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公交站点候车亭是城市必备的一种便民设施,是城市生活人群中经常使用的公共场所,它不仅满足在乘车市民候车时进行遮阳、防雨、休憩、查询等基本使用需求,也是展现城市经济政治风貌的重要方式。好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处理好公共空间、城市环境、人三者关系,使公共空间融入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景区公交站亭是城市公交站点候车亭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的直接感受,也间接影响到游客对整个城市的心理感受。景区公交站亭进行人性化设计,利于改善人们出行的感受,也利于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据此,从人性化的角度对景区公交站亭进行研究,以期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化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又融聚当地特色符合我国国情、合理、完善的可推广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地域文化;推广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6007801
1 景区公交站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外出游玩的次数也日益增多,人们在出行中对于安全、便捷、舒适的需求也来越高。景区公交站亭作为公交站亭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景区与外界相连的直接媒介,已不再是单纯的公交停靠点和乘客候车点,应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目前大多城市对于景区公交站亭设计并没有引起重视,依旧存在很多无法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现状。例如,其设计尺寸与实际情况不匹配;顶棚太窄,不能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指示牌的字体过小,摆放位置不合理;部分夜间照明系统不全,可能出现看不清指示牌的情况;没有或缺乏休憩座椅,无法做到舒适的候车,也不便于弱势群体的候车;广告牌的幅度较大,太过于商业化;垃圾桶的摆放不合理,环境维护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当地市民外出都会出现无法区分前后站、对周围环境不满意的现状,对于外地游客而言,他们对于城市的整体印象也大打折扣了。
因此,作为景区户外家具的公交站,能够将一个城市的风貌直接快捷的传递给人们的媒介,反应城市发展现状及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它对民众的亲民程度,还能做到以旅游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城市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负荷下,给游客一个舒适的候车站点,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和必然。
2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依照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感受以及思维方式,对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活动进行分析,是对人们心理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尊贵和满足,也是人文关怀和人性准则的表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到情感追求额精神追求最大化的满足。它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的结合、地域特色与人性化结合、更多关注弱势群体。人性化设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結果,是人类进步的内在提升需求。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这就要求设计除了蕴含最初的实用功能设计之外,还需要蕴含各种精神上的文化要素以及心理上的感情需求。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以景区公交站亭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景区是一个城市中相对集中的绿地,可以满足本市市民自身休憩放松对环境的需求,提升对城市的热爱度,升高市民的幸福感,能更好的投入到之后的城市建设中。再者,它是吸引外地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响城市名气,展现城市精神风貌,让城市走的更远,甚至能吸引外商投资的的重要形式,然而公交是多数旅人出行的首要选择,因此景区公交站亭设计在公交站亭设计乃至城市公共设施中占较重要地位。
3 景区公交站亭功能设计与人性化结合——武汉东湖景区分析设计
景区公交站亭功能设计包含基本遮阳避雨、休憩等候、车辆信息指示、到站信息、广告宣传以及垃圾桶设置。人性化设计是针对景区特有的情况进行设计,最大化满足人们感受。其中最显著的是景区人流量大,乘车时间较集中,下车后等人现象明显,对于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休憩等候场所的需求更大。因此,本文着重从如何设计站亭休憩场所,使之更能满足人们需求,做到人性化设计。
以武汉市东湖听涛景区风景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东湖听涛风景区大门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即湖北省博物馆往后走大约140米处为环湖路东湖站,该公交站点有14路、403路、701三路公交车,场地为硬铺小广场,面积较大,西南方向有花池树阵,承担着听涛景区的大部分旅客以及参观省博的部分游客,人流运输量很大,负荷重。但是它只有一个指示牌树立着,没有任何功能上的设施,人们到达景区门口等候同行的人,以及游玩一天很累的等车的时候,不能遮阳遮雨,仅有少部分人可以坐在离站牌近50米外的树池边休憩、没有垃圾桶、夜间也无法看清指示牌的位置以及车辆信息。基本功能要求无法满足更谈不上人性化。
