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陕西省山阳县农村低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按照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工作要求和“低标准、小范围,逐步扩大”工作原则,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对象审批,扩大保障范围,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促进了山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山阳县被省民政厅授予农村低保工作先进县。
截止2011年12月底,该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404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3.4%,其中一类低保对象5486人、二类16155人、三类32403人,分别占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总数的10%、30%和60%,2011年累计发放保障金6487.6万元,一、二、三类低保对象保障标准达到人月160元、130元和50元,人均月保障85元,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840元的农村生活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把农村低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监察、民政、财政、审计、信用联社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
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低保档案。2005年下半年,按照商洛市的统一安排,成立了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县镇千名干部,采取入户调查、群众座谈、公开公示等办法,逐乡镇逐村组核算、评估居民家庭收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彻底摸清了全县贫困人口底子和贫困状况程度。对农村低保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各镇按照审批类和管理类进行分类整理装订保存,同时建立了电子档案,实行“一户二档”管理,坚持每半年核查一次农民家庭收入,及时更新信息,实现了贫困人口档案动态管理。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广泛宣传政策。认真落实省、市农村低保工作各项政策及规定,出台了《山阳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办法》,工作制度得以健全完善。积极利用电视专栏,县上印发《强农惠农项目公示宣传册》、《阳光民政》、《民政之窗》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宣传低保政策。各镇还利用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低保的申报条件、保障范围、低保标准及申报程序,严格按政策申请享受低保。
四是严格规范审批,公平公正施保。在农村低保对象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四不审批”、“五个严禁”,即不符合程序的不审批、公示不到位的不审批、不符合条件的不审批、群众反映不实的不审批,严禁暗箱操作、严禁优亲厚友、严禁以权谋私、严禁转移用途、严禁影响稳定,实现了低保审批的规范化管理。
五是健全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农村低保工作启动之初,由于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多,财政配套资金少,坚持“低标准、小范围”,启动了农村低保制度,重点保障特困户,兼顾贫困户。 经过3次提标扩面,保障标准由过去的人均月补助25元提高到105元,保障人口由起步之初的千余人扩大到54044人。
六是落实配套资金,严格资金管理。近年来,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落实农村低保配套资金,特别是2008年“民生八大工程”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农村低保资金县级配套要求,足额预算拨付,2008年配套125万元,2009年配套271万元,2010年配套419万元,2011年配套492万元,农村低保达到了规定保障标准,并按季度足额发放到位。
七是加强低保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针对农村低保工作量大、管理任务重的实际,县上成立了低保中心,配备8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办公。去年6月机构改革时,各镇民政干部增加到60名,324个村全部聘请了村级低保联络员,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低保工作网络。按照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先后给各基层民政办配备了电脑、电话、摄影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开展农村低保业务培训,极大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八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在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挂牌监督、村务公开、信访查处、执法检查“四个到位”,广泛接受各界监督,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打造“阳光低保”。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山阳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困难家庭扶持的力度和决心,看到了山阳民政干部职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以及社会和老百姓对他们的声声赞许。
截止2011年12月底,该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404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3.4%,其中一类低保对象5486人、二类16155人、三类32403人,分别占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总数的10%、30%和60%,2011年累计发放保障金6487.6万元,一、二、三类低保对象保障标准达到人月160元、130元和50元,人均月保障85元,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840元的农村生活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把农村低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监察、民政、财政、审计、信用联社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
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建立低保档案。2005年下半年,按照商洛市的统一安排,成立了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县镇千名干部,采取入户调查、群众座谈、公开公示等办法,逐乡镇逐村组核算、评估居民家庭收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彻底摸清了全县贫困人口底子和贫困状况程度。对农村低保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各镇按照审批类和管理类进行分类整理装订保存,同时建立了电子档案,实行“一户二档”管理,坚持每半年核查一次农民家庭收入,及时更新信息,实现了贫困人口档案动态管理。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广泛宣传政策。认真落实省、市农村低保工作各项政策及规定,出台了《山阳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办法》,工作制度得以健全完善。积极利用电视专栏,县上印发《强农惠农项目公示宣传册》、《阳光民政》、《民政之窗》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宣传低保政策。各镇还利用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会议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低保的申报条件、保障范围、低保标准及申报程序,严格按政策申请享受低保。
四是严格规范审批,公平公正施保。在农村低保对象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四不审批”、“五个严禁”,即不符合程序的不审批、公示不到位的不审批、不符合条件的不审批、群众反映不实的不审批,严禁暗箱操作、严禁优亲厚友、严禁以权谋私、严禁转移用途、严禁影响稳定,实现了低保审批的规范化管理。
五是健全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农村低保工作启动之初,由于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多,财政配套资金少,坚持“低标准、小范围”,启动了农村低保制度,重点保障特困户,兼顾贫困户。 经过3次提标扩面,保障标准由过去的人均月补助25元提高到105元,保障人口由起步之初的千余人扩大到54044人。
六是落实配套资金,严格资金管理。近年来,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落实农村低保配套资金,特别是2008年“民生八大工程”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农村低保资金县级配套要求,足额预算拨付,2008年配套125万元,2009年配套271万元,2010年配套419万元,2011年配套492万元,农村低保达到了规定保障标准,并按季度足额发放到位。
七是加强低保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针对农村低保工作量大、管理任务重的实际,县上成立了低保中心,配备8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办公。去年6月机构改革时,各镇民政干部增加到60名,324个村全部聘请了村级低保联络员,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低保工作网络。按照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先后给各基层民政办配备了电脑、电话、摄影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开展农村低保业务培训,极大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八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在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挂牌监督、村务公开、信访查处、执法检查“四个到位”,广泛接受各界监督,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打造“阳光低保”。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山阳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困难家庭扶持的力度和决心,看到了山阳民政干部职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以及社会和老百姓对他们的声声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