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论战 摆个POSE而已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傻得可爱的王达三博士说得更直白,这场架吵的是“价值和信仰的问题”,“表明态度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学术上的是非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意义。只要拥有对孔子学说的绝对信仰与服从,自己就获得了“儒教门生”的地位,同时也自动获得了解释孔子的权力。以上技术动作,用一个球类术语来说,曰“卡位”。
  
  
  李零的《丧家狗》一书,近日受到所谓“大陆新儒家”诸公的猛烈攻击。“当代大儒”蒋庆则称该书“轻侮圣贤”,“儒家文化复兴”的倡导者康晓光斥之为“垃圾”,并语出惊人地称当事人“不是一个好鸟”,这话斯文得可以拿来扫地了。
  而著名的“儒教”倡导者陈明,则写了一篇副题很怪异的文章《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总结李零的著作是“作家的文采、训诂家的眼界、愤青的心态”。
  在这三项评价中,“作家的文采”不过是句客套话,“愤青的心态”则满是詈人语,不足观。“训诂家的眼界”才是问题的核心。
  陈明知道,李零身兼“三古”之学,在考古、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方面均有建树,论训诂功力自己当然比不过。于是对此作了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比喻,并最终引导向“管窥蠡测”、“盲人摸象”。陈先生的言下之意,考据之学纯粹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却并非在道德、伦理层次上对圣人教诲的深入领会,甚至可能会成为深入领会的重要障碍,亦即知识越多越反动。
  不过,陈明也没能从文献层面上反驳李零,只是批评李零说“孔子靠学生出名”之类的细节。需要提醒陈先生一句的是,其实不仅孔子是靠学生出的名,连孔子的学生,出名也靠着自己门生后学的鼓吹。层层叠叠历朝历代的鼓吹,最终全都集中到孔子的身上,神圣的外衣就是这样披上去的。今天,陈明等诸先生所做的,无非是在孔子身上再刷一层金漆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引起强烈争议的于丹,却并未引来陈明及诸先生的批判。陈明甚至强调,于丹的成功应该分作“学术和传播两个层面”,传播方面她做得非常成功,而学术层面他举一位台湾教授为例说“有些人认为也不错”,并认为在由此引发的事件中,“叫人生厌的是一些酸不溜啾唧唧歪歪的声音”。
  而李零的著作甫一面世,陈明就收起了“两个层面”的理论,抓住“训诂家的眼界”和“愤青的心态”做起了大文章。
  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不难理解。在“儒教”的鼓吹者看来,孔子不仅是圣,也是一尊神。在他的身上附着有足以令膜拜者各取所需的神性。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当中,这种具有神性的孔子,甚至被描绘成执堪舆界牛耳的大师,能一眼看到数百年后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孔陵风水的情景。让孔圣人再伸伸脚,兼着做励志学大师,当然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为孔子神庙添砖加瓦当然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于丹与陈明及各位先生是同路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学术活动并不以考据见长,却擅长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阐发经典义理,并最终建立自己别具一格的经典阐释体系。
  可回过来再看看李零,拿孔子不当神看,只当作一个人——甚至在书名中拿狗来说事,同时否认《论语》作为宗教式经典的定位,却让它恢复到诸子之一子,百家之一家的本位上。他在书中一字一句剥着孔子的“神圣”外衣,扒着孔子神庙的墙角,非要把“圣·孔子”前面那个圣字敲下去。
  这样的做法,显然影响了将孔子的红旗插遍全世界的梦想,儒教鼓吹者看了自然怒从心头起,陈明先生“欺我儒门无人”这样的惊人语大约也就是这种时候发出来的——也因此看起来更像是以前搞族群械斗,双方头领在祠堂之类地点誓师鼓劲时说的话,下面几乎要跟一句“咱X家人也不是好惹的”。
  傻得可爱的王达三博士说得更直白,这场架吵的是“价值和信仰的问题”,“表明态度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学术上的是非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意义。只要拥有对孔子学说的绝对信仰与服从,自己就获得了“儒教门生”的地位,同时也自动获得了解释孔子的权力。以上技术动作,用一个球类术语来说,曰“卡位”。
  圣门设教之意,其果若是乎?
