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现代散文概念的确立形成过程,并对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散文 文体革命 审美 真实 虚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里,散文和诗歌并列为文学的正宗。但与诗歌不同,散文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传统散文被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散文,它是和非文学的文字混含在一起的,被笼统地称作“文”“文章”或“古文”,泛指韵文以外的一切文字。
罗书华的《“散文”概念源流论》认为,“散文”这个概念,经历了词体、语体、文体三个发展阶段。在公元2世纪左右,就出现了词体“散文”这两个字,有“散发出文采”和“分散地论说”等含义。从东汉起,散文向诗靠拢,渐趋整饬对偶。语体“散文”和“对文”同时出现在经学训诂领域,关涉的主要对象是文章的语言和语句的面貌。而语体“散文”从经学训诂领域进入文学领域,是一个逐渐转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要确定文体“散文”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是非常困难的。唐代初年,兴起古文运动,“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开始大量出现在典籍中。古文运动将曾盛行于先秦两汉的文章称为“古文”,与魏晋兴起的骈文相对。这类与“韵文”“骈文”对列并称的“散文”,仅是在语言形式上有了一些区别和定位,没有涉及文章的其他层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南北宋之际,方出现了与诗并列对称的真正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在人们谈及“散文”时,不仅有对其外在形式的定位,也有对其内质的设定。
自魏晋时代的曹丕开始,提出“诗赋欲丽”,开始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此后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思维的形象特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但直到经过晚清时期“文界革命”的酝酿发展,在进步知识分子的逐步推动下,“五四”确立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观念,现代散文概念开始逐步出现与确立,形成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足鼎立的态势。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所谓散文,亦文学的散文,而非文字的散文。”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并试图使它和“文字的散文”(即实用的文章)相区别。随后傅斯年发表《怎样做白话文》,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把散文从同是散行文字的戏剧和小说中划出来了。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中明确指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面又可以分出叙事和抒情,但也有很多两者夹杂的。”在这个观念涵盖之下的散文不包括交际性的实用文字,只包括记述与抒情散文,以及报告文学和杂文。为了与广义的散文相区别,这类散文往往被称为“狭义散文”,也称文学散文。进一步说,报告文学与杂文独立,只余记述与抒情两类文章。
为了区别狭义散文,抒情与记述散文被尊为“纯文学”散文。目前散文界通常所说的散文便是指这类散文。此后大批作家投入散文创作,大量精美散文面世,形成了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散文的艺术性更加凸显,散文的抒情性更强,“形散神不散”的理论深入人心,被奉为散文创作的圭臬。20世纪90年代,大散文风行,散文的概念开始混乱,甚至倒退到古代的大文学观念,散文成为文字的收容所。
进入21世纪,散文的文体革命进入新阶段。各种散文主张纷纷涌现,形成了各种流派。这些散文主张大都遵循真实性原则,进入个人灵魂深处,展示了其他文体无法達到的艺术效果与高度。这展现了散文作为文体的自觉意识已经形成,体现了它的文学本质。刘锡庆在《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一文中曾如此定义散文:是“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开始兴起,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的数量最多,散文文本在传播和发展中开始呈现出异化现象。一些新锐作家为了增加文本的审美价值而增加虚构手段,没有坚持已经形成的散文必须真实的原则。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散文在技术上的虚构,是对素材的重新组合、修剪、利用,并不妨碍其整体的真实性。祝勇在《变化中的散文》中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带有虚构的性质,虚构是文学的本质。这种“技术性虚构”,反而将散文与报告文学、小说等明确区分开来。因为报告文学不能虚构,而小说则全部是虚构的。卡夫卡说,虚构是浓缩的真实。因此,与其排斥虚构,不如对它怀有宽容之心。
梳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风格演变史。提醒我们不要刻舟求剑,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写作的时空在变,写作的主体也在变,写作本身自然也不可能不变,载体的变化必将带来语言的变化。我们不可能理论先行地去从事创作,只能从生命的本体需要出发,给予各种类型的写作探索以理解和支持,寻找散文新的可能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对散文的本质还需要再进一步认识和实践。
