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着早上出门时母亲关照:“中午早点回来,帮我把桌子摆起来,我一个人拖不动。”林林一上午心不在焉。
她去年才来这里上班。母亲先是嫌不是正式的,又嫌钱少,又嫌她过去读书不用心。然而,好歹这里给了她一张桌子。
桌面很新,可角上不知被什么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桌子跟人的脸一样,有了疤,就破了相。她想换一张,又觉得自己刚来,挑三拣四不那么好。
她还是很珍惜这张桌子的。来了没多久就年底了,发台历的人也给了她一本。后来,陆陆续续又添了订书机、笔筒、印台、号码机,还有水生植物。一张办公桌应该有的慢慢都有了。最后添上的是一只米色文件柜,屏障一样,在她不想说话时把她挡起来。
后天就是大年夜了,大家都在讨论怎么过年。过年原来有那么多玩法,她真是不知道,被人问到过年的计划,从文件柜后面探出头,窘迫地笑笑,“我妈住院了,今年哪里也不会去吧。”问的人诧异这样一个回答,把话扯到别的上头,又笑开了。
林林回过头,朝着墙壁坐坐好。叫她说什么呢?她的手在键盘上很重地揿着,揿出卡嗒卡嗒的响声——过年了,母亲却生病了。就算不生病,她们也不会去哪里玩。年初一照例到奶奶家……以前年初二会到舅舅家看看外婆,现在外婆没有了,这一趟也省掉了……她有点羡慕她们这么大肆谈论出行的计划,可她根本没有出去的钱。别多想了,就在家里看电视好了。她卡嗒卡嗒打着字,这边笑声刚静一静,走廊那头主管的办公室又轰地传出一片笑声。
好像是银行的,来了好几个。她过去几趟了,站在门口,手就是敲不下去。同事说他们多半是来给主管拜年的,别不小心让主管说她没眼色……有时笑声听着没有了,她决定敲门了,笑声又欢快地飞出来。
她到底还是熬到下班时间才走,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一直在想自己这种不愿跟人开口的脾气怎么养成的。母亲过去最爱跟人讲她小时候乖,在立囤里一只娃娃玩半天。那個立囤,其实就是一只竹笼子。也许,是她先知先觉地发现哭闹根本没有用。母亲是厂里的“三八红旗手”“生产标兵”,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市长——也是女的——亲自给她颁的奖。从女市长手里接过奖状的感觉,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至少值得一个女人为了有精力工作把孩子关在竹笼子里。
她和母亲相反,什么事她都不积极。
天阴着,马路灰沉沉的,虽然灯笼还没挂出来,她依旧感觉到过年的气氛。这种气氛是从往家里搬年货的人身上传出来的吧,再在空气里像传花粉一样传着。她远远望见自己家的房子,一幢老公寓,从前是灰色的,现在刷成砖红色,奋力朝车门口挤去,想着早上出门前差点说,“我中午走不开,不回来了。”
可是,她无力对主管说的话同样也无力对母亲说。
门口放着母亲的蚌壳棉鞋,穿得太久,鞋帮已经歪了。她默默地望着,仿佛这是母亲胃痛发作时歪斜的脸,为没有请假早点回来涌上一丝歉疚。
母亲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勇往直上,她只会缫丝,二十几年来只在缫丝这一件事上用足了心思,哪怕受够别的女工的口水,背后说她跟厂长副厂长睡觉,她也还是只管提起全身的劲没日没夜缫她的丝。她那种铁一样的意志是在丝厂哗地倒闭、父亲从家里搬出去之后一下子崩塌的。最初听到母亲黯败着脸诉说那个叫汪雪兰的女人,林林还有几分莫名其妙的高兴。这个静寂的家里终于搅进来一个女人。母亲终于疼了。她为母亲的疼高兴,直到见了后来被她叫作兰姨的那个女人,她的高兴才彻底烟消云散。
她开了门,一房间浓烈的油烟气,客厅豁然空着,桌子已经拖到窗台边,空着,什么都还没摆上去。
母亲从厨房间探出头,皱着眉头说:“怎么这时才来?我喊了楼下扫地的,给了几块钱,叫他搬好了。”看她不动,顿脚喊道:“快点把烛台酒盅拿出来呀,我还有两只菜,马上炒好了。”
她有些羞愧,洗了手,爬到柜子顶上翻出一只纸箱,小心捧下来。
烛台是黄铜的,沉甸甸的。她的心也沉甸甸的。昨天在病房里母亲就说要回家,“过年了,你外公外婆总要请一请。”她没有说话,看着母亲跳下床找医生去了,自己只是望着床上开着一串串紫色小花的床单发呆。别的床上都是印着红十字的白床单,只有母亲嫌医院的床单不干净,睡过死人,枕头也是家里的。医生见她也是没办法,跟她说:“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自己负责。”
她把新买的一对蜡烛插到烛台上,没有忘记在烛台上垫上红纸。很小她就跟在外婆边上,跟屁虫一样看外婆张罗香烛酒菜,耐心地教她:“林林,酒杯要这样摆,记牢啊,分两排,喏,这样,一排十二只……烛钎上要垫张红纸,这样蜡烛油不会滴到桌子上……”
她听的时候以为糊涂,过了头才知道每一句都这样深的刻在脑子里,竟是一句都没有忘。
外公死后,外婆更相信地底下的那个世界了,跟她说:“你外公托梦给我,说桃树种好了,年年开桃花,等着我去。”她被外婆的话弄得背上寒浸浸的。外公这一等真是漫长啊,孤寂地看了三十年桃花。这三十年里,外婆每到阴历二十七八必定拎着装着蜡烛锡箔的元宝篮赶过来,替母亲烧一桌菜供供神。母亲拗不过外婆,就像她拗不过母亲吧。一样的。她只有听外婆唠叨:“林林,要谢谢土地公公,土地公公保佑林林太太平平。林林给太公太太磕头,太公太太保佑林林读书读得出。”小时候每到这种日子,她最不愿意同学来找她,怕她们好奇地看来看去,说她:“林林,你们家这么迷信啊。”
母亲把菜端过来,往两只酒杯筛上酒,点了香,到门口去了。
林林不想看母亲翕动着嘴喊“爸爸妈妈太公太太你们一道来”可笑的样子,去沙发上拿了个垫子,端端正正地摆到桌前的地上。
一支蜡烛冒着黑烟。
有一年,外婆突然大惊小怪叫刚到家的爸爸快点出去。
“什么事啦?”父亲摸不着头脑。
“你爸妈信耶稣,有冲撞的。你看,这支蜡烛冒出来这么大的烟。”外婆说,脸色也变了。
“妈叫你走,你快走吧。”母亲也催他走。 父亲很不高兴,还是换上鞋走了。
林林拿起剪刀剪掉了一截灯芯。黑烟没有了,火苗静静地燃着。
父亲当年走出去的心情,母亲理解几分呢?外婆,是更不知道了。外婆在床上撑过了半年,走了,自认一辈子没有对不起祖宗过,走得很安然——这已是父亲搬出去的第七年,父亲跟兰姨摆了喜酒,结了婚。父亲没说为什么不叫她回来吃喜酒,她在酒席上出现,父亲会有一点尴尬吧。外婆最后的几个月在她床上过的,母亲在电话里问她接外婆过来好不好,她想着外婆萎缩将死的身体觉得不舒服,可她讲不出不要外婆睡她的床。
父亲搬走后,母亲有过一段不孤枕独衾的日子。她假期里回来见过那男人,说是在建材市场卖抽水马桶,个子挺高,脸也周周正正,付钱的时候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猥琐。她冷眼看着他像男主人一样为这个家莫名其妙的开销付钱,瘦长的手指在皮夹子里翻着。当着她的面,母亲不好意思显得太兴奋,背着她偷偷抛一个眼风给他。她只作不知,清楚地看到钱脱手时,从他眉头上闪过的微小的心痛。
她断定他们不会长久,对母亲的解释——他们早就认识,年轻时候就倾慕她,知道她现在一个人,有时过来看看她——不置可否。倒是母亲越说越激动,“我也是人呀,我也要有人来看看的呀。”她放假在家那段日子多少打乱了他们有规律的会面,他为母亲支付了几次医药费后就不见了。外婆成了母亲的救星,母亲把一腔没有着落的心思放在了外婆身上。
反正她还有一个学期毕业,床空着也是空着。还是春天里,她在宿舍夜里一向习惯关掉手机的,那夜,她看着屏幕熄了,愣了会,摸索着开开。冥冥中,她好像感应到外婆要走了。电话果然一早来了,天刚蒙蒙亮,她被手机的震动震醒,听到母亲在那边说:“林林,你外婆刚刚已经走了。”母亲只说了这一句就呜咽起来,像根导火线从遥远的家里逶逶迤迤地烧过来,她也跟着呜咽起来。
香灰一寸一寸软落下来。
香是用来引路的,把去往另一个世界的人引到他们过去熟悉的地方来。没有香,他们会迷路吗?会找不着生前住过的地方?
她想着他们鱼贯着进来,依次落座,外婆会不会笑着看她?欣慰没有白教她?
她和外婆一直很疏远。这是因为外婆没有带过她,她刚会站就被母亲扔到了立囤里。站不住了,她会软趴趴地坐下来,沾着自己拉出来的屎尿。
母亲委屈地辩解过,“那时我上班忙呀,你外婆要烧饭。”
印象里,外婆烧了一辈子的饭。烧到烧不动了,在火中化成一堆灰,放到那只油光发亮的瓦瓮里还是烫的。母亲叫她和表妹表弟一起带着骨灰到山上去。
她迷茫地问:“你们呢?”
“我们去镇上的安息堂。山上现在规定不可以再葬进去。这样,别人只当你外婆放在安息堂了。”
她瞪着眼睛看着母亲。这样的事也偷偷摸摸吗?
她和小姨的女儿菲菲、舅舅的儿子小涛看着大人们捧着空骨灰盒哭哭啼啼走了,三个人走小路上了山。
开着淡黄小花的荆条横堵里伸出来,拦在路上。骨灰一直是小涛捧着,他比她小一岁,已经在街面上混了,他的镇定让她心里很安定。可是,她和他的世界那么远,他们只是在新年头上,一个喊一声“林林”,一个喊一声“小涛”。舅妈对母亲只有恨,恨他们买房子,开饭店赔本欠了一屁股债,卖假烟罚款,母亲只拿出那么点钱。
她立在外公的坟前,看着掘墓工掘开不到一米,把瓦瓮放了进去。朝菲菲和小涛望望,他们两人也不声响,垂着手肃然不动。
这样就好了?不挖深一点了?她充满疑问。
菲菲后来很大人气地怪怨小姨和母亲想出这种办法,只让他们三个孩子去做安葬这样一件大事。
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说。
她不是也没有说。
她回了学校。那一阵她很脆弱,常常在黄昏宿舍没人的时候伏在床沿上大哭,想那只瓦瓮,想一个人死了以这种方式化入土中。
母亲第二次筛了酒,问她:“磕头了吗?”
“还没有。”她起身走到垫子跟前跪下去,恭恭敬敬磕了三下。
“林林。”母親的声音突然那么轻,温和的,温柔的。
“嗯?”她的声音也轻了,也温和了,温柔了。
“你问问你爸爸,他还欠我的四千块能不能先拿一点回来?再过几天我要出院了,你好好跟他说说。我真的没有钱……付给医院都不够,不是要逼他。”
“嗯。”她只有答应。
母亲关照她等下再筛一次酒,端着脸盆去阳台了。
烟气洇进来。
林林透过阳台门上嵌着的玻璃,看见一蓬蓬烟盘旋着,从熏得发黑的破面盆里飞起来,飞远。
这只描金的红牡丹花面盆是母亲结婚时的陪嫁,现在成了化纸钱的器物。
祖宗们酒喝了,饭吃了,钱拿了,就好走了。
母亲蹲在阳台角落里,偶尔耸起一点稀白的头顶。她嫌染头发麻烦,买了只假发套,又常常忘记戴,引得邻居惊叹:“宁宁,头发怎么白成这样了?大生不像话,你也犯不着气成这样。”母亲听了常常爽脆一笑,“不关大生的事。我像我妈……我妈四十几岁头发就全白了……”
大生,是林林的父亲。林大生。
母亲还是又染发了。隔一段时间,从头顶先白出来,是一朵花苍白的芯子。母亲自己并不觉得。父亲搬走前跟她抱怨:“你妈这个人呀,是最没有诗情画意的。你看她搓肉圆子,滴溜滚圆不掺一点淀粉的大实心货。”
那时,她和母亲都没有听懂父亲话里的意思,她叫母亲肉圆子搓小一点,母亲搓出来还是很大。父亲挟起一个放在碗里叹了口气,林林只当没看见,拼命往嘴里扒饭。对母亲,父亲早没有喜欢了。
阳台门“吱呀”一声开了,母亲端着面盆进来,嘴里吁着气,一只手扑哧扑哧拍着衣服上的灰星,抱怨:“你要有男朋友就好了,我们也好放几串鞭炮。”抱怨虽抱怨,面上又是安详的,她总算完成这件大事了,在自己差点也要归入这些人当中时,她一点不乱地完成了。 林林和母亲一起把桌子拖好。母亲叫她吃饭,她回答食堂做包子,路上已经吃了。
她怕稍一犹豫,母亲会盛上饭,夹上两大块肉,硬叫她吃下去。
请过的菜,她始终觉得难以下咽,是她心理作用,还是这菜被香烛熏烤得确实没有了味道?
出了弄堂,她又回身看了看,母亲的后背空荡荡的,屁股也空荡荡的。不是一下瘦了十几斤,母亲也不会疑心自己生了癌,恨不得她立刻把男朋友带回来,好把她的手郑重地交到那个男人的手心里,让他一心一意地代她照顾好她。
愈是这样,林林找男朋友的事愈是成了一件遥远的事。她真怕男朋友来了,见到母亲这个样子。
谁担得了谁的一世?
在建材市场卖抽水马桶的男人,贴了母亲几年的生活费、药费,摸一次钱心痛一次,他再也受不了母亲没完没了的病了。
讨钱一直是她的任务,她不去讨,就得母亲去讨——先是讨生活费,再是讨离婚时父亲欠的那笔分手费。
钱是父亲提出来给母亲的,算是一次性补偿。他自己提出来,又拿不出钱,付了一半,另一半成了欠账。
这两年母亲住一趟医院,她往父亲那儿要一趟钱。她和父亲都练出了一副无赖相,从前父亲只要在电话里露出点不好办的话音,她说声,“那好吧,爸爸,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就挂了电话。现在,她不拿回一点钱就不走,蜡烛一样戳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赖到父亲叹气,开抽屉,数钱,无奈道:“喏,拿去。我只有这一点,你也看见了,回去见到你妈不要瞎讲。”
林林拿到钱,每次都讲:“谢谢爸爸,爸爸我回去了。”嘴巴却情不自禁一撇,这薄薄的几张钱放到皮夹里去了也还是瘪的,明明是一整块肉,硬被父亲切成了肉丝,塞到嘴里嚼都不嚼就没了。
有一次她问菲菲:“你说他真的没有钱,还是钱被那女人捏了去了?”
菲菲说:“我看是真的没有。稍微有点钱也不会住到这么一个地方的吧?”
菲菲和她,还有小姨——菲菲的妈妈,一道到父亲的厂里去过。
那天也是太气人了。
她放假在家里闷了几天,上午去会同学了,回来母亲告诉她她刚走,把玻璃窗砸碎了,还站在楼下骂了两个钟头。小姨过来,劝母亲一会了。
她?就是被家里的亲戚骂作“X”那个女人?
她愣了愣,怀疑母亲先说了不对头的话,又觉得她这样怀疑是在偏袒那个女人。
母亲坐在沙发上,像是被沙发的黑皮面吸走了,只突露出一个小小的头——她又忘了戴假发套,睡裤底下露出两只黄蜡蜡的脚杆,平静地说:“大概为了我到你爸爸那儿去了。”
自从父亲搬出去,母亲还没有去找过父亲,她一直有着奇怪的自尊心。她到底耐不住了?要去找他了?
“我跟他说,‘你在外面也住了这么些日子了,我跟林林都等着你回家。’”
“他怎么说的?”
“他叫我回家。”
“你就回来了?”
“我摔碎了他吃茶的杯子。”
母亲平静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林林呆了一呆,问:“她就寻上门来了?”说到“她”,头不由往右偏了偏。仿佛那个女人此刻就在她们身后藏着。
林林从母亲和小姨的神色里看出自己应该找一找父亲。至少名正言顺骂那女人一顿,骂得她抬不起头做人。
一股浩荡不平的气冲得她站起来,红头涨耳道:“我去找她!我现在就去找她!”
