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重点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路径
小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其综合素质。所以,加强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对促进数学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习能力、价值理念、思想品质等方面。核心素养是多方面内容的集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但能实现学生个人的稳定发展,而且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進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核心素养理念,能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
(一)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开展数学教学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构建教学框架,并把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建立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数学思维得到锻炼。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由之前“讲授、记忆”朝着“深入理解、灵活应用”的格局变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百分数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将百分数概念转换成一般知识点,如向学生讲解百分数含义、百分数换算规律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如百分数的作用有哪些,怎样换算百分数等。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百分数含义的同时,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2]。
(二)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创新源于人类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被动学习,无法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状态,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结合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传统算法应用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如在计算21×5×3×10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创新计算方式,这也是教师讲解简便运算的最佳时机,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锻炼[3]。
(三)整合多种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主导实际行动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需要整合各项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通过图片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4]。
例如,在讲解“平均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平均分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语言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如有一天,妈妈买回6个桃子,小明想吃桃子,这时候妈妈说:“要想吃桃子,就要学会分桃,将6个桃子划分为两等份,应该怎么划分?”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学生很快进入分桃子的思考中,在无形中学习了平均分的概念,并主动探讨平均分的方法。又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教师也可以融入生活化元素,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秤测出不同产品的重量,并让学生观察记录,如1克盐和1千克盐的重量,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测量,掌握1克与1千克之间的重量单位换算关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其他重量为1千克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掂量、评估等方法,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增强数学学习体验。
(四)促进平等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平等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从而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4]。
例如,在讲解“有余数除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应用题,如妈妈在买水果时,把6个杧果分配在3个盘子中,请问每个盘子中的杧果数量为多少?在简单回顾除法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由知识到情感的过渡后,教师可对问题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如妈妈买了8个杧果,现在依然需要将这些杧果放在3个盘子中,请问每个盘子需要放多少个杧果?在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解答过程设置课堂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应该如何分配杧果。在小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剩余两个杧果应该怎么摆盘?哪一组同学能够将分配方式以计算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入各个小组中,及时与学生互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各小组学生顺利完成对有余数除法的探究。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比两次分杧果的思路和计算方式,让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有初步了解,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5]。 (五)因材施教,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
要想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入手,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让其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但是从当前学生角度来分析,其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而整体化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最终影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开展合作式學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受自身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个体无法有效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6]。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关于长方形周长计算,在上课之前,教师可制作一些长方形教具,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直尺测量出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如实记录;之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出周长;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公布计算结果。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回答,对不同计算方式进行整合,归纳出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能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赵五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0(02):41.
魏建彬.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整体化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9(09):17-18 27.
张炳意.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
王玉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05):33-34.
孙兆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8):25-26.
王晓.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17):32-3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路径
小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其综合素质。所以,加强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对促进数学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习能力、价值理念、思想品质等方面。核心素养是多方面内容的集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但能实现学生个人的稳定发展,而且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全面改革,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進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核心素养理念,能发挥数学教学的价值,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
(一)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开展数学教学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构建教学框架,并把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建立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数学思维得到锻炼。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由之前“讲授、记忆”朝着“深入理解、灵活应用”的格局变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百分数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将百分数概念转换成一般知识点,如向学生讲解百分数含义、百分数换算规律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如百分数的作用有哪些,怎样换算百分数等。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百分数含义的同时,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2]。
(二)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创新源于人类思维。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被动学习,无法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状态,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结合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传统算法应用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如在计算21×5×3×10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创新计算方式,这也是教师讲解简便运算的最佳时机,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锻炼[3]。
(三)整合多种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主导实际行动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需要整合各项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通过图片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4]。
例如,在讲解“平均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平均分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语言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如有一天,妈妈买回6个桃子,小明想吃桃子,这时候妈妈说:“要想吃桃子,就要学会分桃,将6个桃子划分为两等份,应该怎么划分?”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学生很快进入分桃子的思考中,在无形中学习了平均分的概念,并主动探讨平均分的方法。又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教师也可以融入生活化元素,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秤测出不同产品的重量,并让学生观察记录,如1克盐和1千克盐的重量,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测量,掌握1克与1千克之间的重量单位换算关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其他重量为1千克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掂量、评估等方法,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增强数学学习体验。
(四)促进平等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平等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从而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4]。
例如,在讲解“有余数除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应用题,如妈妈在买水果时,把6个杧果分配在3个盘子中,请问每个盘子中的杧果数量为多少?在简单回顾除法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由知识到情感的过渡后,教师可对问题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如妈妈买了8个杧果,现在依然需要将这些杧果放在3个盘子中,请问每个盘子需要放多少个杧果?在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解答过程设置课堂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应该如何分配杧果。在小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剩余两个杧果应该怎么摆盘?哪一组同学能够将分配方式以计算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入各个小组中,及时与学生互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各小组学生顺利完成对有余数除法的探究。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比两次分杧果的思路和计算方式,让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有初步了解,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5]。 (五)因材施教,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
要想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入手,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让其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但是从当前学生角度来分析,其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而整体化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最终影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开展合作式學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受自身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个体无法有效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6]。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关于长方形周长计算,在上课之前,教师可制作一些长方形教具,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直尺测量出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如实记录;之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出周长;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公布计算结果。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回答,对不同计算方式进行整合,归纳出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能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赵五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0(02):41.
魏建彬.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整体化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9(09):17-18 27.
张炳意.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
王玉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05):33-34.
孙兆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8):25-26.
王晓.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