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彭阳县坡改梯田地埂林建设的意义,阐述了其主要技术措施和建设成果,指出建设地梗林是实现山区农林林网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埂林;山区;建设;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27.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87-01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80%的土地面积属山地丘陵。受自然因素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垦影响,山区坡耕地地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彭阳县坡改梯田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由于梯田地埂裸露,林分分布不均,生态景观差、生态脆弱,严重影响山区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1坡改梯田地埂林建设的意义
在坡改梯田地埂上造林,不但不占用农业耕地,而且能增加林地面积,实现梯田地埂林网化,起到保水固土作用;既提升了生态景观,又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是增加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控制水土流失,实现村庄、梯田林网化的有效途径。
2彭阳县地埂林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造林规划。造林前沿机修梯田大地埂靠顶1/3处依所规划树种不同确定株距,提前进行人工打点,使植树行向与田缘保持在一条平行线上。
(2)造林整地。地埂造林整地一要汇集地表径流,二要便于造林栽植。整地规格:栽植穴为长0.8m、宽0.6m、深0.5~0.6m的半月形坑,拍实外埂,将内埂上方表土铲下填入坑底0.3~0.4m,坑穴中心(株)间距依造林树种确定。
(3)造林树种选择。营造地埂林的主要树种有仁用杏、山桃、柠条、杞柳、花椒等。
(4)混交方式。可实行株间混交黄花菜,相邻两条地埂可分别栽植不同树种。
(5)栽植方式。仁用杏选用一年生砧木嫁接二年生接穗的移植苗,截干后深栽,定干高度为40~60cm,栽植后在穴内覆膜;山桃选用一年生播种苗,截干高度10cm,深栽;杞柳、柽柳选用25cm长插穗,扦插造林;花椒可选用一年生实生苗,雨季带叶栽植;混交的黄花菜春季进行分檗移植,也可在田边移植1行。
(6)造林季节。春、秋两季均可整地造林。春季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秋季造林,须当年春、夏季整地,以达到有效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的目的。
(7)抚育管理。新造地埂幼林地要封闭式保护管理,及时检查成活率,对缺株断行的应在下一季造林时及时补植,补植树种须与原规划树种种类、规格相同;成活率在40%以下的造林地要重新整地造林。及时防治病虫鼠害,统一组织农户清理地埂杂草,防止对幼树造成破坏。对栽植的仁用杏树种要注意树形修剪,山桃、杞柳等灌木树种根据生长情况每3~5年进行平茬利用,促进林木更新复壮。
3彭阳县地埂林建设
(1)拓展了林业发展空间。彭阳县林业建设目前存在2个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稳定发挥生态效益低,林业产业发展滞后;二是适于造林的土地资源有限,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林绿化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针对这些问题,在国家对退耕还林作出结构性、适应性调整之后,退耕地造林任务被大量压缩,造林空间受到很大影响,全县林业建设主战场从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转向沟道、地埂、村镇林业建设,梯田地埂作为特殊的造林土地资源,既拓展了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空间,也实现了造林的均衡布局,开辟了造林绿化的新天地。
(2)探索了全县生态建设薄弱区域有效治理新途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作物生长时间大致为5~6个月,植物生长季节是林绿草盛;而植物停止生长的6~7个月时段内,梯田地表、地埂基本裸露,田间、地埂水分蒸发强烈,风蚀危害严重,坡耕区生态显得极为脆弱。营造地埂防护林,既弥补了这一缺陷,又推动了全县林业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是治理生态环境脆弱区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建设品位。在坡改梯田地埂植树造林,等于建起了立体林网,自上而下对耕地实行立体防护,而且比开阔农区、塬面农田网格小,防风、保墒效果良好,树木蒸腾作用使农田周围相对湿度提高约10%,农田田面水分蒸发量减少8%~12%,降低了梯田田面水分蒸发量,有效发挥了截雨固土、保护耕地的作用。同时,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收。在造林效果上,从坡顶向下看,是田和树;从坡下往上看,是山和林,营造了良好的自然景观,提高了全县生态建设品位。
(4)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营造地埂防护林,使梯田能够增产10%~12%。在地埂种植山桃、仁用杏、花椒、杞柳等生态经济林树种,3~5年山桃、花椒、仁用杏即可挂果,通过综合管理抚育,产值在1 500元/hm2以上。同时,杞柳还是良好的编织材料。
