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显示,2016年高考后,衡水中学包揽河北省文理状元,西安市五大超级中学垄断清华北大名额……从各地情况看,超级中学的招牌就是高考成绩好,因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聚集了大量社会资源。相应的,对于超级中学的质疑也与其影响同时显现。
本质:站在众人肩膀上
按照一般的看法,“超级中学”基本特征是:人数上万,垄断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尖子生,升学率在本省名列前茅。超级中学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垄断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这就使得其他地区和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日益严重的“超级中学”现象,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反面教材。这些垄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现象,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导致一流大学生源被“超级中学”垄断,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不断下降。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依照1977年到2012年各省状元的分布情况对中学进行了排名。这份榜单上的不少学校2013年又一次成为状元产地。在这张排行榜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排名第一,报告显示其共产生了35名状元。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仍然风光无限,该省文理两科状元均出自该校。银川一中历史上共产生了14个状元也居榜单前列,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科状元便出自该校。西安高新一中以及衡水中学也都因历史上分别产生了9名和8名高考状元而上榜,2013年这两所学校也分别囊括了两省的文理状元。襄阳五中虽然在这份榜单上排名靠后,但是2013年却包揽了湖北省的两名状元,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该校几乎年年都能产生状元。
中国各省份的高考状元产地,往往集中在几所名校,这些学校不仅能“批量”生产状元,而且这些学校还会囊括全省的高分考生,同时,这些学校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教育界内部把那些“高考成绩十分优秀”“高分学生集中”“考入名校人数较多”的学校称为“超级中学”。
上述“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其生源的一部分来自本市,另一部分从周边地区吸引而来。这类中学数量不多,却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在不少省份,北大、清华招生名额的一半都被少数几所高中占据,名校竞争呈现明显的“超级中学支配格局”。河南省实验中学师生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夏邑县高级中学师生人数超过1万人,淮阳中学分校师生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垄断尖子生,“超级中学”用诱人条件吸引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曾经用“解决住房和配偶工作”等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巧设名目,组织比赛,趁机选拔学生。超级中学聚集了优秀的教师和生源。有名师的指点、同学间的互促、内部资源的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超级中学”通常有较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并非全是书呆子。
案例:郸城一中的崛起之路
2016年高考后,河南省郸城一高创造历史最好成绩,预计将有40人考上北大清华,一本上线人数均居河南省第一。去年,郸城一高34人考上北大清华的消息,已让不少人深感震撼。郸城县是河南较落后的县之一,在短短几年内升学率飞跃,拥有万名在校生的郸城一高的崛起,就像一个神话。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甚至编了一个笑话:河南人民对外一致反对北京上海的高升学率,在省内一致反对郸城一中的高升学率。
这个笑话反映了社会上对超级中学的态度:又爱又恨。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不少超级中学:洛阳中学、开封一中、漯河一中、油田一中、信阳一中、河南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郸城一中与这些超级中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所县级市的中学。
郸城经济落后,当地民众就业投资渠道有限。教育成为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当地政府立下了“大教育、大崛起、大发展”的大计划。近年来,郸城县在“大教育”发展战略布局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全省有名气、全国有影响的郸城教育经验和郸城一高名校。在前不久,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专题简报《郸城县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见成效》,在全省推广郸城教育经验。
郸城县委、县政府把抓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民生突破口,每年用于教育投资占全县财政支出的28%以上,在县城新区拿出最好的地块投资15亿元用于教育园区建设,以发展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按照“政府负责,专家治校”目标,政府侧重教育投入、教育发展环境营造,教育管理人员从教育内部优秀人才中选拔产生,全县形成了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在经济方面,郸城一中的优秀成绩,吸引了附近考生争相报名,带动了当地教育产业园的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龙头项目;在民生方面,郸城一中为当地学子许下“锦绣前程”,提升了人民的满意度。在郸城,常常有不少学生家长提着马扎、掂着饭盒到学校给孩子送饭,家长看着孩子吃饭时眼神中流露出的满足和期待,交谈中喜笑颜开,都源自于对当地高考升学的期望与信心。高考期间,郸城大街小巷满是系着红丝带的高考服务车辆,考点附近40多个爱心助考服务点,200多名志愿者助考助教,各部门齐上阵。2015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拨专款300万元表彰先进学校和教育功臣,27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助力教育,县工商联、工会、慈善总会、万洋集团、圣光药业等帮扶近2000名贫困师生。
