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化的加深和网络的发达,俗称“邮购新娘”的跨国婚姻介绍业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美国男人通过“邮购”的方式订购新娘。
不过,在撮合了不少美满婚姻的同时,这种以物质和金钱为第一条件的婚姻形式也被批判为“好比是在黑市市场贩卖婴儿”。
“邮购新娘”生意红火
网路发达加上经济不景气,使得国际婚友介绍成为蓬勃发展的行业,也让一直是美国历史一部分的邮购新娘业有了新时代的特色。除了俄罗斯,菲律宾、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也成为了新兴市场,而妇女被视为次等公民、遭受家庭暴力如家常便饭的贫国,也是美国邮购新娘的主要来源。在这类跨国婚姻中,外籍女子通常想找个拯救她们脱离经济困境的白马王子'从此过着好日子;而美国男子往往是年纪较大、经济优裕的白人,有些离过婚,希望再组家庭、许多是不错的丈夫,还有许多人因为开出的择偶条件在美国找不到而外求。
随着美国邮购新娘数量的增加,从事这种“邮购”事业的人也在增多。这些公司派人员到亚太各国搜集年轻女子的照片及个人资料,印制成各种撩人的名录,在美国境内邮寄给征婚的男性。这些女性若中选,公司会进一步安排,利用非移民签证,将她们带到美国本土,与“未婚夫”见面。当然在见面之前也可能先安排他(她)们通信。
来自纽约的75岁前投资银行家魏纳多年前即在伦敦成立经营跨国婚姻介绍业务的“牵手”公司,凡成功安排与东欧女子配对,即对每位男性顾客收费最多2000美元。目前“牵手”公司已发展为多国企业,在美国和阿布达比等国设有30个分公司。魏纳说:“我们现在仍不断开设新的分公司,生意蒸蒸日上。”根据1999年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斯科尔斯的调查,仅1998年美国注册的国际婚介机构就超过200家,当年促成婚姻4000至6000对。斯科尔斯说,早年也有“邮购新娘”嫁到美国,那时只能通过书信联系,数量有限,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邮购新娘”多得无法统计。而专门致力保护移民妇女的维吉尼亚州非营利组织Tahirih司法中心也得出相同的结论。他们指出,从1999年至2007年,估计美国的邮购新娘婚姻已增加超过一倍,达到1万6500对。
IBIS World市场研究公司指出,跨国婚姻介绍所目前在美国的约会网站上已是最热门的一部分,在2010年的营收逾20亿美元。凤凰城“外国恋情”婚姻介绍所共同创办人亚当斯说:“即使经济衰退,我们的业绩仍有增无减。”他表示,该公司安排在东欧多个城市举行婚友活动,参加者要缴交4000美元,促成今年近1000对订婚。亚当斯指出,他的妻子也是在其公司1997年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婚友活动时相识。
邮购美女,收到大妈
尽管各个跨国婚姻介绍公司均声称会过滤女方身份'但诈欺事件仍层出不穷,常有人被骗得两手空空回国。从事海外婚姻介绍旅游的俄亥俄州“轻松乌克兰”公司创办人凡塞尔表示,问题大多出在东欧的婚姻介绍所;当地有些不肖业者会提供不实的女方资料、加收翻译费用,或以女方身分借机诈财。
英国巴恩斯利市66岁老汉杰夫·欧文斯就是其中倒霉的一位。在自己的结发妻子伊芙去世两年后,备感孤独的他决定通过互联网从俄罗斯娶一个“邮购新娘”共度余生。
欧文斯通过网络婚介公司很快就和一个名叫坦娅·伊万诺夫娜的36岁俄罗斯女子展开了跨国之恋。坦娅的照片让欧文斯感到满意极了。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坦娅穿着宽松的白色睡衣,面对镜头露出迷人的微笑。欧文斯迫不及待地为坦娅支付了机票费、签证费等各种费用,终于将这个俄罗斯“邮购新娘”千里迢迢接到英国准备完婚。
