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大力实施,全面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而真正做到双方的有机融合,恰恰是关键中的关键。本文在精确解读“学习共同体”和“高效课堂”两个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所在,最终通过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与学生共同找到学习的兴趣点;以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为动力,与学生共同感知学习的快感;以师生双主体总评为保证,确保学生课上学习的全程参与三个方面,明确论述了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高效性;概念与侧重点;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097-02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acing teachers. The real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wo sides is precisely the key to the key. Based on the precis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related concepts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efficient classroom",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focus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mmunity,and finally uses contextual creation as a prerequisite to share with students Find the points of interest in learning;us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tudent cooper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and share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with students;guarantee the total evaluation of the teacher-student dual subject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whole course of learning,and clearly discuss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 implementation plan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Learning community;High efficiency;Concept and emphasis;Implementation plan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成为摆在各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诸多学者和教师也针对于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虽然其观点普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是在实用性普遍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文章就以学习共同体构建为视角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加以论证,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并且能够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提供理论支撑作用。
1. 相关概念解读
(1)学习共同体
从字面来看,“学习共同体”指的就是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双方必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确保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反之则不然,必然会导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出现,学生也势必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2)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率,也就是说教师在教的内容和手段上,以及学生学的过程上都要做到简单而又有效,这样“教”和“学”的质量才能更高,学习成果才能更为显著。
2.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
(1)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学”的过程之中
针对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言,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则是必须积极参与到学生“学”的过程中去,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启发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到怎样的学习方法最为简单、直接、有效,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份子,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最为基本的保障。
(2)学生要主动进入教师“教”的角色里
在探索立足构建学习共同体来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過程中,广大教师必须高度明确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体,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的过程中来,真正做到将学习的权利放到学生手中,自己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教”与“学”才能融为一体,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始终处于提升状态,教的效果和学的效果才能够加趋于理想化。 3.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施方案
(1)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与学生共同找到学习的兴趣点
从学生高效率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一般条件来看,兴趣无疑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如何激发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自然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项任务。为此,在探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显然是明智之举,从而能够与学生共同找出学习的兴趣点所在。 例如:在《认识千克》教学活动中,在正式开启“新课”教学工作之前,笔者先是通过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高度关注,让学生的注意视线能够集中至一点,确保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即:“我们与父母进入超市散装区挑选食物后,必须要经过”称重“这一环节,标签上经常会呈现出几点几千克这一信息,那么这一信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随后,笔者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将实际的流程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供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经历回忆起来,并从中加以借鉴。在学生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如“代表视频的重量”等等),笔者并没有急于说出哪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哪位同学的答案并不正确,而是向学生说明各自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通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那么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解释这些生活实际现象,并且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关于这一方面的实际问题,并向学生提出“接下来老师就与同学们共同进行学习好不好”,这一过程显然为学生创设出了理想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学生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笔者也顺利将课堂“教”与“学”的主题导入进来,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也就此找到,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最为理想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也由此拥有了坚实基础。
(2)以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为动力,与学生共同感知学习的快感
