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用于婴幼儿,是临床给药、给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护士常用的技术操作。作为急诊科护士,有效的静脉穿刺,是配合医生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
【关键词】头皮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27-01
1 熟悉婴幼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并鉴别动静脉
1.1 动脉:触诊有搏动感,啼哭时无明显充血扩张,呈弯曲张,一般较粗,外观呈紫红色,管壁较厚,不易被压瘪,易滑动,液体注入时,周围组织立即变白,滴入需较 压力,血液多呈离心方向流动。
1.2 静脉:触诊无搏动,啼哭时充血明显,呈树枝状,一般较细小,管壁薄易被压瘪,但较固定,不易滑动,外观呈浅蓝色,液体滴入顺畅,血液多呈向心方面流动。
1.3 婴幼儿静脉穿刺通常选择颞浅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与顶骨结节处颞静脉等。
1.3.1 颞前静脉:位于两侧颞部,颞静脉细长,浅直清楚,便于固定。
1.3.2 前额静脉:位于前额正中,呈y型,分叉于近发际之处, 静脉深度为 1-1.5 mm其下是筋膜和额骨, 额骨中有一凹陷, 静脉在此凹陷处发仍能触及弹性感, 此血管直径较长,周围组织易固定,便于穿刺成功。
1.3.3 眶上静脉: 位于眼眶上方额角处的浅静脉小分支,皮下深度为 0.5-1.5mm周围组织易固定,易成功,且液体不易渗出。
1.3.4 耳后、枕后静脉:这两条静脉显露较清楚, 粗长而直浅。
2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要安抚患儿,消除恐惧感,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积极配合。然后让患儿平躺在床上,并让患儿家属在患儿一侧,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操作者在患儿头部一侧,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交托家属,以避免家属给操作者造成心理压力。
3 操作方法
一种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上下面,进皮肤后改为执针柄的前后面刺入血管。此手法的缺点是: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会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分散视线以及使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另一种是右手拇指和食指執针柄的前后面,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 ( 手不可触及针梗) 稳妥执针。此执针的优点是: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4 穿刺步骤如下
4.1 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针头(4号半针头),针头斜面向上,以几乎与皮肤平行的角度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
4.2 刺入皮下:用以穿刺的头皮静脉,其直行部分应长于针头长度的1/2。距静脉穿刺点1cm处进针。防止针头摆动与滑脱。
4.2 寻刺血管:针头刺皮下后,轻轻挑起皮肤,再缓缓移向静脉之上,使针头和血管成10°以内的角度,用均匀力量推针。当进针1cm左右仍无回血时,可将针头稍向下压,与血管平行方向推进0.5~1cm。
4.3 固定针头:一般采用3条胶布固定法。第1条胶布贴在针眼处,第2条胶布兜住针栓,第三条胶布贴在第2条胶布的交叉处,和第1条胶布部分重叠,然后再用绷带或松紧带缠绕1周,以加强针头固定。
4.4 穿刺不成功时,可小心地将针头拔出少许,视血管的深浅,用消毒手指探索血管方向,再行刺入,直至成功为止。
5 特殊情况的处理
5.1 对循环不良、血流减慢的患儿,进针后无阻力而有空虚感时,可用手在向心侧稍加压以观察有无回血,若局部无肿胀,则可注入药液。
5.2 对血管穿刺困难的患儿,若退针后回血好,则可指压前方穿破点2~4 min后再开放输液,这样可使原穿破点愈合,有一部分患儿也可成功输液,但要注意观察,以免药液外渗。
5.3 对肥胖患儿,血管较深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拇指或示指顺静脉血管的方向探摸,可有弹性或凹陷性,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
5.4 对脱水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注入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时通畅,即为穿刺成功。
5.5 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这时护士可以用酒精棉签在患儿前额上轻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时头部浅静脉扩张充血),这时随即穿刺,成功率很高.
