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到底教什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但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教教材吧,大家都说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不可死啃教材,更不可嚼得过碎。也有大胆的,一两个月过完教材,其余的时间品读老师选择、推荐的文本。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对老师的考验更甚。我个人认为要视其情况而定,像我们这种无论哪一次考试都要考教材文本的,再洒脱也不敢轻视教材。那么我们初中语文教什么呢?
  我认为还是以教材为本,教学生以基本的语文知识,教辩证的思维,教文学,教生活。
  一、教材为本
  说实话批判教材者大有人在,我也曾是其中之一,但真正将教材细读,我认为还是编得很好的。这里我不想对教材本身做过多评判,简单说不管哪种版本的教材,基本上都有这样几个优点:板块清晰,编排由易到难有一定梯度,课后练习设计比较好,选的文章总体上说比较具有代表性。
  以语文版教材中散文的编排为例,七(上)记事、写人、写景分别设置了一个单元,让学生对这三种不同侧重点的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构建起记叙文的写作框架,让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入格。
  七(下)安排了一个状物散文单元,让学生明白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学会抓住事物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的状物类记叙文的写法,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关注生活。
  八(上)编排的是游记散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导学生神游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美的熏陶,让学生学会怎样写好游记:理清游踪,抓住景物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灵气,传达自己独特的情感。
  在学生掌握了几种基本的散文类型之后,八(下)到九(下)的散文在难度、深度上加深,逐渐让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转变。
  总的来说,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各类散文都有了具体的认识,关键是老师怎样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容,走入作者内心,领略写作技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二、教语文的基本知识
  这里的语文基本知识,并不仅仅是指语法知识,还有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基础字词、名句、名篇,基本的文言常识、文体知识,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文化常识,口语交际,朗读技巧等。
  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过于轻视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与以前的语文教学相比我认为是矫枉过正。为什么我们这一辈人感觉语文学习还是很简单,从某种层面上说也是重视语法的结果。我们倒不是要回到过去那种系统、详尽而干瘪地讲授语法,但至少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讲透彻其在语文文本中的运用,即重视其实用性。一个学生学完语文不知道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是说不过去的,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失职。
  再说一说文体知识。我们应该系统地让学生明了各种文体相关的知识,说到记叙文,条件反射似的脑子里出现的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出现的是记叙的顺序及判断、作用,出现的是比喻、拟人、象征、烘托等常见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有了这些东西,学生在解读文本、自我练笔习作的时候那是会轻松很多的。现在很多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差,我认为关键就是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些基本文体知识的框架,所以更谈不上运用。
  三、教语文的思维能力
  稍有教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学科思维比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甚至有人说,走出学校忘掉所有的知识剩下的就是学校交给你的真正有用的东西。这话尽管有些过激但也不无道理。学生能否将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关键就看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大家知道孔子之所以最喜欢颜回,除了因为其“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 的境况下仍“不改其乐”的境界,更因其“闻一知十”的思辨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呢?其实就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尽管已经说滥了,但我们往往是言行不一,因为我们没有那多等六十秒的耐心。课文没读熟,我们就要学生品味;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还没怎么思考就要学生回答,一时没答上,马上抽一个语文好的学生表演,或者开始小组讨论,造成你争我辩,思想交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假象;学生思维没有打开,对文本还没有理解、品读到位,就开始所谓的联系生活实际,任意拔高主题,津津有味地干别人嘲讽我们的“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事。这样推进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引导到我们老师早已设计的标准答案里来,最后不拓展一下似乎课堂就不完整了。其实,我们拓展了就符合《新课标》联系学生生活了吗?那是狭隘与偏见。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一定要让当下过于喧闹的语文课堂安静下来,多等等学生,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讨论交流,而且引导学生讨论时尽量让学习较弱的学生说,这才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四、教文学
  “语文”,姓“语”名“文”,“文”即“文化”“文学”。文化我们不谈,谈谈“文学”。一个人不管你将来干什么,还是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真正的科学巨匠,许多都是文学造诣很深的人,如杨振宁、竺可桢、李四光、苏步青、茅以升、华罗庚等。为什么这些在科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具有颇深的文学造诣,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念过私塾,都有扎实、丰厚的国学功底。民国时期的教育注重通才培养的教育方式是很值得研究借鉴的。
  所以,我们就是要在“语文”这块自留地里,好好经营,趁学生还在最佳的学习年段多读多背,多积累,多感悟,而且要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要学会摘抄,学会写读书笔记,将零星感悟记录下来,这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了。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语文,也是为了将来我们多出一些真正的科学巨匠。
  五、教生活
  《语文新课标》上说,语文即生活,我们教学生不是要将他教成一个书橱、书柜,装得进去还要倒得出来,要将我们的生活作为正文,将书本作为注解。读书要达到更高境界,即《六经》注我,就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然后用它来注释自己的生命。“文以载道”,但文也不完全载道,我们要引导学生批判地吸收,观察事物,关注社会,指引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生活的品味、质量,这才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
其他文献
我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多年,对学生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的作业时便愁眉苦脸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无可否认,语文学习中,学生最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学生无话可写。如何让学生消除作文的害怕心理呢?我觉得关键在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拿起笔来有话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同源泉,文章是溪水。”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池塘、溪流,那么,在作文这个池塘、溪流里,要想储满清清的活水,则需要生活的源泉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阅读材料。因此,高中英语的学习对词汇量的要求就很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附录词汇表中的七、八级共约3500个单词。《2011福建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共收七级词汇约2500个,八级词汇约650个,以及数词、月份、星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的提出极具时代性,它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由“素质”到“素养”的变化,进一步诠释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长期以来,英语却处在“高投入低效率"的怪圈。 因此如何高效率地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
期刊
我从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一直承担着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得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对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大多数农村老师都为之头痛、困惑,认为农村学生的视野比城市学生的视野窄、见识少、所写起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比不上城市学生作文的丰富多彩。其实,农村具有丰富的题材,都是我们教学的好素材。那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
期刊
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掌握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中,“写”主要指书面表达,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难点。  一、研究背景  有人笑称:国人投入最多、收效最小的两件事就是学英语和踢足球。现实中,英语教学困境的瓶颈在于作文教学,尤其是在普通中学,一考试,作文很多都空白不写,令老师倍感头疼。  因此,了解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和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
期刊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知欲"。我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在 《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在优势,把教师的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  “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对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一、 问题提出和理论依据  语言具有三大功能:即交际功能、达意功能和成文功能。而交际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头表达,二是书面表达。语言交际既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又是学习语言的手段。因此无论哪一种语言的教和学都应当把写作技能训练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写作技能的特殊地位无论在传统考试还是在现代考试它所占的比重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中考书面表达的命题方式通常以要点提纲、单幅图、多幅图、图表等方式出现。体裁以记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也是学生日常最接近的教师。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班主工作是一件复杂、细致、耐心、时间长而辛苦的工作。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和产生的原因  我校当前英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学生书面表达状况不容乐观。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制约,学生的英语书面作文存在明显的中式英语句式,词汇运用能力低,词汇搭配不当,内容单调,言之无物,谋篇布局不尽合理等等的各类问题,以致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畏惧,见到习作教师头痛难改”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的访谈调查及习作分析得出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学生对英语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