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植物多样性的大尺度分布:从气候和生产力推知的一种可能性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全球植被/生物群区在现状气候条件下已经被很好地模拟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得到很好的预测,人们有必要和急需模拟大尺度(区域、洲际至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陆地生物圈模型的发展(从生物地理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到动态和耦合的植被模型),气候-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和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成果的增多,以及基于现有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理论和经验制图的进步,加大了模拟大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可能性,本文的目的是:综述当前气候-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和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大尺度
其他文献
利用微管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和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根系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观察期内,狗尾草和黄蒿的根系生长表现出先增
采用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砷对烤烟全生育期的碳氮代谢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砷毒害对烤烟全生育期的碳代谢有显著影响,抑制了碳的同化和转化,降低了整个生育期的
根据近几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监测结果 ,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结果显示 :1)在塔里木河中下游 ,地下水位与植被盖度和植物种类的回归模型分别可以表示为 :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 ,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 (Atraphaxisfrutes cens)和沙枣 (Elaeagnus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1~ 3 .4m)的响应。结果表明 :1 ) 1 .4m、2 .4m和 3 .4m 3种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处理 ,产生了 3种差异显著的土壤水分梯度 ;2
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正迅速恶化,可持续发展需求日益迫切。在这双重因素的驱动下,生态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的变革与飞跃——将理论与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