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层出不穷,福布斯富豪榜、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世界小姐、各大金曲榜单、电影作品评奖……最近在德国居然冒出了以猪为对象的评选活动,呼吁人们网上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猪,这极大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猪一度成为互联网和媒体关注的“明星”。
一次独出心裁的评选
这次评选活动是由一名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学生丹尼斯·布赫曼发起的,他将那些在农场里养殖的肉猪照片放在网上,让网友们参与评选,得票最高的猪将会被宰杀做成香肠等肉制品,并且将这头猪的照片贴在这些肉制品上面。
农民舒尔茨的生态养猪场位于德国东部的于勃兰登堡州布吕克市郊区农村,面积有35公顷,一共养有母猪加猪仔200头左右,肉猪约30头。农场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大致划分为四块,中间是大块的耕地,周围被分成三块,分别是猪仔区,母猪区和肉猪区。每个区域都有低矮的猪舍,里面垫有用以保暖的秸秆,一个猪舍最多能容纳两头成年猪,除了刚出生的小猪仔,其他的猪常常在猪舍外的空地上拱土、吃草、嬉戏。
据舒尔茨介绍,他从1997年开始养猪,2002年转为生态放养,猪肉主要由德国的生态食品协会“生态农场”统一收购。喂猪的饲料主要来源于地里种出的秸秆和玉米,不能有添加剂和抗生素,甚至连饲料作物的种植也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只能使用有机肥料。生态放养与规模圈养相比,猪的生长更慢,每年规模圈养可产出2.6批次肉猪,而生态放养只能产出2批次。
去年9月, 大学生布赫曼找到了53岁的舒尔茨,在电话那头表达了将猪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开展网络评选的意愿,布赫曼的初衷是想提醒人们少吃肉,倡导环保的生活理念。事实上,在德国,提倡人们少吃肉早已被做成广告加以宣传,但是效果一直不佳。没想到布赫曼的这个举动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消息发出后,不仅吸引了数万网友的眼球,还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德国的《每日镜报》、《时代》、《图片报》,甚至连英国的《太阳报》都找到舒尔茨,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
2个月前,农场里的6号猪被装进了农用车,准备第二天拉到屠宰场宰杀,然后做成肉制品,当天,德国文化广播电台和欧洲文化电视台一起见证并记录了6号猪离开农场的一幕。据介绍,去年11月,1号猪首先在网上接受评定,由该猪制成的肉制品也在网上拍卖,产品在四五天内便被抢购一空。
评选活动让舒尔茨农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农场的猪已经供不应求。舒尔茨打算在农场安装摄像头,让网友在线观察猪的整个成长过程,让消费者看到他们所吃的肉是怎样一天一天长起来的。与此同时,布赫曼计划下一步将与更多的农场合作,将鸡、鸭、牛等其他牲畜也纳入评选范围。消费者看着餐桌上摆放的香肠,想着那头由自己挑选出来的猪,心情也许是复杂的,但吃到嘴里的肉却是放心的,这是布赫曼评选活动带来的一个意外惊喜。
食品安全需要建立信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人们总是抱怨不知道他们所吃的食物从何而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在最早产生社交媒体的国家——美国,农民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可以成为建立他们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任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桥梁。
生活在明尼苏达州埃尔科的农民艾米莉,在过去十年一直帮着丈夫打理有机奶制品和肉制品业务。2007年,她开始为他们农场的牛肉、猪肉和鸡肉拓展直销市场。博客出现后,她先是利用博客发表食谱,继而开始讲述农场生活的点点滴滴。再后来,艾米莉拉着她的丈夫蒂姆一起开了Facebook,加入了Twitter,俩人还明确分工,蒂姆每天管理他们的Twitter账户,艾米莉则负责博客和Facebook。
“这就好比买卖我们种植的谷物一样,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我们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向人们树立一个良好、正面的形象,我们不仅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绿色草场、绿色食品、先进技术,而且真实地记录我们每天的工作,希望大家了解我们的真情付出,以此建立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艾米莉说,“我们只是通过博客、Facebook等等这些社交媒体来诚实地展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相信人们会明白并赞同这件事。”
据艾米莉介绍,他们农场新增加的业务中有一半左右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建立关系而发展起来的。通过社交网站,他们成交了多笔生意,有厨师专门订购他们农场的肉,美国各地的人们都打电话来咨询、订购他们的产品。目前,艾米莉家的生意订单与日俱增,除了农场原来主要经营的奶制品和肉制品以外,他们已经在思考拓展领域,生产更多的产品。
网络社交为农场业务打开一扇门
通过社交媒体,消费者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增多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来源更加明了,这为农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的农场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场经营开始多元化,2000年左右,由于客户群萎缩、利润空间缩小,再加上现代化畜牧业和乳制品生产设施所需的巨额投资,使得农场的生产经营面临极大挑战。
