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遇冷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孩子出生之后无人照料的问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讨论。托幼体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幼儿入托人数激增的局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幼师待遇;要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以及成熟的社区组织参与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机构可托付。
关键词:二孩政策;服务体系;采取措施;机构托付
1研究背景
2016年1月1日起,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全面二孩政策。然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引起人口出生的集中爆发。就当今中国的实际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细化存在滞后的问题,与生育相关的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成为适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导致了人们不敢生、不想生。针对孩子生出来以后谁来照看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健全成熟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期待着将托幼体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从国外来看,典型的如德国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已经形成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家庭助手方案,是指社区青年服务部和慈善机构把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起来,分派到一些特殊家庭里去工作,每周义务为家庭服务5-10小时帮助父母掌握教养孩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家庭互助方案,即社区把家庭联合起来,让家庭之间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交流育儿经验,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艺术。这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务主要是利用了社区服务的群众性和互助性特点,发挥了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在社区早期教育中的作用。英国政府推出了“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计划。该中心为5岁以下学前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的保育教育服务、婴幼儿健康咨询,给予家庭支持,提供成人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保教服务者的培训和推广成功经验,服务内容随着社区家庭需要的变化而调整,服务方式也相当人性化。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儿童保教机构支持计划,旨在资助保教机构来支持和促进儿童发展、家庭和社区获得高质量的保教服务
从国内看,2011年北京教育委员会要求以社区场地资源为主开展亲子班、游戏小组、教育讲座等各项早教活动。上海自1999年着手建立0-6岁托幼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婴幼儿学前教育网络。青岛市自2013年1月启动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探索构建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看护人)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3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构建婴幼儿社区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早期教育事业持续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然而目前早期教育还存在着早教机构与所在社区的双向互动合作机制尚未很好形成,总体普及率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构建有效的婴幼儿社区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提升新生人口质量、培育人力资本,并最终贯彻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4研究对策
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全面参与和广泛认同。
首先,必须明确政府职责部门,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在当前国情下,政府仍是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政府应当认识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家庭内部的事情,更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扶持。为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出台必要的配套措施。如,明确托幼体系的监管部门和建设主体,扩大公立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制定统一的入托入园标准,提高幼师待遇,鼓励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去从事幼师工作。此外,政府应加大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托幼机构的办学资质,提高托幼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以及成熟的社区组织参与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军中来,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机构可托付,有效缓解公办幼儿园的办学压力。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更大的场地、更多的资金、更强的师资力量等,单纯的依靠政府帮扶显然是不现实的。早期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为方便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办了内部托幼机构,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关闭退出。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能力的部门建设或重建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一些民办幼儿园,尽管办学场地充足、办学资本雄厚、师资力量达标,可是受办学资质的限制,也被迫关闭。政府职能部门可放宽民办托幼机构的办学资质,加强民间办学的监管力度,扩大民办机构的幼师培训范围,缩小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差距。
再次,托幼体系应该积极应对和发现自己的缺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所面临的入托人数激增的局面,保障每一个幼儿都有园可上。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在构建儿童照料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社区居民的切身需要为第一要素,对于大家广泛关注的入园标准问题、儿童安全问题、收费问题、幼师素质问题以及饮食安全等问题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尽可能做到透明化,使每一个孩子舒心,每一个家长放心。
5结束语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优质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儿童在情感认知、社会情绪等方面的良性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同时,健全成熟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把把职场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之中解放出来,缓解母职焦虑,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男女平等的社会进程。通过本研究成果社会化,将提升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竞争力,通过该体系的传播将帮助、传承、提升婴幼儿早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积极参加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最终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付延风.0~3岁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109-117.
[2]胡晓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3):102-103.
[3]李桂燕.父職缺席与母职焦虑——全面二孩政策下男性参与家庭照料的策略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6):41-44.
[4]刘小平,廖小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93-94.
[5]刘宇.上不起的幼儿园——以青岛市“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儿园入园难的现状调查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7):27-29.