再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出发,“新课”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课堂教学成果产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探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新课”阶段的每一分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确保“教”与“学”能够成为一体。在此期间,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则是最为理想的动力条件,学生与教师也能共同感知到学习的快感。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活动中,笔者在正式进入到“新课”后,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互动话题,以求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延续,即:“同学们想必都在篮球场上进行过体育活动,那么有哪位学生知道篮球场是什么形状呢?要是围绕篮球场走一圈需要走多少米呢?”与此同时,笔者将篮球场的布局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思考互动话题的同时能够保持视觉直观,帮助学生增加思考的深度。在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之后,笔者随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左右长、中间扁”等等,并且笔者鼓励其他同学说出不同看法的同时,还将笔者本人的不同观点与学生分享。之后,笔者则是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这种图形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长方形,而四条边同样长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正方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在结束师生间的互动之后,笔者随即向学生提出了相关的数据信息,即:该场地的长为28米,宽为15米,那么围绕这块场地走一圈,我们要走多少米呢?在这一过程里笔者倡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自行归纳总结并找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算法。笔者则是走入到学生之中,认真观察并听取学生探讨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适当予以提示、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时所遇到的阻碍。最后,笔者则是让学生将自己在合作探究时总结出的成果与经验,倡导其他同学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笔者也将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学生再次进行分享,这显然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提供了理想载体,学生课堂学习的难点也能够得到有效突破,尽享学习活动中的快乐。
(3)以师生双主体总评为保证,确保学生课上学习的全程参与
无需置疑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全過程之中,由此才能更好的确保“教”与“学”高效性不断提升,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显然要视为重点所在。针对于此,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双主体 ”教学总结与评价活动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能够做到课上学习的全程参与。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活动中,笔者先是带领学生共同说出“进行混合运算的基本原则”和“谁与谁之间处于同一级”,让学生能够即可能说出在混合运算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随之笔者针对学生所说进行补充和注意事项的再次强调,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课上究竟学了什么,需要掌握的技能又是什么,做到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结构与运算技能结构的构建,让“课堂总结”环节能够呈现出师生双主体性。在进入“课堂评价”环节之后,笔者先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具体成果,以及参与课堂学习的总体状态做出相关的点评,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哪些注意事项已经得到了共同的关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课后还要提起高度重视,个别同学还应在哪一注意事项上应进一步加以高度重视,怎样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等等,这显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本课的自信心,同时也为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有利指导。最后,笔者还积极倡导学生针对笔者“教”的过程做出评价,说出自己在课上学习过程中的看法之时,还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可行的建议表达出来,这些显然都是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教”的直接条件,也是笔者进一步走入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途径所在,将其视为今后教学活动的侧重点势必会确保师生学习共同体始终保持理想化,让“教”与“学”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实现不断提升。
4.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不断提升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里,教师不仅要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什么是学习共同体,更要准确找到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进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做出合理选择,如此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始终处于提升状态。为此,不断深化上述论点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今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利器”所在。
参考文献
[1]翁倩蕾.时雨春风共同体,焕然一新数学课——我的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探索[J].福建教育,2016(10).
[2]魏红.小学数学共同体课堂建设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6(24).
[3]李瑞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J].新教育,2017(20).
[4]余晓红.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7(7).
[5]周明芳,杨宏蕾,李瑞芬.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高效性;概念与侧重点;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2-0097-02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acing teachers. The real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wo sides is precisely the key to the key. Based on the precis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related concepts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efficient classroom",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focus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mmunity,and finally uses contextual creation as a prerequisite to share with students Find the points of interest in learning;us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tudent cooper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and share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with students;guarantee the total evaluation of the teacher-student dual subject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whole course of learning,and clearly discuss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 implementation plan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Learning community;High efficiency;Concept and emphasis;Implementation plan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全面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成为摆在各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诸多学者和教师也针对于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虽然其观点普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是在实用性普遍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文章就以学习共同体构建为视角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加以论证,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并且能够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提供理论支撑作用。
1. 相关概念解读
(1)学习共同体
从字面来看,“学习共同体”指的就是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双方必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确保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反之则不然,必然会导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出现,学生也势必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2)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率,也就是说教师在教的内容和手段上,以及学生学的过程上都要做到简单而又有效,这样“教”和“学”的质量才能更高,学习成果才能更为显著。
2.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
(1)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学”的过程之中
针对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而言,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则是必须积极参与到学生“学”的过程中去,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启发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到怎样的学习方法最为简单、直接、有效,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份子,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最为基本的保障。
(2)学生要主动进入教师“教”的角色里