为了打造理想中的郸城教育,当地政府治教从严,2015年党政纪处理“为师不为”者52人。
特征:集中力量办大事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人们的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统计数据显示: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越是出现超级中学的沃土。“超级中学”是对本地区升学资源的垄断,挤占的是本省其他地区学生的升学机会。这一点最集中体现在保送生名额上。各省(区、市)公示的保送生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山东等都出现了一所中学垄断全省近一半保送生的状况。湖南保送至北大、清华的学生一共72名,除3人外,其余全部来自湖南省四大中学名校。 从全国范围看,与东部相比,中西部教育资源集中程度更高。2010年,各省考入清华大学人数最多的两所中学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当年西部的新疆、陕西、宁夏、青海排名靠前的两所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在本省生源中分别占43.2%、59.6%、55.6%、59.1%,而东部的浙江、山东、江苏、广东分别只占19.3%、9.0%、17.0%、15.3%。这说明在西部“超级”二字更加名副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教育欠发达,从而导致教育资源更为集中。
超级中学多在经济落后省的地级以上城市。对2013年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理科46名状元的统计显示:20个状元来自地级市的高中,占所统计状元的43.5%;17个状元来自省会城市的高中,占所统计状元的37.0%;来自直辖市高中的状元有4名;出自县及县级市高中的状元有4名;另外来自计划单列市高中的状元有1名。除了状元以外,无论是高分段考生的人数还是一本录取率,县中已经被“超级中学”远远甩在了后面。
超级中学从农村户籍学生中,吸收优质生源来校缴费、学习并参加高考。这种中学的出现和崛起,减少了农村地区中学的生存空间,也减少了农村中学的数量。2008年,全国有5918所普通高中位于城市,7526所位于县镇,位于农村的仅有1762所。农村学校的硬件、师资、生源无法与城市的同日而语。尽管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制度拓宽了高校选拔渠道,但农村考生却难以从中“分一杯羹”,因为农村学生获得艺术、体育、奥赛等“补偿教育”的机会很少,自招试题的城市化特色和高昂的考试成本,也让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望而却步。
焦点与分歧点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靠超级中学提高高考升学率,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赚钱工程;另一方面,教育界内部对于“超级学校”却多有批评,认为这些学校虽然创造了很多高考神话,却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平衡,其很多做法也违反教育规律。
客观地看,“超级中学”的崛起过程,称得上“一将功成万骨枯”。超级中学的成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站在众人的肩膀上:在地方发展教育的“锦标主义”功利思想及教育利益推动之下,牺牲周边教育的利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规模效应后,吸引附近地区的师资、生源和资金。这不但导致当地高中畸形发展,也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从全局看,办好几所“超级中学”,是个别地方政府的突围方式,但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这只会人为堵死我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加剧应试教育竞争,也妨碍义务教育均衡,更滋生教育腐败、败坏教育形象。
超级中学使得中国广大落后地区的学子失去了发展机会。2000年前,高考状元比较分散。比如,河北省2004年的两名高考状元分别来自正定中学和石家庄一中,2005年分别来自邯郸一中和石家庄二中。陕西2004年的两名状元分别来自西工大附中和镇安中学,2005年来自西安博迪学校和西工大附中。2000年之后,超级中学垄断了高考状元榜。重庆市第一中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分别以出产12名和10名状元而排在榜单靠前的位置,2013年重庆市的状元又是出在这两所学校。翻看两所学校的资料发现,重庆一中和重庆南开中学每年高考升学率几乎都达到100%。重庆一中每年有近30名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同时还会有七八名学生被保送入北大、清华。2010年北大清华在重庆南开中学录取了56人:当年清华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为23人,北大的招生计划大约为60多人。可以说,重庆市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大部分出自这两所学校。
北京大学学者黄晓婷和卢晓东研究发现:在进入大学后,超级中学的学生并未表现出更多过人之处。在相同性别、户籍类型和录取类型的学生中,超级中学学生比一般中学学生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此外,各省超级中学生源的表现并不一致。有少数省份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超级中学学生的学业表现甚至略低于一般中学的学生。超级中学并未在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更高效率。超级中学在应试以外的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表现一般,没有给其学生增添更多潜质。
