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十种分类忠告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没有发现,微信朋友圈本应该都是朋友,但很多人添加你为好友后,也许并不见得想跟你交流,也不见得有多喜欢你。只不过想窥探你的朋友圈以及你每天发布在朋友圈的文字。
  是时候清除你微信里的所谓的朋友了。究竟怎样的人可以清除出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微信里的朋友吧。
  1. 终于有微信了!在乎你的朋友会第一时间加你。这说明他心里一直有你,把你当朋友。你也会迫不及待地去加朋友的微信,但不管你怎么热情添加,对方都不会回应。有些人还傻乎乎地打电话去让朋友添加自己为好友,这样的勉为其难地加为好友,即使进了朋友圈也是陌生人。
  2. 在一个酒桌上干杯时,称兄道弟。要多热烈有多热烈。以为遇到了知己,互加微信好友,等你加上他后,可能从来不会与你说一句话,留一个字。更不会在你的朋友圈上点赞和评论了。
  这说明了对陌生有多热情,对熟悉就有多毁灭。这样的人其实就是酒肉之徒,虚情假意之流,完全不必出现在朋友圈,可以将其删除。
  3. 有些人的确是你的好朋友。可你发表在朋友圈的文字和图片他从来不会点赞,更不要说评论了。你去他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时,他也从来不会回复你的评论,甚至习以为常从不破例。
  这说明了他可能没有把你当真心朋友,当朋友不能真心对待,没有了诚意,留住的不再是朋友,而是一个熟人。
  4. 你的文字及图片在朋友圈一经发布,他(她)总是及时的点赞和评论。而且乐此不疲地还跟你互动回复,这说明对方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看的,如此在意的朋友应当好好珍惜和维护,会成为不一般的友谊。
  好的友谊都是从欣赏和热爱一个人开始的。
  5. 当你孤独和伤心的时候,发表在朋友圈的文字,那些给你回复和安慰你的朋友都是真心实意在乎你的人。是值得珍惜和交往的朋友。
  对你的文字和图片从来不点赞和评论的朋友,说明你不在他的世界里,他的心里也许根本没有在乎过你。更不要谈欣赏了!
  6.在朋友圈从来不会回复和点赞你,在朋友群也从来不会跟你说话和交流,但在私下的微信里会与你有说不完的话。这说明什么呢?他也许并不是个光彩照人或者说光明磊落的坦荡之人。这样的朋友自私的同时又想完美顾及自己与你的友谊。
  很大程度上来说,你对他可有可无。有时他会非常热情,有时当你不存在。
  见过这样一种人,她会主动添加你成为好友,然后很热情很关心你似的聊很多话题。但不知为何莫名其妙就把你拉黑删除了。过了几天又要主动添加你為好友,等你添加了她后,她又是情绪很浓地删了你。她还想加时,不可能再添加她了。
  因为对一个人的热情和好,是会被频繁的情绪变化消耗掉的。
  7. 真心把你当朋友的人,从来不会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愿意在公众里提到你及你只言片语,他是没有勇气做你的朋友的,对自己从来缺乏信心的人又怎么可能成为你一生最值得尊重的朋友呢?
  8. 一个人犯下多少错误都可以从头来过,但一个你在意和真心付出过的朋友,对友谊和真诚犯下的错误是不可以饶恕和原谅的。看不起一个人可以,看不起自己的朋友是可耻和可悲的,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真正可悲的是他跟所有人说你是他的朋友,但他从来心里就没有你这个朋友,而且根本就瞧不起你。
  9. 朋友圈里有没有你的朋友,自己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与其看上去朋友圈里尽是朋友一片,不如留下几个真心在乎你的朋友。这样的话,你的文字和图片想发就发,想说就说,因为能够看到的和分享你的除了朋友还是朋友。
  虚构的朋友圈没有几个真心的朋友。没有了交流的朋友又怎么称得上是朋友呢?
