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化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读者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应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步提高而拓展,从而促使服务环境、服务内容亦发生相应的改变。读者工作的服务方式应由原来的被动向主动、传统向现代、单一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要努力做好宣传和引导科研、设计人员利用图书馆及图书馆资源的工作,更好地为科研设计服务。
关键词:科技专业图书馆 读者工作 网络环境 局域网络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50-02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根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各项服务活动。而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本院、本系统的科研、设计人员,读者结构单一化,文化水平较为一致,专业水准较高,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明确,读者的借阅需求一般都与本专业知识和研究课题有关。因而,读者工作的专业门类范围较窄,对各专业科研、设计人员的服务工作,应该更为深入。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信息数量大增的新形式下,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技术、新问题,颇具挑战性。如何做好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有效地服务于科研、设计人员,是科技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的变化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读者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今,图书馆经历了传统型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图書馆馆藏图书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单一的载体而是向多样性载体发展,它具有传统印刷型图书文献与现代数字型图书文献、又存在实物馆藏与虚拟馆藏。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科技专业图书馆资源,是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手段、服务的途径,都在不断地适应科研、设计人员的需求,而发生着变化。
1.1?服务环境的变化
科技专业图书馆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
(1)传统型图书馆是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科技专业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读者工作主要是利用本馆的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查找馆藏书目、开放阅览、外借及续借等项目服务,通常读者需到图书馆登记办理。(2)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相结合,读者工作包括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和现代图书馆服务两部分。复合型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从图书的采购、编目、借阅、催还、检索等方面,广泛的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并根据专业性的特点建立了各自的图书目录数据库及特色数据库,方便读者检索馆藏目录,然而读者阅览和外借还是需要到图书馆办理。(3)数字型图书馆,是对馆藏图书进行扫描、挂接,进行数字化处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全文阅览,实现网上在线阅览。读者可以不需要到馆,随时随地查阅馆藏图书,并可以根据需要复制、下载。
1.2?服务载体的变化
当前,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纸质的,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而现今的若干书刊,已逐步拥有电子版、网络版、以及虚拟的馆藏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入藏书刊类型正在改变,除了纸质的书刊外,还要入藏一部分电子版及网络版的书刊信息和图文资料。实物馆藏资源与虚拟馆藏资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1.3?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主要是阅览和外借的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手段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图书的检索只能通过手工进行卡片目录、书本目录、索引、文摘等进行文献检索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类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都给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由被动、封闭的服务向主动、开放的服务变化;由闭架借阅到开架借阅。除了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外,还增加了咨询服务、检索服务、科研课题服务、情报服务等服务方式。在服务手段上,逐步由传统手工服务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转化。
2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下,科技专业图书馆不可能仍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方法中,而是要在传统图书馆读者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高质量、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服务。
2.1?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
科技专业图书馆如何更准确、快捷、全面地揭示本馆馆藏图书文献,是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本院的图书馆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为了解决检索上的难题,便利地把馆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专业技术规范推荐给设计科研人员使用,更好地为设计科研服务,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及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本院的设计科研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络进入图档管理系统就能检索到所需的图书文献资料目录,或文献所在的位置。这几个图书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为设计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方便、更精准、更全面的检索途径。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是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2?利用局域网络为读者工作服务
局域网络的建立,为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提供了一个与科研、设计人员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及时了解本院的科研动态、学术交流、培训任务等,同时,科研、设计人员通过局域网络,可以了解科技专业图书馆服务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等工作情况。 (1)利用局域网络在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中,发布科技图书新书报道。(2)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催还。(3)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推荐服务。(4)利用局域网络在图档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本馆的实物馆藏进行目录数据更新、数据库维护、各目录数据库检索、书刊的借阅和归还登记、续借、图书的催还工作等。(5)利用局域网络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中,对本馆的虚拟馆藏刊名、题名、关键词、作者等进行检索,根据需要全文下载阅览等。
2.3?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