本质:站在众人肩膀上
按照一般的看法,“超级中学”基本特征是:人数上万,垄断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尖子生,升学率在本省名列前茅。超级中学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垄断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这就使得其他地区和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日益严重的“超级中学”现象,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反面教材。这些垄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现象,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导致一流大学生源被“超级中学”垄断,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不断下降。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依照1977年到2012年各省状元的分布情况对中学进行了排名。这份榜单上的不少学校2013年又一次成为状元产地。在这张排行榜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排名第一,报告显示其共产生了35名状元。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仍然风光无限,该省文理两科状元均出自该校。银川一中历史上共产生了14个状元也居榜单前列,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科状元便出自该校。西安高新一中以及衡水中学也都因历史上分别产生了9名和8名高考状元而上榜,2013年这两所学校也分别囊括了两省的文理状元。襄阳五中虽然在这份榜单上排名靠后,但是2013年却包揽了湖北省的两名状元,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该校几乎年年都能产生状元。
中国各省份的高考状元产地,往往集中在几所名校,这些学校不仅能“批量”生产状元,而且这些学校还会囊括全省的高分考生,同时,这些学校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教育界内部把那些“高考成绩十分优秀”“高分学生集中”“考入名校人数较多”的学校称为“超级中学”。
上述“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其生源的一部分来自本市,另一部分从周边地区吸引而来。这类中学数量不多,却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在不少省份,北大、清华招生名额的一半都被少数几所高中占据,名校竞争呈现明显的“超级中学支配格局”。河南省实验中学师生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夏邑县高级中学师生人数超过1万人,淮阳中学分校师生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垄断尖子生,“超级中学”用诱人条件吸引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曾经用“解决住房和配偶工作”等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巧设名目,组织比赛,趁机选拔学生。超级中学聚集了优秀的教师和生源。有名师的指点、同学间的互促、内部资源的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超级中学”通常有较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并非全是书呆子。
案例:郸城一中的崛起之路
2016年高考后,河南省郸城一高创造历史最好成绩,预计将有40人考上北大清华,一本上线人数均居河南省第一。去年,郸城一高34人考上北大清华的消息,已让不少人深感震撼。郸城县是河南较落后的县之一,在短短几年内升学率飞跃,拥有万名在校生的郸城一高的崛起,就像一个神话。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甚至编了一个笑话:河南人民对外一致反对北京上海的高升学率,在省内一致反对郸城一中的高升学率。
这个笑话反映了社会上对超级中学的态度:又爱又恨。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不少超级中学:洛阳中学、开封一中、漯河一中、油田一中、信阳一中、河南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郸城一中与这些超级中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所县级市的中学。
郸城经济落后,当地民众就业投资渠道有限。教育成为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当地政府立下了“大教育、大崛起、大发展”的大计划。近年来,郸城县在“大教育”发展战略布局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全省有名气、全国有影响的郸城教育经验和郸城一高名校。在前不久,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专题简报《郸城县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见成效》,在全省推广郸城教育经验。
郸城县委、县政府把抓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民生突破口,每年用于教育投资占全县财政支出的28%以上,在县城新区拿出最好的地块投资15亿元用于教育园区建设,以发展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按照“政府负责,专家治校”目标,政府侧重教育投入、教育发展环境营造,教育管理人员从教育内部优秀人才中选拔产生,全县形成了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在经济方面,郸城一中的优秀成绩,吸引了附近考生争相报名,带动了当地教育产业园的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龙头项目;在民生方面,郸城一中为当地学子许下“锦绣前程”,提升了人民的满意度。在郸城,常常有不少学生家长提着马扎、掂着饭盒到学校给孩子送饭,家长看着孩子吃饭时眼神中流露出的满足和期待,交谈中喜笑颜开,都源自于对当地高考升学的期望与信心。高考期间,郸城大街小巷满是系着红丝带的高考服务车辆,考点附近40多个爱心助考服务点,200多名志愿者助考助教,各部门齐上阵。2015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拨专款300万元表彰先进学校和教育功臣,27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助力教育,县工商联、工会、慈善总会、万洋集团、圣光药业等帮扶近2000名贫困师生。