可当新娘坦娅出现在欧文斯的眼前时,立即将他晾得目瞪口呆,因为眼前的坦娅看起来更像是一个5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欧文斯一开始还抱有幻想,认为她可能是“邮购新娘”坦娅的妈妈,当他得知她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坦娅时,欧文斯吃晾得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失望透顶的欧文斯现在正在考虑将“假冒伪劣”的邮购新娘坦娅“退回”俄罗斯。此外,“吃一堑长一智”的欧文斯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上网“购物”、更不会从互联网邮购“网络新娘”了。一些网民调侃称,欧文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他好歹还收到了一个“网络新娘”,而许多邮购“网络新娘”的西方单身汉汇出成千上万英镑的“定情款”后,就再也没有下文,连女方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好比是黑市市场贩卖婴儿”
一些社会学家分析了“邮购新娘”在美国流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女性贪图享受,企图通过异国联姻,移民美国,以获取“荣华富贵”。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了国际间的婚姻流动和“邮购新娘”的产生。另一方面,美国的传统家庭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已经解体。妇女广泛走出家门就业,越来越要求和自己的丈夫平起平坐了,因此不少美国男性觉得美国女性已失掉“女人味”,更不喜欢女性在工作上与他们竞争。他们开始以“温柔顺从、以丈夫及家庭为中心、取悦丈夫,忠心、遵从传统”的东方女性为理想对象及追寻的目标。
而一些东方的女性除去想追求美国式的“荣华富贵”之外,也常常为一些宣传所迷惑。比如美国男人待人有礼貌、许多男人为女子开门上下汽车,让路,让座等。又加上一般美国男人长得高大,善于口才'彬彬有礼,外表看来似乎是世界上最体贴、最英俊潇洒和最懂“罗曼蒂克”的绅士,因而也想嫁给美国人。然而,现实总不像理想那般“美妙”,近年来,“邮购新娘”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越来越多。2000年,20岁的吉尔吉斯斯坦女子安纳斯达萨在华盛顿州被美国丈夫杀害。她的丈夫印德尔已有过两次跨国婚姻,行凶前正在找第三个外国媳妇。印德尔被判一级谋杀罪。
为什么“邮购新娘”越来越多地成了家庭暴力的牺牲品呢?研究人员认为,在她们人美的第一关;婚介机构就种下了祸根。现在美国国际婚介网站多把择偶女性的资料和照片上网,让美国男人选择。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新郎极易“瞒天过海”,新娘对新郎却不了解。曾经遭受前夫暴力对待的邮购新娘罗沙科娃说,“婚前如果知道他的本性,我的命运将完全不同”。
而国际婚介机构却认为,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个男女结识的渠道,对婚姻本身不能负责。在俄罗斯及乌克兰做国际婚介生意的布里尔称,她的公司有言在先,概不负责婚姻纠纷。但这些中介摆脱不了把女性当商品出售的嫌疑。一些网站的宣传文章这样写道,“这里有顶尖的伏尔加姑娘”;“找个永远不会跟你离婚的菲律宾女人,因为她们不懂什么是婚姻法”。
近些年来美国移民局采取措施控制移民人数,“邮购新娘”当然也在其中。按美国移民局的规定,女子在进入美国90天内未完婚,或在两年内离婚,都将遭移民局递解出境。因此在取得“绿卡”之前,这些新娘多半处于被控制及被动的地位,有些亚裔妇女在语言隔阂及不了解异国文化的限制下'吃亏时常无处申诉,只好逆来顺受,任由虐待和毒打。一位社会学家曾向美国人权委员会作证,不少“邮购新娘”遭到虐待而被送至妇女庇护所,她们既得不到社会人士或任何机构的协助,又害怕向警方报告后遭移民局递解出境,以致不敢声张,处境令人同情。
因此,“邮购新娘”正在受到美国社会舆论界的注意和尖锐批评。批评者说,以通信从事为人撮合者近乎从事奴隶业。菲裔美国妇女协会主席甘培尔说:“这好比是在黑市市场贩卖婴儿。”尽管有些经营“邮购新娘”业的公司宣称,有不少美满姻缘经由邮购新娘产生,但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不时有所披露。一些“邮购新娘”的输出国也曾颁布法律禁止“邮购婚姻”,但无法阻止急于脱贫的妇女到婚介机构登记。因此,若是“邮购新娘”的输人大国不能在法律上保护她们,那么'“邮购婚姻”将是一场必输的赌博。(据《家庭》等)
