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藏族士官的大爱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听着《阿佤人民唱新歌》和《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些反映少数民族群众重获新生的歌曲长大,对于汉族群众帮助少数民族同胞的故事,记者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像藏族士官杨小平19年默默帮助一对汉族姐弟这样的事迹,记者还真是鲜有耳闻。
  2012年3月上旬,在陆航学院某飞行训练团,记者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该团某导航台台长、三级军士长杨小平。在他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一段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卷轴般缓缓展开……
  火车偶遇
  对于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杨小平不愿提及,生怕打破陈红、陈伟姐弟俩现在平静的生活。
  杨小平说,自己做的是任何一个好心人都会做的事,这么多年,他只不过是把许多人的爱心汇聚在一起,传递给姐弟俩而已。面对采访,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社会的力量。
  故事要从1996年说起。那年年初,杨小平在前往四川宜宾的火车上,结识了这对姐弟的父亲陈文兴。当时,陈文兴左肩长了一个拳头大的肿瘤,因为影响干活被用人单位辞退,甚至连工钱都没拿到。陈文兴只得靠工友凑钱买了张回家的火车票,路上连盒饭都吃不起。
  出身贫寒的杨小平动了恻隐之心,买盒饭时给陈文兴也买了一份。攀谈中杨小平得知,眼前这个男人生活之窘迫,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陈文兴告诉杨小平,自己家里还有一儿一女,姐姐陈红8岁,弟弟陈伟6岁,孩子他娘4年前就病逝了。为了生计,他只得外出打工,把姐弟俩留在村里,靠帮助邻居们干点杂活换口饭吃……
  说来也巧,陈文兴住的村子离杨小平所在部队只有90多公里路。分别时,杨小平留下地址,让陈文兴有难处就来找自己。
  春节前夕,陈文兴果然来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此行的目的不是求助,而是报恩。他特地给杨小平捎来家里最好的东西——两块3斤重的腊肉……
  鼎力相助
  杨小平没收腊肉,还执意让陈文兴带回了几套旧衣裤。但这个落魄男人的淳朴,却让杨小平久久不能平静。
  春节过后,杨小平来到陈文兴的家。第一眼看到陈红、陈伟,杨小平的心就像被针扎般难受——姐弟俩衣衫破旧,蜷缩在土坯房的墙角里,怯生生地望着他这个不速之客。
  他抱起辍学在家的陈红,指着她贴在墙上的奖状问:“还想不想上学啊?”陈红放声大哭:“昨晚我还梦到了学校……”
  陈红的泪水,让杨小平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杨小平家也是这般贫穷。要不是乡亲们你一角、他两角地凑够了两元五角钱学费,自己哪能穿上现在这身威武笔挺的军装?他还记得,8岁那年,阿妈一咬牙买了一双解放鞋,这才让自己告别了赤脚上学的历史。
  想起这些,杨小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姐弟俩上得起学!
  然而,资助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85元的杨小平而言,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就连谈对象,也事先声明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令他感动的是,女朋友肖虹不但没有被“两个孩子”的负担吓跑,还特别敬重他的为人,最终与他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陈文兴一家对杨小平心怀感激。孩子放假了,陈文兴就带着他们去山里采野蜂蜂蛹,送给身体单薄的杨小平补身子。杨小平灵机一动,把蜂蛹送给战友吃,等战友吃完了,才告诉他们这是两个孩子辛辛苦苦采来的。
  于是,6名战友一商量,每人掏出50元钱,留给孩子们作学费。直到现在,战友还在开玩笑:“杨小平请客得防着点儿,他请大家吃东西是有用意的!”
  救命之恩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04年,正值花季的陈红突患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全身瘫痪,生命垂危。抢救的医生说:“这个病来得凶猛,但并非不可治愈。有的患者和家属之所以放弃治疗,是因为无法承担患病初期的高额医疗费。”
  陈文兴也不例外。当得知一天要花5000元钱这个天文数字时,他一下瘫坐在地上说不出话来。思量许久,陈文兴泪流满面地对杨小平说:“算了,娃儿就这个命了,听天由命吧!”