为了打造理想中的郸城教育,当地政府治教从严,2015年党政纪处理“为师不为”者52人。
特征:集中力量办大事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人们的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统计数据显示: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越是出现超级中学的沃土。“超级中学”是对本地区升学资源的垄断,挤占的是本省其他地区学生的升学机会。这一点最集中体现在保送生名额上。各省(区、市)公示的保送生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山东等都出现了一所中学垄断全省近一半保送生的状况。湖南保送至北大、清华的学生一共72名,除3人外,其余全部来自湖南省四大中学名校。 从全国范围看,与东部相比,中西部教育资源集中程度更高。2010年,各省考入清华大学人数最多的两所中学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当年西部的新疆、陕西、宁夏、青海排名靠前的两所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在本省生源中分别占43.2%、59.6%、55.6%、59.1%,而东部的浙江、山东、江苏、广东分别只占19.3%、9.0%、17.0%、15.3%。这说明在西部“超级”二字更加名副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教育欠发达,从而导致教育资源更为集中。
超级中学多在经济落后省的地级以上城市。对2013年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理科46名状元的统计显示:20个状元来自地级市的高中,占所统计状元的43.5%;17个状元来自省会城市的高中,占所统计状元的37.0%;来自直辖市高中的状元有4名;出自县及县级市高中的状元有4名;另外来自计划单列市高中的状元有1名。除了状元以外,无论是高分段考生的人数还是一本录取率,县中已经被“超级中学”远远甩在了后面。
超级中学从农村户籍学生中,吸收优质生源来校缴费、学习并参加高考。这种中学的出现和崛起,减少了农村地区中学的生存空间,也减少了农村中学的数量。2008年,全国有5918所普通高中位于城市,7526所位于县镇,位于农村的仅有1762所。农村学校的硬件、师资、生源无法与城市的同日而语。尽管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制度拓宽了高校选拔渠道,但农村考生却难以从中“分一杯羹”,因为农村学生获得艺术、体育、奥赛等“补偿教育”的机会很少,自招试题的城市化特色和高昂的考试成本,也让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望而却步。
焦点与分歧点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靠超级中学提高高考升学率,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赚钱工程;另一方面,教育界内部对于“超级学校”却多有批评,认为这些学校虽然创造了很多高考神话,却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平衡,其很多做法也违反教育规律。
客观地看,“超级中学”的崛起过程,称得上“一将功成万骨枯”。超级中学的成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站在众人的肩膀上:在地方发展教育的“锦标主义”功利思想及教育利益推动之下,牺牲周边教育的利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规模效应后,吸引附近地区的师资、生源和资金。这不但导致当地高中畸形发展,也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从全局看,办好几所“超级中学”,是个别地方政府的突围方式,但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这只会人为堵死我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加剧应试教育竞争,也妨碍义务教育均衡,更滋生教育腐败、败坏教育形象。
超级中学使得中国广大落后地区的学子失去了发展机会。2000年前,高考状元比较分散。比如,河北省2004年的两名高考状元分别来自正定中学和石家庄一中,2005年分别来自邯郸一中和石家庄二中。陕西2004年的两名状元分别来自西工大附中和镇安中学,2005年来自西安博迪学校和西工大附中。2000年之后,超级中学垄断了高考状元榜。重庆市第一中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分别以出产12名和10名状元而排在榜单靠前的位置,2013年重庆市的状元又是出在这两所学校。翻看两所学校的资料发现,重庆一中和重庆南开中学每年高考升学率几乎都达到100%。重庆一中每年有近30名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同时还会有七八名学生被保送入北大、清华。2010年北大清华在重庆南开中学录取了56人:当年清华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为23人,北大的招生计划大约为60多人。可以说,重庆市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大部分出自这两所学校。
北京大学学者黄晓婷和卢晓东研究发现:在进入大学后,超级中学的学生并未表现出更多过人之处。在相同性别、户籍类型和录取类型的学生中,超级中学学生比一般中学学生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此外,各省超级中学生源的表现并不一致。有少数省份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超级中学学生的学业表现甚至略低于一般中学的学生。超级中学并未在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更高效率。超级中学在应试以外的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表现一般,没有给其学生增添更多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