在图书馆读者工作中,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加强读者对馆藏图书的认识,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的阅读效率。它是图书馆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窗口,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
2.3.1?馆藏图书的宣传工作
图书的宣传工作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提高图书的利用率。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图书宣传工作,可以主动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将馆藏图书资源向科研、设计人员宣传介绍。通过公布栏粘贴、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局域网络等方式,向科技、设计人员宣传藏书范围、实体馆藏、虚拟馆藏、新书报道、数据库等。如本馆是以有色金属设计为主体,以及其它相关各个专业组成的,藏书范围主要是围绕18大类的学科专业来设置收藏图书的文献。本院图书馆还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同时,还拥有了虚拟馆藏:中文科技数字期刊。
2.3.2?馆藏图书的引导工作
读者引导工作是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检索文献资料、如何选择文献等方法,促使读者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本院图书馆根据本馆各专业图书的分类表,把分类表的第一、二級类目编成《科技图书的借阅指南》,分别粘贴在目录柜和图书库房里,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查找所需的各专业图书。对各目录数据库编制《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指南》,指导科研、设计人员了解和使用各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进行图书检索。同时,还可以参加与各专业处室新员工的培训工作,结合各专业处室对新员工培训的要求,为各专业处室有针对性地培养各专业人才,引导和提供相关的参考图书资料、手册、标准、设计规范等,让馆藏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科研、设计服务。
3 加强馆员的综合素质
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立,面对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服务手段,科技专业图书馆要求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学习能力更强;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流畅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撑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能熟练操作及应用计算机,包括图档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结构的字段设置、数据库测试、各数据库的录入、各数据库的应用、各数据库的维护等各项工作。熟悉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环节,掌握科技专业图书馆馆藏情况,对所管辖的科技专业图书馆中各类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具备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并能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加工、开发和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就是组织开发和利用馆藏图书资源,为科研、设计人员服务,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应根据不同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作为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只为了能把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给科研、设计人员利用。同时,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只有通过和科研、设计人员不断沟通,了解他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才能把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2] 冯昊.浅谈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进程[J].有色金属设计,2010.
[3] 冯昊.浅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J].有色金属设计,2011.
关键词:科技专业图书馆 读者工作 网络环境 局域网络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50-02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根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各项服务活动。而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本院、本系统的科研、设计人员,读者结构单一化,文化水平较为一致,专业水准较高,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明确,读者的借阅需求一般都与本专业知识和研究课题有关。因而,读者工作的专业门类范围较窄,对各专业科研、设计人员的服务工作,应该更为深入。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信息数量大增的新形式下,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技术、新问题,颇具挑战性。如何做好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有效地服务于科研、设计人员,是科技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的变化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读者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今,图书馆经历了传统型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图書馆馆藏图书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单一的载体而是向多样性载体发展,它具有传统印刷型图书文献与现代数字型图书文献、又存在实物馆藏与虚拟馆藏。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科技专业图书馆资源,是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手段、服务的途径,都在不断地适应科研、设计人员的需求,而发生着变化。
1.1?服务环境的变化
科技专业图书馆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
(1)传统型图书馆是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科技专业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读者工作主要是利用本馆的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查找馆藏书目、开放阅览、外借及续借等项目服务,通常读者需到图书馆登记办理。(2)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相结合,读者工作包括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和现代图书馆服务两部分。复合型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从图书的采购、编目、借阅、催还、检索等方面,广泛的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并根据专业性的特点建立了各自的图书目录数据库及特色数据库,方便读者检索馆藏目录,然而读者阅览和外借还是需要到图书馆办理。(3)数字型图书馆,是对馆藏图书进行扫描、挂接,进行数字化处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全文阅览,实现网上在线阅览。读者可以不需要到馆,随时随地查阅馆藏图书,并可以根据需要复制、下载。
1.2?服务载体的变化
