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必须转变思路,开拓教育的新局面,实现减负增效。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的教学,必须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主体参与性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初中数学实现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能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体验式教学 意义 对策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而又带有创新意识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学习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学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在《学会生存》中提出:将来的学校教育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或主体(即学生),变成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当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培养具有主体思想、意识、主体能力的现代的人。教育中的任何环节、教师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尝试的各种教法,最根本上是应该为了使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掌握自己摄取知识的方法。初中数学课教学承载着普及数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还能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3、 体验式教学的对策探究
要想优化初中数学的体验式教学,需要注意和做到的事情很多,本文就简单粗略的从学生评价、教学方式和教育制度方面进行分析。
(一)客观而有效的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主体参与式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而学生的参与不是老师的要求所能完全左右的。数学课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对于正面评价,开朗精力旺盛的学生积极性本来就比较高,过多的表扬反而容易使他们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学习上走下坡路;对内向的学生,他会认为他的内在价值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有了依赖感,学习的成就感才能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随之而来的学习的积极性渐渐提高;相反,对于负面评价,开朗乐观的学生能促使他们遵守纪律,改正缺点,反省错误,使他们及时面对错误汲取经验,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对内向的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信心下降等不良后果。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情,给与学生适度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但批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二)学以致用,结合日常生活就地取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喜好主要取决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熟悉的事物就可能会喜欢,并乐意去做,反之就会出现反感。在初中阶段,他们的经历和阅历都比较肤浅,对抽象复杂的事物一般比较漠视,提不起兴趣。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生活化的教育,但是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还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概念性的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资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解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实践,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平行线为什么不会相交?三角形为什么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具体、直观的现象,虽然经常看到,但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弄懂其中的道理。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地、观察、分析,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再如学习统计图的选用时,由于这节内容主要是关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识的提升和综合应用。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活用我国第六次人口大普查的结果载体,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知识,从而发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来获取信息,是形成学生统计观念的好材料。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结合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操作能力。
(三)开展数学实践课,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既从实践中来,又将到实践中去,归根到底数学就是实践和运用的双向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墨守陈规,一定要与时俱进,开展有益的数学实践课,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结合数学知识,对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强化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实践,应该应用于实践的道理。再者,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数学建模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因为,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在建模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已知条件,而需要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炼、总结,从而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熟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的过程,从而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其运用数学的能力。
(四)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
明确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制定教学环节质量的标准,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如成立由各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地进课堂听课;各班选派学生组成教学情况信息小组,由小组成员填写教学日志记录册,年级定期召开信息小组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措施;每学期期末时,由学生通过校园网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网上评教;教研室及授课教师下到课堂听课,听课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定等。
【参考文献】
[1]薛朝辉.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6)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体验式教学 意义 对策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而又带有创新意识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学习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学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在《学会生存》中提出:将来的学校教育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或主体(即学生),变成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当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培养具有主体思想、意识、主体能力的现代的人。教育中的任何环节、教师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尝试的各种教法,最根本上是应该为了使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掌握自己摄取知识的方法。初中数学课教学承载着普及数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还能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3、 体验式教学的对策探究
要想优化初中数学的体验式教学,需要注意和做到的事情很多,本文就简单粗略的从学生评价、教学方式和教育制度方面进行分析。
(一)客观而有效的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主体参与式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而学生的参与不是老师的要求所能完全左右的。数学课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对于正面评价,开朗精力旺盛的学生积极性本来就比较高,过多的表扬反而容易使他们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学习上走下坡路;对内向的学生,他会认为他的内在价值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有了依赖感,学习的成就感才能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随之而来的学习的积极性渐渐提高;相反,对于负面评价,开朗乐观的学生能促使他们遵守纪律,改正缺点,反省错误,使他们及时面对错误汲取经验,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对内向的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信心下降等不良后果。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情,给与学生适度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但批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二)学以致用,结合日常生活就地取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喜好主要取决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熟悉的事物就可能会喜欢,并乐意去做,反之就会出现反感。在初中阶段,他们的经历和阅历都比较肤浅,对抽象复杂的事物一般比较漠视,提不起兴趣。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生活化的教育,但是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还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概念性的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资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解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实践,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平行线为什么不会相交?三角形为什么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具体、直观的现象,虽然经常看到,但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弄懂其中的道理。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地、观察、分析,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再如学习统计图的选用时,由于这节内容主要是关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识的提升和综合应用。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活用我国第六次人口大普查的结果载体,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知识,从而发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来获取信息,是形成学生统计观念的好材料。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结合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操作能力。
(三)开展数学实践课,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既从实践中来,又将到实践中去,归根到底数学就是实践和运用的双向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墨守陈规,一定要与时俱进,开展有益的数学实践课,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结合数学知识,对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强化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实践,应该应用于实践的道理。再者,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数学建模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因为,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在建模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已知条件,而需要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炼、总结,从而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熟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的过程,从而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其运用数学的能力。
(四)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
明确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制定教学环节质量的标准,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如成立由各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地进课堂听课;各班选派学生组成教学情况信息小组,由小组成员填写教学日志记录册,年级定期召开信息小组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措施;每学期期末时,由学生通过校园网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网上评教;教研室及授课教师下到课堂听课,听课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定等。
【参考文献】
[1]薛朝辉.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