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着天安门阅兵式的外交迷雾并未散去,只能等待9月3日到来揭晓答案。日本、欧美、韩国、俄罗斯、中国再加上现在紧张的南海局势,亚洲局势怎一个“乱”字了得。
2015年以来,二战纪念活动在各国频繁展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非俄罗斯与中国莫属。无论是俄罗斯5月份的红场阅兵,还是中国9月份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都纷纷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目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正成为冷战后地缘政治博弈的节点”“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史无前例邀请神秘外国首脑出席”……无论是冷战思维使然还是地缘政治博弈,在外媒看来,俄罗斯与中国都意欲借着二战胜利70周年试探别国在某一问题上的姿态。
红场阅兵背后的俄欧美“角逐”
俄罗斯阅兵尚未上演,国际媒体已开始从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诸多视角,来观察和解读俄罗斯此举的目的,以及俄美欧围绕阅兵式直接或间接互动背后的深意。
从某种意义上看,此次阅兵可谓俄罗斯和普京“朋友圈”的一个试金石,亦可管窥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
显然,普京的目的达到了。
根据最后阅兵的结果,欧美如同以往一样,把抵制阅兵式作为了孤立俄罗斯外交战的新“前沿”。要知道,2005年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领导人都来莫斯科参加庆祝活动,甚至在2010年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时,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了红场阅兵,美、英、法和波兰还破天荒地派出军队,与俄罗斯一起参加了阅兵。
仅仅过去五年,西方世界与俄罗斯的关系就急转直下——此次出席阅兵式的欧洲国家中只有捷克、希腊及塞浦路斯三国领导人,欧洲“三驾马车”英法德集体缺席。原本预定要来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的压力下爽约。
于是,一场阅兵检验出在乌克兰危机后,俄与西方国家关系急转直下,而且很长时期内都难有转圜。此次红场阅兵大多数欧洲国家选择“冷落”俄罗斯,再次凸显欧俄关系的敏感性和对抗性。
此外,除却展示的武器装备,中俄关系在阅兵中展现的“亲密”令西方国家揣测良多。
在二战结束70年,冷战也已经结束将近30年之时,俄罗斯与欧美,中国、俄罗斯与欧美,无论哪一方力量在角逐,冷战时期的地缘安全观仍在继续主导当代国际关系,不得不令人深思。
“天安门阅兵”下的“乱局亚洲”
如同俄罗斯红场阅兵,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阅兵对中国而言也有非凡的意义:首次为纪念胜利而举行的阅兵、首邀外国军队参加、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等编组。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此次阅兵式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参加的阅兵式。
外媒关注中国此次阅兵更重要的还在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的态度。外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会前往北京出席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
专家认为,这一决定是慑于国内保守派的压力。后者认为,中国试图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之机,影响日本的领土政策。
不过,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安倍仍考虑于9月初访问中国,缓和两国关系中的紧张气氛。这是在效仿德国总理默克尔。后者也是在俄罗斯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70周年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才抵达莫斯科,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中日关系扑朔迷离,借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西方国家更期待通过此次“阅兵外交”来进一步看清中日之间以后究竟会走向何方。
而就在近日,日本共同社称,奥巴马政府已向韩国施压,要求韩总统朴槿惠不要参加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韩国外交部8月9日通过韩联社表示,日本媒体的这一报道“内容不属实”,韩官员说,美方做这种施压“在外交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韩官员进一步表示,朴槿惠尚未就是否出席中国政府的纪念活动做出任何决定。
共同社的这则“不实报道”让人感到,日本很不希望朴槿惠9月3日来中国出席活动。而且看起来,日本似乎是最不希望朴槿惠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参加中国纪念活动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东京好像比北京还在意。
韩国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委员长罗卿媛8月11日表示,“朴槿惠总统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并无不可”,认为韩国“没有不参加的理由”。韩国主流报纸《中央日报》《韩国日报》均发表社论呼吁朴槿惠前往中国参加活动。尽管韩国舆论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声音,但支持朴槿惠接受中国邀请出席活动的声音被普遍认为更具代表性。
本來朴槿惠9月3日来华出席活动是很正常的事,日本媒体散布美国施压阻止朴槿惠来华,引导了舆论的复杂猜测。尽管韩美官方都否认美方施加了日媒所称的压力,但朴槿惠来华出席活动被赋予的引申意义从此挥之不去。
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再加上现在紧张的南海局势,亚洲局势怎一个“乱”字了得。
遏制中国战略的“美国算盘”
除此外,最新的报道指出,印度考虑到日本的态度,对于出席中国的抗战阅兵式左右为难。就目前所知的信息可以推断的是,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可能将不会出席这一活动。可以预见,中国在东南亚存在领土主权争议的有关国家也将缺席活动。
