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来我一直在进行着“先学后交以学定教”课题实验,课题实验的模式是:复习巩固——自主尝试——小组探究——多向交流——教师讲解——巩固延伸。确立了基本步骤是:复习旧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尝试——小组探究——学生汇报多向交流——教师点拨释疑——随堂作业——当堂检测——总结回馈目标——拓展延伸。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策略。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有:
一、自学提示作用不大。学生只是匆匆读一遍自学提示,既没有记住也没有真正理解,自主学习时也不按照提示去做,更不按提示回答。提示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解决策略:首先自学提示要紧扣学习目标、新知识点。二是让学生自己认真读一读,再找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说一说,真正弄明白自主学习时都要做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用心去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深入不够。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站在一旁要么似若无事,要么无目的巡视。
解决策略: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注意观察哪些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及时提醒,哪个同学遇到困难需要我们稍做提示,帮助其完成自学,了解学生在自学时学到什么程度,这样,在下一步小组合作时教师的参与更有目的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好掌控。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保证自主学习时间,就不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一问题曾长时间困绕我们,出现了完不成任务欠债积压。
解决策略:把自学环节延伸到课前——抓课前预习。每天给学生留好预习要求,预习要求可以是自学提示。学生在预习时做好笔记,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划出来。课上我们给学生少量时间来回顾预习内容,重点还是思考预习中没解决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时间保证。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预习的效果越来越好,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
四、小组合作交流无序,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1)随意性太强,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过程缺乏指导。(2)合作中没有秩序,分工不明确,甚至没有分工,没有达到互相交流,统一认识,加深理解的目的(既小组学习的目的);
展示汇报时没有体现小组成果,大多1名学生承担,只代表自己,没有小组意识,对问题没有明确的分工,参与率低;缺少组组互动。
解决策略:首先,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讨论。
(1)合理分组: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各组中均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
(2)有序讨论:小组学习要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明确,一个问题一问题的解决,达成共识或弄明白后再进入下一个问题。尽量让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承担一个问题,按顺序进行。汇报的时候也要体现这个顺序。小组学习还要让成员提出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成员互相解答,都解决不了,可请教别组同学或带到汇报中提出,求得其他小组的帮助。这个环节最关键,它不仅决定小组学习的质量,更决定课堂效率,是确保每个学生当堂完成任务的保证。对此,我们集中力量反复实践。
现在我们是这样做的:
以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为例:
自学提示:
1、指出1毫米给同桌看。
2、仔细观察,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那么
1厘米=( )毫米。
3、你手中是否有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量一量。
4、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好工1号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指出尺子上一毫米给同学看,其他同学有补充的:除了你指的另外每一小格都是1毫米,并连续指出几个。1题达成共识后2号同学回答2题,3号同学回答3题,4号同学答4题,处理方法同1号。然后组长再问一问谁还有不懂的,还有问题?小组汇报时也按这个顺序来汇报。
(3)、适度指导:教师要关注小组讨论,对最先结束的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拓展思维训练,对讨论相持不下或者不深入的小组要及时点拨,确保信息交流的质量,尽量做到防止时间空耗。
其次,引导学生有序交流,实现组组互动。
在汇报交流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当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时,每组要选派好代表发言,并共同组织好语言。汇报应是“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回答完问问自己小组有补充吗?然后再问问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当汇报的内容有几个问题时,小组长要把这几个问题分给小组每个成员,每个人都有汇报任务,汇报的内容是在小组讨论时达成的共识,而且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做好了准备。当第一名同学汇报完第一个问题时,同样问一问本小组有补充吗?先小组补充体现小组集体意识。然后再问一问其他小组同意自己的说法吗?如不同意其他小组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把第一个问题落实好。其他几个问题同样处理,很好实现组组互动,学生能在交流互动中透彻理解每个问题。当第一个小组学生已经把问题理解很好很透彻时,就不必再找其他小组重复性汇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每个小组展示完,如有疑难问题,要向其他小组求助,进行组组互动,全班解决不了,教师恰当启发讲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一、自学提示作用不大。学生只是匆匆读一遍自学提示,既没有记住也没有真正理解,自主学习时也不按照提示去做,更不按提示回答。提示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解决策略:首先自学提示要紧扣学习目标、新知识点。二是让学生自己认真读一读,再找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说一说,真正弄明白自主学习时都要做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用心去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深入不够。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站在一旁要么似若无事,要么无目的巡视。
解决策略: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注意观察哪些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及时提醒,哪个同学遇到困难需要我们稍做提示,帮助其完成自学,了解学生在自学时学到什么程度,这样,在下一步小组合作时教师的参与更有目的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好掌控。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保证自主学习时间,就不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一问题曾长时间困绕我们,出现了完不成任务欠债积压。
解决策略:把自学环节延伸到课前——抓课前预习。每天给学生留好预习要求,预习要求可以是自学提示。学生在预习时做好笔记,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划出来。课上我们给学生少量时间来回顾预习内容,重点还是思考预习中没解决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时间保证。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预习的效果越来越好,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
四、小组合作交流无序,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1)随意性太强,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过程缺乏指导。(2)合作中没有秩序,分工不明确,甚至没有分工,没有达到互相交流,统一认识,加深理解的目的(既小组学习的目的);
展示汇报时没有体现小组成果,大多1名学生承担,只代表自己,没有小组意识,对问题没有明确的分工,参与率低;缺少组组互动。
解决策略:首先,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讨论。
(1)合理分组: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各组中均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
(2)有序讨论:小组学习要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明确,一个问题一问题的解决,达成共识或弄明白后再进入下一个问题。尽量让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承担一个问题,按顺序进行。汇报的时候也要体现这个顺序。小组学习还要让成员提出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成员互相解答,都解决不了,可请教别组同学或带到汇报中提出,求得其他小组的帮助。这个环节最关键,它不仅决定小组学习的质量,更决定课堂效率,是确保每个学生当堂完成任务的保证。对此,我们集中力量反复实践。
现在我们是这样做的:
以三年级毫米的认识为例:
自学提示:
1、指出1毫米给同桌看。
2、仔细观察,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那么
1厘米=( )毫米。
3、你手中是否有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量一量。
4、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好工1号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指出尺子上一毫米给同学看,其他同学有补充的:除了你指的另外每一小格都是1毫米,并连续指出几个。1题达成共识后2号同学回答2题,3号同学回答3题,4号同学答4题,处理方法同1号。然后组长再问一问谁还有不懂的,还有问题?小组汇报时也按这个顺序来汇报。
(3)、适度指导:教师要关注小组讨论,对最先结束的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拓展思维训练,对讨论相持不下或者不深入的小组要及时点拨,确保信息交流的质量,尽量做到防止时间空耗。
其次,引导学生有序交流,实现组组互动。
在汇报交流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当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时,每组要选派好代表发言,并共同组织好语言。汇报应是“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回答完问问自己小组有补充吗?然后再问问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当汇报的内容有几个问题时,小组长要把这几个问题分给小组每个成员,每个人都有汇报任务,汇报的内容是在小组讨论时达成的共识,而且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做好了准备。当第一名同学汇报完第一个问题时,同样问一问本小组有补充吗?先小组补充体现小组集体意识。然后再问一问其他小组同意自己的说法吗?如不同意其他小组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把第一个问题落实好。其他几个问题同样处理,很好实现组组互动,学生能在交流互动中透彻理解每个问题。当第一个小组学生已经把问题理解很好很透彻时,就不必再找其他小组重复性汇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每个小组展示完,如有疑难问题,要向其他小组求助,进行组组互动,全班解决不了,教师恰当启发讲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