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我们必须在教师评价策略问题上,包括教师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实施策略等相关问题上作有益的思考。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一些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宗旨相匹配,教师评价也要有新的理念和方式,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我们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分类和奖惩,而是旨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与发展,这比只判定他们工作的等级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反思性原则
  
  反思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靠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供多重信息的机会,保证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信性。
  (三)过程性原则
  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活动的理解,对活动本质的把握,对学生指导的技巧与水平,不把活动结果的好坏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内容。评价的着眼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参与、规划和指导;在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热情与理解;在于教师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开发。
  (四)多元性原则
  构建教师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就评价主体而言,包括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教师。就评价标准而言,既有考核传统智力发展的尺度,又有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既强调知识取向,又考虑价值取向。就评价方式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采用互助式的评价,评价方法有自评、他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和对话协商的交互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
  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就必须遵循以上原则,认真研究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使评价成为多方参与、对话协商的交互活动,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发展功能。
  (一)学校评价
  学校的评价应体现出对教师的促进作用,通过成立评价小组,对教师进行科学民主的评价,具体可以按以下的策略操作。
  1.评价者应与被评价教师的相关人(如班主任、学生)接触,通过座谈会、问卷等方法听取他们对被评价教师的看法。
  2.评价者亲自对方案的实施做实地观察。在活动的过程中,评价者应有目的地参与小组活动。在实施阶段,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评价者比较活动目标与实际取得的效果。评价者应获得小组的活动方案,了解小组活动成果采用的展示方式。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考察,将展示的结果与小组的方案进行对照。
  4.评价者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综合以上几个步骤得到的信息,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类整理。
  5.评价者将评价结果写成报告,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发给教师。对于教师获得这份评价报告后的任何疑问,评价者都应作出回答,使教师乐于接受评价。
  (二)同事评价
  在评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方面,同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了解与熟悉,能够对改进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实用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可通过互相讨论或举行报告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
  (三)教师自评
  从自我激励开始,教师经过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评价,最终得到自我完善和提高,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自评可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学校设计的评价项目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对自己所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并作为综合评价的一部分,促进其反思。
  评价表的内容可包括活动的规划与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价与成效以及综合评价等。
  2.教师可以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午睡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后反思如下:
  “……由于受固化教学经验的影响,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引导学生说出教师想要呈现的活动主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得出一个结论,课后再把这个结论进行延伸学习就行了。于是,在指导“午睡与健康”综合实践课时,我首先说出活动的主题是“午睡与健康”,然后出示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1.没有午睡的同学下午上课时有什么感觉?2.有午睡的同学下午上课时又有什么感觉?3.没有午睡的同学晚上做作业时有什么感觉?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知道午睡比不午睡要好。接下来,我再对学生们的理由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同时呼吁每一位学生要养成午睡的习惯。可是,通过认真研读《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及观摩其他教师的综合实践课后,我感觉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了学生必须养成午睡习惯的健康教育课……学生的自主性被剥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使其创新意识也被扼杀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根据纲要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活动……”
  除了教学反思,学校还可以通过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自我评价表格”,帮助教师思考,促进教师的成长。
  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自我评价调查卷
  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时间:
  1.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你是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享受到了哪一种快乐?
  2.在指导学生时候,你是否学习过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学生家长、与校外实践基地良好沟通过?
  4.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其他教师就你所指导的主题交流过?
  5.请陈述你所指导的小组活动设计方案及执行情况。
  6.请描述一下你对学生的指导中最具创造性的表现。
  (四)学生评价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人、实践者,他们的评价是最直接的体验、感受。学校可以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和工作成绩,从而对教师进行评价。调查问卷设计参考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活动调查问卷
  1.指导老师是否主动参与活动?
  2.指导老师是否热情地指导你们的活动细节?
  3.在活动中,你得到过指导老师的哪些帮助?
  4.你想对你的指导老师说些什么?
  5.你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了什么?
  (五)家长评价
  家长对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他们参与评价就比较公正、客观,也可以借此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例如,李翔的家长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作出以下评价:
  “李翔以前在学习上比较懒散,但本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来,他的变化很大,每天回到家都先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就到处翻书查找资料……特别令人兴奋的是,他为小组的综合实践成果——手抄报加上漂亮的插图,老师还表扬了他。他说以后要多表现自己,让老师多表扬他。看来,他从这里找回了自信。感谢综合实践课的老师给了他展示自己和自我教育的机会,希望学校继续开展此类活动。”
  很显然,家长的评价非常客观、中肯,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鼓励,也是一种很好的反馈。
  (六)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考查教师在校外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情况,可以设计以下信息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外信息表
  通过该信息表,学校可以了解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与这些校外基地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教师在外出活动时指导学生的表现,充实评价的内容,使评价更全面。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机械应力可以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功能变化,这种细胞内的应力信号转导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化学信号的传导途径,但应力在细胞内的物理传递过程对细胞功能也存在显著影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