小姨担心她一个人去吃亏,硬把菲菲喊过来。看着她们下了楼,追出来道:“算了,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什么女人把他迷成这样!”
父亲的电珠厂那一阵刚刚开业。在兰姨的唆使下,他从单位辞了职,专做汽车电珠生意。她带头闯进去时,他坐在会客的沙发上,老板桌后面坐着一个女人,白生生的一张瘦长脸。
就是“她”。“X”。
不知为什么,她之前一直把她想成古画上的仕女,纤弱,文静,漂亮,那样才配得上她父亲。
就是这张她觉得难看的脸有着神奇的粘性,把她父親粘住了。他的眼睛努力地转了几下,才把眼睛转到了进来的三个人身上,从这三个人挑衅的眼神里发现了不对头的东西。
“林林!”他吃惊道,“你怎么来了?”又看菲菲,“菲菲,带林林回去。”他没有看小姨,虽然他平常总开玩笑叫她小妹。
“X”站起来,笑着走到她面前,“你是林林?你看到了,你爸爸在这里很好。回去吧,告诉你妈下趟不要随便到别人这里来摔杯子。这么差的素质怎么留得住丈夫。"
小姨冷笑道:“你有素质?你有素质勾引别人的丈夫,还敢跑到别人家里砸玻璃窗?”
“你有证据吗?”“X”忽地抬起尖尖的下巴颏,逼近一步道,“什么叫勾引?说话要有证据,你看见了?你看见我让林大生操我了?”
小姨的脸刷地红了,“这里还有孩子呢,你讲话别太下流了。”
“哈!”“X”笑得更加响了,“林林,你看见我让你爸爸操我了?你看见了?”
林林的脸羞愤地红了,突然明白母亲也好,她也好,全不是这女人的对手,一个操字就够让她们败下来。她们全部的自尊胜不过一个操字。她硬着头皮说:“这是我家的事,不用你管,我来找我爸爸回去。”
“X”收起笑,“林林,你爸爸不会回家的。不相信你问问你爸爸,他肯不肯回家?”掉过头问林大生:“大生,你女儿叫你回家呢,你自己告诉她,你回不回去?”
她真想像小时候那样冲上去拉他,把他拉回家。父亲抬了抬手,好像想要摩一摩她的头顶,却又颓然地垂了下去,“林林,回去吧。”他离开椅子,站在房间当中,衣扣只扭了最上面一个,下面的豁开着,露出圆胖的肚皮。
“爸爸!”林林叫道,眼泪从眼睛里淌了出来。
她不知道怎么从那儿走出来的,菲菲和小姨一个在她左边一个在她右边,她好像是被她们挟着出来的,浑身酸痛,好像刚从粪坑里爬出来,又像被人强奸过,浑身都是白花花的污迹。 三个人闷声不响走到一个岔路口,小姨说:“林林,我们回家了,你也回家吧。别想了,他不是你爸爸了。”说完拉着菲菲气哄哄走了。
几年过去了,她始终记得兰姨那一声喝:“林大生!你女儿叫你回去,你听见了,还不出去!出去啊!”始终记得父亲听了兰姨的那一声喝后,慢慢地矮下去矮下去,蹲在地上不动了。
父亲干得并不好,别人做老板,从自行车换到摩托车,从摩托车换到小汽车,从桑塔纳换到宝马奔驰,他来来去去还是一部电瓶车。见客户,约吃饭,吱溜吱溜满街窜着。
倒是兰姨取代了母亲,不久就讨得阿爷奶奶的欢心。在阿爷奶奶这里,她是乖巧的儿媳妇,是帮父亲赚钱的女强人。好几次,奶奶当着她的面说母亲,“宁宁人是好,就是不会做人。”
有奶奶在,兰姨每次见她都客气地招呼她,“林林来了啊?有时间多来看看爸爸。”每趟都解释,“你爸也很困难,不然欠你妈妈的钱早给了。”
林林听了笑笑,不想说,“他困难,你的手表哪来的?你的戒指谁花钱买的?”她想到母亲光秃秃的一双手,很为母亲不值。但是,母亲自己也不怨恨的事,又要她恨什么?
她和他不过是钱的关系。就是这个关系也就要结束了。按照协议,她工作了,从今年起他不再给她生活费了。欠母亲的一万五,零敲碎打的,也只剩四千块了。
也就是说,她和父亲之间还存在着四千块钱的关系。
走进点心店,林林找了一个靠窗口的位置,把包放在对面座位上,替父亲占着。小时候跟着父亲出来吃点心,总是她占座,荡着两条腿等父亲买筹码回来。父亲人排在队伍里,眼睛时不时在她身上转一转,眼睛眯一眯,那是在叫她不要急,乖乖等着。
她眼前朦胧了。
空气里弥漫着生煎馄饨的肉味。肉味漆进了桌椅,也漆进了墙壁里。隔着窗上的水汽,灯光朦朦胧胧地汇成五颜六色发亮的光斑。她看着,并不着急父亲还不来。她今天心情有些奇特,这奇特是同事洋洋带给她的,下午他突然飞快地把一只滚烫的烤玉米递给她,没有说什么就走了。她回过神,看到的只是一只肥撅撅的屁股,一晃,从门里消失了——洋洋别的地方都还好看,就是一只屁股难看,好像被人从腰间拎起来一点,不那么挺拔了。
这只玉米现在还放在包里。
她望望给父亲占着座位的包,面前浮起两只大而圆的眼睛,在镜片背后一眨一眨。她想着这两只眼睛,老是躲闪的仿佛在揣摩什么似的,正是这两只眼睛,让她觉得洋洋不那么诚恳,藏着世故和油滑。
门推开了,进来的正是父亲,她忙伸手朝他招了招。
父亲趔趄着走过来,扳着台面坐下去,朝两边看了看,问她:“你吃什么?”
“小馄饨吧。”
父亲瞅着旁边一个正在抹桌子的服务员,“来碗小馄饨。”
“你不吃?”
“我还有事。”
“爸爸?”
“嗯?”
“你的脚怎么了?”
“摔了一跤。”
“是不是酒又喝多了?”
“没喝。骑车,夜里看不清。”
林林想著电话里父亲身边嘈杂的说话声,年底了,父亲很不容易吧,每个来要钱的人都要应付。他想不来的,但是她说一定要当着他的面说,他才答应。从前光洁开阔的额头上挤着好几道皱纹,每一道都是深的。她是墙头上的草,许久了。在母亲这边,同情母亲,到了父亲这边,又同情起父亲来了,她脱口道:“爸爸,你比上次又老了一点。”
父亲掬起一点嘴角,似笑非笑地道:“你都这么大了,都要谈男朋友了,爸爸当然老了。说吧,什么事。”
父亲的神态让她的目光缩回到桌子上,自顾自,头也不抬地说:“妈妈上礼拜又住院了,瘦了十几斤……皮包骨头一样……”她飞快地看了眼父亲。他只在抽他的烟,下巴微微抬着。母亲的病并不能让他心软,也许还令他讨厌。她决定快点说完,说完就走。
可是等了好一会,他仍一言不发地抽着烟。
“你知道,虽然有医保,百分之二十要自付的。”她想着逼一逼父亲,语气却已经软了,“她每个月不到七百块钱,吃药都不够。”
父亲把眼睛转向她,定定看着她。
“我买了件大衣……你知道我的大衣还是读大一时买的……我也没有钱了……工资本来就低……”她吞吞吐吐说着,突然发现父亲搁在桌上的手上有一块乌青。
父亲抽完烟,揿灭了,说:“林林,你告诉你妈,钱我想想办法看,不一定有。你叫她自己也想想办法,不要老指望我。”
她傻着眼看着父亲走到门口,推开门,走了出去。门弹了回来,她的心里一片空荡,一个惊讶的声音在叫着,怎么是这样!怎么是这样!他又走了!她就不应该听他的跑到这家点心店里来。她应该一直戳在他办公室里,戳到他没有办法开抽屉拿钱为止。
他竟连她上班怎么样,吃一碗小馄饨够不够也没有问。也没有为这碗馄饨付钱。她还有别的委屈——一件大衣穿五年的委屈。这委屈这么深,不能开口跟母亲讲,不能开口跟要好的同学和同事讲,跟谁也不能讲。
——可是,她随即想到她不也没问他有没有去医院看一看,说起来伤筋动骨一百天呵。他那么潦倒,快过年了,身上哪有一点过年的样子。
他在发愁,他整天都在发愁,为了钱。
这不是他自找的吗?要是他那时没听那女人的话辞职,还待在原来的单位,也不会弄成这副样子。
是他自己要这样,她不用同情他。
馄饨送上来了,她呼噜呼噜把馄饨吞到肚子里,在碗边放了一块五毛钱,抹抹嘴,推门走了出去。
手松得太快,门砰地弹了回去,后面传出来一个女人的叫声。是门弹到人了?她突然觉得这个人就是兰姨,做作地叫着。让她叫去。她不想管,头都不想回。
康华医院的每一间病房都在夜色里放着光明。
林林站在台阶上望着冷冷清清的大厅,大理石地面泛着白闪闪的光。她转了两次车,就是为了到这里,现在却不想上去了——她不单没有拿到钱,还多了另外的损失。 这两年见父亲一次,她就受一次损失。她损失的是她最宝贵的自尊心。这是埋在她身体里的暗器,用来防护自己的,却屡屡在父亲那儿受着损。
她是不想上去了,不想装出笑脸骗母亲。风吹着她的眼睛,吹得凉飕飕的。风拍着大衣的衣领,这样大的衣领,买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就看上了这件——活像两只猪耳朵,在风里掀动。父亲用那样的眼光看着她——不是责怪她没钱还买大衣,而是她居然买了这样一件大衣。
管门的老头站在门房里朝她望着,大概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又不进去,有些生疑。
她拨了母亲的手机,眼睛望着十层楼,说:“我去过了……说等两天再说。”
“哦。”母亲声音很平静。
“……我不上来了。”她又朝门房望了望,老头坐下去了,头低着,一个小姑娘,能做啥坏事呢?是她自己在作怪。她的自尊心。
“你早点回去吧,天气冷。”母亲关照。
“嗯。”她说了不上去,心里又后悔,每天夜里她都陪母亲坐一会的。可母亲住的六人一间的病房有人进进出出一刻也不安生,实在讨厌。还有病房里的空气,人身上的热气,药水味,闷得她喘不过气。可是她不上去母亲多少有些失望吧,她的心又开始在深不见底的水里恍惚地漂着。
“对了,林林,你去菲菲家,把那碗鱼给她们送过去。”
她不说话。
“肉你夹几块出来,留着明天吃,剩下的也送过去,菲菲喜欢吃我烧的肉。”
“都给他们吧,我不要吃肉。”她终于找到话说了。
这次是母亲不说话了。
“那我走了?”
“嗯,路上当心,早点回家。”母亲挂了电话。
母亲不在家,一开灯,迎接她的总是一道惨白的光。波浪形的天花板中间的吊灯坏了五只灯泡,只用一只灯泡也够亮了,母亲换了节能灯管,很异样地长出一截。这房间其实不适合弄得太繁复,墙上贴的墙纸又是一朵朵花,房间显得异常的小。
父亲搬出去的前一年,突然兴致高涨地把家里新装修了一遍。房间的塑料地毯也掀掉了,铺上暗红的柚木地板。
母亲冷眼看着父亲一个人兴兴头头忙着,说他不知道又在翻什么花样,这花样想来是父亲对留在这个家里作的最后一次努力,最终却也没有留住他。林林吸吸鼻子,吸掉一点清水鼻涕。
请过外婆的菜依旧一动不动地搁在桌子上。林林望着被青菜、煎豆腐众星拱月一样围着的鱼,看上去仍浓油赤酱,皮却有些干缩了。
菲菲家缺这样一条鱼吃?林林不高兴归不高兴,仍旧找了饭盒,装好了,拎着出了门。
菲菲家离她家不远,这些年她却很少上门。自从她和菲菲、小姨找过父亲以后,总挥不去丢脸的一幕,尤其菲菲走之前冲着蹲在地上的父亲丢下的那句话——“林大生,你不是人。”
有这样一个大姨,菲菲也很烦吧,母亲生病,她跟小姨少不了要来探望,少不了带点东西带点钱。母亲受了他们的情,只好隔一阵烧点菜送过去。
母亲从来不想这在她是多么别扭的事。菲菲的爸爸在市政公司上班,逢年過节一箱箱东西搬进家,什么没有,要吃这样一条鱼。
小姨从她手里接过鱼倒没说什么,也没多看,收进厨房了。一会把空盒子拿出来,还有一兜橙子——强调这个是脐橙,美国的,叫她走时带回去。
看个头光泽也知道这不是一般的橙子,小姨的口气也不是炫耀——是叫她留着自己吃,别又让母亲拿去做人情。可是小姨的好意也会触动她内心发射暗器的开关,心里的尖遽然突起来,被这个尖顶着,她坐不了一会就想逃出去。虽然缺钱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小姨,要是小姨肯借,她就不用找父亲了,她经常这样想。她真的不想再去问父亲要钱了。可是真到了这里,借钱的话成了肥皂泡,她看着它们一个一个没有声音地碎了。
小姨叫她坐,先问母亲是不是还好,接着问上次介绍给她的男朋友有没有约过。
她老老实实说:“约过两次,就不约了。”
“你也要主动点,现在哪还像过去,非要男孩子主动。”小姨说,拿过一张报纸叫她看,“喏,这里,你看。”她扫了题目一眼,写的是八零后的女孩主动出击求婚。“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了。”小姨对这个话题好像有很多感慨,表示她并不赞成,但是人只能顺应时代,否则就被时代抛弃了。她放下报纸,没接着小姨的话说下去,知道她一接着说下去,小姨就没完没了了。小姨在单位做行政,最擅长做思想工作,总说,“林林,你要想想你们家的情况,你妈妈身体这样,你爸爸又指望不上,你自己工作这么一般,不嫁个家境好点的将来怎么办呢?”弄得她一见那男孩先就想起那三套房子,连他什么样子都没有记住。
“林林,你上来。”菲菲在楼上喊她。她说声:“我上去了。”逃一样上了楼。
菲菲在房间里玩电脑,背朝着她笑着说,“我妈又在说那三套房子了?”
林林往菲菲粉红的双人沙发上一躺,“还不是那三套房子。”
“你就嫁给他吧,你一天不嫁,你妈和我妈想着那三套房子就一天不放心。”菲菲大笑。
她拍了菲菲笑得乱耸的背脊一下。
“我早就跟她们说过了,三套房子是好,可也得喜欢,不喜欢房子再多也没有用。林林,说真的,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难得今天菲菲有谈兴,她把腿缩上来,盘着坐着,想着,“我么?有点男人气……不要太难看……”她忽儿想起洋洋,越过洋洋的脸尽力想象着她现在还看不清的一张脸,那张脸就在那儿,离她很近,又让她觉得难以描述。那是张老成的脸,眼睛里有很深的东西,那些东西洋洋没有,那个父母有三套房子的男孩也没有。
“喂,林林,你喜欢男人年纪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我反正很受不了比我大的男人。”
她惊奇地望着菲菲的背脊说:“我跟你正好相反,我最受不了比我小的男人。”
菲菲沉默了一会,突然笑起来,“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你有恋父情结,弄不好会照你爸爸的样子找男人。” 这她倒从来没想过。她的心思不在这儿,她并不想很快找男人。但其实,这是她拿来搪塞别人的,她在学校里交过一个男朋友,她真想他把她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也不回来了。
可那是不可能的,父亲已经不要母亲,她不能再不要母亲。她只是跟他约会了几次,还去学校后面的树林转了几圈,乌鸦在枝头上叫着,他们在一座坟前找到一块空地,互相望了望,如果他躺下去她也会躺下去吧,她那时的念头那么疯狂。
她坐正一点,“我刚刚见过爸爸……他摔了一跤,脚也摔坏了……他其实也很可怜的,要不是兰姨他根本不会弄成这副样子……”她的鼻子不禁有些发酸,此时菲菲这间昏暗的房间好像能引发她不愿让人知道的一些情绪。
“他自己难道没有责任?”菲菲的声音冷下来。每次都这样,一提到父亲,菲菲的声音就冷了。
“林林,我一直没跟你说过。”菲菲走过来,坐在她边上,手轻轻地碰了碰她的肩膀。这说明她有秘密的话告诉她。
“什么事?”她惊异地望着菲菲。
“有一次我去你家,你爸爸一个人在……”
她看着菲菲。
“他在房间里看电视,我听见电视机开着……他说,是菲菲呀,来,进来看电视……我进去一看,你爸爸躺在床上,电视机开着,在放那种片子……”菲菲的声音低下来,手指转了两下。
她先还迷茫,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的手指,突然顿悟了,面孔一下子涨得通红。
“真的,林林,我不骗你,我说我不看,说了就走了……”
“这种片子很多人都看的吧。”她软弱地申辩。
“你仔细想一想,别觉得不高兴,你爸就是迷上那玩意之后变的……我告诉你,男人女人最要紧的是那件事好不好。”
是这样吗?