其他文献
  
期刊
一个人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地方也好,如果仅仅在名字上下功夫,仅仅讲究包装,仅仅涂脂抹粉,而不想练就真本事,那么她注定是徒劳的,最终还要被人看作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忽然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自今年6月28日起,苏州吴中区的古镇“西山”改名为“金庭”了。报道说:此次改名事件一直低调进行,未向社会公布。当地的官员声称,曾与苏州市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召开座谈会,最后“一致通过”认为更名为金庭对西
期刊
当股民们,基民们的心随着像过山车一样的上证指数,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忧心忡忡时,另一群彩民们则抱着各自不同的心态,做着迷茫但甜蜜的美梦,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释放着爱心。    上海福彩,二十年发展前进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就开始尝试发行彩票和奖券。在早期,对彩票开不开放,开不开禁这个问题是颇有争议的。福利彩票,由于它带有赌性的“缺陷”,还在“胎盘”中时,就备受人们质疑,1987年,它诞生了,一
期刊
有人说,今天的时代,就是一个忽悠时代,今天的文化,就是忽悠文化。  这话虽偏激,但细想也不无道理。我们的生活周围充满了忽悠。忽悠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的生活方式。  有内涵的忽悠是真本事,你说你的东西有道理,他相信了,你就把他忽悠了。忽悠是让人心甘情愿的相信,是娱乐,是某种手段或策略,达到某种商机和目的。  “忽悠”的是与非暂不下结论,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别在忽悠热潮中迷失,别被忽悠手段所利用。对于忽悠
期刊
一个私性体验的女性主义异域读本    翻开《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一个移居温哥华的上海女人在坦诚剖析移民心路,那细致入微的情感体味,真实坦白的生活经验,那幽默诙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比较……酸甜苦辣尽在字里行间。《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是宇秀继《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之后的以北美生活为背景的非常私性体验的女性主义的异域读本,呈现出当代中国都市时尚的知识女性移居他国的另一种心态与生态。  该书从一个女
期刊
在母亲一辈人的嘴里,在老上海的历史中,李香兰一向是一个传说。美女、歌手、电影明星、间谍,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她的经历注定了她一生的跌宕,如果她不是生得那样的美丽。  读张爱玲的最后一本书《对照记》,不期然间,读到李香兰。张爱玲参加1943年的游园会,她用祖母留下的一床被面,按照炎樱的设计,做了一件连衣裙,米色薄绸上洒淡墨点,隐着暗紫凤凰,比如穿了故宫的一幅古画在身上。遇见影星李香兰(日本人
期刊
台风在很多年前登陆这座城市的时候,似乎是比较温和的,不那么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而常常是在海上拐了个弯以后在黄浦江边徜徉,于是,倒成为夏日里的一种盼望,换换凉爽的口味,仿佛炎热无可奈何地停顿下来,让位于台风刹那间的风光。  台风总是让你有所准备的,它还在洋面上兴风作浪时,城里的气象预报就呼啦啦报告了,云气渐渐聚集成老气横秋的颜色,好像满腹心事无处诉说的样子,一不小心就会涟涟涕下的意思,弄得我们小老百姓
期刊
读初中时,我的中学就在四川北路上。午休时,同学们常常三五成群相约外出散步。由于我的很多同学是毕业于虹口区三中心小学的,而那所学校正在山阴路上。于是,大家走着走着,就会不由自主来到山阴路。同学们看看自己当年埋头苦读的地方,而我,也就随之闲散地漫步在山阴路上。  听年长的大人讲,山阴路的前身在当年的租界里被称作施高塔路。怎么形容它呢?静谧!这也许是我们这样的孩子心里唯一能找到的上点档次的形容词了。虽然
期刊
看过《花样年华》的人大多有过错觉,电影拍的是1960年代香港的故事,但是感觉上是1940年代上海的故事,不仅房东沈太太的上海话,是浓郁的上海味道,而且还有电影里的一个重要场景,老式电梯和逼仄的楼道,曾经就是上海老公寓房子的标志。淮海路的妇女用品商店,曾经是这一段淮海路的最高建筑,也是这一段唯一有电梯的,那老式电梯和楼道,与《花样年华》中一模一样,依然还是老式的铁铰链门拉拢拉开;和平饭店保留了一个小
期刊
这世界,只要还存在财富、职业、职位、学位、门第、容貌等等的差别,灰姑娘的故事就无时无刻不在演绎。尽管会有各种版本,但核心就一个:找个称心好男人。何为灰姑娘?其实是相对的。各人价值取向不同,标准也大相径庭,有人看重金钱,有人看重地位,还有的人只看相貌。就好像在我看来当年的黛安娜是高贵的公主,但在查尔斯看来,黛安娜只是个很灰的灰姑娘。也许在乞丐眼里,屠夫的女儿是贵族公主,但在局长儿子的眼里,屠夫的女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