美国俄亥俄州49岁的巴甘·比尔拥有800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干草、豆类、蔬菜和抗寒的农作物,同时他还建造了一个玉米迷宫,供企业参观和人们游玩。2005年,他的家庭农场有了巨大的飞跃,他用10亩地种植葡萄,并且经营起一家葡萄酒厂和一个酒吧。
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时候,巴甘在各种社交网站上注册,通过网络向大家介绍农场的农作物、收成,介绍自己使用的设备、有效的耕作方法,发布新的产品、新的活动消息等等。通过社交网站,他发展了许多新的客户,如今,他的葡萄酒已销售到约300家门店。据巴甘说,他们一家五口的生计靠农场收入已绰绰有余。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农场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已经成为巴甘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虽然一天到晚围着干草耙、压捆机和播种机转,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更新社交网站上的消息,或者上传视频到网络。他为他的网站和帖子建立了搜索关键字,这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点击率和更高的曝光度。
“我喜欢这种除了花时间,什么成本都不用投入的方式对我的农场生意进行营销。”正如农民巴甘所说的,做营销一直是一项既艰难花费又很高的活动,而且一半的投入都是浪费,现在他利用社交媒体直接与对他的产品感兴趣的人进行对话交流,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社交媒体也会通过网友对他进行的文字评价和数字评分,公布其信誉指数,以此解决他同消费者打交道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农民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在促进业务方面的积极作用。2011年8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针对1000名英国农民进行的调查显示,英国53%的农民正在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交流农业种植经验,获取意见、建议以及了解最新动态消息。其中部分农民表示,在农业面临经济衰退和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时候,社交媒体就是与决策者和政治家直接对话的窗口;87%的农民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利用社交媒体做什么?41%的农民称是为了解决与农业种植有关的问题;14%的农民是为了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28%的农民是为了与客户交流;8%的农民是为了与政治家和决策者直接对话;还有9%的农民是为了其他目的。该项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农民已经把社交媒体当做一种推广业务和产品、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工具。
一次独出心裁的评选
这次评选活动是由一名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学生丹尼斯·布赫曼发起的,他将那些在农场里养殖的肉猪照片放在网上,让网友们参与评选,得票最高的猪将会被宰杀做成香肠等肉制品,并且将这头猪的照片贴在这些肉制品上面。
农民舒尔茨的生态养猪场位于德国东部的于勃兰登堡州布吕克市郊区农村,面积有35公顷,一共养有母猪加猪仔200头左右,肉猪约30头。农场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大致划分为四块,中间是大块的耕地,周围被分成三块,分别是猪仔区,母猪区和肉猪区。每个区域都有低矮的猪舍,里面垫有用以保暖的秸秆,一个猪舍最多能容纳两头成年猪,除了刚出生的小猪仔,其他的猪常常在猪舍外的空地上拱土、吃草、嬉戏。
据舒尔茨介绍,他从1997年开始养猪,2002年转为生态放养,猪肉主要由德国的生态食品协会“生态农场”统一收购。喂猪的饲料主要来源于地里种出的秸秆和玉米,不能有添加剂和抗生素,甚至连饲料作物的种植也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只能使用有机肥料。生态放养与规模圈养相比,猪的生长更慢,每年规模圈养可产出2.6批次肉猪,而生态放养只能产出2批次。
去年9月, 大学生布赫曼找到了53岁的舒尔茨,在电话那头表达了将猪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开展网络评选的意愿,布赫曼的初衷是想提醒人们少吃肉,倡导环保的生活理念。事实上,在德国,提倡人们少吃肉早已被做成广告加以宣传,但是效果一直不佳。没想到布赫曼的这个举动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消息发出后,不仅吸引了数万网友的眼球,还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德国的《每日镜报》、《时代》、《图片报》,甚至连英国的《太阳报》都找到舒尔茨,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
2个月前,农场里的6号猪被装进了农用车,准备第二天拉到屠宰场宰杀,然后做成肉制品,当天,德国文化广播电台和欧洲文化电视台一起见证并记录了6号猪离开农场的一幕。据介绍,去年11月,1号猪首先在网上接受评定,由该猪制成的肉制品也在网上拍卖,产品在四五天内便被抢购一空。
评选活动让舒尔茨农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农场的猪已经供不应求。舒尔茨打算在农场安装摄像头,让网友在线观察猪的整个成长过程,让消费者看到他们所吃的肉是怎样一天一天长起来的。与此同时,布赫曼计划下一步将与更多的农场合作,将鸡、鸭、牛等其他牲畜也纳入评选范围。消费者看着餐桌上摆放的香肠,想着那头由自己挑选出来的猪,心情也许是复杂的,但吃到嘴里的肉却是放心的,这是布赫曼评选活动带来的一个意外惊喜。
