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能够快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卫生意识、学习意识,为之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品德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三个角度对幼儿行为中的不好习惯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化教育氛围、与家长积极配合、提高引导耐心性,三个方面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氛围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对其综合素质、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的习惯养成教育责任较大,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现阶段幼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设计完整的习惯养成教育方式,构建良好的家园习惯养成教育环境,为幼儿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行为中的不好习惯
(一)品德习惯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起点落后,会将幼儿培养重点放在智力开发中,会带领幼儿学习各种技能,不够重视幼儿的品德习惯教育,只是在日常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各类知识,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用语不文明、不爱惜物品等问题,对幼兒的品德有直接的影响。
(二)卫生习惯
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工作过早,卫生习惯培养工作不是现阶段必须的,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存在不爱洗手、用袖子擦鼻涕等不良卫生习惯,幼儿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学习习惯
现阶段部分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存在边看电视边完成作业、上课溜号等问题,但这一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之后的学习方式,一旦幼儿阶段养成不良学习习惯,长大后难以改正这一习惯,对之后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发挥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管理幼儿学习习惯。
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教育氛围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性,需要教师共同合作,构建轻松、自然的教学氛围,保障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例如:在学习叠衣服时,教师可以将叠衣服顺序的图片粘贴到墙上,在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带领幼儿逐步练习。将叠衣服步骤粘贴到墙上,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氛围后,幼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叠衣服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部分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要求孩子在家中玩完玩具后归纳整理,无法在潜移默化的形成整理习惯,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发挥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后,引导幼儿与教师共同整理玩具。由于教师的行为具有榜样性,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进而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优化自身行为习惯中的不足,发挥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与家长积极配合
在进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时,为了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需要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统一习惯养成教育标准,家园合作,统一教育标准。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部分家长不够了解习惯养成教育标准,在家庭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与教师要求不同的问题,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分享每日教学内容时,与家长分享习惯养成教育标准、教育方法,引导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这一行为习惯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整体性。另外,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为了提高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质量,幼儿园可以开展亲子类的习惯养成活动,家长与儿童共同完成亲子类的习惯养成游戏,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幼儿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为之后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引导耐心性
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学习到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在幼儿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耐心,例如: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适当给予幼儿小红旗、小粘贴奖励,激发幼儿的习惯调整意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的引导较为重要,当在幼儿园中发现物品散乱,需要以身作则进行整理,幼儿受到这一行为的影响,能够形成行为习惯优化意识,发挥出教学工作的说服性与感染力,为之后的习惯养成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意义,会对幼儿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但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应用的教育形式不够完整,与家长沟通交流不足,没有构建完善的家园习惯养成教育环境,无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整体教育管理质量。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应用适当的教育管理方法,构建讲文明、懂礼貌的幼儿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航娟.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J].教育革新,2019(10):73.
[2] 王婷.不可忽视的“个别现象”——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89.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氛围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对其综合素质、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的习惯养成教育责任较大,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现阶段幼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设计完整的习惯养成教育方式,构建良好的家园习惯养成教育环境,为幼儿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行为中的不好习惯
(一)品德习惯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起点落后,会将幼儿培养重点放在智力开发中,会带领幼儿学习各种技能,不够重视幼儿的品德习惯教育,只是在日常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各类知识,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用语不文明、不爱惜物品等问题,对幼兒的品德有直接的影响。
(二)卫生习惯
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工作过早,卫生习惯培养工作不是现阶段必须的,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存在不爱洗手、用袖子擦鼻涕等不良卫生习惯,幼儿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学习习惯
现阶段部分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存在边看电视边完成作业、上课溜号等问题,但这一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之后的学习方式,一旦幼儿阶段养成不良学习习惯,长大后难以改正这一习惯,对之后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发挥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管理幼儿学习习惯。
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教育氛围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性,需要教师共同合作,构建轻松、自然的教学氛围,保障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例如:在学习叠衣服时,教师可以将叠衣服顺序的图片粘贴到墙上,在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带领幼儿逐步练习。将叠衣服步骤粘贴到墙上,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氛围后,幼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叠衣服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部分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要求孩子在家中玩完玩具后归纳整理,无法在潜移默化的形成整理习惯,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发挥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后,引导幼儿与教师共同整理玩具。由于教师的行为具有榜样性,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进而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优化自身行为习惯中的不足,发挥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与家长积极配合
在进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时,为了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需要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统一习惯养成教育标准,家园合作,统一教育标准。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部分家长不够了解习惯养成教育标准,在家庭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与教师要求不同的问题,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分享每日教学内容时,与家长分享习惯养成教育标准、教育方法,引导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这一行为习惯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整体性。另外,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为了提高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质量,幼儿园可以开展亲子类的习惯养成活动,家长与儿童共同完成亲子类的习惯养成游戏,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幼儿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为之后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引导耐心性
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学习到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在幼儿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耐心,例如: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适当给予幼儿小红旗、小粘贴奖励,激发幼儿的习惯调整意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的引导较为重要,当在幼儿园中发现物品散乱,需要以身作则进行整理,幼儿受到这一行为的影响,能够形成行为习惯优化意识,发挥出教学工作的说服性与感染力,为之后的习惯养成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意义,会对幼儿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但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应用的教育形式不够完整,与家长沟通交流不足,没有构建完善的家园习惯养成教育环境,无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整体教育管理质量。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应用适当的教育管理方法,构建讲文明、懂礼貌的幼儿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航娟.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J].教育革新,2019(10):73.
[2] 王婷.不可忽视的“个别现象”——班级管理中“个别幼儿”习惯的养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