当前,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纸质的,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而现今的若干书刊,已逐步拥有电子版、网络版、以及虚拟的馆藏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入藏书刊类型正在改变,除了纸质的书刊外,还要入藏一部分电子版及网络版的书刊信息和图文资料。实物馆藏资源与虚拟馆藏资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1.3?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主要是阅览和外借的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手段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图书的检索只能通过手工进行卡片目录、书本目录、索引、文摘等进行文献检索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类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都给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由被动、封闭的服务向主动、开放的服务变化;由闭架借阅到开架借阅。除了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外,还增加了咨询服务、检索服务、科研课题服务、情报服务等服务方式。在服务手段上,逐步由传统手工服务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转化。
2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下,科技专业图书馆不可能仍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方法中,而是要在传统图书馆读者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高质量、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服务。
2.1?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
科技专业图书馆如何更准确、快捷、全面地揭示本馆馆藏图书文献,是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本院的图书馆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为了解决检索上的难题,便利地把馆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专业技术规范推荐给设计科研人员使用,更好地为设计科研服务,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及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本院的设计科研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络进入图档管理系统就能检索到所需的图书文献资料目录,或文献所在的位置。这几个图书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为设计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方便、更精准、更全面的检索途径。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是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2?利用局域网络为读者工作服务
局域网络的建立,为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提供了一个与科研、设计人员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及时了解本院的科研动态、学术交流、培训任务等,同时,科研、设计人员通过局域网络,可以了解科技专业图书馆服务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等工作情况。 (1)利用局域网络在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中,发布科技图书新书报道。(2)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催还。(3)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推荐服务。(4)利用局域网络在图档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本馆的实物馆藏进行目录数据更新、数据库维护、各目录数据库检索、书刊的借阅和归还登记、续借、图书的催还工作等。(5)利用局域网络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中,对本馆的虚拟馆藏刊名、题名、关键词、作者等进行检索,根据需要全文下载阅览等。
2.3?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
在图书馆读者工作中,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加强读者对馆藏图书的认识,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的阅读效率。它是图书馆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窗口,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
2.3.1?馆藏图书的宣传工作
图书的宣传工作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提高图书的利用率。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图书宣传工作,可以主动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将馆藏图书资源向科研、设计人员宣传介绍。通过公布栏粘贴、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局域网络等方式,向科技、设计人员宣传藏书范围、实体馆藏、虚拟馆藏、新书报道、数据库等。如本馆是以有色金属设计为主体,以及其它相关各个专业组成的,藏书范围主要是围绕18大类的学科专业来设置收藏图书的文献。本院图书馆还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同时,还拥有了虚拟馆藏:中文科技数字期刊。
2.3.2?馆藏图书的引导工作
读者引导工作是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检索文献资料、如何选择文献等方法,促使读者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本院图书馆根据本馆各专业图书的分类表,把分类表的第一、二級类目编成《科技图书的借阅指南》,分别粘贴在目录柜和图书库房里,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查找所需的各专业图书。对各目录数据库编制《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指南》,指导科研、设计人员了解和使用各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进行图书检索。同时,还可以参加与各专业处室新员工的培训工作,结合各专业处室对新员工培训的要求,为各专业处室有针对性地培养各专业人才,引导和提供相关的参考图书资料、手册、标准、设计规范等,让馆藏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科研、设计服务。
3 加强馆员的综合素质
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立,面对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服务手段,科技专业图书馆要求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学习能力更强;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流畅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撑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能熟练操作及应用计算机,包括图档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结构的字段设置、数据库测试、各数据库的录入、各数据库的应用、各数据库的维护等各项工作。熟悉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环节,掌握科技专业图书馆馆藏情况,对所管辖的科技专业图书馆中各类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具备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并能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加工、开发和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就是组织开发和利用馆藏图书资源,为科研、设计人员服务,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应根据不同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作为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只为了能把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给科研、设计人员利用。同时,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只有通过和科研、设计人员不断沟通,了解他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才能把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2] 冯昊.浅谈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进程[J].有色金属设计,2010.
[3] 冯昊.浅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J].有色金属设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