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97-02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各个社会领域的必然要求,其中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力量。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知识型团队,知识管理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知识交流共享,提高团队知识整合行为和能力,最终实现知识创造。目前国外学者对知识共享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旨在将已有的知识共享研究进行整理,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思路。
一、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内涵
(一)知识共享的概念
关于知识共享的最早研究来自于企业中管理实践,随后不同学者从不从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定义。Wiig(1997)从知识获取者的角度来看,认为个体首先获取知识,然后进行加工、重建、存储,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知识共享。随后有研究者补充,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还包括了新知识的创造。Davenpor和Prusak(1998)不仅考虑了知识获得者,认为知识共享的过程还包括了知识传递者。此外,还有学者从知识本身出发,认为知识共享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在个体或群体之间传递交流(安王玲,2014)。在不同学者的论述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共享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共享的主体,即知识传递方和知识接收方;二是知识共享的手段或媒介;三是知识共享的目标,即实现知识的转化交流,促进知识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高校科研团队是典型的知识团队,知识共享是实现其团队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韩国元(2012)定义了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共享,他指出,高校科研团队在项目研究或教学过程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弥补自身知识不足,进而提升团队目标和水平,这一过程即知识共享。
(二)知识共享的方式
由于知识本身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不同,知识共享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梁媛媛(2014)指出,知识共享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知识的编码化;二是知识的个人化。其中编码化是对显性知识的编码。显性知识能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示出来,传递和处理都较为容易。而隐性知识包含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等,难以用标准化的形式表现,需要在人和人的交流中实现传递。
二、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
(一)缄默知识理论。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也就是说,不能用语言明确表达的内部认知,和可言传的外部知识,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他将前者称为缄默知识,即隐形知识。
(二)SECI模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缄默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个过程,清晰表达了知识之间的转化机制。
(三)情景学习理论。Jean和Wenger(1991)提出了情景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习者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知识。其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工具之间、学习环境等都对知识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以个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知识共享网络的形式进行研究。
已有不少研究者以相关理论为依托展开了研究。如韩国元(2012)用SECI模型分析了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路径。梁媛媛(2014)结合情景学习理论,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知识共享网络,从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共享。
三、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目前关于知识共享的实证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影响因素领域。整理不同视角下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共有四方面。
第一,知识共享的主体因素。知识共享的主体包括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收获方。对知识提供方而言,不仅要考虑个人唯一性价值丧失的风险和成本收益不对称的风险(杨立军,2009),还需要衡量团体能提供的信任氛围,包括人际信任和组织信任(李雪芹,2010)。关于人际信任和冲突,刘慧敏(2007)依信任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了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了解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实证性探讨了人际信任和冲突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第二,知识共享的客体因素。知识本身是知识共享的客体。知识的类型、表现方式、学科领域等都直接影响知识共享过程。宋建元(2005)指出隐形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与知识共享效率有正相关。李志宏(2010)有针对性的对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做了探讨,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共享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常常成为制约知识共享的瓶颈。
第三,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共享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流,需要借助不同媒介或渠道。安王玲(2014)对知识共享的媒介进行了系统分类,指出科研团队成员常用的知识共享媒介有三种:面对面交流、书面文件和计算机网络。目前关于知识共享手段或媒介的研究还比较少。
第四,知识共享的环境。国外学者倾向把团队信任和文化背景作为知识共享环境的一部分,即价值观和文化会直接影响知识共享效果。国内学者赵迎春(2013)有针对性的对高校科研团队的成长环境做了分类,包括基础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和信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探讨仍存在不均衡,学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知识共享的主体身上,尤其对个体的个性特征方面研究细致,但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很单薄,尚未形成整合性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系统。
四、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提升策略
首先,提高知识提供水平,增加知识共享需求。从源头上注重对高校科研团队带头人的选拔,提升知识共享提供者的水平。打破传统团队的层级结构模式,实现团队扁平化管理,降低知识共享的障碍和难度(韩国元,2012)。李志宏(2010)还提倡降低科研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以降低交流的障碍。
其次,拓展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渠道。充分利用当今科技发展成果,丰富知识共享的形式,如网络聊天工具、视频会议等。积极创造表现隐形知识的形式和符合,形成团队成员认同的交流方式。其次,建设知识共享平台。刘慧敏(2007)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研究中,介绍了实现虚拟团队的前提,即利用技术保障,建设相应的交流平台。
此外,加强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环境建设。基础环境方面,建立清晰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适当放宽财政政策,增加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并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政策环境方面,建立灵活的教学时间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减少行政事务上的琐事,保障研究者全身心投入科研。
五、小结
目前国内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较多是图书管理或知识管理,尚未引起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视。此外,目前研究内容仍集中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上,研究深度不够,未形成系统认识。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知识共享水平,增加知识创新水平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张向向.我国研究生知识共享的路径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余梦麟.高校科研团队构建与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1.
