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怎样“合作”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q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怎样“合作”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给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非尽如人意。笔者近日在省级中学语文优质课比赛的观摩中,发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典型的形式化倾向。
  二、合作研讨 议而无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给学习小组交代的任务多为一至三个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些小组发表了与教师不一致的或出乎教师意料的看法,这时绝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意见,不做任何引导,就直接给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甚至语无伦次,含糊其辞,又绕到教参那里。这使得精彩的小组讨论被教参的结论或教师的定论所代替。这种合作学习,表面上是学生在集体研讨,但本质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或教参的观点为标准答案,只不过直接给出结论变成先讨论再给结论而巳。
  三、合作思考 张力不足
  有张力的问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因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观摩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讨论题常常达不到这点要求。有的问题太浅易,学生只要翻开课本就能找到答案;有的问题又过于艰深,明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导致组际交流冷场的尴尬现象;有的问题则只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能支撑学生的合作学习,以至于有些学生看到老师来到本组,就拿出课本或搜集的资料读一段,等老师一走开,他们便又开始谈论其他话题。
  四、开展合作 缺乏组织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给学生以明确分工。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布置完学习任务之后,自己站在一边,或来回巡枧、抄写板书,完全游离于學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使得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不爱表达、能力不足的学生,在无形中丧失了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扭转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倾向,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真正学起来。笔者在观摩中发现,那些比较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安排学生进行合作的:
  (1)优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恰当的学习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语文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先提供具有研讨、交流价值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比较乃至争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样,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学会了与别人沟通,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分享。
  (2)精心组织小组的合作活动。分组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保证。学习小组的编排不能随意,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具有不同性格特征、思维特质和能力倾向的学生组成小组,并使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阔基本保持一致,构成竞争态势。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有负责召集组员、维持秩序的组长,有负责把握时间、控制音量的督导员,有负责记录发言、把握讨论方向的记录员,有负责代表小组发言的报告员等。只有经过精心组织,学生才能明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自的努力和大家的通力协作。
  (3)及时指导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的指导必须讲究时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手包办;既不能过早介入,也不宜过晚干预。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引发他们具有求异特质的思维火花,指导他们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个人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二是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包括组内、组际合作情况等。三是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等。评价时,要注意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要作开放的而非单一的、封闭的评价,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评价。
其他文献
2003年以来,和着新教育的节拍,白米小学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朝向,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进新教育十大行动,积极启动了和雅校园建设,逐步形成了“向美而生,尚义而行”的校园精神。和雅校园建设就是要在温暖学生当下生活的同时,与孩子们一起编织美好未来,为成就“美好的大我”的人生奠基。为此,白米小学从五个方面着力:  在窗外声音的聆听中,增强“志以天下为芬”的使命感。引领学生从独特
期刊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认为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了,就什么都好了,一俊遮百丑。我们老师还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确切的明白,光成绩好是不行的,要想在社会上很好的发展,那就必须有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要想让孩子们养成好的品德和习惯,能够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我认为,抓好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要想学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素质教育的侧重方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体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首先应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个性化教学,展现人格魅力。在教
期刊
摘要: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判断时,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结果迅速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明确把数量的估计作为“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了“数感”这个核心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学段估算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呢?  关键词:估算体验意识策略  一、结合情境
期刊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第十条提出:教育学研究需要作出方法论的改造与探索,用复杂思维形成综合抽象,研究过程中的互动生成与转化机制。改变两极对立的简单思维方式,改变客观主义的所谓科学方法。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构建中推进学科建设。其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构建”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方法和策略。比如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最终是服务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若儿童在学习枯燥难懂的
期刊
关键词:自主创生 动力内化 综合融通 职业幸福感  摘要:在目前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工作任务好像是预先被规定好了似的,班主任只能埋头于事务层面“拉车”。班主任们戏称自己是“119”,120”,110”,114”。如何让班主任摆脱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化繁顼”为“简单”,如何变“低效”力“高效”,学科联动,综合融通是解决班主任繁杂工作的最好方法,做自主创生的教师是提高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动力内化综合融
期刊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得到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以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课堂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基本思路  科学课堂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通过研究和实践,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大量运用中发现、开发学生的潜在个性,充分释放学生潜能;
期刊
一、小学生科普阅读现状分析  科普阅读是指对阅读者对科学教科书以外的科普类书籍或音频、视频读物展开的阅读活动。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单元时,对所任教的四(4)班同学展开调查,“已经通过课外科普阅读对‘我们的身体’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的同学只有17.5%,而后笔者又对所任教的四年级六个班级的同学展开“科普阅读情况”调查,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对科普读物兴趣不高。在
期刊
在素质教育实施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少年犯罪有增无减,居高不下,与教师错误理解素质教育而不敢管理学生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对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与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与表扬结伴而行,相融而生。关键是班主任要把批评手段用的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才能达到教育和帮助
期刊
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认为我们的语文作业应该是:契合的、有趣的、开放的、个性的。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