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现代散文概念的确立形成过程,并对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散文 文体革命 审美 真实 虚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里,散文和诗歌并列为文学的正宗。但与诗歌不同,散文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传统散文被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散文,它是和非文学的文字混含在一起的,被笼统地称作“文”“文章”或“古文”,泛指韵文以外的一切文字。
  罗书华的《“散文”概念源流论》认为,“散文”这个概念,经历了词体、语体、文体三个发展阶段。在公元2世纪左右,就出现了词体“散文”这两个字,有“散发出文采”和“分散地论说”等含义。从东汉起,散文向诗靠拢,渐趋整饬对偶。语体“散文”和“对文”同时出现在经学训诂领域,关涉的主要对象是文章的语言和语句的面貌。而语体“散文”从经学训诂领域进入文学领域,是一个逐渐转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要确定文体“散文”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是非常困难的。唐代初年,兴起古文运动,“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开始大量出现在典籍中。古文运动将曾盛行于先秦两汉的文章称为“古文”,与魏晋兴起的骈文相对。这类与“韵文”“骈文”对列并称的“散文”,仅是在语言形式上有了一些区别和定位,没有涉及文章的其他层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南北宋之际,方出现了与诗并列对称的真正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在人们谈及“散文”时,不仅有对其外在形式的定位,也有对其内质的设定。
  自魏晋时代的曹丕开始,提出“诗赋欲丽”,开始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此后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思维的形象特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但直到经过晚清时期“文界革命”的酝酿发展,在进步知识分子的逐步推动下,“五四”确立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观念,现代散文概念开始逐步出现与确立,形成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足鼎立的态势。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所谓散文,亦文学的散文,而非文字的散文。”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并试图使它和“文字的散文”(即实用的文章)相区别。随后傅斯年发表《怎样做白话文》,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把散文从同是散行文字的戏剧和小说中划出来了。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中明确指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面又可以分出叙事和抒情,但也有很多两者夹杂的。”在这个观念涵盖之下的散文不包括交际性的实用文字,只包括记述与抒情散文,以及报告文学和杂文。为了与广义的散文相区别,这类散文往往被称为“狭义散文”,也称文学散文。进一步说,报告文学与杂文独立,只余记述与抒情两类文章。
  为了区别狭义散文,抒情与记述散文被尊为“纯文学”散文。目前散文界通常所说的散文便是指这类散文。此后大批作家投入散文创作,大量精美散文面世,形成了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散文的艺术性更加凸显,散文的抒情性更强,“形散神不散”的理论深入人心,被奉为散文创作的圭臬。20世纪90年代,大散文风行,散文的概念开始混乱,甚至倒退到古代的大文学观念,散文成为文字的收容所。
  进入21世纪,散文的文体革命进入新阶段。各种散文主张纷纷涌现,形成了各种流派。这些散文主张大都遵循真实性原则,进入个人灵魂深处,展示了其他文体无法達到的艺术效果与高度。这展现了散文作为文体的自觉意识已经形成,体现了它的文学本质。刘锡庆在《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一文中曾如此定义散文:是“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开始兴起,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的数量最多,散文文本在传播和发展中开始呈现出异化现象。一些新锐作家为了增加文本的审美价值而增加虚构手段,没有坚持已经形成的散文必须真实的原则。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散文在技术上的虚构,是对素材的重新组合、修剪、利用,并不妨碍其整体的真实性。祝勇在《变化中的散文》中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带有虚构的性质,虚构是文学的本质。这种“技术性虚构”,反而将散文与报告文学、小说等明确区分开来。因为报告文学不能虚构,而小说则全部是虚构的。卡夫卡说,虚构是浓缩的真实。因此,与其排斥虚构,不如对它怀有宽容之心。
  梳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风格演变史。提醒我们不要刻舟求剑,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写作的时空在变,写作的主体也在变,写作本身自然也不可能不变,载体的变化必将带来语言的变化。我们不可能理论先行地去从事创作,只能从生命的本体需要出发,给予各种类型的写作探索以理解和支持,寻找散文新的可能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对散文的本质还需要再进一步认识和实践。
  (作者简介:奚敏洁,女,本科,西安市文联,研究方向: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予观夫塞上胜状,北起贺兰山脉,中穿大泾黄河,南居六盘山龙,雄壮辽阔,大好美景,心中感慨,提笔奋书。  从银川北行百四十里,便得一山东西绵延数万里,远望无尽。每至炎暑烈日,林叶阴翳,禽鸟齐鸣,一呼十,十呼百,百啭千呼,趣意无穷也,山间地头,野兽嬉戏,百花发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美图似锦,有泉横于山际,飞漱其间,击石冲水,水波涟漪;山石奇形,似猴,似鸿,似蛇,似象,形奇生趣,山石怪状,思无穷尽,有一峭岩
