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其课程教育中所独特的能力培养,这些恰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及的。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培养 创新能力 途径 兴趣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才能在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美术创新也不例外。创新其实也是对已学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和进一步强化。例如,只有具备了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分析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各种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得心应手地将它们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例如七年级下册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可以让绘画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上这节课之前,让学生准备好生活中的废品、废瓶等东西,在上课前五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废品回收”的感人故事,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废品再用的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增进对废品的知识,从而充满感情、理解地去作画,这样才可以做出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好作品。
三、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心情也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比如:在《触摸美丽》一课中我将同学们带入大自然,让他们闭上眼睛在清新的空气里自由地行走,随意地触摸身边任何物体。同学们会高兴地大叫,张开胳膊飞翔,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实在是太珍贵了。在同学们放松的同时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有些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美术学科存在一定的恐惧感,有着一种畏难心理。他们认为绘画特别难,画出来的事物不像,只追求的是像与不像,不是讲究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美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美术,喜欢上美术课,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是因地制宜,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和游戏、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身边入手,通过装点自己的居室、生活学习用品进而深入到课堂美术学习中。比如:根据本地优异闪光的陶瓷艺术生产产业,我经常组织学生深入调查、欣赏,在充分了解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后在美术课堂上让同学们运用陶泥来进行塑造和表现。在激发出学生兴趣和自豪感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诸多不足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学习美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美术创作毕竟不是理性思考,没有1+1=2那么难,只要你用心去做、用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意识思维去创造都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当然教师也要及时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他们挖掘自身潜力,享受成功的喜悦。适当地提出任何主题的表现不会只有一种方法,应该挑选大家最擅长的。有些学生动手能力特别强,那么就发挥他的长处,有的绘画课,可以用剪贴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向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给我们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 培养 创新能力 途径 兴趣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才能在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美术创新也不例外。创新其实也是对已学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和进一步强化。例如,只有具备了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分析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各种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得心应手地将它们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例如七年级下册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可以让绘画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上这节课之前,让学生准备好生活中的废品、废瓶等东西,在上课前五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废品回收”的感人故事,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废品再用的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增进对废品的知识,从而充满感情、理解地去作画,这样才可以做出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好作品。
三、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心情也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比如:在《触摸美丽》一课中我将同学们带入大自然,让他们闭上眼睛在清新的空气里自由地行走,随意地触摸身边任何物体。同学们会高兴地大叫,张开胳膊飞翔,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实在是太珍贵了。在同学们放松的同时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有些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美术学科存在一定的恐惧感,有着一种畏难心理。他们认为绘画特别难,画出来的事物不像,只追求的是像与不像,不是讲究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美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美术,喜欢上美术课,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是因地制宜,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和游戏、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身边入手,通过装点自己的居室、生活学习用品进而深入到课堂美术学习中。比如:根据本地优异闪光的陶瓷艺术生产产业,我经常组织学生深入调查、欣赏,在充分了解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后在美术课堂上让同学们运用陶泥来进行塑造和表现。在激发出学生兴趣和自豪感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诸多不足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学习美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美术创作毕竟不是理性思考,没有1+1=2那么难,只要你用心去做、用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意识思维去创造都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当然教师也要及时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他们挖掘自身潜力,享受成功的喜悦。适当地提出任何主题的表现不会只有一种方法,应该挑选大家最擅长的。有些学生动手能力特别强,那么就发挥他的长处,有的绘画课,可以用剪贴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向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给我们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