5.6 对头皮静脉已作过多次穿刺的患儿,找寻血管或需输入某些刺激性药物时,可采用小儿额部静脉逆行穿刺法。
5.7 对于危重患儿,进针要快,入皮后根据静脉方向,应轻而稳刺入,避免针头来回摆动, 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一般情况。
6 操作护士心理因素要求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轻松的情绪,以应有的镇静、果断和稳重的心态,给予患儿精神安慰。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信任感。理解家长言行、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所面对的压力,以平和的态度向家长说明患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原因,以降低家长的期望值,争取取得家长的宽容,并能配合护士度过穿刺难关。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操作,护士要高质量地完成静脉穿刺操作技术,除需要耐心、细心、静心地按照一推压、二轻摸、三促使血管充盈的方法,选择一条把握性较大的静脉进行穿刺外,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操作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耐心、爱心、包容心去对待患儿,把患儿当做自己的亲人,抱着穿刺成功的信心和沉着稳定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进行穿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儿经脉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虹.小儿静脉穿刺浅谈.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2003,1
[2] 李昌红.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代护士,2005,11期学术版
[3] 陈慧.谈谈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健康必读杂志,2010年7月第七期
[4] 王慧.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护理体会.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年7月第3卷第7期
【关键词】头皮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427-01
1 熟悉婴幼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并鉴别动静脉
1.1 动脉:触诊有搏动感,啼哭时无明显充血扩张,呈弯曲张,一般较粗,外观呈紫红色,管壁较厚,不易被压瘪,易滑动,液体注入时,周围组织立即变白,滴入需较 压力,血液多呈离心方向流动。
1.2 静脉:触诊无搏动,啼哭时充血明显,呈树枝状,一般较细小,管壁薄易被压瘪,但较固定,不易滑动,外观呈浅蓝色,液体滴入顺畅,血液多呈向心方面流动。
1.3 婴幼儿静脉穿刺通常选择颞浅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与顶骨结节处颞静脉等。
1.3.1 颞前静脉:位于两侧颞部,颞静脉细长,浅直清楚,便于固定。
1.3.2 前额静脉:位于前额正中,呈y型,分叉于近发际之处, 静脉深度为 1-1.5 mm其下是筋膜和额骨, 额骨中有一凹陷, 静脉在此凹陷处发仍能触及弹性感, 此血管直径较长,周围组织易固定,便于穿刺成功。
1.3.3 眶上静脉: 位于眼眶上方额角处的浅静脉小分支,皮下深度为 0.5-1.5mm周围组织易固定,易成功,且液体不易渗出。
1.3.4 耳后、枕后静脉:这两条静脉显露较清楚, 粗长而直浅。
2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要安抚患儿,消除恐惧感,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积极配合。然后让患儿平躺在床上,并让患儿家属在患儿一侧,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操作者在患儿头部一侧,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交托家属,以避免家属给操作者造成心理压力。
3 操作方法
一种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上下面,进皮肤后改为执针柄的前后面刺入血管。此手法的缺点是: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会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分散视线以及使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另一种是右手拇指和食指執针柄的前后面,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 ( 手不可触及针梗) 稳妥执针。此执针的优点是: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4 穿刺步骤如下
4.1 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针头(4号半针头),针头斜面向上,以几乎与皮肤平行的角度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
4.2 刺入皮下:用以穿刺的头皮静脉,其直行部分应长于针头长度的1/2。距静脉穿刺点1cm处进针。防止针头摆动与滑脱。
4.2 寻刺血管:针头刺皮下后,轻轻挑起皮肤,再缓缓移向静脉之上,使针头和血管成10°以内的角度,用均匀力量推针。当进针1cm左右仍无回血时,可将针头稍向下压,与血管平行方向推进0.5~1cm。
4.3 固定针头:一般采用3条胶布固定法。第1条胶布贴在针眼处,第2条胶布兜住针栓,第三条胶布贴在第2条胶布的交叉处,和第1条胶布部分重叠,然后再用绷带或松紧带缠绕1周,以加强针头固定。
4.4 穿刺不成功时,可小心地将针头拔出少许,视血管的深浅,用消毒手指探索血管方向,再行刺入,直至成功为止。
5 特殊情况的处理
5.1 对循环不良、血流减慢的患儿,进针后无阻力而有空虚感时,可用手在向心侧稍加压以观察有无回血,若局部无肿胀,则可注入药液。
5.2 对血管穿刺困难的患儿,若退针后回血好,则可指压前方穿破点2~4 min后再开放输液,这样可使原穿破点愈合,有一部分患儿也可成功输液,但要注意观察,以免药液外渗。
5.3 对肥胖患儿,血管较深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拇指或示指顺静脉血管的方向探摸,可有弹性或凹陷性,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
5.4 对脱水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注入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时通畅,即为穿刺成功。
5.5 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这时护士可以用酒精棉签在患儿前额上轻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时头部浅静脉扩张充血),这时随即穿刺,成功率很高.
5.6 对头皮静脉已作过多次穿刺的患儿,找寻血管或需输入某些刺激性药物时,可采用小儿额部静脉逆行穿刺法。
5.7 对于危重患儿,进针要快,入皮后根据静脉方向,应轻而稳刺入,避免针头来回摆动, 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及一般情况。
6 操作护士心理因素要求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轻松的情绪,以应有的镇静、果断和稳重的心态,给予患儿精神安慰。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信任感。理解家长言行、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所面对的压力,以平和的态度向家长说明患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原因,以降低家长的期望值,争取取得家长的宽容,并能配合护士度过穿刺难关。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操作,护士要高质量地完成静脉穿刺操作技术,除需要耐心、细心、静心地按照一推压、二轻摸、三促使血管充盈的方法,选择一条把握性较大的静脉进行穿刺外,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操作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耐心、爱心、包容心去对待患儿,把患儿当做自己的亲人,抱着穿刺成功的信心和沉着稳定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进行穿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儿经脉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虹.小儿静脉穿刺浅谈.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2003,1
[2] 李昌红.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代护士,2005,11期学术版
[3] 陈慧.谈谈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健康必读杂志,2010年7月第七期
[4] 王慧.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护理体会.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年7月第3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