[6]孙蕾,刘莉,刘品彤.“全面二孩”来了,北京还缺啥[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6(3):47.
关键词:二孩政策;服务体系;采取措施;机构托付
1研究背景
2016年1月1日起,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全面二孩政策。然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引起人口出生的集中爆发。就当今中国的实际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细化存在滞后的问题,与生育相关的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成为适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导致了人们不敢生、不想生。针对孩子生出来以后谁来照看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健全成熟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期待着将托幼体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从国外来看,典型的如德国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已经形成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家庭助手方案,是指社区青年服务部和慈善机构把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起来,分派到一些特殊家庭里去工作,每周义务为家庭服务5-10小时帮助父母掌握教养孩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家庭互助方案,即社区把家庭联合起来,让家庭之间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交流育儿经验,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艺术。这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务主要是利用了社区服务的群众性和互助性特点,发挥了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在社区早期教育中的作用。英国政府推出了“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计划。该中心为5岁以下学前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的保育教育服务、婴幼儿健康咨询,给予家庭支持,提供成人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保教服务者的培训和推广成功经验,服务内容随着社区家庭需要的变化而调整,服务方式也相当人性化。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儿童保教机构支持计划,旨在资助保教机构来支持和促进儿童发展、家庭和社区获得高质量的保教服务
从国内看,2011年北京教育委员会要求以社区场地资源为主开展亲子班、游戏小组、教育讲座等各项早教活动。上海自1999年着手建立0-6岁托幼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婴幼儿学前教育网络。青岛市自2013年1月启动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探索构建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看护人)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3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构建婴幼儿社区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早期教育事业持续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然而目前早期教育还存在着早教机构与所在社区的双向互动合作机制尚未很好形成,总体普及率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构建有效的婴幼儿社区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提升新生人口质量、培育人力资本,并最终贯彻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4研究对策
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全面参与和广泛认同。
首先,必须明确政府职责部门,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在当前国情下,政府仍是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政府应当认识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家庭内部的事情,更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扶持。为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出台必要的配套措施。如,明确托幼体系的监管部门和建设主体,扩大公立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制定统一的入托入园标准,提高幼师待遇,鼓励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去从事幼师工作。此外,政府应加大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托幼机构的办学资质,提高托幼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以及成熟的社区组织参与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军中来,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机构可托付,有效缓解公办幼儿园的办学压力。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更大的场地、更多的资金、更强的师资力量等,单纯的依靠政府帮扶显然是不现实的。早期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为方便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办了内部托幼机构,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关闭退出。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能力的部门建设或重建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一些民办幼儿园,尽管办学场地充足、办学资本雄厚、师资力量达标,可是受办学资质的限制,也被迫关闭。政府职能部门可放宽民办托幼机构的办学资质,加强民间办学的监管力度,扩大民办机构的幼师培训范围,缩小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的差距。
再次,托幼体系应该积极应对和发现自己的缺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所面临的入托人数激增的局面,保障每一个幼儿都有园可上。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在构建儿童照料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社区居民的切身需要为第一要素,对于大家广泛关注的入园标准问题、儿童安全问题、收费问题、幼师素质问题以及饮食安全等问题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尽可能做到透明化,使每一个孩子舒心,每一个家长放心。
5结束语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优质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儿童在情感认知、社会情绪等方面的良性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同时,健全成熟的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把把职场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之中解放出来,缓解母职焦虑,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男女平等的社会进程。通过本研究成果社会化,将提升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竞争力,通过该体系的传播将帮助、传承、提升婴幼儿早期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积极参加到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最终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付延风.0~3岁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109-117.
[2]胡晓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3):102-103.
[3]李桂燕.父職缺席与母职焦虑——全面二孩政策下男性参与家庭照料的策略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6):41-44.
[4]刘小平,廖小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93-94.
[5]刘宇.上不起的幼儿园——以青岛市“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儿园入园难的现状调查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7):27-29.
[6]孙蕾,刘莉,刘品彤.“全面二孩”来了,北京还缺啥[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