不过,在撮合了不少美满婚姻的同时,这种以物质和金钱为第一条件的婚姻形式也被批判为“好比是在黑市市场贩卖婴儿”。
“邮购新娘”生意红火
网路发达加上经济不景气,使得国际婚友介绍成为蓬勃发展的行业,也让一直是美国历史一部分的邮购新娘业有了新时代的特色。除了俄罗斯,菲律宾、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也成为了新兴市场,而妇女被视为次等公民、遭受家庭暴力如家常便饭的贫国,也是美国邮购新娘的主要来源。在这类跨国婚姻中,外籍女子通常想找个拯救她们脱离经济困境的白马王子'从此过着好日子;而美国男子往往是年纪较大、经济优裕的白人,有些离过婚,希望再组家庭、许多是不错的丈夫,还有许多人因为开出的择偶条件在美国找不到而外求。
随着美国邮购新娘数量的增加,从事这种“邮购”事业的人也在增多。这些公司派人员到亚太各国搜集年轻女子的照片及个人资料,印制成各种撩人的名录,在美国境内邮寄给征婚的男性。这些女性若中选,公司会进一步安排,利用非移民签证,将她们带到美国本土,与“未婚夫”见面。当然在见面之前也可能先安排他(她)们通信。
来自纽约的75岁前投资银行家魏纳多年前即在伦敦成立经营跨国婚姻介绍业务的“牵手”公司,凡成功安排与东欧女子配对,即对每位男性顾客收费最多2000美元。目前“牵手”公司已发展为多国企业,在美国和阿布达比等国设有30个分公司。魏纳说:“我们现在仍不断开设新的分公司,生意蒸蒸日上。”根据1999年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斯科尔斯的调查,仅1998年美国注册的国际婚介机构就超过200家,当年促成婚姻4000至6000对。斯科尔斯说,早年也有“邮购新娘”嫁到美国,那时只能通过书信联系,数量有限,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邮购新娘”多得无法统计。而专门致力保护移民妇女的维吉尼亚州非营利组织Tahirih司法中心也得出相同的结论。他们指出,从1999年至2007年,估计美国的邮购新娘婚姻已增加超过一倍,达到1万6500对。
IBIS World市场研究公司指出,跨国婚姻介绍所目前在美国的约会网站上已是最热门的一部分,在2010年的营收逾20亿美元。凤凰城“外国恋情”婚姻介绍所共同创办人亚当斯说:“即使经济衰退,我们的业绩仍有增无减。”他表示,该公司安排在东欧多个城市举行婚友活动,参加者要缴交4000美元,促成今年近1000对订婚。亚当斯指出,他的妻子也是在其公司1997年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婚友活动时相识。
邮购美女,收到大妈
尽管各个跨国婚姻介绍公司均声称会过滤女方身份'但诈欺事件仍层出不穷,常有人被骗得两手空空回国。从事海外婚姻介绍旅游的俄亥俄州“轻松乌克兰”公司创办人凡塞尔表示,问题大多出在东欧的婚姻介绍所;当地有些不肖业者会提供不实的女方资料、加收翻译费用,或以女方身分借机诈财。
英国巴恩斯利市66岁老汉杰夫·欧文斯就是其中倒霉的一位。在自己的结发妻子伊芙去世两年后,备感孤独的他决定通过互联网从俄罗斯娶一个“邮购新娘”共度余生。
欧文斯通过网络婚介公司很快就和一个名叫坦娅·伊万诺夫娜的36岁俄罗斯女子展开了跨国之恋。坦娅的照片让欧文斯感到满意极了。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坦娅穿着宽松的白色睡衣,面对镜头露出迷人的微笑。欧文斯迫不及待地为坦娅支付了机票费、签证费等各种费用,终于将这个俄罗斯“邮购新娘”千里迢迢接到英国准备完婚。
可当新娘坦娅出现在欧文斯的眼前时,立即将他晾得目瞪口呆,因为眼前的坦娅看起来更像是一个5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欧文斯一开始还抱有幻想,认为她可能是“邮购新娘”坦娅的妈妈,当他得知她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坦娅时,欧文斯吃晾得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失望透顶的欧文斯现在正在考虑将“假冒伪劣”的邮购新娘坦娅“退回”俄罗斯。此外,“吃一堑长一智”的欧文斯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上网“购物”、更不会从互联网邮购“网络新娘”了。一些网民调侃称,欧文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他好歹还收到了一个“网络新娘”,而许多邮购“网络新娘”的西方单身汉汇出成千上万英镑的“定情款”后,就再也没有下文,连女方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好比是黑市市场贩卖婴儿”
