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身份认同:论《野草在歌唱》的空间叙事

来源 :文学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多丽丝·莱辛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的空间意象和空间叙事,探索了空间和女性身份、自我认知的关系.囿于父权社会的性别分工和女性为“第二性”等既定价值观的影响,主人公玛丽在一系列空间中探寻并试图建立自己的女性主体身份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并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鲁迅小说《祝福》塑造了一个集万千旧中国劳动妇女苦难命运于一身的祥林嫂的典型形象。作品采用截取横断面的结构方式,选取了祥林嫂一生最为悲苦的三个命运片段进行精细地描写,通过对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关照,表现出她命运的悲惨、生活的深重苦难和精神的严重创伤,挖掘出除了“穷死”之外的,造成她悲惨命运的深层原因。本文拟就通过解读作品,分析造成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鲁迅 《祝福》 祥林嫂 死亡
[摘 要] 传统灌输式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如何开展高职税法课程改革,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在持续探究的话题。分析了现阶段高等职业学院税法课程教学现状,并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的主张,以期推动高职税法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欧·亨利在他的多数短篇小说中运用了上帝视角,这不仅增强了叙事方面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看似无情的视角表达对小人物的复杂感情,使读者体悟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情感态
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染血之室》中的两个主要男性人物侯爵和盲人调音师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男性气质.本文结合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指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数学课程
期刊
《好人难寻》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最有影响也最难理解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物欲横行、宗教信仰失落
新课程的实施,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必须具备合作精神。师生间的合作,是一种启发,是一种帮助,是一种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合作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