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2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81-02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水及酸碱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整体护理、结合糖尿病患者身心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健康指导[2],其内容及体会如下:
1 患者状态的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到尽可能详细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通过评估为患者制定血糖控制的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健康教育的对象及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对象:
患者、家属、护理人员。
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个案教育、集中教育、随机性教育及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和办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2.2.1 个案教育:
对初次住院患者,我们应详细建立个人档案,对再次就诊的患者,护士调出上次就诊的资料,结合此次检查结果,并根据新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然后针对个体做出计划,进行健康教育。
2.2.2 集中教育:
我们每周五进行一次糖尿病知识讲座,反复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监测内容及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使患者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心理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都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是终身治疗。通过糖尿病知识讲座,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反复讲解,直至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从心理上消除紧张、恐惧,使其相信医务人员为自己制定的各种方法方案,从心理上适应,主动配合各项治疗。特别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从心理上指导,生活中护理,持之以恒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同时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3.2 饮食教育: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帮助患者制定均衡饮食计划,鼓励家属协助患者遵守饮食计划并予以支持。制定饮食计划:1)控制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热量。2)合理安排各项营养成分,做到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偏食。按所需要的热量计算。3)少量多餐。4)高纖维饮食,这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的作用。5)饮食清淡,“清”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地说是不吃甜少吃盐。6)少喝酒不吸烟。
3.3 运动教育: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适当有效的运动:1)可有效增强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3)有利于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4)减轻体重增强体质。5)给患者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所以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出运动计划,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决不可半途而废,并鼓励家属参与并支持,可每天早晚餐后1小时做一些有氧运动及无负荷运动,如快走、散步、爬楼梯等,但应注意运动量适度,以全身发汗为宜。
3.4 用药指导:
3.4.1 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遵医嘱指导患者坚持服药,口服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作用,合理用药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识别各种口服降糖药物,学会观察和处理轻微的不良反应,告之用药注意事项;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达不到血糖控制目标,可按医嘱添加胰岛素治疗,切忌随意停药。
3.4.2 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胰岛素新剂型的出现和血糖监测技术的不断改进,胰岛素使用变得更加有效和安全,在进行糖尿病教育时,需详细了解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情况,如患者对病情及相关知识了解,自我血糖监测的方式以及注射胰岛素的技能等,一般常由护士为患者及家属做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演示,并给予细心的指导与讲解。
注射部位经常更换,注射的药物需严格遵守医嘱并定期复查血糖,以便及时调整剂量、种类及服用其它药物的时间。
3.5 并发症指导: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身体的情节,告诫患者戒烟戒酒的重要性,穿一些宽松的棉质内衣裤,特别是袜子和鞋。对于有血管病变的患者,严禁用脚去试洗脚水的温度,以免烫伤。严禁在室外阳光下爆晒。不可在零下温度站立太久以免冻伤。晨练时带上手套,做事要小心,防止皮肤损伤,让糖尿病患者应该指导一旦皮肤有损伤,一定要严格消毒包扎,不可随意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告诫患者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行眼底、尿蛋白、肾功能、心血管和神经等全面检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莉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3):236
[2] 陈洁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7,5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2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81-02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血糖升高,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水及酸碱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整体护理、结合糖尿病患者身心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健康指导[2],其内容及体会如下:
1 患者状态的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到尽可能详细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通过评估为患者制定血糖控制的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健康教育的对象及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对象:
患者、家属、护理人员。
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个案教育、集中教育、随机性教育及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和办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2.2.1 个案教育:
对初次住院患者,我们应详细建立个人档案,对再次就诊的患者,护士调出上次就诊的资料,结合此次检查结果,并根据新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然后针对个体做出计划,进行健康教育。
2.2.2 集中教育:
我们每周五进行一次糖尿病知识讲座,反复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监测内容及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使患者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心理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都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是终身治疗。通过糖尿病知识讲座,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反复讲解,直至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从心理上消除紧张、恐惧,使其相信医务人员为自己制定的各种方法方案,从心理上适应,主动配合各项治疗。特别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从心理上指导,生活中护理,持之以恒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同时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3.2 饮食教育: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帮助患者制定均衡饮食计划,鼓励家属协助患者遵守饮食计划并予以支持。制定饮食计划:1)控制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热量。2)合理安排各项营养成分,做到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偏食。按所需要的热量计算。3)少量多餐。4)高纖维饮食,这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的作用。5)饮食清淡,“清”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地说是不吃甜少吃盐。6)少喝酒不吸烟。
3.3 运动教育: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适当有效的运动:1)可有效增强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3)有利于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4)减轻体重增强体质。5)给患者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所以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出运动计划,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决不可半途而废,并鼓励家属参与并支持,可每天早晚餐后1小时做一些有氧运动及无负荷运动,如快走、散步、爬楼梯等,但应注意运动量适度,以全身发汗为宜。
3.4 用药指导:
3.4.1 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遵医嘱指导患者坚持服药,口服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作用,合理用药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识别各种口服降糖药物,学会观察和处理轻微的不良反应,告之用药注意事项;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达不到血糖控制目标,可按医嘱添加胰岛素治疗,切忌随意停药。
3.4.2 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胰岛素新剂型的出现和血糖监测技术的不断改进,胰岛素使用变得更加有效和安全,在进行糖尿病教育时,需详细了解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情况,如患者对病情及相关知识了解,自我血糖监测的方式以及注射胰岛素的技能等,一般常由护士为患者及家属做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演示,并给予细心的指导与讲解。
注射部位经常更换,注射的药物需严格遵守医嘱并定期复查血糖,以便及时调整剂量、种类及服用其它药物的时间。
3.5 并发症指导: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身体的情节,告诫患者戒烟戒酒的重要性,穿一些宽松的棉质内衣裤,特别是袜子和鞋。对于有血管病变的患者,严禁用脚去试洗脚水的温度,以免烫伤。严禁在室外阳光下爆晒。不可在零下温度站立太久以免冻伤。晨练时带上手套,做事要小心,防止皮肤损伤,让糖尿病患者应该指导一旦皮肤有损伤,一定要严格消毒包扎,不可随意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告诫患者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行眼底、尿蛋白、肾功能、心血管和神经等全面检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莉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3):236
[2] 陈洁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