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即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也是教师朝着更加专业发展的必要技能。本文主要是探讨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关于心理健康素养,并且为日后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构成情况;心理教育素养;重要目标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原因,各地区纷纷开设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并且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学校也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日后发展的评估内容与教育行业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心理教师力量,那么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学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这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构成内容
  从当前心理教育主要工作情况来看,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识别心理问题
  作为中小学教师,如果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状况评估最主要的步骤并不在于诊断,而是寻找合适时机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避免学生因心理落差而出现的心理疾病,同时也避免学生的心理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出现精神障碍。另一方面需要有效预防校园负面事件发生概率,这对学校、学生个体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其区别为异常心理和正常心理。二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有效判断,并且决断出自己是否应当干预或者介绍学生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诊疗。
  (二)减少心理伤害
  近年来,教师伤害学生的报道频繁发生:比如某个幼儿园教师会揪住幼儿的耳朵或者利用电熨斗惩罚在课堂上随便讲话的学生,或者教师惩罚学生吃垃圾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也能影响学生心理正常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自身行为不当,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这也被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园冷暴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成为当前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是作为教师的底线。在大多情况下,教师并不是发自本意想去伤害学生,因此应当有效避免无意的伤害,这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严格控制的内容。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在减少心理伤害识别心理问题等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成长注入幸福的助力。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很多学生对自我情况十分不满意,甚至很多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学生也会对自己出现不满意的心理。在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自我,并且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在日后生活中产生自信。其次,学生应当制定好未来发展目标。当前国内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考上大学,随后考完大学该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很多同学都将考上大学作为目标,但是上完大学以后就缺乏了人生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和教养方式就會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专业兴趣与职业目标。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并且将实际案例与同学分享,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自我进行有效的设计。最后,引导学生同理他人。同理主要指的是在人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出发,并且站在他人角度不断地去处理问题,只有具备同理心的人才会愿意帮助他人、乐于理解和体察他人。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的主要策略
  (一)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作为行动的基础,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对情感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通过这方法也可以增强信念意识,对行为的支配能力。学校想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应当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此可以采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对于教育部门来说,需要加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绩效考核与学校督导中的比重,比如教师可以参加心理培训与专业水平测试,并且将其纳入学校心理评估当中。对于广大中小学而言,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保证抓紧抓实并且抓出成效。
  (二)加大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需要根据教师的多项信息健康素养,对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比如可以将教师上岗证分成三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推广以来,多省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更多教师开始持有该证书。但是心理健康资格认证培训逐渐暴露出重视理论到忽视实践、重视效率到忽略积累等问题,很多学校为了对教师进行培训,会采用短期的培训模式,参训的教师也难以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对教授所讲授的各项知识一知半解,难以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读懂学生,在这时需要采用长期经验积累的方式,加大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同时也需要做好跟踪指导工作,全面落实实践工作,让学生教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总共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为其日后发展与终身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心理带来的伤害,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教师的原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学会有针对性地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采用相应的教育措施。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董钰馨.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作用[D].北华大学,2019.
其他文献
运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建筑物周围的流场,并计算模拟了风向的变化对建筑物周围流场的影响,从而说明来流方向是影响建筑物周围流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The k-ε double equa
在当前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它造价更低,同时施工的方法也更加的简单,但是在施工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在授课时应该设置一些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虽说课堂提问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主要方式,但若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则会取得反效果。而本篇文章首先详细地讲述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的艺术性修饰,之后又详细阐述了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
摘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体现在历史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信仰等建设方面。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代化发展史的认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必然的。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需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基础学科,数学阅读成为学习数学语言、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育培养具体策略做出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培养数学阅读兴趣  通过故事激发兴趣。如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必须要重视构建充满数学味、故事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趣味化、欢乐的轻松学习氛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
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人才的知识结构正在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为此,上海交通大学整合校内工科专业打造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旨在培养具有宽厚
摘要: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有150余条概念。初中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但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为此教师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内化为扎实的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根据调查研究可知,经过学生思考后得到的科学概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因此,为
“意境”之说发端于六朝的“意象”说。后来把“境”作为一种体现于象而超越于象的精神境界了。但意的获得必须通过”心”。 王昌龄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那么怎么才能使”心”入于境而创造出意境来呢?荀子在《解蔽》中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管子学派也认为“心能执静,道将自定”(《白心》)。意境的创造,得自于虚空的心灵。只有虚静的审美胸怀才是意境创造的主体
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分布式电源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系统,已列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