有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完片子就往楼下小饭店跑,她知道那家小饭店的老板娘,下巴肉嘟嘟的,胸部也肉嘟嘟的,笑起来乱颤。
再后来,他就认识兰姨了。
小姨夫回来了,怎么说他们过年想去武义玩,订了带温泉的度假村,问她去不去,她怎么告诉他们她不去了,母亲还在住院,怎么跟他们说要走了,拎起那兜橙子——美国的橙子,开门出来,这些在她脑子里变得混混沌沌的。直到听见“砰”的一声响,她才发觉已经站在小姨家门外的楼梯上了。
她想着小姨的话:“你跟菲菲住一间,夜里我们出去泡露天小温泉,头上就是月亮。”“你想一想这种感觉。”“一起去吧,反正车里还能坐一个人。”又一次感觉到在小姨嘴里自己就像一件不碍事的行李。
菲菲说过的话紧接在这之后跳了出来。她知道菲菲没有说谎,父亲看的片子就放在床头抽屉里,一叠香港武打片底下。她拿出来放过,又面红耳赤地塞了回去。她的眼前又一次浮现出男人女人纠缠在一起的画面。
她从巨人般立着的香樟树腊梅树中间穿出去,月色里影影晃晃的树叶子让她影影晃晃地想着:男人女人最要紧的是那件事好不好——父亲在兰姨身上找到了母亲没有的东西吗?
只是出去了这么一段时间,家里的灯没有那么惨白了,还有些柔和,旧扑扑的柔和。她低着头推开自己房间的门,看着床上铺的粉红床罩。外婆留在上面的痕迹永远在她记忆里:痰罐子,茶杯,药瓶,报纸。这些东西直到她回学校,母亲仍未收拾掉。六月,她毕业了,打电话告诉母亲回家的日期,母亲才收拾掉,铺上现在这条床罩。这是小姨说的,小姨说:“林林,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妈好,她就把你外婆用过的东西原封不动搁在你床上,还把照片挂在墙上。”
外婆的遗像挂在客厅墙上,正对着门,进来的人先看见外婆的脸。
外婆的脸并不阴森,她笑得很和煦,面前永远放着一只水果,母亲隔两三天换一只,撤下的她自己吃。
她坐了一会,把窗打开,把灯拧灭了。月光很亮,这真是一个苍白的黑夜——不管怎么样,她现在宁静了,一曲熟悉的乐曲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这个世界上只有林大生知道林林曾经想当一个大提琴手,在她根本还不懂的年纪。
那个下午,五岁的她突然被橱窗里挂着的琴迷住了,非要走进去,迷住她的也许并不是橱窗里的那把琴,她是被拉大提琴的女人迷住了——她轻轻地摇摆着上身,就像鱼摆着身体在水里游着,越游越远,停下来好一会才感觉有人伸手拍了拍她的脸,赞道:“好漂亮的孩子呵。”林林被人赞了,放大胆子摸了摸琴。
她说:“爸爸,我也要拉大提琴。”林大生笑了起来。林大生从来没有拥有过琴这种东西,除了小学升初中前混在大合唱的队伍里唱过一次《歌唱祖国》,他也就是洗澡时刮胡子时吹几下口哨,哼几段忘了歌词的流行歌,他没有音乐上的嗜好,也没想过自己的女儿会有这种嗜好。
林大生说:“好,不过,林林,你晓得吗?你还没有那把大提琴高呢。”
他挑了支口琴,呜呜地吹了两下,说:“林林,我们吹这个好不好?”然而林林不肯要,他只得把口琴放了回去。那天林大生是在尴尬中把林林从商场里拉出来的。
“小孩子嘛,过一阵劲头就过去了。”林大生对营业员说。
又过了一年,林林过六岁生日时,林大生才下决心把她看了无数次的琴抱回了家。
大家都把这当成一个望女成凤的父亲的豪举。
“这钱都够买台电视机了!”母亲怪林大生太惯着林林了。小孩子哪能这样,买个玩具提琴玩玩就行了。为了这把琴,家里拖延了几年才看到电视。
时间过下去,就像母亲当初预料的,林林并没有拉出来什么名堂。她拎着琴,一个礼拜去提琴老师家一次,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一年。林林后来才听母亲说起,那把琴买了没多久,父亲的建筑公司死了两个人,从脚手架摔下来死的,这件事闹得很大,父親简直焦头烂额,口水仗打了半年多,家里的玻璃窗无缘无故被人砸了两次,家属的激愤才平息了,拿着骨灰和赔到的钱走了。父亲调到公司下属的另一家厂。那家厂在郊区,父亲早出晚归了一段日子,改成一个礼拜回家一次。母亲对这个判决很不服气,到处找人说情,想把父亲调回来,她还去找过给她颁过奖的女市长。女市长早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她的努力最后毫无结果,学琴的事自然撂下不提了。那段记忆被她雕琢成一段电影片断,她曾经那样过——拉着父亲的手,穿得很整齐地朝提琴老师家走过去,身上笼罩着光芒——艺术的超越平凡人的还有虚荣心的光芒。这种日子只维持了一年,被母亲形容成“劈柴”的琴声就从家里静止了。琴先是竖在床后的夹道里,后来嫌碍事,被搁到大衣橱上去。最后,又和舍不得扔的脚盆面盆破阳伞一起被搁到了阁楼上。 林林再次看到那个拉大提琴的女人,已经读初中了,别人送了小姨夫几张音乐会的票子,她跟菲菲和小姨一起去听的,用小姨夫的话来说,就当开一次洋荤。这趟洋荤,心里最受震动的是她——眼睛自始至终盯着那个女大提琴手,这个大提琴手不一定就是她以前见过的那个,只不过过去的十五年的人生,把两个拉大提琴的女人合成了一个人。
听完音乐会,林林在电脑上找到一支大提琴曲《杰奎琳的眼淚》,才知道五岁的突发奇想和杰奎琳那么相似——杰奎琳三岁就想当大提琴手,四岁过生日拥有了自己的大提琴,十六岁成名。同别的爱什么死在什么上的艺术家一样,杰奎琳只活到四十二岁就死了。
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她并不爱大提琴,她爱的是成为并不是自己的大提琴手。这是两条看似一样,却并不相同的路。
那天夜里,林林把“爱什么死在什么上”用钢笔写在了每天做作业的桌子上。
林大生第一次打了她,四个雪白的指头印子留在她脸上,她竟不知道疼,也没有哭,捂着脸呆呆地望着他。他拍着桌子,叫她马上把这行字擦掉。她很委屈,还是照办了。那时她还不知道这句话是老舍说的。
如果林大生知道这句话是老舍说的还会打她吗?她没有再爱上过什么,她又会死在什么上?
又是一天过去了。年前的日子变得出奇地慢,林林把迷蒙的目光从纸上移向身畔的窗子,看着汽车在远远的马路上开过。什么都在过去,年也会过去的,鞭炮声像是催逼,催逼着她从一年的这头跨到另一头去。
她听见洋洋进来的。
她对别人的关系一向很麻木,虽然很早知道主管前脚走,一个科室的小吕后脚就串门去了,却直到最近才发现小吕去的是洋洋那儿。
那么洋洋过来不一定就是来找她,更可能找小吕。
不知道洋洋说了句什么,小吕笑起来。
小吕笑起来声音里有一种和她宽大的身体不大相称的尖细。林林一动不动坐着,只要两只手摸在电脑键盘上,她心里就是踏实的。仿佛她也是一台电脑,一台机器。一台机器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和烦恼的。然而她还是觉得自己落败了,败在她没有的尖细的声音里。她改变了回过头去跟他打个招呼的想法,朝着墙噼噼叭叭打着字。听他站在窗边跟小吕说他哪里也不想去,就在家里看电视,她心里一动,难道他和她一样,也不愿意过年出去?
她听着他朝她走过来,又不真的过来,隔着两步,敲着铁皮柜说:“喂,别忙啦,你们主管又不在,还不歇一会。”
她不愿意洋洋真当她因为主管不在偷懒,笑道:“现在不多做掉点,假期上来了,要把我打死了。”
她以为洋洋看一会就走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还不走,站在后面看着她打字,还叫小吕过来,“小吕,你看林林打字真快啊!”
小吕说:“快有什么用?我又不是打字员。”
她的脸僵住了,两只手摸在键盘上,像两只螃蟹,索索索索地爬着,永远爬不远,永远只在原地。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手势很可笑,但是屏幕上的字一行行打出来了,她打好一页,熟练地把纸从打印机里取出来,和原件一起放到边上。想说的谦虚的话从喉咙里消失了,就像一个人脚一跨,从桥上跳到河里消失了。她的谦虚用自杀的方式走了。她于是什么也没有说。额头变得有些冷,有些僵硬。但是小吕的笑声在这个下午依旧有着刺激性,虽然小吕什么也没发觉到。她们锁了门,一起走到电梯里,小吕的肩膀亲热地挨着她的肩膀。
电梯在一楼停下来。
“明年见!林林。”
“明年见!小吕。”
林林的围巾裹得很紧,遮去了她的半个脸。这半个脸有了围巾的防护,也给了在风里吹着的那半个脸温暖。
〓〓
下午,母亲从医院回来了,钻在厨房里忙了许久,年夜饭依旧是请过外婆的那一桌子菜。少了鱼和肉,实在不像年夜饭,鱼的位置母亲补上了一只砂锅。
砂锅里的汤还在沸腾着,蹿出白汽。汤里是母亲住院前买好的鱼丸、蘑菇、冬笋,还有刚搓出来的肉圆子,还是很大很傻的——现在没人说了。
母亲拿了汤勺过来,也坐下了。今天晚上她不去医院了,悄悄跟医生说好明天一早查房前再去,身上依旧穿着围裙。
“林林,真对不起你,没什么给你吃。奶奶家菜多,明天你去奶奶家多吃点。”
“奶奶家的菜烧来烧去就是那几个,都背得出来,喏,蛋饺,白斩鸡,油豆腐嵌肉,脚爪炖黄豆……”她说着笑了。
母亲抿了口酒。今天过年,她也倒了点米酒。
两个人的年夜饭,寂静是寂静,父亲不在这些年,林林早习惯了。两个人都想吃慢一点,把这顿年夜饭拖得长一点,还是很快吃完了,六点半都没到。
“我来。”她从母亲手里抢下抹布,洗过碗,收拾干净灶台,切了盘水果,又拆了包西瓜子。
母亲吃着苹果,问她上次那个男孩子怎么样了。她说:“他不约我,叫我怎么办。”母亲说:“你也要找找人家,别老是等着人家找。你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心思?”她不接话,母亲仍啰啰嗦嗦说着:“我就知道你没心思,你结婚不结婚关我什么事,我也管不了,反正我快死了,随你去!”她怪母亲过年的日子说什么死啊活呀的,母亲居然生气回房间,砰地关上门,不理她了。
她决定过一会再去看母亲——她想生气,就先生一会气。电视里正在放魔术,魔术师正在往一只鸡蛋里变金戒指,她想看清楚魔术师是怎么做手脚的——魔术师总是用很夸张的手法吸引住观众的眼睛,让观众忽略真正关键性的动作。可她再瞪大眼睛,还是不知道金戒指什么时候钻到鸡蛋里去的。她要有这种本事就把父亲从兰姨那里变过来。她想着自己也笑了,他的心不在这里了,变过来有什么用?又看了一个节目,想起母亲,推开门,房间里黑漆漆的,母亲竟像已睡着多时了。
“妈?妈?”她叫了两声。
她原来还想说句让她高兴的话,这时倒呆了一呆,望着床头柜上的白塑料药瓶在夜里白得触目。
母亲夜里睡不着觉,靠吃药才能睡半夜,已经好几年了。她还在想父亲吗?或者想那个卖抽水马桶的男人。 她轻手轻脚地出去,关上门。电视里一群人正在跳舞,她立在门边望去只觉得屏幕上闪闪发光。四壁却是暗淡的,是一只八支光节能灯管的亮度。她一个人穿着旧棉袄,裹着薄毛毯,抱着热水袋缩在沙发上。她在等十二点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守着这个时间放炮仗,连房子也震动起来,窗外灰茫茫的一片烟雾。她看着自己长了一岁。
年三十过了,林林的年才开始。年初一晚上她要到奶奶那邊去。林家人多,年初一晚上都集中在奶奶那里,大厨则是几个儿子女儿轮着当。
林林虽说归母亲,奶奶发过话,不管怎么说,她总归是林家的孙女,林大生这一支也只有她,兰姨和前面的丈夫有儿子,不会再给林大生生一个孩子出来。
林林吃了中午饭就在烦,几点去好呢?去早了,也就是坐在那里看电视,只能跟着表弟看篮球赛;去晚了又好像去了就为了吃饭,很没良心,阿爷奶奶给她的压岁钱最多——可怜她年年来年年一件格子大衣。可是钱给了她,下次来依旧是这件大衣,于是怪她把钱贴到母亲那里去了,怪她笨,钱也管不住,又怪她母亲,日子过成这样,连女儿的压岁钱也要克扣。她说话又要帮着母亲又要帮着自己,很累。
父亲打来电话时她还在医院里。她想在医院坐到差不多了再去,正玩手机游戏,手机突然响了,是父亲的号码。看来钱有了,她瞄了母亲一眼,母亲的头不觉昂了起来,看着她。
挂掉电话,林林朝母亲扮了个鬼脸,“叫我现在去。”
大年初一,林大生的电珠厂冷冷清清的,花坛上的菊花已经枯成黑色,依旧挂在枝头上。
林林上了楼,看见兰姨也在,心里先冷了。父亲给她钱一向背着兰姨的,这是父亲的习惯,不是有意瞒着兰姨,否则,父亲欠母亲多少钱兰姨怎么知道?
屋子里飘着酒气,看上去他们刚吃过饭回来,还喝了酒,这酒把父亲前两天的晦气一扫而光,换了一副红光满面的气色。看见她,父亲指着边上的两个人叫她叫人,“一个是周叔叔,一个是周叔叔的外甥永熹。”
林林便朝年纪略大那个人招呼道:“周叔叔好。”正要说“你也好”,突然掠到一张光洁的脸,鼻根很长,眼睛不大,眉毛浓浓的,坦坦然然看着她。
大概经常有人当他电影明星,她那一愣,也在他意料之中,微笑说:“我名字不太好写,永远的永,熹是喜欢的喜下面四个点。”
她略一点头,便转过去问:“爸爸,叫我来什么事?”
“你陪永熹出去转转,我们有点事情要谈。”
兰姨笑吟吟地说:“林林,永熹第一次来,你找几个有意思的地方陪他看看,你们年纪相差不多,有你当向导就最好了。”说着怜爱不尽似的看着永熹说:“对不对?永熹?”不等他说话,也根本没想让他说话,眼光跳过父亲,瞟回到她身上,叮嘱说:“周叔叔是你爸爸的客户,老朋友了,你们早去早回,你也早点去奶奶家。”
林林最讨厌兰姨拿腔作势的样子,扭头看了永熹一眼,真想他不接受这个建议。但是永熹很高兴地站了起来,跟在她身后。她只得带他下了楼。
她想这肯定是兰姨的主意,看兰姨巴结他们的样子。她想着,走了好一段,才没好气地说:“你想看什么?”
“随便啊,我没来过,听舅舅说这儿的花灯很有名气。”
“你舅舅没告诉你这儿看花灯要等元宵节?”林林还在介意自己刚才那一点失态,一直冷声冷气的。
“没听他说起过,正好放假,就跟他过来了。”
“你还在读书?”
“嗯,在读研究生,再过半年就毕业了……”
“哦。”这倒是林林没想到的,“你读什么专业?”
“电气。”
“你父母倒愿意你在外面过年?”
