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选录了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20多年来撰写的19篇文章,尽管主题各异、篇幅不等,部分内容也有交叉,但是顺序而读,基本可了解曾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费孝通先生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大致脉络,也可感知作者对于人类学认识的不断修正、深化。“文化自觉”这一观点是该书的高光点,书中费孝通先生殷切地表达了自己从20世纪末迈入21世纪时倍感“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和迫切感,指出21世纪初中国社会学领域面临的问题、相关从业者需要承担的责任,此观点今天仍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文化自觉;人类学
“文化自觉”的观点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对于“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 或‘全盘他化’。”至于为何要有“自知之明”,他认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中国近代史已经证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从康熙朝开始,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廷对整个世界的大潮流视而不见,没有注意到西方各国取得的发展和成就,结果导致中国落后挨打,近代化进程整整晚了两百余年。
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如何进行“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为认识阶段,通过与其他多种文化的接触,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进而对自身有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第二步为适应阶段,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第三步为共处阶段,通过建立一套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守则,以求和平共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以1990年费孝通先生80岁生日在东京和老友聚会时,在瞻望人类学前途时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精辟概括。
在具体操作层面,费孝通先生在《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我们是否可以从人的思想和意识方面积极地进行和平共处的教育,也就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我称这种体系为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所谓的跨文化交流体系就包括上文提及的人类共存的根本规则,同时也涉及人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基本态度。在他看来,这些基本观点、态度的养成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需要仰仗教育对公民从小培养。
文化属于生活、源于自然
要提倡“文化自觉”,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文化”,在《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中,作者详细阐释了自己的老师、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也有译作马林诺斯基)有关文化、文化的功能、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等观点。对于“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是这样定义的:“文化是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是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一切对于人类活动,人类团体,及人类思想和信仰的个别专门研究,必会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相衔接,而且得到相互的助益。”通过费孝通先生的阐释,让我感知在马林诺夫斯基这位功能学派创始人的眼里,文化具有如下特性:其一,文化属于生活。在马林诺夫斯基之前的社会人类学家,大多属于“摇椅上的学者”,但马林诺夫斯基却坚持认为社会人类学是一门实证学科,提倡“田野工作”(fieldwork),也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行行重行行”的工作。其二,文化源于自然。从文化和自然的关系进行考察,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可被这样理解:“人利用其独有的得之于自然的能力,把自然世界的物质作为原料,加以改造,塑成为满足他们生活上一切需要的那个人文世界,即所谓‘文化’。文化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一理论把人文世界拉回到了自然世界,成为一个能实证的实体。
活的文化,活的传统
“活历史”是马林诺夫斯基一个重要观点,在他看来传统也是不断生长的,因此极力反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遗俗”。费孝通先生则进一步对文化的“活”与“死”进行了阐释:“当然说‘死了的历史’并不正确,因为文化中的活和死并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文化中的要素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对人们发生‘功能’时是活的,不再发生‘功能’时还不能说‘死’,因为在生物界死者不能复生,而在文化界或说人文世界,一件文物或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改变,从满足这种需要转而去满足另一种需要,而且一时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时又起作用,重又复活。”但在具体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需要对症下药,不可一味地以“盘活”为目的。对此,中國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佳曾指出,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首要的任务是先进行抢救,之后才会涉及传承和发展。对于众多“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保持其“原真性”,原汁原味地传承,而不是盲目地创新。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曾预见:21世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各种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如何能在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和平共处。这一点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他清醒地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现代西方文明是“热的”、“动态的”的社会模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在历史的连续性中创造文化的“冷的”、“持续性”的社会模式。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大体上说它确实是从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所指出的方向发展出来的。这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①这一点他受启于我国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人所谓人生之道,就是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治’字,今天我们讲成统制的意思,是错了。治字是导水使平,合乎水性的。夏禹治水、导水,是使水沿着一条路,向一个方向走,符合乎水流向平的本性。齐家的‘齐’字更是一个平。”在今天,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在与其他国家、地区接触、交流的同时,切实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华,使其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名片,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对21世纪的人类学从业者及国人提出的“文化自觉”方面的殷切期望,是今天我们需要承担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1987。