(作者简介:奚敏洁,女,本科,西安市文联,研究方向: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散文 文体革命 审美 真实 虚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里,散文和诗歌并列为文学的正宗。但与诗歌不同,散文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传统散文被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散文,它是和非文学的文字混含在一起的,被笼统地称作“文”“文章”或“古文”,泛指韵文以外的一切文字。
罗书华的《“散文”概念源流论》认为,“散文”这个概念,经历了词体、语体、文体三个发展阶段。在公元2世纪左右,就出现了词体“散文”这两个字,有“散发出文采”和“分散地论说”等含义。从东汉起,散文向诗靠拢,渐趋整饬对偶。语体“散文”和“对文”同时出现在经学训诂领域,关涉的主要对象是文章的语言和语句的面貌。而语体“散文”从经学训诂领域进入文学领域,是一个逐渐转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要确定文体“散文”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是非常困难的。唐代初年,兴起古文运动,“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开始大量出现在典籍中。古文运动将曾盛行于先秦两汉的文章称为“古文”,与魏晋兴起的骈文相对。这类与“韵文”“骈文”对列并称的“散文”,仅是在语言形式上有了一些区别和定位,没有涉及文章的其他层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南北宋之际,方出现了与诗并列对称的真正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在人们谈及“散文”时,不仅有对其外在形式的定位,也有对其内质的设定。
自魏晋时代的曹丕开始,提出“诗赋欲丽”,开始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此后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思维的形象特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但直到经过晚清时期“文界革命”的酝酿发展,在进步知识分子的逐步推动下,“五四”确立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观念,现代散文概念开始逐步出现与确立,形成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足鼎立的态势。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所谓散文,亦文学的散文,而非文字的散文。”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并试图使它和“文字的散文”(即实用的文章)相区别。随后傅斯年发表《怎样做白话文》,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把散文从同是散行文字的戏剧和小说中划出来了。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中明确指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面又可以分出叙事和抒情,但也有很多两者夹杂的。”在这个观念涵盖之下的散文不包括交际性的实用文字,只包括记述与抒情散文,以及报告文学和杂文。为了与广义的散文相区别,这类散文往往被称为“狭义散文”,也称文学散文。进一步说,报告文学与杂文独立,只余记述与抒情两类文章。
为了区别狭义散文,抒情与记述散文被尊为“纯文学”散文。目前散文界通常所说的散文便是指这类散文。此后大批作家投入散文创作,大量精美散文面世,形成了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散文的艺术性更加凸显,散文的抒情性更强,“形散神不散”的理论深入人心,被奉为散文创作的圭臬。20世纪90年代,大散文风行,散文的概念开始混乱,甚至倒退到古代的大文学观念,散文成为文字的收容所。
进入21世纪,散文的文体革命进入新阶段。各种散文主张纷纷涌现,形成了各种流派。这些散文主张大都遵循真实性原则,进入个人灵魂深处,展示了其他文体无法達到的艺术效果与高度。这展现了散文作为文体的自觉意识已经形成,体现了它的文学本质。刘锡庆在《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一文中曾如此定义散文:是“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开始兴起,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的数量最多,散文文本在传播和发展中开始呈现出异化现象。一些新锐作家为了增加文本的审美价值而增加虚构手段,没有坚持已经形成的散文必须真实的原则。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散文在技术上的虚构,是对素材的重新组合、修剪、利用,并不妨碍其整体的真实性。祝勇在《变化中的散文》中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带有虚构的性质,虚构是文学的本质。这种“技术性虚构”,反而将散文与报告文学、小说等明确区分开来。因为报告文学不能虚构,而小说则全部是虚构的。卡夫卡说,虚构是浓缩的真实。因此,与其排斥虚构,不如对它怀有宽容之心。
梳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风格演变史。提醒我们不要刻舟求剑,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写作的时空在变,写作的主体也在变,写作本身自然也不可能不变,载体的变化必将带来语言的变化。我们不可能理论先行地去从事创作,只能从生命的本体需要出发,给予各种类型的写作探索以理解和支持,寻找散文新的可能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对散文的本质还需要再进一步认识和实践。
(作者简介:奚敏洁,女,本科,西安市文联,研究方向: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