[4]Davenport T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5]李志宏,赖文娣,白雪.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
一、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内涵
(一)知识共享的概念
关于知识共享的最早研究来自于企业中管理实践,随后不同学者从不从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定义。Wiig(1997)从知识获取者的角度来看,认为个体首先获取知识,然后进行加工、重建、存储,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知识共享。随后有研究者补充,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还包括了新知识的创造。Davenpor和Prusak(1998)不仅考虑了知识获得者,认为知识共享的过程还包括了知识传递者。此外,还有学者从知识本身出发,认为知识共享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在个体或群体之间传递交流(安王玲,2014)。在不同学者的论述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共享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共享的主体,即知识传递方和知识接收方;二是知识共享的手段或媒介;三是知识共享的目标,即实现知识的转化交流,促进知识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高校科研团队是典型的知识团队,知识共享是实现其团队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韩国元(2012)定义了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共享,他指出,高校科研团队在项目研究或教学过程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弥补自身知识不足,进而提升团队目标和水平,这一过程即知识共享。
(二)知识共享的方式
由于知识本身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不同,知识共享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梁媛媛(2014)指出,知识共享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知识的编码化;二是知识的个人化。其中编码化是对显性知识的编码。显性知识能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示出来,传递和处理都较为容易。而隐性知识包含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等,难以用标准化的形式表现,需要在人和人的交流中实现传递。
二、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
(一)缄默知识理论。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也就是说,不能用语言明确表达的内部认知,和可言传的外部知识,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他将前者称为缄默知识,即隐形知识。
(二)SECI模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缄默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个过程,清晰表达了知识之间的转化机制。
(三)情景学习理论。Jean和Wenger(1991)提出了情景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习者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知识。其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工具之间、学习环境等都对知识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以个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知识共享网络的形式进行研究。
已有不少研究者以相关理论为依托展开了研究。如韩国元(2012)用SECI模型分析了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路径。梁媛媛(2014)结合情景学习理论,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知识共享网络,从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共享。
三、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目前关于知识共享的实证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影响因素领域。整理不同视角下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共有四方面。
第一,知识共享的主体因素。知识共享的主体包括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收获方。对知识提供方而言,不仅要考虑个人唯一性价值丧失的风险和成本收益不对称的风险(杨立军,2009),还需要衡量团体能提供的信任氛围,包括人际信任和组织信任(李雪芹,2010)。关于人际信任和冲突,刘慧敏(2007)依信任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了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了解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实证性探讨了人际信任和冲突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第二,知识共享的客体因素。知识本身是知识共享的客体。知识的类型、表现方式、学科领域等都直接影响知识共享过程。宋建元(2005)指出隐形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与知识共享效率有正相关。李志宏(2010)有针对性的对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做了探讨,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共享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常常成为制约知识共享的瓶颈。
第三,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共享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流,需要借助不同媒介或渠道。安王玲(2014)对知识共享的媒介进行了系统分类,指出科研团队成员常用的知识共享媒介有三种:面对面交流、书面文件和计算机网络。目前关于知识共享手段或媒介的研究还比较少。
第四,知识共享的环境。国外学者倾向把团队信任和文化背景作为知识共享环境的一部分,即价值观和文化会直接影响知识共享效果。国内学者赵迎春(2013)有针对性的对高校科研团队的成长环境做了分类,包括基础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和信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探讨仍存在不均衡,学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知识共享的主体身上,尤其对个体的个性特征方面研究细致,但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很单薄,尚未形成整合性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系统。
四、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提升策略
首先,提高知识提供水平,增加知识共享需求。从源头上注重对高校科研团队带头人的选拔,提升知识共享提供者的水平。打破传统团队的层级结构模式,实现团队扁平化管理,降低知识共享的障碍和难度(韩国元,2012)。李志宏(2010)还提倡降低科研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以降低交流的障碍。
其次,拓展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渠道。充分利用当今科技发展成果,丰富知识共享的形式,如网络聊天工具、视频会议等。积极创造表现隐形知识的形式和符合,形成团队成员认同的交流方式。其次,建设知识共享平台。刘慧敏(2007)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研究中,介绍了实现虚拟团队的前提,即利用技术保障,建设相应的交流平台。
此外,加强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环境建设。基础环境方面,建立清晰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适当放宽财政政策,增加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并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政策环境方面,建立灵活的教学时间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减少行政事务上的琐事,保障研究者全身心投入科研。
五、小结
目前国内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较多是图书管理或知识管理,尚未引起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视。此外,目前研究内容仍集中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上,研究深度不够,未形成系统认识。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知识共享水平,增加知识创新水平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张向向.我国研究生知识共享的路径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余梦麟.高校科研团队构建与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1.
[4]Davenport T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5]李志宏,赖文娣,白雪.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