  10.朋友圈里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陌生人呢?请转发我的这篇文章,再一次验证下朋友吧。来吧,让朋友成为朋友,让陌生成为陌生吧。
  跟那些不在乎你的人说再见吧,拉黑。
其他文献
警校生活  初中毕业后,我考进了北京西城区警察职业高中,这所高中可谓“空前绝后”,就我们这一届。我们学校一共三个班,一个男生班,两个男女生混合班,我是在男生班。同学们毕业后大多从事公安工作,但后来做警卫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现在中国著名的女卫士长——马月。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热衷于练武术,文化课成绩有所下滑。高中毕业我考上北京人民警察学校,后来到了北京警卫局。马月学习成绩好,高中毕业
期刊
西方有这样一群政客,他们在公众场合的发言肆无忌惮,口无遮拦并外加人身攻击。抛开所代表政党的政治立场,他们被媒体贴上“大嘴巴”“毒舌”之类的标签。  西方“大嘴”政客何其多  近日,德国驻欧盟委员会专员冈瑟·厄廷格与欧盟商业领袖的一份内部视频被曝光,他称中国人是“眯缝眼”,并不断蹦出歧视性词语。这份视频被网友上传至社交视频网站“优兔”,时长3分钟。此番言论遭到德国民众及媒体的一致谴责,而“大嘴巴”厄
期刊
竞选演讲中,如果只知道说自己多好多好,就毫无新意,而且过于主观,很难让听众信服。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优势讲得真实可信,鲜亮突出,让人印象深刻呢?  一、借用法  借用法就是借用别人评价来突出自己的优势,别人的一句赞语,往往会有一誉千斤之功效。如一位大学生在应聘某区政府雇员时的演讲:  记得在大学时,一位老师告诉我,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耐心、细致,这句话对我而言是一种夸奖,更是一种鞭策。在我看来,只有做事
期刊
一次,甘地在印度乘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被门夹了一下,随即掉下车去。此时甘地果断地脱下了另一只鞋,朝那只鞋落下的地方扔去。旁边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要那么做,甘地回答说:“剩下的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完整的鞋,而不只是一只鞋。”  如此為他人着想,尤其是替穷苦人的利益着想,是甘地一贯的思想作风,因此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进入新常态,改革也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此时,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之未来和改革之方向分歧日现,不少经济学家争相在媒体等公开场合发表观点,各抒己见。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撰文阐述当前中国改革及平稳转型意义重大的三个问题。文章因与经济学者林毅夫此前提及的“有为政府”观点迥异,该文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本轮争议之根源,在于近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重要分
期刊
据《中国经营报》去年11月14日报道,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被称为“反腐败专家”。他认为,“未来的反腐趋势一定是‘三个相对’的格局,即中央相對集权,地方相对分权,纪检和司法部门相对独立,并实现垂直管理。”  对于中央相对集权,他表示:“此前地方分化了很多中央的权力,中央权力水位下降,地方权力水位上升,一旦地方权力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倒灌’,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此外,“地方相对分权方
期刊
【材料】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校工作。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1926年2月,党中央特别会议通过《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北京及广州各办一长期党校”。 那时,全国党员只有几百人,我们党就如此重视设立党校问题。党校因党而立、因
期刊
家里卫生间的水管漏水需要重新安装,我拨打了小广告上的电话,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年轻人,对卫生间仔细查看后说:“活虽然不大,但比较麻烦,起码得干大半天。”又对我计算了料钱和工钱,笑着对我说:“这里就交给我了,您就放心上班去吧。”  很快,他拿来了安装需要的材料,脱掉外套,就忙活上了。我心里过意不去,给他沏了一壶好茶,又拿来一盒我舍不得抽的“中华”烟,便去上班了。中午下班回到家,看到他还在忙活,我就悄悄
期刊
我是一个正常的人,我的“朋友圈”是一個正常的“朋友圈”。和所有人一样,大家看看新闻,晒晒春花秋月、美食旅游与娃,一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可每天一过晚上11点,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就都变了。  原本喜欢发工作内容的,晒出了电脑屏幕和手边的一杯咖啡,给自己加油鼓劲,说天亮前一定能搞定方案;原本只是略微伤春悲秋的,在深夜红酒的引诱下流露出了恨嫁的情绪,讲自己单身20年好孤寂;原本喜欢参加各种讲座、沙龙
期刊
继《习惯的力量》之后,美国记者查尔斯·杜希格又出版了新书《更聪明、更快、更好: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秘诀》,阐述了有助于提高效率的8个要素:动机、团队、聚焦、目标设定、操控他人、做决定、创新、吸收数据。  概率思维  《习惯的力量》的作者、美国记者查尔斯·杜希格说,如今各种电子设备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但也让我们变得更忙碌。他说,要想提高工作效率,重要的不是延长工作时间、干得更卖力,而是要采用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