“我母亲,和我父亲……好多年前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舅舅……”
林林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她不想说“我父母也离婚了”,好像这样她就跟他有共同的话题了似的。她才不要跟他们这边的人多来往呢。想是这样想,为了弥补对他的冷落——这冷落也太明显了,她不是那种没礼貌的人——走一段路,她指着旁边介绍道:“这是这边最大的电影院。”再走一段路,又指着前面介绍道:“那儿是商业区。”自己听着也干巴巴的,她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可以讲给一个没来过的外地人听。
前面就是寒山了。平常这里就清净,年节上,人更少了,她踌躇地问:“上去吗?好像没什么意思。”
他站在下面,仰着脸看着她,他长得真像明星,这种长相,喜欢他的女人会很多吧。她偏不像那些女人那样。也不征求他意见了,转过身往山顶走去。
寒山不高,山顶的水潭据说秦始皇去东海求仙经过时用潭水磨过剑,磨剑石现在还在。她想指给他看,在哪却忘了,绕着山腰转了两圈才找到。一看之下自己也很惊讶,她上次跟着同学一块来的,四五月之间,天有点热了,山上一片翠绿,磨剑石依着一个水池,碧绿通透的,倒也有几分仙气。现在却是冬天,整座山瘦枯枯的,水潭里的水积着枯枝败叶黑黝黝的像潭墨汁。她把这水通东海,大旱之年也不干枯的传说说了一遍,不好意思地说:“夏天很不错的,真不知道现在是这样子。”
“很好啊,很清净。”永熹说,还说听舅舅谈了半日生意经早不耐烦了。
她听不出他是出于真心还是逢迎,也不想知道。她是因为讨厌人多才来这里,现在又后悔没把他带到人多的地方。这山上除了上山时遇到一对男女,还没看见过别的游客,两个人这么走着,实在像谈恋爱的男女。她有意走在前面,跟他分开一点。
南坡上有块很开阔的草皮,被太阳灼得金灿灿的。她虽想着早点下山,但想到下了山,也不过是在奶奶家无聊地凑在人堆里看电视,还不如在这了。永熹不知道她想什么,还当她走累了,叫她歇会再走。
她犹豫一下,走到和他隔开一两米的地方坐下。走了那么多路,一坐下,累的感觉还是上来了。也是因为累了,这么放松着,晒着太阳,很舒服。读书的时候,她烦闷了,无聊了,就去学校后面的山上晒太阳。太阳既然能消除自然界的细菌毒素,也能消除人心里的细菌毒素。太阳能让她忘记掉一些东西,度过情绪低落的时期。父母谁也拿不出多余的时间给她,她很早习惯了一个人,跟人结伴反而不自在。可是这时也觉得,一个人坐着,风景再好,总是有些落寞的。她虽说上班了,很高兴跟人聊聊学校里的事,她还有找工作的经历,倒还是她说得更多,一说便说了一个小时,看时间不早了,才慢慢下了山。 山脚下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是棵雌树,据说原来还有一棵雄的,已经死了许多年了。树面钉的铁皮牌子上写着:唐代,1300年。虽脱光了叶子,两个人摸着粗壮树干还是惊喜了一番。
永熹伸手抱了抱,竟要抱四抱。叫她也去抱抱看,“你抱,大概要五抱。”
她跳下去,也去抱了抱树,转到永熹看不见她的地方,脸在树干上贴了贴,眼睛直望上去。笔直的,树干上生着阴阴的青苔,在冬天的气候里干巴巴的,但是很绿。这树的老让她忽然很想哭一哭,仿佛老是一样让人亲近的东西。
到了小街上,永熹买了两瓶冰红茶,递一瓶给她,她说不渴,可是那一递,有着强迫她的力量似的。她接过来,喝了一口,笑了,“冬天喝冰红茶!”
“冷的东西,冬天吃才有味道啊。”他说。
“你冬天会去吃冰淇淋吗?”
“当然了,冰淇淋就是要冬天吃才有感觉。”他说。
她不由侧过头看他一眼。他也侧过头来,接住了她的目光。和她表面的自在,实则的局促不一样,他是表面局促,而且这局促多半出于礼貌,无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勾在口袋上的手指,都表明他其实很自在,对一切都无所谓——就是他那一刹那的坦荡,她无端受了震动,难道自己一直活在拘泥不化的世界里?
到了大路上,永熹说他自己再逛逛,她爽快地朝他挥挥手,先走了。
路上,她心里仍有些奇怪的感觉。仿佛浑浑地做了个梦,又像浑浑地看了场电影。
远远看见布店,她的心遽然缩紧了,缩小了,身上,腿上,仿佛被薄膜样的东西粘缚住了,绊手绊脚。
布店的门上贴着歇业的红纸。布店阿爷开的,阿爷死后,奶奶撑着开了下去,又撑过了五年。
她绕到后门。对这儿的抵触,是因为兰姨吧,是因为兰姨堂而皇之代替了母亲,才开始的吧。
她抵触,又有什么用呢?林家老老少少都接受了这个事实。
店堂里除了门口照进去的一道光,依稀看得见一点柜台的轮廓。
她顺着这道光朝里走进去,看见奶奶坐在柜台后面,小姑姑依着柜台站着,像有意撇开众人躲在这里说话。
她尴尬地叫了声“奶奶”,没话找话地问:“爸爸来了吗?”
小姑姑突然说:“你不说你爸爸还好,一说我就一肚子气。”
她讶然看着小姑姑板着的脸,不知道小姑姑要说什么。
“真是没见过,怕那女人怕成那样……简直屁也不敢放。”
她仍立在暗影里,听出小姑姑骂的是爸爸。他不是在跟周叔叔談事情吗?倒已经跟兰姨一块来过了,三婶赞兰姨的大衣好看,兰姨说她本来想买另外一件,父亲嫌贵,不肯给她买。当着家里人的面,父亲觉得有些失面子,就说这件衣服镶了紫羔毛,也要五千,他们今年又没攒到多少钱。兰姨反唇相讥是他不会挣钱,上次那笔生意要是听了她的做成了今年哪里会亏掉这么多,还要她跳着脚到处找人借钱。脸说翻就翻,当着奶奶的面骂父亲活死人,屁用也没有。奶奶看不过,说哪有做老婆的这么骂自家男人,男人头上有真气,这么骂,是要把男人的心气骂没有了的。兰姨干脆连奶奶也骂进去了,说奶奶迷信,真是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子。一摔门走了。父亲追她去了,到这时还不回来。
林林听小姑姑说着,只有一个念头是清晰的——这女人装不下去了,或者不必装了。这是迟早的,“X”就是这么个女人。可是,你不也怪过母亲不会做人?她望着奶奶生满老年斑的脸,被几只大黑发夹夹着的头发白得触目惊心。奶奶一直是聪明的,一碗水端平,不在钱上亏待了自己的哪一个孩子,不让谁便宜了,也不让谁吃亏,她听不得别人说她偏袒,活到七十岁还没有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过。过年。林家。吵成这样。
她不知如何安慰奶奶,也不知如何替父亲辩护,空空地立着,走了不好,不走也不好。
奶奶摸出一个红包,递给她,“一会不要说,我给过你了。”
她忙伸手推,“我已经上班了,不能再拿压岁钱了。”
“拿着,奶奶知道你最苦,你爸爸不像话,你要争气。我和你小姑姑再坐会,你先上去。”
“奶奶,过年,你也不要气了。”她收了钱,讷讷无言地上了楼。
圆台面摆起来了,大红的台布也铺好了,摆上冷菜烟酒,里面的人,脸都冲着电视机。
每年都一样。这些菜。这些人。
门口还有一只椅子空着。
刚坐下去,前面的一张脸扭过来,一个清脆的声音也跟着响了起来,“哟,林林来了。”是三婶。她叫过三婶,二叔,二婶,小叔,小婶,一个个都回过头来,她顺势叫过了,依着三婶坐下。
三婶小声问她妈妈的病有没有好一点,又问她上班怎么样,抬手在她头发上捋了一下。
她以前并不觉得三婶好,她也根本不习惯跟谁诉苦,哪怕现在三婶的手几乎软化了她罩在心上的盔甲,依旧不想多说什么,只朝着三婶微微一笑。三婶也朝她微微一笑,笑得有些古怪。借着三婶的笑,她看见堆在自己身上的龌龊,是母亲的不堪和父亲的不堪加到了一起的龌龊。她勉强端坐着,眼睛在二婶和小叔之间的空隙里捉到一块电视屏幕,旁边是皱成一团的电视机罩子。这罩子是母亲给奶奶买的,上面绣着一节藕,从这节藕上生出来的茎秆顶着一朵荷花。她的目光定在那片尖尖的花瓣上,厨房间里传出来炖火腿的香味——吃完饭就可以走了。
有人上来了,听声音是父亲和兰姨。两个人笑着,父亲手里拎着瓶酒,说转了好些地方才买到这个牌子的。
没有人戳穿他们。一个小时前撕破脸皮的争执被一瓶酒体面地掩盖住了。一切都是体面的。大年初一。林家的团圆饭。奶奶拿了一叠红包上来了,好像她刚才根本没有生过气,她只是去准备这些红包去了,一个个发到孙儿孙女外孙外孙女手里。林林也有一个。她看了小姑姑一眼,小姑姑正和姑夫说话,根本没朝她看过来。
她低头把红包放到口袋里,手碰到前面一个红包,年年都这样,可今年这多出来的红包格外让她脸红。 “你带永熹去哪里了?”兰姨突然声音很响地问她。
她一愣,她和永熹在寒山的半日原来并不只是属于他们两个人,她不说,他也会跟他舅舅说,他舅舅也还是会告诉父亲和兰姨。
“寒山。”她轻声道,心里的尖冷不丁硬起来,放下手里的半只蟹,抽了张纸,揩着手上的油。她揩了很久也没有揩清爽,手依旧难堪地油着,淡黄的蟹油有一股浓烈的腥味。
兰姨绘声绘色说着:“这男孩啊,一张脸长得像韩国的电影明星……脾气好,读书又好,老周只有一个女儿,厂里将来有一半是他的。老林,林林要是嫁给他也算嫁着了。林林,你说对不对?”
交错的眼光里,林林站了起来,“我去洗手。”她有意把手上沾着油的那一面摊开了朝着大家,一头冲进厕所,锁上门,把嘈杂的笑声和说话声全都锁在了外面。
年初二,林林到了医院,忍不住把父亲和兰姨年初一吵架的事说给母亲听,为兰姨终于暴露出泼妇的一面高兴,认为林家的人终于开始看穿她讨厌她了。
母亲的脸上却并没有高兴的神色。
要不要说永熹呢?知道他是兰姨给她做的介绍,母亲不知会怎样讨厌呢。
“妈,”她望着母亲疲倦的脸,问道,“我的大提琴还在阁楼上吗?”
“怎么想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你想拉?”
“也不是。只是想起来了。”
“等我回来帮你拿吧,都叠到底下去了,把上面的搬开才拿得出来。”
小姑姑来看母亲,坐了一会就走了。她送走小姑姑回到病房,母亲盯着她,“你爸爸给你介绍男朋友了?”
“小姑姑说的?”她生气道,“你听他们嚼舌头吧。”一拔身站起来走到窗子那儿,头挨到窗框上。
对面大楼上的钟指在十二点半上。她凝视着指针,就像一条细线,把这一日匀称地一分为二,过去的一半和未过的一半都清清晰晰地在表盘子上,只有她的人生是模糊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不由她。
站了也不过几分钟,想着这是医院,母亲在生病,她又回过身去了,依旧坐到椅子上。母亲的嘴唇微微哆嗦着,也不知道气她,还是气林家的人,或者根本是气她自己,黯然道:“你听他们的话也没错,终究是跟着他们好,将来你总要跟着他们的。”
她诧异地望着母亲,“你在说什么啊?什么跟着他们?”
“我是说我死了——他们总归是你的爸爸妈妈。”
母亲那一刻的落寞让她硬起来的心又软下了,“那边,我真不想去了,钱拿回来,我也不会去了。你放心。”
母亲的脸偏到一边,“林林,不是因为他们介绍,我就不喜欢,你也不小了,结婚是大事情,他老家在那么远的地方,你难道跟他到外地去结婚吗?要是不去,他到这儿来,他的工作怎么办?现在找个事这么难;再说,生了小孩怎么办?他父母都不在这里,我是管不动了,我不牵累你就算好了……”
“好了好了,影子都没有的事,真是瞎操心。”她叫道,怪母亲想到哪里去了。她想着那个温煦的下午,想到他走前的那一瞥。难道她会爱上他吗?那是不可能的。
年初六下午,林林到医院里,母亲告诉她,上午医院里来了个專家,说她一个疗程已经到了,激素药多用不好,不如出院了。隔壁床上的老头生的是胃癌,昨夜疼得叫了一夜,闹得她睡不好觉,不如出院算了。只是医药费是一定要交了,叫她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行也回个话。
父亲的回话还是没有定数,说要过了初十再看。
母亲失望地说:“只好先找菊妹借了,我这就跟她说。”
菊妹是个山东女人,租了楼下的店面房卖炒货,卖了好几年了,母亲一个人无聊,常到菊妹店里去。林林不大喜欢菊妹粗声大气的,但也无话可说,看着母亲拿她的手机拨了菊妹的电话,心里说不出来的怅然。
菊妹却没有食言,钱拿来连借条也不肯写,说什么时候有了再还给她就是了。母亲担心的还是父亲到时又拿不出钱来,她跟菊妹说好过了初十一定还,“万一还不了她,菊妹还当我骗人。”
“她既然肯借给你,不会这么想的。”她安慰母亲。
母亲想了想,说:“这倒也是。”
她知道母亲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会结个疙瘩。初八上了班,趁办公室里只有她和小吕,问小吕能不能借给她两千块钱。小吕当场就把皮夹子拿了出来。她难为情地红着脸,再三说要借也过两天再借。小吕这才把皮夹子放回去,问她:“林林,你觉得洋洋这个人怎么样?”
“洋洋?不错呀?”她模棱两可道,不知道小吕在想什么。
“想不想我跟你做介绍?”
“给我做介绍?可我觉得他喜欢的是你呀?”
“他喜欢我?”
“真的,我就是这么感觉的。”
“你别开玩笑了,我有男朋友,洋洋家里条件很好的,我来给你们做个媒怎么样?”
她不知道怎么推脱,先说自己还不想找,想到不想找也像个推脱,不足以让人相信,又强调说都是一个单位的太熟了。
“这倒是,两个人一起,说好也好,照顾得到,说不好也不好,总归不自由。天天都在一起,也没新鲜话好讲。你再想想吧。”
她坐回到铁皮柜后面,竟是不能平静了。洋洋的脸刚刚浮上来,又换成了永熹的脸。中午吃饭时,洋洋捧着盘子过来,在她边上坐下。她正一口一口机械地往嘴里塞着饭,电话响了。是父亲,这一次他倒没有拖,叫她晚上就到他那儿去,钱有了。
晚上下了班,她在食堂吃了点,就去父亲厂里。
兰姨不在,父亲一个人坐着,正在抽烟,抽屉开着,桌上放好了一个信封。黄的牛皮纸信封,也看不出厚薄。
“林林,这里是四千块,你拿回去给你妈妈吧。”
她望着信封,盼了那么久,只恨父亲掐着这钱不肯给,真盼到了,心里竟一阵无边无际的空阔,空阔到如一片汪洋大海,没有一只船,也没有一片树叶子,是真正的空阔,隔在她和父亲之间。
摩挲着信封,“对不起,爸爸,什么忙都帮不上你,只会跟你要钱。”
“跟爸爸还讲客气。爸爸是没有钱,要是有,怎么会舍不得给你?爸爸只有你一个女儿呀,再说这次你也帮了我的忙呀,这钱是周叔叔给的预付款。你觉得永熹怎么样?”
