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化学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使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增值效应,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和个性的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的特色,在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很有必要建构起有效的评价理论与模型,促使校本课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校本课程
  
   一、前言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具体目标的实现中指出了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本校的特色,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其目标是针对本校的学生而制定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评价方式也都可以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课程在观念、内容、学习方式、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弹性,这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空间。所以为了有效的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 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科学,纵观化学发展史,每一次进步都与生活或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而现代化学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正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客观的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单靠国家课程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则尊重学校具体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满足了化学学科的要求,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可以说,化学的学科特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使其具备可行性和实效性。
  2.优势二:素材丰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例如,在内陆的学校可以采用测量土壤的酸碱性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海边的学校可以采用海水制盐为素材,直观理解海水的成分、海水晒盐等多个知识:附近有工厂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见习或实习,实际考察工厂进行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三废”处理。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设原则
   校本课程可以是分科课程,也可以是综合课程。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形态,开设校本课程都要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原则。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校本选修课,但在现阶段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下,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为主,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由“课堂小环境”走向“社会大环境”。校本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四、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应对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化学教师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的授课观念、课程意识、工作方式的重大挑战。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设计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教师需掌握的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只强调如何把别人设计的课程教好。而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线教师要直接参与到从课程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这要求化学教师只有成为一个研究者并具备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才能保证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化学教师专业素养和开发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今后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首要解决的问题。
   2.校园文化的融合。每个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构成了一个学校独特的教育人文体系和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校园文化,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应充分考虑主题的人文精神,尽量将课程的开发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充分考虑乡土资源的挖掘角度和课程教材的设计体例等问题,谋求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共融合、共发展。
   3.管理与评价。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有些成果,但是校本课程的设置管理、业绩管理、分配管理等还有待研究,社会评价、学校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真正理解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含义,认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统一性、广泛性上的差异,建立一个完善的学校校本课程管理、评价、保障体系是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桥梁。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化学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使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增值效应,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造就一支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斓.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李情豪,陈国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与提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李臣.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变多排螺旋三维血管成像(CTAO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脑血管病变CTA3D。其中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3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3例。使用西门子Volume-Z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轻知识、重方法;轻结论、重过程”,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
目的探讨重度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5例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MVV%)均低于50%,手术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3
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术后均有一定的复发率Ⅲ。我们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95例,现报道如下。
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让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习了解和构建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管理和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新疆尤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文化内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
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正得到广泛的开发。为了克服实现一通信社会面临的障碍。对采用ATM高速宽带网的应用系统的评估和测试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视频点播(VOD)业务,并重点阐述了利用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作为用户接入网,在现有的双绞电话线上开展交互式通信_VOD业务的网络结构。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初步形成辅助
高中化学教学经历了多年后,尽管已经很成熟,但仍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也已试行几年,在课程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1.高中化学课改取得的经验  1.1在教师资源利用上,有以下可行的措施:  (1) 挖掘教师潜力,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岗前培训。学校内部有许多教师资源是闲置的,挖掘出来,通过培训可以胜任某些教师短缺的岗位。  (2) 灵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实行“分学段排课”,
市政工程包括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方面,例如城市道路规划、水资源供给、电力资源供给、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等。然而在现今,市政工程的开展状况令人不太满意,许多城市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