  杨小平坚决不同意!
  然而,能打的电话都打遍了,能借的地方也都借遍了,凑来的4万多元钱依旧是杯水车薪。就这样放弃?不!杨小平拿出康巴汉子不服输的劲头,求助于宜宾各媒体,向好心的市民们发出呼救。不久,各方捐款陆续转来,终于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有许多人慷慨相助,巨额开支还是压得杨小平喘不过气来。他告诉记者:“陈红住院期间,最穷的时候,我连8角钱的公交车票都买不起。吃得最贵的一顿饭,是送陈红入院那天,给陈文兴和陈伟炒了两份回锅肉,一共花了18元钱。”
  因为经济拮据,杨小平怀有身孕的妻子一直营养不良,直到临产前体重还不到90斤,就连妇产科医生都说“简直是不要命了”。
  历时3个月的漫长救治中,有70多天,陈红的身上一直插着3根管子。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得知为了抢救自己,杨小平遭遇四处借钱的窘境,感激和歉疚的泪水夺眶而出。
  看着杨小平憔悴的面容,还不能说话的陈红要来纸笔,歪歪斜斜地写下两个字:“谢谢”。
  坟前认亲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陈红大病一场,好不容易才彻底康复。可到了2008年,厄运再度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陈文兴肩上的肿瘤出现恶化,癌细胞扩散,撒手离开了人世。
  当时,已从技校毕业的陈红正在深圳实习,弟弟陈伟还在上学,杨小平请假赶到村里为陈文兴操办了丧事。想到姐弟俩唯一的亲人就这样离去,杨小平难掩悲恸,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放声痛哭。
  等陈红赶回村里,他紧紧抱住姐弟俩说:“从今往后,哥哥的家就是你们的家!”
  从此,两家人成了一家亲。杨小平说,每次姐弟俩在家里住段时间走了,他和妻子都会忘记少了两个人,照样做5个人的饭菜;即使陈红、陈伟不在身边,妻子买衣服也总是想着给两人捎上一套。陈红也很懂事,总是把杨小平给她的钱又寄给杨小平的父母……
  杨小平走出贡嘎雪山参军时,父亲拉着他的手说:“你是一根木头,站着就是柱子,倒下就当桥板!”
  这句话,杨小平记了21年。他把父亲的坚忍顽强继承下来,对待陈红、陈伟姐弟如此,对待工作也是如此。他带着妻子在“夫妻导航台”一守就是10年,先后被总参陆航部评为“优秀士官标兵”和“奉献陆航、感动陆航”模范人物,被总参谋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曾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走过苦涩,走过艰辛,响当当的藏族士兵杨小平,用满腔真情大写了军旅人生和藏汉同胞情。他的生活依旧清贫,但精神上却足够富有。在他的心里,回荡着一曲永恒的旋律:“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责任编辑 束华静)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11日,“1946年美军强奸案”当事女生沈崇因肺癌去世,享年87岁。当年此案事发北平,轰动全国,以致上海、南京等数十个城市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暴行。然而这桩“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事件”过后,沈崇却从人们视线中“神秘消失”。此后她去了哪里?她的一生究竟如何走过?本文为您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者  夏衍做媒,才子佳人结为伉俪  沈峻是上海人,祖籍福建闽侯,堪称名门闺秀。外公
期刊
近日,虽是严冬季节,但在茅山革命老区的溧阳市上兴镇曹山慢城的紫竹林生态园北苑盆景园的大棚内,却是一片热气腾腾、满园翠绿。园主人和园艺师正在指导工人们进行罗汉松盆景的微创嫁接。  据介绍,48岁的园主人刘志新是上世纪90年代的退伍军人,为了改变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2005年他带领乡亲们开垦了1000亩荒山,办起了紫竹林生态园,主要种植茶叶、果树及少量的盆景。2012年春节,刘志新到浙江考察后发现,随
期刊
本刊讯 1月23日,苏海杯·海洋岛屿与国防征文颁奖会在宁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王清葆将军出席。  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海洋与国防教育委员会、铁军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海洋岛屿与国防征文,历时近3年。征文以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这一主题,着眼于增强海洋意识、加强海洋国防、维护海洋权益,融汇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受到各方好评。  会