在探索立足构建学习共同体来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過程中,广大教师必须高度明确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体,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的过程中来,真正做到将学习的权利放到学生手中,自己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教”与“学”才能融为一体,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始终处于提升状态,教的效果和学的效果才能够加趋于理想化。 3.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施方案
(1)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与学生共同找到学习的兴趣点
从学生高效率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一般条件来看,兴趣无疑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如何激发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自然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项任务。为此,在探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显然是明智之举,从而能够与学生共同找出学习的兴趣点所在。 例如:在《认识千克》教学活动中,在正式开启“新课”教学工作之前,笔者先是通过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高度关注,让学生的注意视线能够集中至一点,确保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即:“我们与父母进入超市散装区挑选食物后,必须要经过”称重“这一环节,标签上经常会呈现出几点几千克这一信息,那么这一信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随后,笔者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将实际的流程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供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经历回忆起来,并从中加以借鉴。在学生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如“代表视频的重量”等等),笔者并没有急于说出哪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哪位同学的答案并不正确,而是向学生说明各自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通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那么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解释这些生活实际现象,并且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关于这一方面的实际问题,并向学生提出“接下来老师就与同学们共同进行学习好不好”,这一过程显然为学生创设出了理想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学生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笔者也顺利将课堂“教”与“学”的主题导入进来,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也就此找到,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最为理想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也由此拥有了坚实基础。
(2)以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为动力,与学生共同感知学习的快感
再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出发,“新课”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课堂教学成果产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探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新课”阶段的每一分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确保“教”与“学”能够成为一体。在此期间,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则是最为理想的动力条件,学生与教师也能共同感知到学习的快感。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活动中,笔者在正式进入到“新课”后,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互动话题,以求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延续,即:“同学们想必都在篮球场上进行过体育活动,那么有哪位学生知道篮球场是什么形状呢?要是围绕篮球场走一圈需要走多少米呢?”与此同时,笔者将篮球场的布局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思考互动话题的同时能够保持视觉直观,帮助学生增加思考的深度。在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之后,笔者随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左右长、中间扁”等等,并且笔者鼓励其他同学说出不同看法的同时,还将笔者本人的不同观点与学生分享。之后,笔者则是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这种图形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长方形,而四条边同样长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正方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在结束师生间的互动之后,笔者随即向学生提出了相关的数据信息,即:该场地的长为28米,宽为15米,那么围绕这块场地走一圈,我们要走多少米呢?在这一过程里笔者倡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自行归纳总结并找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算法。笔者则是走入到学生之中,认真观察并听取学生探讨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适当予以提示、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时所遇到的阻碍。最后,笔者则是让学生将自己在合作探究时总结出的成果与经验,倡导其他同学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笔者也将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学生再次进行分享,这显然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提供了理想载体,学生课堂学习的难点也能够得到有效突破,尽享学习活动中的快乐。
(3)以师生双主体总评为保证,确保学生课上学习的全程参与
无需置疑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全過程之中,由此才能更好的确保“教”与“学”高效性不断提升,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显然要视为重点所在。针对于此,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双主体 ”教学总结与评价活动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能够做到课上学习的全程参与。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活动中,笔者先是带领学生共同说出“进行混合运算的基本原则”和“谁与谁之间处于同一级”,让学生能够即可能说出在混合运算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随之笔者针对学生所说进行补充和注意事项的再次强调,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课上究竟学了什么,需要掌握的技能又是什么,做到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结构与运算技能结构的构建,让“课堂总结”环节能够呈现出师生双主体性。在进入“课堂评价”环节之后,笔者先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具体成果,以及参与课堂学习的总体状态做出相关的点评,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哪些注意事项已经得到了共同的关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课后还要提起高度重视,个别同学还应在哪一注意事项上应进一步加以高度重视,怎样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等等,这显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本课的自信心,同时也为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有利指导。最后,笔者还积极倡导学生针对笔者“教”的过程做出评价,说出自己在课上学习过程中的看法之时,还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可行的建议表达出来,这些显然都是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教”的直接条件,也是笔者进一步走入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途径所在,将其视为今后教学活动的侧重点势必会确保师生学习共同体始终保持理想化,让“教”与“学”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实现不断提升。
4.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不断提升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里,教师不仅要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什么是学习共同体,更要准确找到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侧重点,进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做出合理选择,如此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性始终处于提升状态。为此,不断深化上述论点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今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利器”所在。
参考文献
[1]翁倩蕾.时雨春风共同体,焕然一新数学课——我的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探索[J].福建教育,2016(10).
[2]魏红.小学数学共同体课堂建设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6(24).
[3]李瑞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J].新教育,2017(20).
[4]余晓红.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7(7).
[5]周明芳,杨宏蕾,李瑞芬.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