期刊
国家艺术基金二〇一八年度资助项目——歌舞剧《长白山阿里郎》于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六日在安图县文化中心进行首演。原创歌舞剧《长白山阿里郎》是吉林长白山明月演艺有限公司推出的朝鲜族歌舞剧,此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早在一九八六年,安图县文工团就在延边州首府延吉文化剧场公演过歌舞剧《仙女与青松》,此后再没有观赏过新的创排作品。此剧让人震撼和感动,一是没想到一个县级地方的小动作,传递着这么大的能量和魅
期刊
人们说,当你死的时候,你的一生会在你的眼前闪现,你会冷静地思考许多事。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  年少时候的张扬与轻狂,往往会变成生命中的错与伤。我们平凡却可贵的人生,错了不会再重来。萨曼莎的六次生命带给了她不同的人生看法,在每一次的重生之中她都在选择更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这样,在她对人生的不同抉择当中,明白了更多的东西。  她在二月十二号的丘比特日苏醒,如我们所了解的美国校园生活一般,
期刊
摘要: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闰土、祥林嫂、阿Q、华老栓等为例,说明了鲁迅通过塑造农民形象表达了对农民生存现状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分析。  关键词:鲁迅 农民形象 意义  鲁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鲁迅作品中,农民题材的有许多,鲁迅以其批判、抨击封建制度的锐利笔锋描写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在社会底层的挣扎与痛苦。从精神层面描写了他们无知落后、麻木不仁的思
摘要: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英国小说家、自传家、批评家以及20世纪英国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之一《金色的耶路撒冷》一经出版就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究其原因,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便是她笔下的女性形象独具魅力,具有新时代背景下新女性的气质。因此,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下解析小说女主人公的新女性形象,从而把她勇敢、独立、追求自由的气质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新女性 勇敢 挑战权威  一、引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视角对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二手时间》进行研究.作者通过民间采访实录,揭示了前苏联解体对民众的影响,为这一历史重大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体
摘要: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小说自《再见,哥伦布》到《复仇女神》多是后现代实验作品,他深受亨利·詹姆斯、康拉德、托尔斯泰、卡夫卡等心理大师的影响,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探索犹太人民在后现代社会中所展开的各种微妙的社会关系。他的现象学元小说不仅成功解剖罗斯所构建的元小说文本间的断裂性、多元性、散漫性、倒错和变形等一系列元素,更将元小说作为后现代叙事策略,以一种隐去叙事主体的反主流视角深
摘要:顿河和大运河的风光景物具有共同的生命和性灵,自然如同一种圣洁而高尚的情感成为肖洛霍夫和刘绍棠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刘绍棠受到肖洛霍夫写景技巧的启迪,绘制出独具色彩与声响的大运河风光景物。本文主要从独特的修辞方法、精美的绘画性和多声的音乐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  关键词:景物意象 修辞方法 绘画性 音乐性  刘绍棠(1936年—1997年)是我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
摘要:本文从《勋努达美的故事》的内容与形式着手,浅谈其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思想内容的高度以及在藏族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关键词:文学艺术 小说 文化  自文学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来,在人与社会的协调及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就如同人学,文学里所表达的所有内容都只不过是人类的生活状况及命运等。  《勋努达美的故事》是藏族最早的长篇小说,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比较高的地位。作
摘要:伍尔夫与莱辛同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二人在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十分喜欢“追忆”,而在追忆中又特别青睐母亲这一主题。二人终生都在追忆母亲。在追忆母亲的记忆中,伍尔夫试图臆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莱辛虽然反叛了母亲,但却始终无法释怀传统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对于母亲追忆的异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莱辛女性主义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记忆 传统 母亲 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