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笔者从事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已经有三年的时间,结合这几年的教学,谈谈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的认识。
1 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适合的“三维目标”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靠教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课程理念落实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课程目标,要分析本节的教材、学情,才能制定出合适的“三维目标”,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1 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教材,应从全书的角度来看教材,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关联的分析,真正做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1.2 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教学活动是为了学生而组织的,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等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1.3 制定合适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看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的素质出发,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指的是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也包括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三者的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要想真正写好三维目标,必须仔细研读课标,仔细分析学情,仔细分析教材,一份好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从学生角度来写的,用“了解”“知道”“掌握”“通过”“体验”“感悟”等措辞,而不应该从教师角度出发,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教会学生……”等这样的措辞。
2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常言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成功的导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对于一节课来说,导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的形式有很多种:复习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以及实物导入等。鉴于通用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图片不如视频、视频不如实物的导入原则。
如在讲《技术与设计2》中“4.1了解控制”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控制现象,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就是控制现象,尤其是对自动控制还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在导入时选择了实物(玩具:小狗爬楼梯)导入的形式,通过打开开关,使小狗在电机的驱动下爬上楼梯。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现象,由于学生小时候玩过玩具,容易引起共鸣,也打破了控制的神秘感。
3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在教学的最初阶段,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师只能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传递给学生知识,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后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同事的合作下,每节课都给学生印一张导学案,把比较新的技术、案例等融入到教学中来。有时也创造条件,自制一些简易的教具等。现在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又注入新的形式。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内在潜能得到激发,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有效转变。
在讲《技术与技术2》中“4.1了解控制”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控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就是控制现象,对控制还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笔者搜集了一些有关控制的图片以及视频如“电视制导导弹”“自动门的开与关”等。通过“电视制导导弹”的视频,学生了解了电视制导导弹是如何攻击目标的;通过“自动门的开与关”的视频,学生了解了自动门是如何实现门的开与关的,从而打破了控制的神秘感,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控制。
4 教学与实践并重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通用技术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由此可见,“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立足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技术与设计1》中的“4.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模型的制作(泡沫塑料模型)”和“简单结构的设计(小板凳的制作和秋千的制作等)”,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兴趣。
5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后反省自己的得与失,它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笔者每上完一节课,就会静心沉思,从课的设计、师生互动、学生的掌握情况、多媒体运用等方面做出深刻反思,记下精彩的部分以及疏漏之处,写下心得与体会,作为今后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依据。有时,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或自己对知识点讲解的想法)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要想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把新的知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虚心向老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努力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景华.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2]刘琼发.技术与设计:1[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31-140
[3]刘琼发.技术与设计:2[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07-114.
1 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适合的“三维目标”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靠教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课程理念落实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课程目标,要分析本节的教材、学情,才能制定出合适的“三维目标”,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1 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教材,应从全书的角度来看教材,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关联的分析,真正做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1.2 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教学活动是为了学生而组织的,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等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1.3 制定合适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看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的素质出发,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指的是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也包括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三者的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要想真正写好三维目标,必须仔细研读课标,仔细分析学情,仔细分析教材,一份好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从学生角度来写的,用“了解”“知道”“掌握”“通过”“体验”“感悟”等措辞,而不应该从教师角度出发,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教会学生……”等这样的措辞。
2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常言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成功的导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对于一节课来说,导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的形式有很多种:复习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以及实物导入等。鉴于通用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图片不如视频、视频不如实物的导入原则。
如在讲《技术与设计2》中“4.1了解控制”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控制现象,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就是控制现象,尤其是对自动控制还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在导入时选择了实物(玩具:小狗爬楼梯)导入的形式,通过打开开关,使小狗在电机的驱动下爬上楼梯。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现象,由于学生小时候玩过玩具,容易引起共鸣,也打破了控制的神秘感。
3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在教学的最初阶段,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师只能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传递给学生知识,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后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同事的合作下,每节课都给学生印一张导学案,把比较新的技术、案例等融入到教学中来。有时也创造条件,自制一些简易的教具等。现在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又注入新的形式。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内在潜能得到激发,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有效转变。
在讲《技术与技术2》中“4.1了解控制”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控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就是控制现象,对控制还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笔者搜集了一些有关控制的图片以及视频如“电视制导导弹”“自动门的开与关”等。通过“电视制导导弹”的视频,学生了解了电视制导导弹是如何攻击目标的;通过“自动门的开与关”的视频,学生了解了自动门是如何实现门的开与关的,从而打破了控制的神秘感,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控制。
4 教学与实践并重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通用技术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由此可见,“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立足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技术与设计1》中的“4.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模型的制作(泡沫塑料模型)”和“简单结构的设计(小板凳的制作和秋千的制作等)”,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兴趣。
5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后反省自己的得与失,它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笔者每上完一节课,就会静心沉思,从课的设计、师生互动、学生的掌握情况、多媒体运用等方面做出深刻反思,记下精彩的部分以及疏漏之处,写下心得与体会,作为今后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依据。有时,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或自己对知识点讲解的想法)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要想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把新的知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虚心向老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努力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景华.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2]刘琼发.技术与设计:1[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31-140
[3]刘琼发.技术与设计:2[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