一些社会学家分析了“邮购新娘”在美国流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女性贪图享受,企图通过异国联姻,移民美国,以获取“荣华富贵”。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了国际间的婚姻流动和“邮购新娘”的产生。另一方面,美国的传统家庭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已经解体。妇女广泛走出家门就业,越来越要求和自己的丈夫平起平坐了,因此不少美国男性觉得美国女性已失掉“女人味”,更不喜欢女性在工作上与他们竞争。他们开始以“温柔顺从、以丈夫及家庭为中心、取悦丈夫,忠心、遵从传统”的东方女性为理想对象及追寻的目标。
而一些东方的女性除去想追求美国式的“荣华富贵”之外,也常常为一些宣传所迷惑。比如美国男人待人有礼貌、许多男人为女子开门上下汽车,让路,让座等。又加上一般美国男人长得高大,善于口才'彬彬有礼,外表看来似乎是世界上最体贴、最英俊潇洒和最懂“罗曼蒂克”的绅士,因而也想嫁给美国人。然而,现实总不像理想那般“美妙”,近年来,“邮购新娘”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越来越多。2000年,20岁的吉尔吉斯斯坦女子安纳斯达萨在华盛顿州被美国丈夫杀害。她的丈夫印德尔已有过两次跨国婚姻,行凶前正在找第三个外国媳妇。印德尔被判一级谋杀罪。
为什么“邮购新娘”越来越多地成了家庭暴力的牺牲品呢?研究人员认为,在她们人美的第一关;婚介机构就种下了祸根。现在美国国际婚介网站多把择偶女性的资料和照片上网,让美国男人选择。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新郎极易“瞒天过海”,新娘对新郎却不了解。曾经遭受前夫暴力对待的邮购新娘罗沙科娃说,“婚前如果知道他的本性,我的命运将完全不同”。
而国际婚介机构却认为,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个男女结识的渠道,对婚姻本身不能负责。在俄罗斯及乌克兰做国际婚介生意的布里尔称,她的公司有言在先,概不负责婚姻纠纷。但这些中介摆脱不了把女性当商品出售的嫌疑。一些网站的宣传文章这样写道,“这里有顶尖的伏尔加姑娘”;“找个永远不会跟你离婚的菲律宾女人,因为她们不懂什么是婚姻法”。
近些年来美国移民局采取措施控制移民人数,“邮购新娘”当然也在其中。按美国移民局的规定,女子在进入美国90天内未完婚,或在两年内离婚,都将遭移民局递解出境。因此在取得“绿卡”之前,这些新娘多半处于被控制及被动的地位,有些亚裔妇女在语言隔阂及不了解异国文化的限制下'吃亏时常无处申诉,只好逆来顺受,任由虐待和毒打。一位社会学家曾向美国人权委员会作证,不少“邮购新娘”遭到虐待而被送至妇女庇护所,她们既得不到社会人士或任何机构的协助,又害怕向警方报告后遭移民局递解出境,以致不敢声张,处境令人同情。
因此,“邮购新娘”正在受到美国社会舆论界的注意和尖锐批评。批评者说,以通信从事为人撮合者近乎从事奴隶业。菲裔美国妇女协会主席甘培尔说:“这好比是在黑市市场贩卖婴儿。”尽管有些经营“邮购新娘”业的公司宣称,有不少美满姻缘经由邮购新娘产生,但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不时有所披露。一些“邮购新娘”的输出国也曾颁布法律禁止“邮购婚姻”,但无法阻止急于脱贫的妇女到婚介机构登记。因此,若是“邮购新娘”的输人大国不能在法律上保护她们,那么'“邮购婚姻”将是一场必输的赌博。(据《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