“这是兰姨的意思吗?”想到兰姨吃饭时说的话,心里的尖又顶了出来,声音随即冷了。
父亲摇头,像是在怪她不该多心,说:“是她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妈妈不会同意的。”
“妈妈是妈妈的意见,你自己怎么想?他下半年就毕业了,想在这里找工作。我看跟你很般配。”
她拿着信封,似乎父亲的话把她又粘缚住了,连心里刚顶出来的尖也失去了作用,要花点力气才挣脱得开。她把信封放到包里,仍说:“妈妈不会同意的。”
她下了楼,又打开包看了看,确信信封在里面,又往楼上看。这里,她以后真不用来了吗?不会再看见爸爸,兰姨,永熹,所有这些人。父亲办公室的灯亮着,那么长一排窗,只亮了这一只灯。
她走了很远,回到家,把钱交给母亲,独自待在房间里。眼前仍是这只灯,在天蓝色的窗帘背后定定地亮着,竟如亮在万世皆空的地方,独独地看着她。她不由扑到窗前,哭了起来。总有一天她会背叛母亲的吧,像抽掉垫在小石子下的布,看着它跌到更深更让人茫然的地方。风吹到她火烫的脸上,她凝望着黑暗中对面人家的窗子,朦胧地反照出夜空和枯树,仍不懂这一只灯,何以勾出她心里这样大的伤心。
她去年才来这里上班。母亲先是嫌不是正式的,又嫌钱少,又嫌她过去读书不用心。然而,好歹这里给了她一张桌子。
桌面很新,可角上不知被什么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桌子跟人的脸一样,有了疤,就破了相。她想换一张,又觉得自己刚来,挑三拣四不那么好。
她还是很珍惜这张桌子的。来了没多久就年底了,发台历的人也给了她一本。后来,陆陆续续又添了订书机、笔筒、印台、号码机,还有水生植物。一张办公桌应该有的慢慢都有了。最后添上的是一只米色文件柜,屏障一样,在她不想说话时把她挡起来。
后天就是大年夜了,大家都在讨论怎么过年。过年原来有那么多玩法,她真是不知道,被人问到过年的计划,从文件柜后面探出头,窘迫地笑笑,“我妈住院了,今年哪里也不会去吧。”问的人诧异这样一个回答,把话扯到别的上头,又笑开了。
林林回过头,朝着墙壁坐坐好。叫她说什么呢?她的手在键盘上很重地揿着,揿出卡嗒卡嗒的响声——过年了,母亲却生病了。就算不生病,她们也不会去哪里玩。年初一照例到奶奶家……以前年初二会到舅舅家看看外婆,现在外婆没有了,这一趟也省掉了……她有点羡慕她们这么大肆谈论出行的计划,可她根本没有出去的钱。别多想了,就在家里看电视好了。她卡嗒卡嗒打着字,这边笑声刚静一静,走廊那头主管的办公室又轰地传出一片笑声。
好像是银行的,来了好几个。她过去几趟了,站在门口,手就是敲不下去。同事说他们多半是来给主管拜年的,别不小心让主管说她没眼色……有时笑声听着没有了,她决定敲门了,笑声又欢快地飞出来。
她到底还是熬到下班时间才走,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一直在想自己这种不愿跟人开口的脾气怎么养成的。母亲过去最爱跟人讲她小时候乖,在立囤里一只娃娃玩半天。那個立囤,其实就是一只竹笼子。也许,是她先知先觉地发现哭闹根本没有用。母亲是厂里的“三八红旗手”“生产标兵”,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市长——也是女的——亲自给她颁的奖。从女市长手里接过奖状的感觉,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至少值得一个女人为了有精力工作把孩子关在竹笼子里。
她和母亲相反,什么事她都不积极。
天阴着,马路灰沉沉的,虽然灯笼还没挂出来,她依旧感觉到过年的气氛。这种气氛是从往家里搬年货的人身上传出来的吧,再在空气里像传花粉一样传着。她远远望见自己家的房子,一幢老公寓,从前是灰色的,现在刷成砖红色,奋力朝车门口挤去,想着早上出门前差点说,“我中午走不开,不回来了。”
可是,她无力对主管说的话同样也无力对母亲说。
门口放着母亲的蚌壳棉鞋,穿得太久,鞋帮已经歪了。她默默地望着,仿佛这是母亲胃痛发作时歪斜的脸,为没有请假早点回来涌上一丝歉疚。
母亲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勇往直上,她只会缫丝,二十几年来只在缫丝这一件事上用足了心思,哪怕受够别的女工的口水,背后说她跟厂长副厂长睡觉,她也还是只管提起全身的劲没日没夜缫她的丝。她那种铁一样的意志是在丝厂哗地倒闭、父亲从家里搬出去之后一下子崩塌的。最初听到母亲黯败着脸诉说那个叫汪雪兰的女人,林林还有几分莫名其妙的高兴。这个静寂的家里终于搅进来一个女人。母亲终于疼了。她为母亲的疼高兴,直到见了后来被她叫作兰姨的那个女人,她的高兴才彻底烟消云散。
她开了门,一房间浓烈的油烟气,客厅豁然空着,桌子已经拖到窗台边,空着,什么都还没摆上去。
母亲从厨房间探出头,皱着眉头说:“怎么这时才来?我喊了楼下扫地的,给了几块钱,叫他搬好了。”看她不动,顿脚喊道:“快点把烛台酒盅拿出来呀,我还有两只菜,马上炒好了。”
她有些羞愧,洗了手,爬到柜子顶上翻出一只纸箱,小心捧下来。
烛台是黄铜的,沉甸甸的。她的心也沉甸甸的。昨天在病房里母亲就说要回家,“过年了,你外公外婆总要请一请。”她没有说话,看着母亲跳下床找医生去了,自己只是望着床上开着一串串紫色小花的床单发呆。别的床上都是印着红十字的白床单,只有母亲嫌医院的床单不干净,睡过死人,枕头也是家里的。医生见她也是没办法,跟她说:“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自己负责。”
她把新买的一对蜡烛插到烛台上,没有忘记在烛台上垫上红纸。很小她就跟在外婆边上,跟屁虫一样看外婆张罗香烛酒菜,耐心地教她:“林林,酒杯要这样摆,记牢啊,分两排,喏,这样,一排十二只……烛钎上要垫张红纸,这样蜡烛油不会滴到桌子上……”
她听的时候以为糊涂,过了头才知道每一句都这样深的刻在脑子里,竟是一句都没有忘。
外公死后,外婆更相信地底下的那个世界了,跟她说:“你外公托梦给我,说桃树种好了,年年开桃花,等着我去。”她被外婆的话弄得背上寒浸浸的。外公这一等真是漫长啊,孤寂地看了三十年桃花。这三十年里,外婆每到阴历二十七八必定拎着装着蜡烛锡箔的元宝篮赶过来,替母亲烧一桌菜供供神。母亲拗不过外婆,就像她拗不过母亲吧。一样的。她只有听外婆唠叨:“林林,要谢谢土地公公,土地公公保佑林林太太平平。林林给太公太太磕头,太公太太保佑林林读书读得出。”小时候每到这种日子,她最不愿意同学来找她,怕她们好奇地看来看去,说她:“林林,你们家这么迷信啊。”
母亲把菜端过来,往两只酒杯筛上酒,点了香,到门口去了。
林林不想看母亲翕动着嘴喊“爸爸妈妈太公太太你们一道来”可笑的样子,去沙发上拿了个垫子,端端正正地摆到桌前的地上。
一支蜡烛冒着黑烟。
有一年,外婆突然大惊小怪叫刚到家的爸爸快点出去。
“什么事啦?”父亲摸不着头脑。
“你爸妈信耶稣,有冲撞的。你看,这支蜡烛冒出来这么大的烟。”外婆说,脸色也变了。
“妈叫你走,你快走吧。”母亲也催他走。 父亲很不高兴,还是换上鞋走了。
林林拿起剪刀剪掉了一截灯芯。黑烟没有了,火苗静静地燃着。
父亲当年走出去的心情,母亲理解几分呢?外婆,是更不知道了。外婆在床上撑过了半年,走了,自认一辈子没有对不起祖宗过,走得很安然——这已是父亲搬出去的第七年,父亲跟兰姨摆了喜酒,结了婚。父亲没说为什么不叫她回来吃喜酒,她在酒席上出现,父亲会有一点尴尬吧。外婆最后的几个月在她床上过的,母亲在电话里问她接外婆过来好不好,她想着外婆萎缩将死的身体觉得不舒服,可她讲不出不要外婆睡她的床。
父亲搬走后,母亲有过一段不孤枕独衾的日子。她假期里回来见过那男人,说是在建材市场卖抽水马桶,个子挺高,脸也周周正正,付钱的时候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猥琐。她冷眼看着他像男主人一样为这个家莫名其妙的开销付钱,瘦长的手指在皮夹子里翻着。当着她的面,母亲不好意思显得太兴奋,背着她偷偷抛一个眼风给他。她只作不知,清楚地看到钱脱手时,从他眉头上闪过的微小的心痛。
她断定他们不会长久,对母亲的解释——他们早就认识,年轻时候就倾慕她,知道她现在一个人,有时过来看看她——不置可否。倒是母亲越说越激动,“我也是人呀,我也要有人来看看的呀。”她放假在家那段日子多少打乱了他们有规律的会面,他为母亲支付了几次医药费后就不见了。外婆成了母亲的救星,母亲把一腔没有着落的心思放在了外婆身上。
反正她还有一个学期毕业,床空着也是空着。还是春天里,她在宿舍夜里一向习惯关掉手机的,那夜,她看着屏幕熄了,愣了会,摸索着开开。冥冥中,她好像感应到外婆要走了。电话果然一早来了,天刚蒙蒙亮,她被手机的震动震醒,听到母亲在那边说:“林林,你外婆刚刚已经走了。”母亲只说了这一句就呜咽起来,像根导火线从遥远的家里逶逶迤迤地烧过来,她也跟着呜咽起来。
香灰一寸一寸软落下来。
香是用来引路的,把去往另一个世界的人引到他们过去熟悉的地方来。没有香,他们会迷路吗?会找不着生前住过的地方?
她想着他们鱼贯着进来,依次落座,外婆会不会笑着看她?欣慰没有白教她?
她和外婆一直很疏远。这是因为外婆没有带过她,她刚会站就被母亲扔到了立囤里。站不住了,她会软趴趴地坐下来,沾着自己拉出来的屎尿。
母亲委屈地辩解过,“那时我上班忙呀,你外婆要烧饭。”
印象里,外婆烧了一辈子的饭。烧到烧不动了,在火中化成一堆灰,放到那只油光发亮的瓦瓮里还是烫的。母亲叫她和表妹表弟一起带着骨灰到山上去。
她迷茫地问:“你们呢?”
“我们去镇上的安息堂。山上现在规定不可以再葬进去。这样,别人只当你外婆放在安息堂了。”
她瞪着眼睛看着母亲。这样的事也偷偷摸摸吗?
她和小姨的女儿菲菲、舅舅的儿子小涛看着大人们捧着空骨灰盒哭哭啼啼走了,三个人走小路上了山。
开着淡黄小花的荆条横堵里伸出来,拦在路上。骨灰一直是小涛捧着,他比她小一岁,已经在街面上混了,他的镇定让她心里很安定。可是,她和他的世界那么远,他们只是在新年头上,一个喊一声“林林”,一个喊一声“小涛”。舅妈对母亲只有恨,恨他们买房子,开饭店赔本欠了一屁股债,卖假烟罚款,母亲只拿出那么点钱。
她立在外公的坟前,看着掘墓工掘开不到一米,把瓦瓮放了进去。朝菲菲和小涛望望,他们两人也不声响,垂着手肃然不动。
这样就好了?不挖深一点了?她充满疑问。
菲菲后来很大人气地怪怨小姨和母亲想出这种办法,只让他们三个孩子去做安葬这样一件大事。
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说。
她不是也没有说。
她回了学校。那一阵她很脆弱,常常在黄昏宿舍没人的时候伏在床沿上大哭,想那只瓦瓮,想一个人死了以这种方式化入土中。
母亲第二次筛了酒,问她:“磕头了吗?”
“还没有。”她起身走到垫子跟前跪下去,恭恭敬敬磕了三下。
“林林。”母親的声音突然那么轻,温和的,温柔的。
“嗯?”她的声音也轻了,也温和了,温柔了。
“你问问你爸爸,他还欠我的四千块能不能先拿一点回来?再过几天我要出院了,你好好跟他说说。我真的没有钱……付给医院都不够,不是要逼他。”
“嗯。”她只有答应。
母亲关照她等下再筛一次酒,端着脸盆去阳台了。
烟气洇进来。
林林透过阳台门上嵌着的玻璃,看见一蓬蓬烟盘旋着,从熏得发黑的破面盆里飞起来,飞远。
这只描金的红牡丹花面盆是母亲结婚时的陪嫁,现在成了化纸钱的器物。
祖宗们酒喝了,饭吃了,钱拿了,就好走了。
母亲蹲在阳台角落里,偶尔耸起一点稀白的头顶。她嫌染头发麻烦,买了只假发套,又常常忘记戴,引得邻居惊叹:“宁宁,头发怎么白成这样了?大生不像话,你也犯不着气成这样。”母亲听了常常爽脆一笑,“不关大生的事。我像我妈……我妈四十几岁头发就全白了……”
大生,是林林的父亲。林大生。
母亲还是又染发了。隔一段时间,从头顶先白出来,是一朵花苍白的芯子。母亲自己并不觉得。父亲搬走前跟她抱怨:“你妈这个人呀,是最没有诗情画意的。你看她搓肉圆子,滴溜滚圆不掺一点淀粉的大实心货。”
那时,她和母亲都没有听懂父亲话里的意思,她叫母亲肉圆子搓小一点,母亲搓出来还是很大。父亲挟起一个放在碗里叹了口气,林林只当没看见,拼命往嘴里扒饭。对母亲,父亲早没有喜欢了。
阳台门“吱呀”一声开了,母亲端着面盆进来,嘴里吁着气,一只手扑哧扑哧拍着衣服上的灰星,抱怨:“你要有男朋友就好了,我们也好放几串鞭炮。”抱怨虽抱怨,面上又是安详的,她总算完成这件大事了,在自己差点也要归入这些人当中时,她一点不乱地完成了。 林林和母亲一起把桌子拖好。母亲叫她吃饭,她回答食堂做包子,路上已经吃了。
她怕稍一犹豫,母亲会盛上饭,夹上两大块肉,硬叫她吃下去。
请过的菜,她始终觉得难以下咽,是她心理作用,还是这菜被香烛熏烤得确实没有了味道?
出了弄堂,她又回身看了看,母亲的后背空荡荡的,屁股也空荡荡的。不是一下瘦了十几斤,母亲也不会疑心自己生了癌,恨不得她立刻把男朋友带回来,好把她的手郑重地交到那个男人的手心里,让他一心一意地代她照顾好她。
愈是这样,林林找男朋友的事愈是成了一件遥远的事。她真怕男朋友来了,见到母亲这个样子。
谁担得了谁的一世?
在建材市场卖抽水马桶的男人,贴了母亲几年的生活费、药费,摸一次钱心痛一次,他再也受不了母亲没完没了的病了。
讨钱一直是她的任务,她不去讨,就得母亲去讨——先是讨生活费,再是讨离婚时父亲欠的那笔分手费。
钱是父亲提出来给母亲的,算是一次性补偿。他自己提出来,又拿不出钱,付了一半,另一半成了欠账。
这两年母亲住一趟医院,她往父亲那儿要一趟钱。她和父亲都练出了一副无赖相,从前父亲只要在电话里露出点不好办的话音,她说声,“那好吧,爸爸,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就挂了电话。现在,她不拿回一点钱就不走,蜡烛一样戳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赖到父亲叹气,开抽屉,数钱,无奈道:“喏,拿去。我只有这一点,你也看见了,回去见到你妈不要瞎讲。”
林林拿到钱,每次都讲:“谢谢爸爸,爸爸我回去了。”嘴巴却情不自禁一撇,这薄薄的几张钱放到皮夹里去了也还是瘪的,明明是一整块肉,硬被父亲切成了肉丝,塞到嘴里嚼都不嚼就没了。
有一次她问菲菲:“你说他真的没有钱,还是钱被那女人捏了去了?”
菲菲说:“我看是真的没有。稍微有点钱也不会住到这么一个地方的吧?”
菲菲和她,还有小姨——菲菲的妈妈,一道到父亲的厂里去过。
那天也是太气人了。
她放假在家里闷了几天,上午去会同学了,回来母亲告诉她她刚走,把玻璃窗砸碎了,还站在楼下骂了两个钟头。小姨过来,劝母亲一会了。
她?就是被家里的亲戚骂作“X”那个女人?
她愣了愣,怀疑母亲先说了不对头的话,又觉得她这样怀疑是在偏袒那个女人。
母亲坐在沙发上,像是被沙发的黑皮面吸走了,只突露出一个小小的头——她又忘了戴假发套,睡裤底下露出两只黄蜡蜡的脚杆,平静地说:“大概为了我到你爸爸那儿去了。”
自从父亲搬出去,母亲还没有去找过父亲,她一直有着奇怪的自尊心。她到底耐不住了?要去找他了?
“我跟他说,‘你在外面也住了这么些日子了,我跟林林都等着你回家。’”
“他怎么说的?”
“他叫我回家。”
“你就回来了?”
“我摔碎了他吃茶的杯子。”
母亲平静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林林呆了一呆,问:“她就寻上门来了?”说到“她”,头不由往右偏了偏。仿佛那个女人此刻就在她们身后藏着。
林林从母亲和小姨的神色里看出自己应该找一找父亲。至少名正言顺骂那女人一顿,骂得她抬不起头做人。
一股浩荡不平的气冲得她站起来,红头涨耳道:“我去找她!我现在就去找她!”