关键词 地埂林;山区;建设;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27.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87-01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80%的土地面积属山地丘陵。受自然因素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垦影响,山区坡耕地地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彭阳县坡改梯田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由于梯田地埂裸露,林分分布不均,生态景观差、生态脆弱,严重影响山区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1坡改梯田地埂林建设的意义
在坡改梯田地埂上造林,不但不占用农业耕地,而且能增加林地面积,实现梯田地埂林网化,起到保水固土作用;既提升了生态景观,又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是增加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控制水土流失,实现村庄、梯田林网化的有效途径。
2彭阳县地埂林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造林规划。造林前沿机修梯田大地埂靠顶1/3处依所规划树种不同确定株距,提前进行人工打点,使植树行向与田缘保持在一条平行线上。
(2)造林整地。地埂造林整地一要汇集地表径流,二要便于造林栽植。整地规格:栽植穴为长0.8m、宽0.6m、深0.5~0.6m的半月形坑,拍实外埂,将内埂上方表土铲下填入坑底0.3~0.4m,坑穴中心(株)间距依造林树种确定。
(3)造林树种选择。营造地埂林的主要树种有仁用杏、山桃、柠条、杞柳、花椒等。
(4)混交方式。可实行株间混交黄花菜,相邻两条地埂可分别栽植不同树种。
(5)栽植方式。仁用杏选用一年生砧木嫁接二年生接穗的移植苗,截干后深栽,定干高度为40~60cm,栽植后在穴内覆膜;山桃选用一年生播种苗,截干高度10cm,深栽;杞柳、柽柳选用25cm长插穗,扦插造林;花椒可选用一年生实生苗,雨季带叶栽植;混交的黄花菜春季进行分檗移植,也可在田边移植1行。
(6)造林季节。春、秋两季均可整地造林。春季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秋季造林,须当年春、夏季整地,以达到有效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的目的。
(7)抚育管理。新造地埂幼林地要封闭式保护管理,及时检查成活率,对缺株断行的应在下一季造林时及时补植,补植树种须与原规划树种种类、规格相同;成活率在40%以下的造林地要重新整地造林。及时防治病虫鼠害,统一组织农户清理地埂杂草,防止对幼树造成破坏。对栽植的仁用杏树种要注意树形修剪,山桃、杞柳等灌木树种根据生长情况每3~5年进行平茬利用,促进林木更新复壮。
3彭阳县地埂林建设
(1)拓展了林业发展空间。彭阳县林业建设目前存在2个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稳定发挥生态效益低,林业产业发展滞后;二是适于造林的土地资源有限,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林绿化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针对这些问题,在国家对退耕还林作出结构性、适应性调整之后,退耕地造林任务被大量压缩,造林空间受到很大影响,全县林业建设主战场从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转向沟道、地埂、村镇林业建设,梯田地埂作为特殊的造林土地资源,既拓展了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空间,也实现了造林的均衡布局,开辟了造林绿化的新天地。
(2)探索了全县生态建设薄弱区域有效治理新途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作物生长时间大致为5~6个月,植物生长季节是林绿草盛;而植物停止生长的6~7个月时段内,梯田地表、地埂基本裸露,田间、地埂水分蒸发强烈,风蚀危害严重,坡耕区生态显得极为脆弱。营造地埂防护林,既弥补了这一缺陷,又推动了全县林业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是治理生态环境脆弱区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建设品位。在坡改梯田地埂植树造林,等于建起了立体林网,自上而下对耕地实行立体防护,而且比开阔农区、塬面农田网格小,防风、保墒效果良好,树木蒸腾作用使农田周围相对湿度提高约10%,农田田面水分蒸发量减少8%~12%,降低了梯田田面水分蒸发量,有效发挥了截雨固土、保护耕地的作用。同时,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收。在造林效果上,从坡顶向下看,是田和树;从坡下往上看,是山和林,营造了良好的自然景观,提高了全县生态建设品位。
(4)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营造地埂防护林,使梯田能够增产10%~12%。在地埂种植山桃、仁用杏、花椒、杞柳等生态经济林树种,3~5年山桃、花椒、仁用杏即可挂果,通过综合管理抚育,产值在1 500元/hm2以上。同时,杞柳还是良好的编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