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创业者来说,2007年一定有一档电视节目赢得过你的关注,这便是中央电视台大型励志创业电视活动《赢在中国》。节目有张瑞敏、马云、熊晓鸽、柳传志等中国民企的明星人物的面对面精彩点评。更重要地是,冠军将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的新公司,同时拥有该公司35%的股份并出任CEO。
对于《赢在中国》来说,又从未有一名如此个性鲜明并引起过如此大的争议的冠军,在36强进12强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说自己会是冠军。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是真正的男人,有霸气,有侠气,有能力。讨厌他的人说他小气、虚伪、强势。虽然冠军的评选他以绝对性优势获选,但评委柳传志在节目结束时还不忘语重心长:“你得明白,你非常容易变成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今天我想没你的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只是一个一千万的小小的投资,如果让他们,让我们一起投几个亿的钱给你,我肯定不放心。”
37岁的李书文,在半年内成为四川和全国众多创业者眼中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这位“光头”李书文头顶的光环不少:北大文学硕士和北大光华EMBA双学位硕士、华润励致西南区总经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特聘导师、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办公家具协会会长……如今,他的名片上只有一个头衔:中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眼里,所有头衔都不重要。放弃百万年薪,带领团队创业的经历才是他的财富。
第一桶金20分钟“嘴功”征服红塔集团
李书文的第一桶金来自红塔集团办公楼改造。至今仍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案例。
当时,红塔集团在全球公开招标办公家具,来自中国甚至全球相当有实力的17家家具企业参与竟标。红塔集团给每个公司30分钟的时间来讲解标书。当其他公司几乎把所有时间花在讲解自己的产品质量有多好、价格有多便宜时,李书文却花了20分钟来阐述他对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山高人为峰”的理解,最后以最高价中标。“也许是我们对红塔集团的企业理念理解的到位吧,”说到此,李书文仍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
是这些类似的大客户让李书文“很快完成了创业初期的过渡”,步入“超常规”发展。创业第二年,仅办公家具一项,中润公司进账几千万元。接下来,李书文带着其团队把公司打造成西南地区办公家具老大,并在云南投巨资投资普洱茶和基建等多个项目。
茶馆未来:“泊尚空间”只为“疯狂的少数”
单个项目的成功不是李书文心目中的成功。去年,“始终对农民都怀有一种悲悯情怀”的李书文进入了普洱茶产业。用李书文的话说,由于成分不好,家里经常被人“欺负”。农村生活的经历让他“与农民的事联系在一起才能唤起持久的激情”。
盛世普洱乱世酒。李书文说,“我亲眼见到普洱茶怎样从山上的一片小叶子成为比黄金还贵的商品,但茶农不但没有赚到钱,甚至还喝不起茶。”李书文果断地在云南腾冲建立了10万亩茶叶基地,生产、加工普洱茶。“我从新经济的商业模式来改变茶农的收入”。企业+基地+农产是他为普洱茶产业设计的模式。
“其实,普洱茶与我骨子里的气质是一致的。”在他眼里,只有经过千百道工序,才能欣赏到普洱茶醉人的琥珀色茶汤,品尝到它醇香的余味,也只有经过苦难和失败,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李书文说他会逐渐削弱其他产业,向普洱茶产业过渡,“只有专业才能深入”。
李书文在公司旁边开了个“茶馆”——投资600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的泊尚文化商务空间。8月28日开张当天,北大EMBA成都校友及各路友人300多人都前来“扎起”,看电影、亲手制作普洱茶。“我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疯狂的少数’”。
偏执狂管理:要知道兄弟们哪里在流血哪里在流汗
有人说做企业要靠制度不能靠感情,李书文认为这话只对了一半。因为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发展再好也不值得期待。
“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李书文说,作为“偏执狂”董事长,每天7点半准时到公司,“基本上是最早到公司的”、工作14、15个小时。在他的办公室,摆着一顶编号888的安全帽,是方便下工地用的。
如何让公司团队始终保持激情?“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李书文笑得有些无奈。他采用了散财聚人的激励模式:创业初期占公司股权75%的他,每年拿出10%的个人股权无偿转让给一起创业的兄弟,目前他个人股份只占整个公司的45%。
“要知道兄弟们哪里在流血、流汗,流血时一定要止伤口,流汗时要递毛巾递冰水,连兄弟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晓得,你当啥子总经理?”在李书文看来,“总经理什么事情不是身先士卒,经常高呼‘弟兄们,给我上’而不是‘弟兄们,跟我上’会造成人心涣散,从而业绩严重下滑。”
李书文说,“再过几年,当我的股份转让完时,我就办一个黄河商学院专门培养中国自己的企业家。”
真男人生活:要想有威信就要抢着埋单
“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它时,他们亲手创造了它。”李书文个人网站首页上的话正是李书文对生活境界的一种表白。“不要孤立地看企业生存,生意与生活不要分得太开。”李书文认为,老是强调赚钱的企业反而活得不怎么好,“出发得太早以致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也许正是记得来时的路,李书文用“真男人”来勾勒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李书文爱好广泛,高尔夫“打得不错”、乒乓球“号称高手”、打篮球“是队长”,下棋、书法两大嗜好,“听交响乐也能听得热泪盈眶,”李节文说,“真男人要敢爱敢恨、敢于承诺也敢于兑现、敢于承认失败更要承担责任。我经常和朋友讲,‘要想有威信,就要抢着埋单’。”
