大力引导学生去寻求课文中的美的因素,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内涵,使学生不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我就重在引导学生美读,在读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在享受过程中进行思考。那若烟似雾的月色,轻淡朦胧的荷塘景象,确实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感受之后,我趁机让他们结合时代背景质疑思辨。有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样朦胧的景象反而更美?我觉得这位同学已进入深层次思考了,通过美读的享受进入美思的状态了。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它抛给全班同学,让他们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思考。同学们经这一提示,恍然大悟,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主题思想自然就浮出水面了。这个例子给了我启示,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美读——美思,最终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除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同样可让学生运用文质兼美的材料获取写作灵感,引发创作冲动,这里不在赘述。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钻研教材,找出文章中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素材,加以整合,然后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意识。
我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时,就想能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强度更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经过再次认真研究教材,重新整合备课资源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弟子在阐释他们的志向时个性特征较鲜明,值得研究。于是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我没有像教其他文言文那样直接翻译, 而是抛出了一系列问题:题目既然是“侍坐”,那么陪侍孔子到底发表了哪些见解?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在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先是自由思考,继而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从“率尔而对”可看出子路喜欢表现自己,其他几位弟子都是孔子点名发言,态度上较谦恭。我趁机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这时学生又从热烈的讨论回归到冷静的思考。终于有位学生从“哂之”看出了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子路这种草率鲁莽而又充满自信的回答让孔子不以为然,其他几个弟子再也不敢“率尔而对”,甚至不敢主动来“对”了,所以才有后来孔子点名回答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我觉得还有进一步点拨探究的必要,于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是子路勇于表现自己的回答好呢,还是其他弟子的谦虚谨慎好呢?请联系现实生活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再次形成热火朝天的讨论局面,课堂教学也随之进入了高潮,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养成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得到进一步训练,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实,新课标要求培养的这几种能力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如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时,对字词在文本中的妙用研究及拓展,其实就含有一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因素。而在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优美文段进行美读的引导,然后让学生模仿,这实际上又是语文应用能力的体现。至于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更是建立在前两种能力的基础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任重道远。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并获取大量相关背景资料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最终让学生个性化得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语言交际规范和创造性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要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加强他们的语言和语感积累。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语言现象都不了解,那么想让他们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比如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表述题,那就是直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像其中的句式仿写题,一般都是考排比或比喻这两种修辞,如果学生不了解其含义及相关语言现象,那么他们做起来肯定是云里雾里。
鉴于此,我从高一起就要求学生加强积累,重点在句段方面加强积累,而优美的句段往往是作者借助排比或比喻等修辞手段达到传情的效果的。为了让积累落到实处,我在量的方面作了规定,要求他们每周积累不得少于一千字,适当地作些评价,并安排时间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就迫使他们博览群书,认真筛选,有目的地阅读,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还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课外积累,我还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挖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资源。比如在教学高一演讲辞《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就主要让学生找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内容片段,,揣摩之后结合自身实际,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组排比句段,然后抽查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又如教完荀子的《劝学》,我就针对“学习”这个话题,板书了一个比喻句:“学习就像登山,让你一步步登上美丽的顶峰。”然后让学生模仿,另写两个句子,结果许多同学的答案精妙绝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素材,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乐趣。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适应人类社会对美的追求和时代化的审美风尚需要。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凡入选高中教材的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即使是应用文、说明文、科普文章,都同样具有审美特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就应大力引导学生去寻求课文中的美的因素,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内涵,使学生不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我就重在引导学生美读,在读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在享受过程中进行思考。那若烟似雾的月色,轻淡朦胧的荷塘景象,确实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感受之后,我趁机让他们结合时代背景质疑思辨。有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样朦胧的景象反而更美?我觉得这位同学已进入深层次思考了,通过美读的享受进入美思的状态了。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它抛给全班同学,让他们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思考。同学们经这一提示,恍然大悟,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主题思想自然就浮出水面了。这个例子给了我启示,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美读——美思,最终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除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同样可让学生运用文质兼美的材料获取写作灵感,引发创作冲动,这里不在赘述。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钻研教材,找出文章中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素材,加以整合,然后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意识。
我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时,就想能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强度更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经过再次认真研究教材,重新整合备课资源之后,我发现这几个弟子在阐释他们的志向时个性特征较鲜明,值得研究。于是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我没有像教其他文言文那样直接翻译, 而是抛出了一系列问题:题目既然是“侍坐”,那么陪侍孔子到底发表了哪些见解?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在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先是自由思考,继而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从“率尔而对”可看出子路喜欢表现自己,其他几位弟子都是孔子点名发言,态度上较谦恭。我趁机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这时学生又从热烈的讨论回归到冷静的思考。终于有位学生从“哂之”看出了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子路这种草率鲁莽而又充满自信的回答让孔子不以为然,其他几个弟子再也不敢“率尔而对”,甚至不敢主动来“对”了,所以才有后来孔子点名回答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我觉得还有进一步点拨探究的必要,于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是子路勇于表现自己的回答好呢,还是其他弟子的谦虚谨慎好呢?请联系现实生活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再次形成热火朝天的讨论局面,课堂教学也随之进入了高潮,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养成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得到进一步训练,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实,新课标要求培养的这几种能力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如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时,对字词在文本中的妙用研究及拓展,其实就含有一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因素。而在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优美文段进行美读的引导,然后让学生模仿,这实际上又是语文应用能力的体现。至于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更是建立在前两种能力的基础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任重道远。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并获取大量相关背景资料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最终让学生个性化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