小姨担心她一个人去吃亏,硬把菲菲喊过来。看着她们下了楼,追出来道:“算了,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什么女人把他迷成这样!”
父亲的电珠厂那一阵刚刚开业。在兰姨的唆使下,他从单位辞了职,专做汽车电珠生意。她带头闯进去时,他坐在会客的沙发上,老板桌后面坐着一个女人,白生生的一张瘦长脸。
就是“她”。“X”。
不知为什么,她之前一直把她想成古画上的仕女,纤弱,文静,漂亮,那样才配得上她父亲。
就是这张她觉得难看的脸有着神奇的粘性,把她父親粘住了。他的眼睛努力地转了几下,才把眼睛转到了进来的三个人身上,从这三个人挑衅的眼神里发现了不对头的东西。
“林林!”他吃惊道,“你怎么来了?”又看菲菲,“菲菲,带林林回去。”他没有看小姨,虽然他平常总开玩笑叫她小妹。
“X”站起来,笑着走到她面前,“你是林林?你看到了,你爸爸在这里很好。回去吧,告诉你妈下趟不要随便到别人这里来摔杯子。这么差的素质怎么留得住丈夫。"
小姨冷笑道:“你有素质?你有素质勾引别人的丈夫,还敢跑到别人家里砸玻璃窗?”
“你有证据吗?”“X”忽地抬起尖尖的下巴颏,逼近一步道,“什么叫勾引?说话要有证据,你看见了?你看见我让林大生操我了?”
小姨的脸刷地红了,“这里还有孩子呢,你讲话别太下流了。”
“哈!”“X”笑得更加响了,“林林,你看见我让你爸爸操我了?你看见了?”
林林的脸羞愤地红了,突然明白母亲也好,她也好,全不是这女人的对手,一个操字就够让她们败下来。她们全部的自尊胜不过一个操字。她硬着头皮说:“这是我家的事,不用你管,我来找我爸爸回去。”
“X”收起笑,“林林,你爸爸不会回家的。不相信你问问你爸爸,他肯不肯回家?”掉过头问林大生:“大生,你女儿叫你回家呢,你自己告诉她,你回不回去?”
她真想像小时候那样冲上去拉他,把他拉回家。父亲抬了抬手,好像想要摩一摩她的头顶,却又颓然地垂了下去,“林林,回去吧。”他离开椅子,站在房间当中,衣扣只扭了最上面一个,下面的豁开着,露出圆胖的肚皮。
“爸爸!”林林叫道,眼泪从眼睛里淌了出来。
她不知道怎么从那儿走出来的,菲菲和小姨一个在她左边一个在她右边,她好像是被她们挟着出来的,浑身酸痛,好像刚从粪坑里爬出来,又像被人强奸过,浑身都是白花花的污迹。 三个人闷声不响走到一个岔路口,小姨说:“林林,我们回家了,你也回家吧。别想了,他不是你爸爸了。”说完拉着菲菲气哄哄走了。
几年过去了,她始终记得兰姨那一声喝:“林大生!你女儿叫你回去,你听见了,还不出去!出去啊!”始终记得父亲听了兰姨的那一声喝后,慢慢地矮下去矮下去,蹲在地上不动了。
父亲干得并不好,别人做老板,从自行车换到摩托车,从摩托车换到小汽车,从桑塔纳换到宝马奔驰,他来来去去还是一部电瓶车。见客户,约吃饭,吱溜吱溜满街窜着。
倒是兰姨取代了母亲,不久就讨得阿爷奶奶的欢心。在阿爷奶奶这里,她是乖巧的儿媳妇,是帮父亲赚钱的女强人。好几次,奶奶当着她的面说母亲,“宁宁人是好,就是不会做人。”
有奶奶在,兰姨每次见她都客气地招呼她,“林林来了啊?有时间多来看看爸爸。”每趟都解释,“你爸也很困难,不然欠你妈妈的钱早给了。”
林林听了笑笑,不想说,“他困难,你的手表哪来的?你的戒指谁花钱买的?”她想到母亲光秃秃的一双手,很为母亲不值。但是,母亲自己也不怨恨的事,又要她恨什么?
她和他不过是钱的关系。就是这个关系也就要结束了。按照协议,她工作了,从今年起他不再给她生活费了。欠母亲的一万五,零敲碎打的,也只剩四千块了。
也就是说,她和父亲之间还存在着四千块钱的关系。
走进点心店,林林找了一个靠窗口的位置,把包放在对面座位上,替父亲占着。小时候跟着父亲出来吃点心,总是她占座,荡着两条腿等父亲买筹码回来。父亲人排在队伍里,眼睛时不时在她身上转一转,眼睛眯一眯,那是在叫她不要急,乖乖等着。
她眼前朦胧了。
空气里弥漫着生煎馄饨的肉味。肉味漆进了桌椅,也漆进了墙壁里。隔着窗上的水汽,灯光朦朦胧胧地汇成五颜六色发亮的光斑。她看着,并不着急父亲还不来。她今天心情有些奇特,这奇特是同事洋洋带给她的,下午他突然飞快地把一只滚烫的烤玉米递给她,没有说什么就走了。她回过神,看到的只是一只肥撅撅的屁股,一晃,从门里消失了——洋洋别的地方都还好看,就是一只屁股难看,好像被人从腰间拎起来一点,不那么挺拔了。
这只玉米现在还放在包里。
她望望给父亲占着座位的包,面前浮起两只大而圆的眼睛,在镜片背后一眨一眨。她想着这两只眼睛,老是躲闪的仿佛在揣摩什么似的,正是这两只眼睛,让她觉得洋洋不那么诚恳,藏着世故和油滑。
门推开了,进来的正是父亲,她忙伸手朝他招了招。
父亲趔趄着走过来,扳着台面坐下去,朝两边看了看,问她:“你吃什么?”
“小馄饨吧。”
父亲瞅着旁边一个正在抹桌子的服务员,“来碗小馄饨。”
“你不吃?”
“我还有事。”
“爸爸?”
“嗯?”
“你的脚怎么了?”
“摔了一跤。”
“是不是酒又喝多了?”
“没喝。骑车,夜里看不清。”
林林想著电话里父亲身边嘈杂的说话声,年底了,父亲很不容易吧,每个来要钱的人都要应付。他想不来的,但是她说一定要当着他的面说,他才答应。从前光洁开阔的额头上挤着好几道皱纹,每一道都是深的。她是墙头上的草,许久了。在母亲这边,同情母亲,到了父亲这边,又同情起父亲来了,她脱口道:“爸爸,你比上次又老了一点。”
父亲掬起一点嘴角,似笑非笑地道:“你都这么大了,都要谈男朋友了,爸爸当然老了。说吧,什么事。”
父亲的神态让她的目光缩回到桌子上,自顾自,头也不抬地说:“妈妈上礼拜又住院了,瘦了十几斤……皮包骨头一样……”她飞快地看了眼父亲。他只在抽他的烟,下巴微微抬着。母亲的病并不能让他心软,也许还令他讨厌。她决定快点说完,说完就走。
可是等了好一会,他仍一言不发地抽着烟。
“你知道,虽然有医保,百分之二十要自付的。”她想着逼一逼父亲,语气却已经软了,“她每个月不到七百块钱,吃药都不够。”
父亲把眼睛转向她,定定看着她。
“我买了件大衣……你知道我的大衣还是读大一时买的……我也没有钱了……工资本来就低……”她吞吞吐吐说着,突然发现父亲搁在桌上的手上有一块乌青。
父亲抽完烟,揿灭了,说:“林林,你告诉你妈,钱我想想办法看,不一定有。你叫她自己也想想办法,不要老指望我。”
她傻着眼看着父亲走到门口,推开门,走了出去。门弹了回来,她的心里一片空荡,一个惊讶的声音在叫着,怎么是这样!怎么是这样!他又走了!她就不应该听他的跑到这家点心店里来。她应该一直戳在他办公室里,戳到他没有办法开抽屉拿钱为止。
他竟连她上班怎么样,吃一碗小馄饨够不够也没有问。也没有为这碗馄饨付钱。她还有别的委屈——一件大衣穿五年的委屈。这委屈这么深,不能开口跟母亲讲,不能开口跟要好的同学和同事讲,跟谁也不能讲。
——可是,她随即想到她不也没问他有没有去医院看一看,说起来伤筋动骨一百天呵。他那么潦倒,快过年了,身上哪有一点过年的样子。
他在发愁,他整天都在发愁,为了钱。
这不是他自找的吗?要是他那时没听那女人的话辞职,还待在原来的单位,也不会弄成这副样子。
是他自己要这样,她不用同情他。
馄饨送上来了,她呼噜呼噜把馄饨吞到肚子里,在碗边放了一块五毛钱,抹抹嘴,推门走了出去。
手松得太快,门砰地弹了回去,后面传出来一个女人的叫声。是门弹到人了?她突然觉得这个人就是兰姨,做作地叫着。让她叫去。她不想管,头都不想回。
康华医院的每一间病房都在夜色里放着光明。
林林站在台阶上望着冷冷清清的大厅,大理石地面泛着白闪闪的光。她转了两次车,就是为了到这里,现在却不想上去了——她不单没有拿到钱,还多了另外的损失。 这两年见父亲一次,她就受一次损失。她损失的是她最宝贵的自尊心。这是埋在她身体里的暗器,用来防护自己的,却屡屡在父亲那儿受着损。
她是不想上去了,不想装出笑脸骗母亲。风吹着她的眼睛,吹得凉飕飕的。风拍着大衣的衣领,这样大的衣领,买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就看上了这件——活像两只猪耳朵,在风里掀动。父亲用那样的眼光看着她——不是责怪她没钱还买大衣,而是她居然买了这样一件大衣。
管门的老头站在门房里朝她望着,大概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又不进去,有些生疑。
她拨了母亲的手机,眼睛望着十层楼,说:“我去过了……说等两天再说。”
“哦。”母亲声音很平静。
“……我不上来了。”她又朝门房望了望,老头坐下去了,头低着,一个小姑娘,能做啥坏事呢?是她自己在作怪。她的自尊心。
“你早点回去吧,天气冷。”母亲关照。
“嗯。”她说了不上去,心里又后悔,每天夜里她都陪母亲坐一会的。可母亲住的六人一间的病房有人进进出出一刻也不安生,实在讨厌。还有病房里的空气,人身上的热气,药水味,闷得她喘不过气。可是她不上去母亲多少有些失望吧,她的心又开始在深不见底的水里恍惚地漂着。
“对了,林林,你去菲菲家,把那碗鱼给她们送过去。”
她不说话。
“肉你夹几块出来,留着明天吃,剩下的也送过去,菲菲喜欢吃我烧的肉。”
“都给他们吧,我不要吃肉。”她终于找到话说了。
这次是母亲不说话了。
“那我走了?”
“嗯,路上当心,早点回家。”母亲挂了电话。
母亲不在家,一开灯,迎接她的总是一道惨白的光。波浪形的天花板中间的吊灯坏了五只灯泡,只用一只灯泡也够亮了,母亲换了节能灯管,很异样地长出一截。这房间其实不适合弄得太繁复,墙上贴的墙纸又是一朵朵花,房间显得异常的小。
父亲搬出去的前一年,突然兴致高涨地把家里新装修了一遍。房间的塑料地毯也掀掉了,铺上暗红的柚木地板。
母亲冷眼看着父亲一个人兴兴头头忙着,说他不知道又在翻什么花样,这花样想来是父亲对留在这个家里作的最后一次努力,最终却也没有留住他。林林吸吸鼻子,吸掉一点清水鼻涕。
请过外婆的菜依旧一动不动地搁在桌子上。林林望着被青菜、煎豆腐众星拱月一样围着的鱼,看上去仍浓油赤酱,皮却有些干缩了。
菲菲家缺这样一条鱼吃?林林不高兴归不高兴,仍旧找了饭盒,装好了,拎着出了门。
菲菲家离她家不远,这些年她却很少上门。自从她和菲菲、小姨找过父亲以后,总挥不去丢脸的一幕,尤其菲菲走之前冲着蹲在地上的父亲丢下的那句话——“林大生,你不是人。”
有这样一个大姨,菲菲也很烦吧,母亲生病,她跟小姨少不了要来探望,少不了带点东西带点钱。母亲受了他们的情,只好隔一阵烧点菜送过去。
母亲从来不想这在她是多么别扭的事。菲菲的爸爸在市政公司上班,逢年過节一箱箱东西搬进家,什么没有,要吃这样一条鱼。
小姨从她手里接过鱼倒没说什么,也没多看,收进厨房了。一会把空盒子拿出来,还有一兜橙子——强调这个是脐橙,美国的,叫她走时带回去。
看个头光泽也知道这不是一般的橙子,小姨的口气也不是炫耀——是叫她留着自己吃,别又让母亲拿去做人情。可是小姨的好意也会触动她内心发射暗器的开关,心里的尖遽然突起来,被这个尖顶着,她坐不了一会就想逃出去。虽然缺钱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小姨,要是小姨肯借,她就不用找父亲了,她经常这样想。她真的不想再去问父亲要钱了。可是真到了这里,借钱的话成了肥皂泡,她看着它们一个一个没有声音地碎了。
小姨叫她坐,先问母亲是不是还好,接着问上次介绍给她的男朋友有没有约过。
她老老实实说:“约过两次,就不约了。”
“你也要主动点,现在哪还像过去,非要男孩子主动。”小姨说,拿过一张报纸叫她看,“喏,这里,你看。”她扫了题目一眼,写的是八零后的女孩主动出击求婚。“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了。”小姨对这个话题好像有很多感慨,表示她并不赞成,但是人只能顺应时代,否则就被时代抛弃了。她放下报纸,没接着小姨的话说下去,知道她一接着说下去,小姨就没完没了了。小姨在单位做行政,最擅长做思想工作,总说,“林林,你要想想你们家的情况,你妈妈身体这样,你爸爸又指望不上,你自己工作这么一般,不嫁个家境好点的将来怎么办呢?”弄得她一见那男孩先就想起那三套房子,连他什么样子都没有记住。
“林林,你上来。”菲菲在楼上喊她。她说声:“我上去了。”逃一样上了楼。
菲菲在房间里玩电脑,背朝着她笑着说,“我妈又在说那三套房子了?”
林林往菲菲粉红的双人沙发上一躺,“还不是那三套房子。”
“你就嫁给他吧,你一天不嫁,你妈和我妈想着那三套房子就一天不放心。”菲菲大笑。
她拍了菲菲笑得乱耸的背脊一下。
“我早就跟她们说过了,三套房子是好,可也得喜欢,不喜欢房子再多也没有用。林林,说真的,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难得今天菲菲有谈兴,她把腿缩上来,盘着坐着,想着,“我么?有点男人气……不要太难看……”她忽儿想起洋洋,越过洋洋的脸尽力想象着她现在还看不清的一张脸,那张脸就在那儿,离她很近,又让她觉得难以描述。那是张老成的脸,眼睛里有很深的东西,那些东西洋洋没有,那个父母有三套房子的男孩也没有。
“喂,林林,你喜欢男人年纪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我反正很受不了比我大的男人。”
她惊奇地望着菲菲的背脊说:“我跟你正好相反,我最受不了比我小的男人。”
菲菲沉默了一会,突然笑起来,“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你有恋父情结,弄不好会照你爸爸的样子找男人。” 这她倒从来没想过。她的心思不在这儿,她并不想很快找男人。但其实,这是她拿来搪塞别人的,她在学校里交过一个男朋友,她真想他把她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也不回来了。
可那是不可能的,父亲已经不要母亲,她不能再不要母亲。她只是跟他约会了几次,还去学校后面的树林转了几圈,乌鸦在枝头上叫着,他们在一座坟前找到一块空地,互相望了望,如果他躺下去她也会躺下去吧,她那时的念头那么疯狂。
她坐正一点,“我刚刚见过爸爸……他摔了一跤,脚也摔坏了……他其实也很可怜的,要不是兰姨他根本不会弄成这副样子……”她的鼻子不禁有些发酸,此时菲菲这间昏暗的房间好像能引发她不愿让人知道的一些情绪。
“他自己难道没有责任?”菲菲的声音冷下来。每次都这样,一提到父亲,菲菲的声音就冷了。
“林林,我一直没跟你说过。”菲菲走过来,坐在她边上,手轻轻地碰了碰她的肩膀。这说明她有秘密的话告诉她。
“什么事?”她惊异地望着菲菲。
“有一次我去你家,你爸爸一个人在……”
她看着菲菲。
“他在房间里看电视,我听见电视机开着……他说,是菲菲呀,来,进来看电视……我进去一看,你爸爸躺在床上,电视机开着,在放那种片子……”菲菲的声音低下来,手指转了两下。
她先还迷茫,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的手指,突然顿悟了,面孔一下子涨得通红。
“真的,林林,我不骗你,我说我不看,说了就走了……”
“这种片子很多人都看的吧。”她软弱地申辩。
“你仔细想一想,别觉得不高兴,你爸就是迷上那玩意之后变的……我告诉你,男人女人最要紧的是那件事好不好。”
是这样吗?