食品安全需要建立信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人们总是抱怨不知道他们所吃的食物从何而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在最早产生社交媒体的国家——美国,农民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可以成为建立他们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任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桥梁。
生活在明尼苏达州埃尔科的农民艾米莉,在过去十年一直帮着丈夫打理有机奶制品和肉制品业务。2007年,她开始为他们农场的牛肉、猪肉和鸡肉拓展直销市场。博客出现后,她先是利用博客发表食谱,继而开始讲述农场生活的点点滴滴。再后来,艾米莉拉着她的丈夫蒂姆一起开了Facebook,加入了Twitter,俩人还明确分工,蒂姆每天管理他们的Twitter账户,艾米莉则负责博客和Facebook。
“这就好比买卖我们种植的谷物一样,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我们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向人们树立一个良好、正面的形象,我们不仅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绿色草场、绿色食品、先进技术,而且真实地记录我们每天的工作,希望大家了解我们的真情付出,以此建立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艾米莉说,“我们只是通过博客、Facebook等等这些社交媒体来诚实地展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相信人们会明白并赞同这件事。”
据艾米莉介绍,他们农场新增加的业务中有一半左右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建立关系而发展起来的。通过社交网站,他们成交了多笔生意,有厨师专门订购他们农场的肉,美国各地的人们都打电话来咨询、订购他们的产品。目前,艾米莉家的生意订单与日俱增,除了农场原来主要经营的奶制品和肉制品以外,他们已经在思考拓展领域,生产更多的产品。
网络社交为农场业务打开一扇门
通过社交媒体,消费者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增多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来源更加明了,这为农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的农场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场经营开始多元化,2000年左右,由于客户群萎缩、利润空间缩小,再加上现代化畜牧业和乳制品生产设施所需的巨额投资,使得农场的生产经营面临极大挑战。
美国俄亥俄州49岁的巴甘·比尔拥有800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干草、豆类、蔬菜和抗寒的农作物,同时他还建造了一个玉米迷宫,供企业参观和人们游玩。2005年,他的家庭农场有了巨大的飞跃,他用10亩地种植葡萄,并且经营起一家葡萄酒厂和一个酒吧。
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时候,巴甘在各种社交网站上注册,通过网络向大家介绍农场的农作物、收成,介绍自己使用的设备、有效的耕作方法,发布新的产品、新的活动消息等等。通过社交网站,他发展了许多新的客户,如今,他的葡萄酒已销售到约300家门店。据巴甘说,他们一家五口的生计靠农场收入已绰绰有余。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农场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已经成为巴甘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虽然一天到晚围着干草耙、压捆机和播种机转,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更新社交网站上的消息,或者上传视频到网络。他为他的网站和帖子建立了搜索关键字,这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点击率和更高的曝光度。
“我喜欢这种除了花时间,什么成本都不用投入的方式对我的农场生意进行营销。”正如农民巴甘所说的,做营销一直是一项既艰难花费又很高的活动,而且一半的投入都是浪费,现在他利用社交媒体直接与对他的产品感兴趣的人进行对话交流,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社交媒体也会通过网友对他进行的文字评价和数字评分,公布其信誉指数,以此解决他同消费者打交道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农民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在促进业务方面的积极作用。2011年8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针对1000名英国农民进行的调查显示,英国53%的农民正在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交流农业种植经验,获取意见、建议以及了解最新动态消息。其中部分农民表示,在农业面临经济衰退和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时候,社交媒体就是与决策者和政治家直接对话的窗口;87%的农民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利用社交媒体做什么?41%的农民称是为了解决与农业种植有关的问题;14%的农民是为了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28%的农民是为了与客户交流;8%的农民是为了与政治家和决策者直接对话;还有9%的农民是为了其他目的。该项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农民已经把社交媒体当做一种推广业务和产品、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