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探究学习条件,推进化学素质教育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因此创设课堂探究学习条件,推进化学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培养探究欲望;设置探究情境;自主学习时间;多思维交流
  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途径与方式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教学中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自主通过实验、调查、搜集处理信息、交流等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它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因此,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怎样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呢?
  一、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 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 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欲望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研究。比如在探究“CO2能否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这个实验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取2支试管,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找全班最矮和最高的两个男生吹气,结果矮个的溶液很快变浑,而高个同学使出浑身的力气吹,溶液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大家的兴致开始上来了:唉,怎么回事啊?难道二氧化碳真的不和氢氧化钠反应吗?不对!氢氧化钙(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和氢氧化钠都是碱,具有相似的性质,应该都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大家议论纷纷,我顺势引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那节课,学生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下课了还在争论着。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生活中和课本上资源,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乐于质疑和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欲望。
  二、创造学生探究问题空间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此,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从哪来?一方面由教师设计,另一方面由学生提出。如果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探究空间,必须具有探究价值,问题应该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太难或者太易都没有太大探究价值。拿上面例子来说,既然碱有相似化学性质,问题就自然引出来了:怎样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既然两者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我们必须要从间接角度来证明它们发生反应。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呢?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方案:1.用酚酞试液,2.用稀盐酸,3.氯化钙溶液。第一种被学生否定了,理由是氢氧化钠本身也是碱性的,无法证明产物是碳酸钠。第二、三种可以,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到有气体或白色沉淀生成。从而验证了所给问题。
  我们还能从别的角度,比如气压角度来证明吗?学生思考交流,最后也提出了一些方法:有的学生用塑料瓶来做,看见瓶子变瘪了,就证明反应了;有的学生还想到了瓶吞鸡蛋的方法等。
  在探究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教师只提供常见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多次实验探索。但是要注意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三、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很多教师习惯把课堂当做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权利。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却变成了录音机和被灌食的鸭子。难怪教师抱怨“书教的辛苦”,学生叫苦“书学的受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时间,这是关键,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在学习“生活中常见酸和碱”这节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一些物质如肥皂、洗衣粉、碱面、食盐、白醋等。学生通过触摸,品尝如肥皂,洗衣粉,碱面等,知道它们都有滑腻感和苦涩味,这一类物质显碱性,属于碱性物质,然后给出“碱”的概念。我当即提问:近年来生活中出现“不加洗衣粉的洗衣机?”。学生顿时来了兴致:还有不要洗衣粉的?不加洗衣粉能洗干净衣服吗?我接着问:它的原理是什么?既然可以去油污,洗衣机里的水显碱性吗?怎么知道是否显碱性?自然引出判断酸碱的方法: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课上学生学的津津有味,课外,有的动手测洗衣机里水的pH值,有的上网查找它的去污原理。
  四、课堂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儿童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认为协作交流是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理论上,学生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我们的课堂一直是“一言堂”“满堂灌”,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哪还有什么探究可言。难怪有人说,100个孩子上学前有100个思想,经过9年义务教育后只有一种思想。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探究提供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中的思维能力 冯克诚.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辆行驶了9万km的奥迪A61.8T手动档轿车来我站维修,据客户反映,该车在最近一次跑长途回来后出现发动机怠速抖动、偶尔熄火和动力不足的故障现象。
为了更好地贯彻"严谨就是关爱"的服务品牌理念,不断提高经销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打造精英型经销商团队,一汽-大众公司于2007年4月~8月举办了以"求精缔造严谨,细节传递关爱
期刊
汽车前照灯是汽车技术性能检测的必检项目,前照灯检测仪(灯光仪)也是汽车检测站必备的检测设备。由于灯光仪的行走是依靠检测线上的光电开关感知车辆到位后自动进行的,灯光仪本身
将非线性Backstepping方法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中,考虑了PMSM系统运行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以及系统输出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此策略不但
【摘 要】课堂气氛会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活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及品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呢?  【关键词】课堂氛围;生物学习兴趣;幽默的语言  “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只有教师的努力或者只有学生的努力是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通过指导阅读理解,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优化思维结构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牛津初中英语》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语言情景真实。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让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可见英语已走进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英语,生活与英语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把生活与英语联系在一起,让英语融入生活。  一、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英语学习内容
一汽丰田锐志轿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为4通道调节回路,4个车轮的制动力均可以单独调整,改善了车辆的制动性能。1.系统的组成锐志轿车ABS系统主要由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