有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完片子就往楼下小饭店跑,她知道那家小饭店的老板娘,下巴肉嘟嘟的,胸部也肉嘟嘟的,笑起来乱颤。
再后来,他就认识兰姨了。
小姨夫回来了,怎么说他们过年想去武义玩,订了带温泉的度假村,问她去不去,她怎么告诉他们她不去了,母亲还在住院,怎么跟他们说要走了,拎起那兜橙子——美国的橙子,开门出来,这些在她脑子里变得混混沌沌的。直到听见“砰”的一声响,她才发觉已经站在小姨家门外的楼梯上了。
她想着小姨的话:“你跟菲菲住一间,夜里我们出去泡露天小温泉,头上就是月亮。”“你想一想这种感觉。”“一起去吧,反正车里还能坐一个人。”又一次感觉到在小姨嘴里自己就像一件不碍事的行李。
菲菲说过的话紧接在这之后跳了出来。她知道菲菲没有说谎,父亲看的片子就放在床头抽屉里,一叠香港武打片底下。她拿出来放过,又面红耳赤地塞了回去。她的眼前又一次浮现出男人女人纠缠在一起的画面。
她从巨人般立着的香樟树腊梅树中间穿出去,月色里影影晃晃的树叶子让她影影晃晃地想着:男人女人最要紧的是那件事好不好——父亲在兰姨身上找到了母亲没有的东西吗?
只是出去了这么一段时间,家里的灯没有那么惨白了,还有些柔和,旧扑扑的柔和。她低着头推开自己房间的门,看着床上铺的粉红床罩。外婆留在上面的痕迹永远在她记忆里:痰罐子,茶杯,药瓶,报纸。这些东西直到她回学校,母亲仍未收拾掉。六月,她毕业了,打电话告诉母亲回家的日期,母亲才收拾掉,铺上现在这条床罩。这是小姨说的,小姨说:“林林,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妈好,她就把你外婆用过的东西原封不动搁在你床上,还把照片挂在墙上。”
外婆的遗像挂在客厅墙上,正对着门,进来的人先看见外婆的脸。
外婆的脸并不阴森,她笑得很和煦,面前永远放着一只水果,母亲隔两三天换一只,撤下的她自己吃。
她坐了一会,把窗打开,把灯拧灭了。月光很亮,这真是一个苍白的黑夜——不管怎么样,她现在宁静了,一曲熟悉的乐曲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这个世界上只有林大生知道林林曾经想当一个大提琴手,在她根本还不懂的年纪。
那个下午,五岁的她突然被橱窗里挂着的琴迷住了,非要走进去,迷住她的也许并不是橱窗里的那把琴,她是被拉大提琴的女人迷住了——她轻轻地摇摆着上身,就像鱼摆着身体在水里游着,越游越远,停下来好一会才感觉有人伸手拍了拍她的脸,赞道:“好漂亮的孩子呵。”林林被人赞了,放大胆子摸了摸琴。
她说:“爸爸,我也要拉大提琴。”林大生笑了起来。林大生从来没有拥有过琴这种东西,除了小学升初中前混在大合唱的队伍里唱过一次《歌唱祖国》,他也就是洗澡时刮胡子时吹几下口哨,哼几段忘了歌词的流行歌,他没有音乐上的嗜好,也没想过自己的女儿会有这种嗜好。
林大生说:“好,不过,林林,你晓得吗?你还没有那把大提琴高呢。”
他挑了支口琴,呜呜地吹了两下,说:“林林,我们吹这个好不好?”然而林林不肯要,他只得把口琴放了回去。那天林大生是在尴尬中把林林从商场里拉出来的。
“小孩子嘛,过一阵劲头就过去了。”林大生对营业员说。
又过了一年,林林过六岁生日时,林大生才下决心把她看了无数次的琴抱回了家。
大家都把这当成一个望女成凤的父亲的豪举。
“这钱都够买台电视机了!”母亲怪林大生太惯着林林了。小孩子哪能这样,买个玩具提琴玩玩就行了。为了这把琴,家里拖延了几年才看到电视。
时间过下去,就像母亲当初预料的,林林并没有拉出来什么名堂。她拎着琴,一个礼拜去提琴老师家一次,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一年。林林后来才听母亲说起,那把琴买了没多久,父亲的建筑公司死了两个人,从脚手架摔下来死的,这件事闹得很大,父親简直焦头烂额,口水仗打了半年多,家里的玻璃窗无缘无故被人砸了两次,家属的激愤才平息了,拿着骨灰和赔到的钱走了。父亲调到公司下属的另一家厂。那家厂在郊区,父亲早出晚归了一段日子,改成一个礼拜回家一次。母亲对这个判决很不服气,到处找人说情,想把父亲调回来,她还去找过给她颁过奖的女市长。女市长早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她的努力最后毫无结果,学琴的事自然撂下不提了。那段记忆被她雕琢成一段电影片断,她曾经那样过——拉着父亲的手,穿得很整齐地朝提琴老师家走过去,身上笼罩着光芒——艺术的超越平凡人的还有虚荣心的光芒。这种日子只维持了一年,被母亲形容成“劈柴”的琴声就从家里静止了。琴先是竖在床后的夹道里,后来嫌碍事,被搁到大衣橱上去。最后,又和舍不得扔的脚盆面盆破阳伞一起被搁到了阁楼上。 林林再次看到那个拉大提琴的女人,已经读初中了,别人送了小姨夫几张音乐会的票子,她跟菲菲和小姨一起去听的,用小姨夫的话来说,就当开一次洋荤。这趟洋荤,心里最受震动的是她——眼睛自始至终盯着那个女大提琴手,这个大提琴手不一定就是她以前见过的那个,只不过过去的十五年的人生,把两个拉大提琴的女人合成了一个人。
听完音乐会,林林在电脑上找到一支大提琴曲《杰奎琳的眼淚》,才知道五岁的突发奇想和杰奎琳那么相似——杰奎琳三岁就想当大提琴手,四岁过生日拥有了自己的大提琴,十六岁成名。同别的爱什么死在什么上的艺术家一样,杰奎琳只活到四十二岁就死了。
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她并不爱大提琴,她爱的是成为并不是自己的大提琴手。这是两条看似一样,却并不相同的路。
那天夜里,林林把“爱什么死在什么上”用钢笔写在了每天做作业的桌子上。
林大生第一次打了她,四个雪白的指头印子留在她脸上,她竟不知道疼,也没有哭,捂着脸呆呆地望着他。他拍着桌子,叫她马上把这行字擦掉。她很委屈,还是照办了。那时她还不知道这句话是老舍说的。
如果林大生知道这句话是老舍说的还会打她吗?她没有再爱上过什么,她又会死在什么上?
又是一天过去了。年前的日子变得出奇地慢,林林把迷蒙的目光从纸上移向身畔的窗子,看着汽车在远远的马路上开过。什么都在过去,年也会过去的,鞭炮声像是催逼,催逼着她从一年的这头跨到另一头去。
她听见洋洋进来的。
她对别人的关系一向很麻木,虽然很早知道主管前脚走,一个科室的小吕后脚就串门去了,却直到最近才发现小吕去的是洋洋那儿。
那么洋洋过来不一定就是来找她,更可能找小吕。
不知道洋洋说了句什么,小吕笑起来。
小吕笑起来声音里有一种和她宽大的身体不大相称的尖细。林林一动不动坐着,只要两只手摸在电脑键盘上,她心里就是踏实的。仿佛她也是一台电脑,一台机器。一台机器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和烦恼的。然而她还是觉得自己落败了,败在她没有的尖细的声音里。她改变了回过头去跟他打个招呼的想法,朝着墙噼噼叭叭打着字。听他站在窗边跟小吕说他哪里也不想去,就在家里看电视,她心里一动,难道他和她一样,也不愿意过年出去?
她听着他朝她走过来,又不真的过来,隔着两步,敲着铁皮柜说:“喂,别忙啦,你们主管又不在,还不歇一会。”
她不愿意洋洋真当她因为主管不在偷懒,笑道:“现在不多做掉点,假期上来了,要把我打死了。”
她以为洋洋看一会就走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还不走,站在后面看着她打字,还叫小吕过来,“小吕,你看林林打字真快啊!”
小吕说:“快有什么用?我又不是打字员。”
她的脸僵住了,两只手摸在键盘上,像两只螃蟹,索索索索地爬着,永远爬不远,永远只在原地。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手势很可笑,但是屏幕上的字一行行打出来了,她打好一页,熟练地把纸从打印机里取出来,和原件一起放到边上。想说的谦虚的话从喉咙里消失了,就像一个人脚一跨,从桥上跳到河里消失了。她的谦虚用自杀的方式走了。她于是什么也没有说。额头变得有些冷,有些僵硬。但是小吕的笑声在这个下午依旧有着刺激性,虽然小吕什么也没发觉到。她们锁了门,一起走到电梯里,小吕的肩膀亲热地挨着她的肩膀。
电梯在一楼停下来。
“明年见!林林。”
“明年见!小吕。”
林林的围巾裹得很紧,遮去了她的半个脸。这半个脸有了围巾的防护,也给了在风里吹着的那半个脸温暖。
〓〓
下午,母亲从医院回来了,钻在厨房里忙了许久,年夜饭依旧是请过外婆的那一桌子菜。少了鱼和肉,实在不像年夜饭,鱼的位置母亲补上了一只砂锅。
砂锅里的汤还在沸腾着,蹿出白汽。汤里是母亲住院前买好的鱼丸、蘑菇、冬笋,还有刚搓出来的肉圆子,还是很大很傻的——现在没人说了。
母亲拿了汤勺过来,也坐下了。今天晚上她不去医院了,悄悄跟医生说好明天一早查房前再去,身上依旧穿着围裙。
“林林,真对不起你,没什么给你吃。奶奶家菜多,明天你去奶奶家多吃点。”
“奶奶家的菜烧来烧去就是那几个,都背得出来,喏,蛋饺,白斩鸡,油豆腐嵌肉,脚爪炖黄豆……”她说着笑了。
母亲抿了口酒。今天过年,她也倒了点米酒。
两个人的年夜饭,寂静是寂静,父亲不在这些年,林林早习惯了。两个人都想吃慢一点,把这顿年夜饭拖得长一点,还是很快吃完了,六点半都没到。
“我来。”她从母亲手里抢下抹布,洗过碗,收拾干净灶台,切了盘水果,又拆了包西瓜子。
母亲吃着苹果,问她上次那个男孩子怎么样了。她说:“他不约我,叫我怎么办。”母亲说:“你也要找找人家,别老是等着人家找。你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心思?”她不接话,母亲仍啰啰嗦嗦说着:“我就知道你没心思,你结婚不结婚关我什么事,我也管不了,反正我快死了,随你去!”她怪母亲过年的日子说什么死啊活呀的,母亲居然生气回房间,砰地关上门,不理她了。
她决定过一会再去看母亲——她想生气,就先生一会气。电视里正在放魔术,魔术师正在往一只鸡蛋里变金戒指,她想看清楚魔术师是怎么做手脚的——魔术师总是用很夸张的手法吸引住观众的眼睛,让观众忽略真正关键性的动作。可她再瞪大眼睛,还是不知道金戒指什么时候钻到鸡蛋里去的。她要有这种本事就把父亲从兰姨那里变过来。她想着自己也笑了,他的心不在这里了,变过来有什么用?又看了一个节目,想起母亲,推开门,房间里黑漆漆的,母亲竟像已睡着多时了。
“妈?妈?”她叫了两声。
她原来还想说句让她高兴的话,这时倒呆了一呆,望着床头柜上的白塑料药瓶在夜里白得触目。
母亲夜里睡不着觉,靠吃药才能睡半夜,已经好几年了。她还在想父亲吗?或者想那个卖抽水马桶的男人。 她轻手轻脚地出去,关上门。电视里一群人正在跳舞,她立在门边望去只觉得屏幕上闪闪发光。四壁却是暗淡的,是一只八支光节能灯管的亮度。她一个人穿着旧棉袄,裹着薄毛毯,抱着热水袋缩在沙发上。她在等十二点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守着这个时间放炮仗,连房子也震动起来,窗外灰茫茫的一片烟雾。她看着自己长了一岁。
年三十过了,林林的年才开始。年初一晚上她要到奶奶那邊去。林家人多,年初一晚上都集中在奶奶那里,大厨则是几个儿子女儿轮着当。
林林虽说归母亲,奶奶发过话,不管怎么说,她总归是林家的孙女,林大生这一支也只有她,兰姨和前面的丈夫有儿子,不会再给林大生生一个孩子出来。
林林吃了中午饭就在烦,几点去好呢?去早了,也就是坐在那里看电视,只能跟着表弟看篮球赛;去晚了又好像去了就为了吃饭,很没良心,阿爷奶奶给她的压岁钱最多——可怜她年年来年年一件格子大衣。可是钱给了她,下次来依旧是这件大衣,于是怪她把钱贴到母亲那里去了,怪她笨,钱也管不住,又怪她母亲,日子过成这样,连女儿的压岁钱也要克扣。她说话又要帮着母亲又要帮着自己,很累。
父亲打来电话时她还在医院里。她想在医院坐到差不多了再去,正玩手机游戏,手机突然响了,是父亲的号码。看来钱有了,她瞄了母亲一眼,母亲的头不觉昂了起来,看着她。
挂掉电话,林林朝母亲扮了个鬼脸,“叫我现在去。”
大年初一,林大生的电珠厂冷冷清清的,花坛上的菊花已经枯成黑色,依旧挂在枝头上。
林林上了楼,看见兰姨也在,心里先冷了。父亲给她钱一向背着兰姨的,这是父亲的习惯,不是有意瞒着兰姨,否则,父亲欠母亲多少钱兰姨怎么知道?
屋子里飘着酒气,看上去他们刚吃过饭回来,还喝了酒,这酒把父亲前两天的晦气一扫而光,换了一副红光满面的气色。看见她,父亲指着边上的两个人叫她叫人,“一个是周叔叔,一个是周叔叔的外甥永熹。”
林林便朝年纪略大那个人招呼道:“周叔叔好。”正要说“你也好”,突然掠到一张光洁的脸,鼻根很长,眼睛不大,眉毛浓浓的,坦坦然然看着她。
大概经常有人当他电影明星,她那一愣,也在他意料之中,微笑说:“我名字不太好写,永远的永,熹是喜欢的喜下面四个点。”
她略一点头,便转过去问:“爸爸,叫我来什么事?”
“你陪永熹出去转转,我们有点事情要谈。”
兰姨笑吟吟地说:“林林,永熹第一次来,你找几个有意思的地方陪他看看,你们年纪相差不多,有你当向导就最好了。”说着怜爱不尽似的看着永熹说:“对不对?永熹?”不等他说话,也根本没想让他说话,眼光跳过父亲,瞟回到她身上,叮嘱说:“周叔叔是你爸爸的客户,老朋友了,你们早去早回,你也早点去奶奶家。”
林林最讨厌兰姨拿腔作势的样子,扭头看了永熹一眼,真想他不接受这个建议。但是永熹很高兴地站了起来,跟在她身后。她只得带他下了楼。
她想这肯定是兰姨的主意,看兰姨巴结他们的样子。她想着,走了好一段,才没好气地说:“你想看什么?”
“随便啊,我没来过,听舅舅说这儿的花灯很有名气。”
“你舅舅没告诉你这儿看花灯要等元宵节?”林林还在介意自己刚才那一点失态,一直冷声冷气的。
“没听他说起过,正好放假,就跟他过来了。”
“你还在读书?”
“嗯,在读研究生,再过半年就毕业了……”
“哦。”这倒是林林没想到的,“你读什么专业?”
“电气。”
“你父母倒愿意你在外面过年?”
