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活动是幼儿通过参与游戏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区角活动具有“自由、自主、独立、愉快”的特点,并能很快的被幼儿接受。因为它能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它能成功的挑战以一成不变的集体活动为主旋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师幼互动。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育的产物,相反,她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区角活动的教育宗旨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相吻合的,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而在区角活动中最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的在玩中动脑、动手,积极去想、去做、去创新的就属美工区最为突出。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在其不断的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如果幼儿有广泛的可选择学习环境、材料、内容,幼儿就能自己选择材料,并决定材料干什么,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尽情的使用不同的材料活动。可见,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对决定幼儿可能获得怎样的学习经验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开放幼儿幼儿的思维。在美工区材料投放与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研究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从而认识美工区活动对幼儿创造潜能开发的研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美工区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丰富性与兴趣性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创造潜能,我们应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投放大量、丰富的区角材料。但只投放大量的材料是不够的,一成不变的材料使幼儿缺乏兴趣,我们必须提高幼儿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真正的与材料互动,如:在绘画时,除了让幼儿用彩笔、油画棒外,针对幼儿对颜料的兴趣较为高涨的特点,还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颜料,辅助工具等,请幼儿自己尝试运用色彩进行作画,提高幼儿兴趣性;再如:在制作中提供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小动物制作,粘贴,喷刷、棉签、豆子、大米、油水分离等)形式的多样性会使幼儿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同时,材料提供的卡通化,精细化,也是提高幼儿与材料互动兴趣的重要途径。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多了,动手机会也就多了,从而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
2 层次性与合作性
统一的材料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活动能力与操作水平的,而材料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正好弥补这一点,如:在自制装饰像框的材料提供中,我们投放的材料有只有边框和装饰材料的;边框和木板粘贴好的材料;还有个别边框有装饰材料的三种不同层次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发展程度的幼儿,不会使一些能力弱的幼儿望而却步,也不会是能力强的幼儿没有发展余地。除此之外,我们的提供材料及幼儿之间还可以有机的合作,创意出更加丰富美丽不同的像框,如:石质的材料和布艺的材料相结合,有刚柔相间的感觉;而粮食作物与自然花、叶之间的搭配就会体现出作品的朴实和自然之美等等。而这些不同层次的幼儿之间的合作,也会使每位幼儿有用武之地,,如:能力强的幼儿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部分,通过它们之间的合作,使作品丰富了,更加美化了,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幼儿自己的创造潜能。
3 主题性与多样性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主题化的园本课程,而区角活动更是为主题和课程服务的,因此,材料的投放应根据主题的变换而及时进行调整,调整不是一味的增添,而是根据主题需要或是增添或是撤掉,使材料对主题发挥明显的辅助作用,如:主题《热爱劳动的小帮手》中我们提供了很多制作劳动工具的材料,当更换了主题《快乐的六一》后,我们就将这些材料适当的撤掉,换成一些制作节日服装的材料,幼儿的动手欲望又一次大大提高了。材料注重主题性的同时,材料的多样性对幼儿发挥创造潜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根据主题需要我们提供了剪纸材料以及一些一材多用的玩具在美工区,开始幼儿的思维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后来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习了对称剪纸后,我们又将剪纸材料变换了形状,有方形纸,圆形纸,梯形纸……同时又提供了一些辅助的玩具,如:折纸提示图、模子等,材料的样式多了,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幼儿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剪出了两条小鱼,有的剪出4个小朋友手拉手……由此折射出材料的主题性和多样性能使幼儿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体现不同成功的喜悦。
4 自然性与动态性
外国资料显示,幼儿喜欢自然材料,玩时态度认真。因此,我们应多提供一些自然的,尤其是原始的材料给幼儿,如:沙,石,布,泥等,让幼儿通过接触这些材料摸索出各种材料的性能,并创造性的综合利用,玩出新花样,我们的家乡青岛正好是海滨之乡,像沙石等自然物品丰富,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资源带领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如:沙画、布贴画、水墨画、印泥画、石艺装饰、泥塑、陶艺等)。幼儿本身就是环境中的一个最大的动态因子,不断补充更新材料,使材料具有动态性,可以满足与保持他们渴望创造与操作的兴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新材料,发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美工操作活动,同时激发起进行再想象,再创造的活动欲望。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常常驱动他们会出乎意料的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游离”于教师的预设,此时,我们凭借教育知觉运用教育经验辨析其“游离”的价值,若确实是幼儿兴趣点就调整材料,迎合需要。
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美工区中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材料,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水平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针对其薄弱环节,引导幼儿在相应的美工区中,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新方法,与材料产生互动,已达到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目的。教师在集体或平日的活动中, 那些性格外向,喜欢表达的孩子能够充分表现和表露自己;但是那些平日少言寡语,默默无闻的孩子表现的机会想对就会少,美工区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平等的表现机会,使那些平日不善言辞的孩子有了表达自己想法和意愿的机会,有时还会显露出长于别人的地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特别是对幼儿的作品要尊重,给与妥善保存和处理,以保证幼儿的积极性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幼儿愿意再次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的欲望。