基于以上现状,结合环湖东路东湖站的地域条件,我们提出景区公交站亭广场化的设计构思,依照功能
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地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将原硬铺广场及花池树阵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把它设计成一个带状的公交站亭,提供更多的休憩等候场所,满足景区公交站的特殊性。在整个带状站亭设计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上车区、候车区和休憩区。三者一次排列。三大功能区内均设置有满足基本功能的设计,其不同在于休憩座椅的多少以及舒适度的不同。人们根据时间上的安排自主选择一个区域。上车区结合听涛景区的编钟特色,设置车棚及少量座椅,LED指示牌,垃圾桶,零钱兑换机,在此候车的人多为着急离开的人,他们可以清楚知道所等的车多久到站,单一的上车口,避免了拥挤,上车效率极大提高。候车区较上车区相比,面积更大,树池座椅更多,雨棚更自然化,类似翻折的草坪,上车需穿过上车区才能到达上车口。休憩区,主要是为不太着急,想多休息一下或者等候亲友的人设计,里面有树阵座椅也有斜倚座椅,也可供周围居民平时休息放松。类似一个小公园。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候车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为周围居民也提供一个小型休息场所。
4 人性化站亭设计总结及推广
根据东湖听涛景区公交站亭的设计,可以发现,它是把公交站内候车的人按他们对时间的紧迫感进行了分区,再结合景区特色以及以上所说四大原则去设计功能性设施,这样既形成独特的景区站亭文化,又可以解决景区门口拥堵的现状,实现人性化,还大众一份舒适。在其它景区中,此类方法依旧可行,依据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分区自由组合,带状、方状均可,如此模块化进行复制推广,既有当地特色,不呆板,又舒适可行。
最后希望通过对东湖听涛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引发人们对景区公交站亭设计的关注,促进公交站亭人性化、舒适化发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
[2]安秀.公共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曹璇.浅析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J].齐鲁艺苑,2008:102.
[4]杜伟.论公共设施的五个原则[J].现代艺术与设计,2006:159.
[5]赵青,王璐璐.试论公交汽车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
[6]陈维信.环境设施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8992.
城市公交站点候车亭是城市必备的一种便民设施,是城市生活人群中经常使用的公共场所,它不仅满足在乘车市民候车时进行遮阳、防雨、休憩、查询等基本使用需求,也是展现城市经济政治风貌的重要方式。好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处理好公共空间、城市环境、人三者关系,使公共空间融入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景区公交站亭是城市公交站点候车亭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的直接感受,也间接影响到游客对整个城市的心理感受。景区公交站亭进行人性化设计,利于改善人们出行的感受,也利于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据此,从人性化的角度对景区公交站亭进行研究,以期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化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又融聚当地特色符合我国国情、合理、完善的可推广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地域文化;推广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6007801
1 景区公交站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外出游玩的次数也日益增多,人们在出行中对于安全、便捷、舒适的需求也来越高。景区公交站亭作为公交站亭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景区与外界相连的直接媒介,已不再是单纯的公交停靠点和乘客候车点,应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目前大多城市对于景区公交站亭设计并没有引起重视,依旧存在很多无法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现状。例如,其设计尺寸与实际情况不匹配;顶棚太窄,不能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指示牌的字体过小,摆放位置不合理;部分夜间照明系统不全,可能出现看不清指示牌的情况;没有或缺乏休憩座椅,无法做到舒适的候车,也不便于弱势群体的候车;广告牌的幅度较大,太过于商业化;垃圾桶的摆放不合理,环境维护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当地市民外出都会出现无法区分前后站、对周围环境不满意的现状,对于外地游客而言,他们对于城市的整体印象也大打折扣了。
因此,作为景区户外家具的公交站,能够将一个城市的风貌直接快捷的传递给人们的媒介,反应城市发展现状及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它对民众的亲民程度,还能做到以旅游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城市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负荷下,给游客一个舒适的候车站点,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和必然。