“我母亲,和我父亲……好多年前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舅舅……”
林林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她不想说“我父母也离婚了”,好像这样她就跟他有共同的话题了似的。她才不要跟他们这边的人多来往呢。想是这样想,为了弥补对他的冷落——这冷落也太明显了,她不是那种没礼貌的人——走一段路,她指着旁边介绍道:“这是这边最大的电影院。”再走一段路,又指着前面介绍道:“那儿是商业区。”自己听着也干巴巴的,她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可以讲给一个没来过的外地人听。
前面就是寒山了。平常这里就清净,年节上,人更少了,她踌躇地问:“上去吗?好像没什么意思。”
他站在下面,仰着脸看着她,他长得真像明星,这种长相,喜欢他的女人会很多吧。她偏不像那些女人那样。也不征求他意见了,转过身往山顶走去。
寒山不高,山顶的水潭据说秦始皇去东海求仙经过时用潭水磨过剑,磨剑石现在还在。她想指给他看,在哪却忘了,绕着山腰转了两圈才找到。一看之下自己也很惊讶,她上次跟着同学一块来的,四五月之间,天有点热了,山上一片翠绿,磨剑石依着一个水池,碧绿通透的,倒也有几分仙气。现在却是冬天,整座山瘦枯枯的,水潭里的水积着枯枝败叶黑黝黝的像潭墨汁。她把这水通东海,大旱之年也不干枯的传说说了一遍,不好意思地说:“夏天很不错的,真不知道现在是这样子。”
“很好啊,很清净。”永熹说,还说听舅舅谈了半日生意经早不耐烦了。
她听不出他是出于真心还是逢迎,也不想知道。她是因为讨厌人多才来这里,现在又后悔没把他带到人多的地方。这山上除了上山时遇到一对男女,还没看见过别的游客,两个人这么走着,实在像谈恋爱的男女。她有意走在前面,跟他分开一点。
南坡上有块很开阔的草皮,被太阳灼得金灿灿的。她虽想着早点下山,但想到下了山,也不过是在奶奶家无聊地凑在人堆里看电视,还不如在这了。永熹不知道她想什么,还当她走累了,叫她歇会再走。
她犹豫一下,走到和他隔开一两米的地方坐下。走了那么多路,一坐下,累的感觉还是上来了。也是因为累了,这么放松着,晒着太阳,很舒服。读书的时候,她烦闷了,无聊了,就去学校后面的山上晒太阳。太阳既然能消除自然界的细菌毒素,也能消除人心里的细菌毒素。太阳能让她忘记掉一些东西,度过情绪低落的时期。父母谁也拿不出多余的时间给她,她很早习惯了一个人,跟人结伴反而不自在。可是这时也觉得,一个人坐着,风景再好,总是有些落寞的。她虽说上班了,很高兴跟人聊聊学校里的事,她还有找工作的经历,倒还是她说得更多,一说便说了一个小时,看时间不早了,才慢慢下了山。 山脚下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是棵雌树,据说原来还有一棵雄的,已经死了许多年了。树面钉的铁皮牌子上写着:唐代,1300年。虽脱光了叶子,两个人摸着粗壮树干还是惊喜了一番。
永熹伸手抱了抱,竟要抱四抱。叫她也去抱抱看,“你抱,大概要五抱。”
她跳下去,也去抱了抱树,转到永熹看不见她的地方,脸在树干上贴了贴,眼睛直望上去。笔直的,树干上生着阴阴的青苔,在冬天的气候里干巴巴的,但是很绿。这树的老让她忽然很想哭一哭,仿佛老是一样让人亲近的东西。
到了小街上,永熹买了两瓶冰红茶,递一瓶给她,她说不渴,可是那一递,有着强迫她的力量似的。她接过来,喝了一口,笑了,“冬天喝冰红茶!”
“冷的东西,冬天吃才有味道啊。”他说。
“你冬天会去吃冰淇淋吗?”
“当然了,冰淇淋就是要冬天吃才有感觉。”他说。
她不由侧过头看他一眼。他也侧过头来,接住了她的目光。和她表面的自在,实则的局促不一样,他是表面局促,而且这局促多半出于礼貌,无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勾在口袋上的手指,都表明他其实很自在,对一切都无所谓——就是他那一刹那的坦荡,她无端受了震动,难道自己一直活在拘泥不化的世界里?
到了大路上,永熹说他自己再逛逛,她爽快地朝他挥挥手,先走了。
路上,她心里仍有些奇怪的感觉。仿佛浑浑地做了个梦,又像浑浑地看了场电影。
远远看见布店,她的心遽然缩紧了,缩小了,身上,腿上,仿佛被薄膜样的东西粘缚住了,绊手绊脚。
布店的门上贴着歇业的红纸。布店阿爷开的,阿爷死后,奶奶撑着开了下去,又撑过了五年。
她绕到后门。对这儿的抵触,是因为兰姨吧,是因为兰姨堂而皇之代替了母亲,才开始的吧。
她抵触,又有什么用呢?林家老老少少都接受了这个事实。
店堂里除了门口照进去的一道光,依稀看得见一点柜台的轮廓。
她顺着这道光朝里走进去,看见奶奶坐在柜台后面,小姑姑依着柜台站着,像有意撇开众人躲在这里说话。
她尴尬地叫了声“奶奶”,没话找话地问:“爸爸来了吗?”
小姑姑突然说:“你不说你爸爸还好,一说我就一肚子气。”
她讶然看着小姑姑板着的脸,不知道小姑姑要说什么。
“真是没见过,怕那女人怕成那样……简直屁也不敢放。”
她仍立在暗影里,听出小姑姑骂的是爸爸。他不是在跟周叔叔談事情吗?倒已经跟兰姨一块来过了,三婶赞兰姨的大衣好看,兰姨说她本来想买另外一件,父亲嫌贵,不肯给她买。当着家里人的面,父亲觉得有些失面子,就说这件衣服镶了紫羔毛,也要五千,他们今年又没攒到多少钱。兰姨反唇相讥是他不会挣钱,上次那笔生意要是听了她的做成了今年哪里会亏掉这么多,还要她跳着脚到处找人借钱。脸说翻就翻,当着奶奶的面骂父亲活死人,屁用也没有。奶奶看不过,说哪有做老婆的这么骂自家男人,男人头上有真气,这么骂,是要把男人的心气骂没有了的。兰姨干脆连奶奶也骂进去了,说奶奶迷信,真是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子。一摔门走了。父亲追她去了,到这时还不回来。
林林听小姑姑说着,只有一个念头是清晰的——这女人装不下去了,或者不必装了。这是迟早的,“X”就是这么个女人。可是,你不也怪过母亲不会做人?她望着奶奶生满老年斑的脸,被几只大黑发夹夹着的头发白得触目惊心。奶奶一直是聪明的,一碗水端平,不在钱上亏待了自己的哪一个孩子,不让谁便宜了,也不让谁吃亏,她听不得别人说她偏袒,活到七十岁还没有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过。过年。林家。吵成这样。
她不知如何安慰奶奶,也不知如何替父亲辩护,空空地立着,走了不好,不走也不好。
奶奶摸出一个红包,递给她,“一会不要说,我给过你了。”
她忙伸手推,“我已经上班了,不能再拿压岁钱了。”
“拿着,奶奶知道你最苦,你爸爸不像话,你要争气。我和你小姑姑再坐会,你先上去。”
“奶奶,过年,你也不要气了。”她收了钱,讷讷无言地上了楼。
圆台面摆起来了,大红的台布也铺好了,摆上冷菜烟酒,里面的人,脸都冲着电视机。
每年都一样。这些菜。这些人。
门口还有一只椅子空着。
刚坐下去,前面的一张脸扭过来,一个清脆的声音也跟着响了起来,“哟,林林来了。”是三婶。她叫过三婶,二叔,二婶,小叔,小婶,一个个都回过头来,她顺势叫过了,依着三婶坐下。
三婶小声问她妈妈的病有没有好一点,又问她上班怎么样,抬手在她头发上捋了一下。
她以前并不觉得三婶好,她也根本不习惯跟谁诉苦,哪怕现在三婶的手几乎软化了她罩在心上的盔甲,依旧不想多说什么,只朝着三婶微微一笑。三婶也朝她微微一笑,笑得有些古怪。借着三婶的笑,她看见堆在自己身上的龌龊,是母亲的不堪和父亲的不堪加到了一起的龌龊。她勉强端坐着,眼睛在二婶和小叔之间的空隙里捉到一块电视屏幕,旁边是皱成一团的电视机罩子。这罩子是母亲给奶奶买的,上面绣着一节藕,从这节藕上生出来的茎秆顶着一朵荷花。她的目光定在那片尖尖的花瓣上,厨房间里传出来炖火腿的香味——吃完饭就可以走了。
有人上来了,听声音是父亲和兰姨。两个人笑着,父亲手里拎着瓶酒,说转了好些地方才买到这个牌子的。
没有人戳穿他们。一个小时前撕破脸皮的争执被一瓶酒体面地掩盖住了。一切都是体面的。大年初一。林家的团圆饭。奶奶拿了一叠红包上来了,好像她刚才根本没有生过气,她只是去准备这些红包去了,一个个发到孙儿孙女外孙外孙女手里。林林也有一个。她看了小姑姑一眼,小姑姑正和姑夫说话,根本没朝她看过来。
她低头把红包放到口袋里,手碰到前面一个红包,年年都这样,可今年这多出来的红包格外让她脸红。 “你带永熹去哪里了?”兰姨突然声音很响地问她。
她一愣,她和永熹在寒山的半日原来并不只是属于他们两个人,她不说,他也会跟他舅舅说,他舅舅也还是会告诉父亲和兰姨。
“寒山。”她轻声道,心里的尖冷不丁硬起来,放下手里的半只蟹,抽了张纸,揩着手上的油。她揩了很久也没有揩清爽,手依旧难堪地油着,淡黄的蟹油有一股浓烈的腥味。
兰姨绘声绘色说着:“这男孩啊,一张脸长得像韩国的电影明星……脾气好,读书又好,老周只有一个女儿,厂里将来有一半是他的。老林,林林要是嫁给他也算嫁着了。林林,你说对不对?”
交错的眼光里,林林站了起来,“我去洗手。”她有意把手上沾着油的那一面摊开了朝着大家,一头冲进厕所,锁上门,把嘈杂的笑声和说话声全都锁在了外面。
年初二,林林到了医院,忍不住把父亲和兰姨年初一吵架的事说给母亲听,为兰姨终于暴露出泼妇的一面高兴,认为林家的人终于开始看穿她讨厌她了。
母亲的脸上却并没有高兴的神色。
要不要说永熹呢?知道他是兰姨给她做的介绍,母亲不知会怎样讨厌呢。
“妈,”她望着母亲疲倦的脸,问道,“我的大提琴还在阁楼上吗?”
“怎么想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你想拉?”
“也不是。只是想起来了。”
“等我回来帮你拿吧,都叠到底下去了,把上面的搬开才拿得出来。”
小姑姑来看母亲,坐了一会就走了。她送走小姑姑回到病房,母亲盯着她,“你爸爸给你介绍男朋友了?”
“小姑姑说的?”她生气道,“你听他们嚼舌头吧。”一拔身站起来走到窗子那儿,头挨到窗框上。
对面大楼上的钟指在十二点半上。她凝视着指针,就像一条细线,把这一日匀称地一分为二,过去的一半和未过的一半都清清晰晰地在表盘子上,只有她的人生是模糊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不由她。
站了也不过几分钟,想着这是医院,母亲在生病,她又回过身去了,依旧坐到椅子上。母亲的嘴唇微微哆嗦着,也不知道气她,还是气林家的人,或者根本是气她自己,黯然道:“你听他们的话也没错,终究是跟着他们好,将来你总要跟着他们的。”
她诧异地望着母亲,“你在说什么啊?什么跟着他们?”
“我是说我死了——他们总归是你的爸爸妈妈。”
母亲那一刻的落寞让她硬起来的心又软下了,“那边,我真不想去了,钱拿回来,我也不会去了。你放心。”
母亲的脸偏到一边,“林林,不是因为他们介绍,我就不喜欢,你也不小了,结婚是大事情,他老家在那么远的地方,你难道跟他到外地去结婚吗?要是不去,他到这儿来,他的工作怎么办?现在找个事这么难;再说,生了小孩怎么办?他父母都不在这里,我是管不动了,我不牵累你就算好了……”
“好了好了,影子都没有的事,真是瞎操心。”她叫道,怪母亲想到哪里去了。她想着那个温煦的下午,想到他走前的那一瞥。难道她会爱上他吗?那是不可能的。
年初六下午,林林到医院里,母亲告诉她,上午医院里来了个專家,说她一个疗程已经到了,激素药多用不好,不如出院了。隔壁床上的老头生的是胃癌,昨夜疼得叫了一夜,闹得她睡不好觉,不如出院算了。只是医药费是一定要交了,叫她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行也回个话。
父亲的回话还是没有定数,说要过了初十再看。
母亲失望地说:“只好先找菊妹借了,我这就跟她说。”
菊妹是个山东女人,租了楼下的店面房卖炒货,卖了好几年了,母亲一个人无聊,常到菊妹店里去。林林不大喜欢菊妹粗声大气的,但也无话可说,看着母亲拿她的手机拨了菊妹的电话,心里说不出来的怅然。
菊妹却没有食言,钱拿来连借条也不肯写,说什么时候有了再还给她就是了。母亲担心的还是父亲到时又拿不出钱来,她跟菊妹说好过了初十一定还,“万一还不了她,菊妹还当我骗人。”
“她既然肯借给你,不会这么想的。”她安慰母亲。
母亲想了想,说:“这倒也是。”
她知道母亲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会结个疙瘩。初八上了班,趁办公室里只有她和小吕,问小吕能不能借给她两千块钱。小吕当场就把皮夹子拿了出来。她难为情地红着脸,再三说要借也过两天再借。小吕这才把皮夹子放回去,问她:“林林,你觉得洋洋这个人怎么样?”
“洋洋?不错呀?”她模棱两可道,不知道小吕在想什么。
“想不想我跟你做介绍?”
“给我做介绍?可我觉得他喜欢的是你呀?”
“他喜欢我?”
“真的,我就是这么感觉的。”
“你别开玩笑了,我有男朋友,洋洋家里条件很好的,我来给你们做个媒怎么样?”
她不知道怎么推脱,先说自己还不想找,想到不想找也像个推脱,不足以让人相信,又强调说都是一个单位的太熟了。
“这倒是,两个人一起,说好也好,照顾得到,说不好也不好,总归不自由。天天都在一起,也没新鲜话好讲。你再想想吧。”
她坐回到铁皮柜后面,竟是不能平静了。洋洋的脸刚刚浮上来,又换成了永熹的脸。中午吃饭时,洋洋捧着盘子过来,在她边上坐下。她正一口一口机械地往嘴里塞着饭,电话响了。是父亲,这一次他倒没有拖,叫她晚上就到他那儿去,钱有了。
晚上下了班,她在食堂吃了点,就去父亲厂里。
兰姨不在,父亲一个人坐着,正在抽烟,抽屉开着,桌上放好了一个信封。黄的牛皮纸信封,也看不出厚薄。
“林林,这里是四千块,你拿回去给你妈妈吧。”
她望着信封,盼了那么久,只恨父亲掐着这钱不肯给,真盼到了,心里竟一阵无边无际的空阔,空阔到如一片汪洋大海,没有一只船,也没有一片树叶子,是真正的空阔,隔在她和父亲之间。
摩挲着信封,“对不起,爸爸,什么忙都帮不上你,只会跟你要钱。”
“跟爸爸还讲客气。爸爸是没有钱,要是有,怎么会舍不得给你?爸爸只有你一个女儿呀,再说这次你也帮了我的忙呀,这钱是周叔叔给的预付款。你觉得永熹怎么样?”
“这是兰姨的意思吗?”想到兰姨吃饭时说的话,心里的尖又顶了出来,声音随即冷了。
父亲摇头,像是在怪她不该多心,说:“是她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妈妈不会同意的。”
“妈妈是妈妈的意见,你自己怎么想?他下半年就毕业了,想在这里找工作。我看跟你很般配。”
她拿着信封,似乎父亲的话把她又粘缚住了,连心里刚顶出来的尖也失去了作用,要花点力气才挣脱得开。她把信封放到包里,仍说:“妈妈不会同意的。”
她下了楼,又打开包看了看,确信信封在里面,又往楼上看。这里,她以后真不用来了吗?不会再看见爸爸,兰姨,永熹,所有这些人。父亲办公室的灯亮着,那么长一排窗,只亮了这一只灯。
她走了很远,回到家,把钱交给母亲,独自待在房间里。眼前仍是这只灯,在天蓝色的窗帘背后定定地亮着,竟如亮在万世皆空的地方,独独地看着她。她不由扑到窗前,哭了起来。总有一天她会背叛母亲的吧,像抽掉垫在小石子下的布,看着它跌到更深更让人茫然的地方。风吹到她火烫的脸上,她凝望着黑暗中对面人家的窗子,朦胧地反照出夜空和枯树,仍不懂这一只灯,何以勾出她心里这样大的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