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有明显的影响。实践过程中幼儿同步学会了合理构图,能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意愿和较为熟练和创造性的运用手工工具和材料。由此,我体会到,材料的投放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将对美工区材料的投放的艺术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而在区角活动中最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的在玩中动脑、动手,积极去想、去做、去创新的就属美工区最为突出。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在其不断的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如果幼儿有广泛的可选择学习环境、材料、内容,幼儿就能自己选择材料,并决定材料干什么,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尽情的使用不同的材料活动。可见,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对决定幼儿可能获得怎样的学习经验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开放幼儿幼儿的思维。在美工区材料投放与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研究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从而认识美工区活动对幼儿创造潜能开发的研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美工区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丰富性与兴趣性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创造潜能,我们应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投放大量、丰富的区角材料。但只投放大量的材料是不够的,一成不变的材料使幼儿缺乏兴趣,我们必须提高幼儿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真正的与材料互动,如:在绘画时,除了让幼儿用彩笔、油画棒外,针对幼儿对颜料的兴趣较为高涨的特点,还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颜料,辅助工具等,请幼儿自己尝试运用色彩进行作画,提高幼儿兴趣性;再如:在制作中提供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小动物制作,粘贴,喷刷、棉签、豆子、大米、油水分离等)形式的多样性会使幼儿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同时,材料提供的卡通化,精细化,也是提高幼儿与材料互动兴趣的重要途径。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多了,动手机会也就多了,从而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
2 层次性与合作性
统一的材料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活动能力与操作水平的,而材料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正好弥补这一点,如:在自制装饰像框的材料提供中,我们投放的材料有只有边框和装饰材料的;边框和木板粘贴好的材料;还有个别边框有装饰材料的三种不同层次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发展程度的幼儿,不会使一些能力弱的幼儿望而却步,也不会是能力强的幼儿没有发展余地。除此之外,我们的提供材料及幼儿之间还可以有机的合作,创意出更加丰富美丽不同的像框,如:石质的材料和布艺的材料相结合,有刚柔相间的感觉;而粮食作物与自然花、叶之间的搭配就会体现出作品的朴实和自然之美等等。而这些不同层次的幼儿之间的合作,也会使每位幼儿有用武之地,,如:能力强的幼儿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部分,通过它们之间的合作,使作品丰富了,更加美化了,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幼儿自己的创造潜能。
3 主题性与多样性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主题化的园本课程,而区角活动更是为主题和课程服务的,因此,材料的投放应根据主题的变换而及时进行调整,调整不是一味的增添,而是根据主题需要或是增添或是撤掉,使材料对主题发挥明显的辅助作用,如:主题《热爱劳动的小帮手》中我们提供了很多制作劳动工具的材料,当更换了主题《快乐的六一》后,我们就将这些材料适当的撤掉,换成一些制作节日服装的材料,幼儿的动手欲望又一次大大提高了。材料注重主题性的同时,材料的多样性对幼儿发挥创造潜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根据主题需要我们提供了剪纸材料以及一些一材多用的玩具在美工区,开始幼儿的思维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后来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习了对称剪纸后,我们又将剪纸材料变换了形状,有方形纸,圆形纸,梯形纸……同时又提供了一些辅助的玩具,如:折纸提示图、模子等,材料的样式多了,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幼儿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剪出了两条小鱼,有的剪出4个小朋友手拉手……由此折射出材料的主题性和多样性能使幼儿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体现不同成功的喜悦。
4 自然性与动态性
外国资料显示,幼儿喜欢自然材料,玩时态度认真。因此,我们应多提供一些自然的,尤其是原始的材料给幼儿,如:沙,石,布,泥等,让幼儿通过接触这些材料摸索出各种材料的性能,并创造性的综合利用,玩出新花样,我们的家乡青岛正好是海滨之乡,像沙石等自然物品丰富,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资源带领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如:沙画、布贴画、水墨画、印泥画、石艺装饰、泥塑、陶艺等)。幼儿本身就是环境中的一个最大的动态因子,不断补充更新材料,使材料具有动态性,可以满足与保持他们渴望创造与操作的兴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新材料,发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美工操作活动,同时激发起进行再想象,再创造的活动欲望。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常常驱动他们会出乎意料的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游离”于教师的预设,此时,我们凭借教育知觉运用教育经验辨析其“游离”的价值,若确实是幼儿兴趣点就调整材料,迎合需要。
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美工区中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材料,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水平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针对其薄弱环节,引导幼儿在相应的美工区中,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新方法,与材料产生互动,已达到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目的。教师在集体或平日的活动中, 那些性格外向,喜欢表达的孩子能够充分表现和表露自己;但是那些平日少言寡语,默默无闻的孩子表现的机会想对就会少,美工区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平等的表现机会,使那些平日不善言辞的孩子有了表达自己想法和意愿的机会,有时还会显露出长于别人的地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特别是对幼儿的作品要尊重,给与妥善保存和处理,以保证幼儿的积极性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幼儿愿意再次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的欲望。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有明显的影响。实践过程中幼儿同步学会了合理构图,能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意愿和较为熟练和创造性的运用手工工具和材料。由此,我体会到,材料的投放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将对美工区材料的投放的艺术继续探索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