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情感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尝试和体会。
  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脱离学生实际。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是这样考虑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寧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情感教育对思想品德教学的积极影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1、有利于学生领悟思想品德的精神实质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渐形成的,初中生随着生活范围逐渐扩大,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也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树立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创造性地去工作,通过课程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的思维状态,教师必须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轨迹,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情感因素是影响青少年学生行为立场和是非善恶观念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通过自己的爱憎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感,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利用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富有责任感的思想观念,利用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用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心灵深处的心声,是一种灵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课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激情性语言往往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能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中往往起到特别的作用。不仅要注意讲课的教育性、逻辑性及规范性等,更应重视讲课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的感染作用,或如小桥流水,娓娓动听,清新自然,或慷慨陈词,高亢激昂,或喜笑怒骂,尽现于色,或储蓄委婉于内来渲染气氛,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施教于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把课本中无声无色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强其艺术表演力。
  三、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
  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1.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高三《政治常识》第三课讲解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时候,我借助电教媒体选播了电影《孔繁森》片段,电影中孔繁森的光辉事迹,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四、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如果说教师动情地讲课会感染学生,那么,教学的环境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更易被初中学生接受,所以,教学中可以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的潜在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得到更充分的体验和宣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结合的需要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
摘要: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摒弃教师唱“独角戏”,提倡“做数学”,通过感受发现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把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之彼此促进,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真
摘要: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从对人体的了解到能够欣赏人体艺术的美,这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使学生在愉悦地环境下接受青春期教学,  中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甚至是黄色漫画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