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和俄罗斯类似的处境。和中国有领土主权争议的、存在地缘斗争的以及在价值观领域截然对立的国家,都将拒绝出席活动,而那些和中国同声共气,或者期望从中国庞大的经济和资金中分享蛋糕的国家将会出现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阅兵式上。这些国家可能包括俄罗斯、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巴基斯坦、蒙古、白俄罗斯,以及亚非拉诸多小国的领导人。某些国家,比如印度,或将派遣一个较低级别的代表团参加。
但格局已然显现:以西方特别是美日为核心,对中国形成了抵制态势,其他一些与中国存在利益纠葛的国家,还有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察言观色的国家,或许都将与中国抗战阅兵式活动保持距离。
相比较经常举行阅兵活动的俄罗斯,第一次在国庆纪念日外举行阅兵活动的中国,可能更在乎别国对本次活动的立场和态度。它被视为中国新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力的一个象征。因此,实际上中国和美日等西方国家已经就此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暗战”,最终将有哪些国家出席活动,在直到活动正式举行前恐怕都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制,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对中国领导人出席莫斯科阅兵式的反制,但从更深广的背景上看,对中国举行阅兵活动的动机和效果的考量与疑虑,却是根本原因。
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争议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行动说明,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民族主义色彩更鲜明,外交政策更积极、主动和强硬,不吝于展示和使用武力。
决定主办抗战阅兵活动,固然以和平为主题,但展现出中国的国际新身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崛起大国相匹配的军力,对美日强化同盟、在亚洲构建遏制中国的战线进行牵制,对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在区域同中国声索主权和展开地缘竞争的国家进行“威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无疑是其主要动机。客观上也会促进地区军备竞赛,进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局势。
尽管基于接触性外交政策,美国等西方国家会以某种方式参加中国阅兵式,但其领导人拒参与活动似已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决定。韩国和印度领导人在出席中国阅兵的问题上对美日的顾虑就可见一斑。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美日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环球时报》2015.8.13 丁咚/文、财识网2015.7.31等)
2015年以来,二战纪念活动在各国频繁展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非俄罗斯与中国莫属。无论是俄罗斯5月份的红场阅兵,还是中国9月份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都纷纷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目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正成为冷战后地缘政治博弈的节点”“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史无前例邀请神秘外国首脑出席”……无论是冷战思维使然还是地缘政治博弈,在外媒看来,俄罗斯与中国都意欲借着二战胜利70周年试探别国在某一问题上的姿态。
红场阅兵背后的俄欧美“角逐”
俄罗斯阅兵尚未上演,国际媒体已开始从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诸多视角,来观察和解读俄罗斯此举的目的,以及俄美欧围绕阅兵式直接或间接互动背后的深意。
从某种意义上看,此次阅兵可谓俄罗斯和普京“朋友圈”的一个试金石,亦可管窥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
显然,普京的目的达到了。
根据最后阅兵的结果,欧美如同以往一样,把抵制阅兵式作为了孤立俄罗斯外交战的新“前沿”。要知道,2005年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领导人都来莫斯科参加庆祝活动,甚至在2010年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时,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了红场阅兵,美、英、法和波兰还破天荒地派出军队,与俄罗斯一起参加了阅兵。
仅仅过去五年,西方世界与俄罗斯的关系就急转直下——此次出席阅兵式的欧洲国家中只有捷克、希腊及塞浦路斯三国领导人,欧洲“三驾马车”英法德集体缺席。原本预定要来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的压力下爽约。
于是,一场阅兵检验出在乌克兰危机后,俄与西方国家关系急转直下,而且很长时期内都难有转圜。此次红场阅兵大多数欧洲国家选择“冷落”俄罗斯,再次凸显欧俄关系的敏感性和对抗性。
此外,除却展示的武器装备,中俄关系在阅兵中展现的“亲密”令西方国家揣测良多。
在二战结束70年,冷战也已经结束将近30年之时,俄罗斯与欧美,中国、俄罗斯与欧美,无论哪一方力量在角逐,冷战时期的地缘安全观仍在继续主导当代国际关系,不得不令人深思。
“天安门阅兵”下的“乱局亚洲”
如同俄罗斯红场阅兵,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阅兵对中国而言也有非凡的意义:首次为纪念胜利而举行的阅兵、首邀外国军队参加、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等编组。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此次阅兵式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参加的阅兵式。