[2]钱穆:《民族与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
[3]孙玉洁等:《厉害了!当传统工艺撞上现代设计》,《文化月刊》2017年第3期(上)。
关键词:文化;文化自觉;人类学
“文化自觉”的观点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对于“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 或‘全盘他化’。”至于为何要有“自知之明”,他认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中国近代史已经证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从康熙朝开始,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廷对整个世界的大潮流视而不见,没有注意到西方各国取得的发展和成就,结果导致中国落后挨打,近代化进程整整晚了两百余年。
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如何进行“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为认识阶段,通过与其他多种文化的接触,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进而对自身有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第二步为适应阶段,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第三步为共处阶段,通过建立一套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守则,以求和平共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以1990年费孝通先生80岁生日在东京和老友聚会时,在瞻望人类学前途时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精辟概括。
在具体操作层面,费孝通先生在《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我们是否可以从人的思想和意识方面积极地进行和平共处的教育,也就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我称这种体系为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所谓的跨文化交流体系就包括上文提及的人类共存的根本规则,同时也涉及人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基本态度。在他看来,这些基本观点、态度的养成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需要仰仗教育对公民从小培养。
文化属于生活、源于自然
要提倡“文化自觉”,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文化”,在《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中,作者详细阐释了自己的老师、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也有译作马林诺斯基)有关文化、文化的功能、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等观点。对于“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是这样定义的:“文化是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是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一切对于人类活动,人类团体,及人类思想和信仰的个别专门研究,必会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相衔接,而且得到相互的助益。”通过费孝通先生的阐释,让我感知在马林诺夫斯基这位功能学派创始人的眼里,文化具有如下特性:其一,文化属于生活。在马林诺夫斯基之前的社会人类学家,大多属于“摇椅上的学者”,但马林诺夫斯基却坚持认为社会人类学是一门实证学科,提倡“田野工作”(fieldwork),也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行行重行行”的工作。其二,文化源于自然。从文化和自然的关系进行考察,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可被这样理解:“人利用其独有的得之于自然的能力,把自然世界的物质作为原料,加以改造,塑成为满足他们生活上一切需要的那个人文世界,即所谓‘文化’。文化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一理论把人文世界拉回到了自然世界,成为一个能实证的实体。
活的文化,活的传统
“活历史”是马林诺夫斯基一个重要观点,在他看来传统也是不断生长的,因此极力反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遗俗”。费孝通先生则进一步对文化的“活”与“死”进行了阐释:“当然说‘死了的历史’并不正确,因为文化中的活和死并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文化中的要素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对人们发生‘功能’时是活的,不再发生‘功能’时还不能说‘死’,因为在生物界死者不能复生,而在文化界或说人文世界,一件文物或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改变,从满足这种需要转而去满足另一种需要,而且一时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时又起作用,重又复活。”但在具体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需要对症下药,不可一味地以“盘活”为目的。对此,中國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佳曾指出,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首要的任务是先进行抢救,之后才会涉及传承和发展。对于众多“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保持其“原真性”,原汁原味地传承,而不是盲目地创新。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曾预见:21世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各种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如何能在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和平共处。这一点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他清醒地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现代西方文明是“热的”、“动态的”的社会模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在历史的连续性中创造文化的“冷的”、“持续性”的社会模式。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大体上说它确实是从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所指出的方向发展出来的。这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①这一点他受启于我国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人所谓人生之道,就是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治’字,今天我们讲成统制的意思,是错了。治字是导水使平,合乎水性的。夏禹治水、导水,是使水沿着一条路,向一个方向走,符合乎水流向平的本性。齐家的‘齐’字更是一个平。”在今天,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在与其他国家、地区接触、交流的同时,切实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华,使其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名片,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对21世纪的人类学从业者及国人提出的“文化自觉”方面的殷切期望,是今天我们需要承担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1987。
[2]钱穆:《民族与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
[3]孙玉洁等:《厉害了!当传统工艺撞上现代设计》,《文化月刊》2017年第3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