期刊
人物介绍:  后文洙,安徽芜湖人。1939年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工作。1941年到盐城根据地东乡海边一带从事群众工作,同年在盐东县(盐城东部根据地)南洋岸区工作时,迎送国际反法西斯盟友、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等人,并将他们安全转送到北洋岸区。  1939年春,新四军二支队在皖、苏江南敌后已初步打开局面。一天,支队政治部收到军政治部送来的一些日文传单,要求撒到敌占区去。支队政治部把这项工作交给战地服务团去完
期刊
印珍同志是江苏省武进县安家舍镇人,1920年12月出生在一家杂货店的职员家庭。她7岁时,父母省吃俭用供她上小学,13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见镇上几个同学的父亲在上海做过工,她就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到上海杨树浦一家纱厂当童工,以微薄的收入接济父母。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淞沪。中国军队与日军浴血奋战三个月,淞沪沦陷。印珍不愿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经租界雇了一条能坐五六人的小民船,从水路回到
期刊
人物介绍:  吴子昆,安徽泾县人,1923年生,1940年春在茂林广益中学读书时,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加入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武警总队副政委等职。  我的家乡安徽泾县茂林是一个小山村,抗战爆发不久,日军的铁蹄就踏到了家门口,大批无家可归的难民涌入茂林,一批批国民党军队经茂林向后方撤退,一时间人心惶惶。  正当人们焦急无望之际,1939年春天,一支军队穿过茂林开赴抗日前线。他们身穿
期刊
城市:合肥  时间:2014年12月21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寿克夫  黄朱清 撰文  窦 娟 摄影  合肥城里,我们找到大众巷。  有人说,寿克夫住在附近的机械局宿舍楼。一问,没几个人说清。结果还是在天王巷找到了。寿克夫住在这栋楼的三楼。进了门,似乎觉得有煤气味。原来在寿克夫和老伴的卧室,他们支了个烧蜂窝煤的炉子取暖。屋里没有空调,没有暖气,老式铁框窗户生了锈,漏风。  寿克夫,是浙江诸暨人。
期刊
本刊讯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历时七年撰写的鸿篇巨制《岛屿战争论》出版后,国内外反响强烈,军委新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开座谈会、写评论等给予高度评价,并在联合国及世界各国引起广泛关注。  军地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岛屿战争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球视野观照历史、现实与未来,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岛屿战争,是一部军事理论创新的巨著,是新时代的兵学经典。全书贯穿将军“不战而和人之兵”的
期刊
2014年3月25日,从北京传来噩耗,我们尊敬的周克玉老会长驾鹤西去。研究会全体同志为失去一位好首长、好会长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第二天朱文泉会长率张宝康常务副会长、仇学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及办公室主任潘永明等,专程前往北京,代表新四军研究会吊唁老会长,向其夫人王昭大姐及亲属表示慰问。  周克玉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是
期刊
走进江苏省大丰市万盈镇西灶村刘晓龙家的猪舍,一排排猪圈排列整齐,看不到任何污水和粪便,闻不到恶臭,但见一头头小猪或悠闲地散步,或慵懒地打盹。  六年前,在外地开出租车的刘晓龙突然觉得,应该回到家乡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说起为什么选择养猪这个行业,刘晓龙笑着说:“没有考虑太多,就想回家过个安稳日子,觉得自己肯定能把这件事做好。”  一个不懂任何养猪技术的普通农民,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养几十头猪,发展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