2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依照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感受以及思维方式,对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活动进行分析,是对人们心理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尊贵和满足,也是人文关怀和人性准则的表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到情感追求额精神追求最大化的满足。它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的结合、地域特色与人性化结合、更多关注弱势群体。人性化设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結果,是人类进步的内在提升需求。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这就要求设计除了蕴含最初的实用功能设计之外,还需要蕴含各种精神上的文化要素以及心理上的感情需求。
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以景区公交站亭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景区是一个城市中相对集中的绿地,可以满足本市市民自身休憩放松对环境的需求,提升对城市的热爱度,升高市民的幸福感,能更好的投入到之后的城市建设中。再者,它是吸引外地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响城市名气,展现城市精神风貌,让城市走的更远,甚至能吸引外商投资的的重要形式,然而公交是多数旅人出行的首要选择,因此景区公交站亭设计在公交站亭设计乃至城市公共设施中占较重要地位。
3 景区公交站亭功能设计与人性化结合——武汉东湖景区分析设计
景区公交站亭功能设计包含基本遮阳避雨、休憩等候、车辆信息指示、到站信息、广告宣传以及垃圾桶设置。人性化设计是针对景区特有的情况进行设计,最大化满足人们感受。其中最显著的是景区人流量大,乘车时间较集中,下车后等人现象明显,对于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休憩等候场所的需求更大。因此,本文着重从如何设计站亭休憩场所,使之更能满足人们需求,做到人性化设计。
以武汉市东湖听涛景区风景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东湖听涛风景区大门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即湖北省博物馆往后走大约140米处为环湖路东湖站,该公交站点有14路、403路、701三路公交车,场地为硬铺小广场,面积较大,西南方向有花池树阵,承担着听涛景区的大部分旅客以及参观省博的部分游客,人流运输量很大,负荷重。但是它只有一个指示牌树立着,没有任何功能上的设施,人们到达景区门口等候同行的人,以及游玩一天很累的等车的时候,不能遮阳遮雨,仅有少部分人可以坐在离站牌近50米外的树池边休憩、没有垃圾桶、夜间也无法看清指示牌的位置以及车辆信息。基本功能要求无法满足更谈不上人性化。
基于以上现状,结合环湖东路东湖站的地域条件,我们提出景区公交站亭广场化的设计构思,依照功能
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地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将原硬铺广场及花池树阵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把它设计成一个带状的公交站亭,提供更多的休憩等候场所,满足景区公交站的特殊性。在整个带状站亭设计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上车区、候车区和休憩区。三者一次排列。三大功能区内均设置有满足基本功能的设计,其不同在于休憩座椅的多少以及舒适度的不同。人们根据时间上的安排自主选择一个区域。上车区结合听涛景区的编钟特色,设置车棚及少量座椅,LED指示牌,垃圾桶,零钱兑换机,在此候车的人多为着急离开的人,他们可以清楚知道所等的车多久到站,单一的上车口,避免了拥挤,上车效率极大提高。候车区较上车区相比,面积更大,树池座椅更多,雨棚更自然化,类似翻折的草坪,上车需穿过上车区才能到达上车口。休憩区,主要是为不太着急,想多休息一下或者等候亲友的人设计,里面有树阵座椅也有斜倚座椅,也可供周围居民平时休息放松。类似一个小公园。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候车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为周围居民也提供一个小型休息场所。
4 人性化站亭设计总结及推广
根据东湖听涛景区公交站亭的设计,可以发现,它是把公交站内候车的人按他们对时间的紧迫感进行了分区,再结合景区特色以及以上所说四大原则去设计功能性设施,这样既形成独特的景区站亭文化,又可以解决景区门口拥堵的现状,实现人性化,还大众一份舒适。在其它景区中,此类方法依旧可行,依据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分区自由组合,带状、方状均可,如此模块化进行复制推广,既有当地特色,不呆板,又舒适可行。
最后希望通过对东湖听涛景区公交站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引发人们对景区公交站亭设计的关注,促进公交站亭人性化、舒适化发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
[2]安秀.公共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曹璇.浅析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J].齐鲁艺苑,2008:102.
[4]杜伟.论公共设施的五个原则[J].现代艺术与设计,2006:159.
[5]赵青,王璐璐.试论公交汽车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
[6]陈维信.环境设施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