有些“文青”味道的李书文说,他今年准备出两本书,一本是记录参加《赢在中国》的经历和感悟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在路上》,副题叫‘创业者笔记’。”
(责任编辑:韩 清)
对于《赢在中国》来说,又从未有一名如此个性鲜明并引起过如此大的争议的冠军,在36强进12强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说自己会是冠军。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是真正的男人,有霸气,有侠气,有能力。讨厌他的人说他小气、虚伪、强势。虽然冠军的评选他以绝对性优势获选,但评委柳传志在节目结束时还不忘语重心长:“你得明白,你非常容易变成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今天我想没你的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只是一个一千万的小小的投资,如果让他们,让我们一起投几个亿的钱给你,我肯定不放心。”
37岁的李书文,在半年内成为四川和全国众多创业者眼中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这位“光头”李书文头顶的光环不少:北大文学硕士和北大光华EMBA双学位硕士、华润励致西南区总经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特聘导师、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办公家具协会会长……如今,他的名片上只有一个头衔:中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眼里,所有头衔都不重要。放弃百万年薪,带领团队创业的经历才是他的财富。
第一桶金20分钟“嘴功”征服红塔集团
李书文的第一桶金来自红塔集团办公楼改造。至今仍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案例。
当时,红塔集团在全球公开招标办公家具,来自中国甚至全球相当有实力的17家家具企业参与竟标。红塔集团给每个公司30分钟的时间来讲解标书。当其他公司几乎把所有时间花在讲解自己的产品质量有多好、价格有多便宜时,李书文却花了20分钟来阐述他对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山高人为峰”的理解,最后以最高价中标。“也许是我们对红塔集团的企业理念理解的到位吧,”说到此,李书文仍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
是这些类似的大客户让李书文“很快完成了创业初期的过渡”,步入“超常规”发展。创业第二年,仅办公家具一项,中润公司进账几千万元。接下来,李书文带着其团队把公司打造成西南地区办公家具老大,并在云南投巨资投资普洱茶和基建等多个项目。
茶馆未来:“泊尚空间”只为“疯狂的少数”
单个项目的成功不是李书文心目中的成功。去年,“始终对农民都怀有一种悲悯情怀”的李书文进入了普洱茶产业。用李书文的话说,由于成分不好,家里经常被人“欺负”。农村生活的经历让他“与农民的事联系在一起才能唤起持久的激情”。
盛世普洱乱世酒。李书文说,“我亲眼见到普洱茶怎样从山上的一片小叶子成为比黄金还贵的商品,但茶农不但没有赚到钱,甚至还喝不起茶。”李书文果断地在云南腾冲建立了10万亩茶叶基地,生产、加工普洱茶。“我从新经济的商业模式来改变茶农的收入”。企业+基地+农产是他为普洱茶产业设计的模式。
“其实,普洱茶与我骨子里的气质是一致的。”在他眼里,只有经过千百道工序,才能欣赏到普洱茶醉人的琥珀色茶汤,品尝到它醇香的余味,也只有经过苦难和失败,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李书文说他会逐渐削弱其他产业,向普洱茶产业过渡,“只有专业才能深入”。
李书文在公司旁边开了个“茶馆”——投资600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的泊尚文化商务空间。8月28日开张当天,北大EMBA成都校友及各路友人300多人都前来“扎起”,看电影、亲手制作普洱茶。“我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疯狂的少数’”。
偏执狂管理:要知道兄弟们哪里在流血哪里在流汗
有人说做企业要靠制度不能靠感情,李书文认为这话只对了一半。因为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发展再好也不值得期待。
“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李书文说,作为“偏执狂”董事长,每天7点半准时到公司,“基本上是最早到公司的”、工作14、15个小时。在他的办公室,摆着一顶编号888的安全帽,是方便下工地用的。
如何让公司团队始终保持激情?“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李书文笑得有些无奈。他采用了散财聚人的激励模式:创业初期占公司股权75%的他,每年拿出10%的个人股权无偿转让给一起创业的兄弟,目前他个人股份只占整个公司的45%。
“要知道兄弟们哪里在流血、流汗,流血时一定要止伤口,流汗时要递毛巾递冰水,连兄弟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晓得,你当啥子总经理?”在李书文看来,“总经理什么事情不是身先士卒,经常高呼‘弟兄们,给我上’而不是‘弟兄们,跟我上’会造成人心涣散,从而业绩严重下滑。”
李书文说,“再过几年,当我的股份转让完时,我就办一个黄河商学院专门培养中国自己的企业家。”
真男人生活:要想有威信就要抢着埋单
“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它时,他们亲手创造了它。”李书文个人网站首页上的话正是李书文对生活境界的一种表白。“不要孤立地看企业生存,生意与生活不要分得太开。”李书文认为,老是强调赚钱的企业反而活得不怎么好,“出发得太早以致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也许正是记得来时的路,李书文用“真男人”来勾勒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李书文爱好广泛,高尔夫“打得不错”、乒乓球“号称高手”、打篮球“是队长”,下棋、书法两大嗜好,“听交响乐也能听得热泪盈眶,”李节文说,“真男人要敢爱敢恨、敢于承诺也敢于兑现、敢于承认失败更要承担责任。我经常和朋友讲,‘要想有威信,就要抢着埋单’。”
有些“文青”味道的李书文说,他今年准备出两本书,一本是记录参加《赢在中国》的经历和感悟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在路上》,副题叫‘创业者笔记’。”
(责任编辑:韩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