外媒关注中国此次阅兵更重要的还在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的态度。外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会前往北京出席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
专家认为,这一决定是慑于国内保守派的压力。后者认为,中国试图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之机,影响日本的领土政策。
不过,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安倍仍考虑于9月初访问中国,缓和两国关系中的紧张气氛。这是在效仿德国总理默克尔。后者也是在俄罗斯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70周年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才抵达莫斯科,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中日关系扑朔迷离,借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西方国家更期待通过此次“阅兵外交”来进一步看清中日之间以后究竟会走向何方。
而就在近日,日本共同社称,奥巴马政府已向韩国施压,要求韩总统朴槿惠不要参加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韩国外交部8月9日通过韩联社表示,日本媒体的这一报道“内容不属实”,韩官员说,美方做这种施压“在外交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韩官员进一步表示,朴槿惠尚未就是否出席中国政府的纪念活动做出任何决定。
共同社的这则“不实报道”让人感到,日本很不希望朴槿惠9月3日来中国出席活动。而且看起来,日本似乎是最不希望朴槿惠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参加中国纪念活动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东京好像比北京还在意。
韩国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委员长罗卿媛8月11日表示,“朴槿惠总统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并无不可”,认为韩国“没有不参加的理由”。韩国主流报纸《中央日报》《韩国日报》均发表社论呼吁朴槿惠前往中国参加活动。尽管韩国舆论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声音,但支持朴槿惠接受中国邀请出席活动的声音被普遍认为更具代表性。
本來朴槿惠9月3日来华出席活动是很正常的事,日本媒体散布美国施压阻止朴槿惠来华,引导了舆论的复杂猜测。尽管韩美官方都否认美方施加了日媒所称的压力,但朴槿惠来华出席活动被赋予的引申意义从此挥之不去。
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再加上现在紧张的南海局势,亚洲局势怎一个“乱”字了得。
遏制中国战略的“美国算盘”
除此外,最新的报道指出,印度考虑到日本的态度,对于出席中国的抗战阅兵式左右为难。就目前所知的信息可以推断的是,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可能将不会出席这一活动。可以预见,中国在东南亚存在领土主权争议的有关国家也将缺席活动。
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和俄罗斯类似的处境。和中国有领土主权争议的、存在地缘斗争的以及在价值观领域截然对立的国家,都将拒绝出席活动,而那些和中国同声共气,或者期望从中国庞大的经济和资金中分享蛋糕的国家将会出现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阅兵式上。这些国家可能包括俄罗斯、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巴基斯坦、蒙古、白俄罗斯,以及亚非拉诸多小国的领导人。某些国家,比如印度,或将派遣一个较低级别的代表团参加。
但格局已然显现:以西方特别是美日为核心,对中国形成了抵制态势,其他一些与中国存在利益纠葛的国家,还有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察言观色的国家,或许都将与中国抗战阅兵式活动保持距离。
相比较经常举行阅兵活动的俄罗斯,第一次在国庆纪念日外举行阅兵活动的中国,可能更在乎别国对本次活动的立场和态度。它被视为中国新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力的一个象征。因此,实际上中国和美日等西方国家已经就此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暗战”,最终将有哪些国家出席活动,在直到活动正式举行前恐怕都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制,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对中国领导人出席莫斯科阅兵式的反制,但从更深广的背景上看,对中国举行阅兵活动的动机和效果的考量与疑虑,却是根本原因。
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争议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行动说明,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民族主义色彩更鲜明,外交政策更积极、主动和强硬,不吝于展示和使用武力。
决定主办抗战阅兵活动,固然以和平为主题,但展现出中国的国际新身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崛起大国相匹配的军力,对美日强化同盟、在亚洲构建遏制中国的战线进行牵制,对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在区域同中国声索主权和展开地缘竞争的国家进行“威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无疑是其主要动机。客观上也会促进地区军备竞赛,进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局势。
尽管基于接触性外交政策,美国等西方国家会以某种方式参加中国阅兵式,但其领导人拒参与活动似已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决定。韩国和印度领导人在出席中国阅兵的问题上对美日的顾虑就可见一斑。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美日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环球时报》2015.8.13 丁咚/文、财识网2015.7.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