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低谷”四十七八岁
通过分析各国民众的“幸福指数”(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幸福感的一种指数),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四十七八岁是“最消沉”的时刻,而且同地域和收入等客观因素均无明显关联。为了寻找年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前英格兰银行政策制定者戴维·布兰奇弗劳尔研究了全球132个国家的数据样本,他将绝望和焦虑的感受(如孤独、悲伤、压力、抑郁和恐慌等),还有情绪低落、睡眠不安、失去自信、无法战胜困难和感觉失败等设定为“不幸福感”的参数关键词,把这些负面情绪视为中年危机的具体表现。
布兰奇弗劳尔将研究结果撰写成题为《各地的幸福都呈U形吗?132个国家年龄和幸福感的关系》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官网上发表。作者以人的一生为时间轴,幸福程度随着年龄增长呈U形,而不幸福程度则呈山丘形,其中位于最高点的便是“最不幸福的年龄”,描绘出一条“幸福曲线”。在排除了年龄、宗教、收入、性别等因素的干扰后,研究人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在37个受调查的发达国家中,“最不幸福的年龄”为47.2岁。在95个受调查的发展中国家中,48.2岁被普遍认为是“最不幸福的年龄”。
该研究用了15种方法来测评不开心,包括疼痛、沮丧、孤独、压力、失眠等等。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總的来说,你对现在的生活有多满意?”答案为“一点也不满意”得0分,“完全满意”得10分。40多岁的人给出的答案在7.70到7.90之间,这是所有年龄段中最低的。虽然参与实验的人内在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论是否单身,是否有孩子,是男或是女,不同年龄段的U形“幸福曲线”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步入不惑之年,幸福感明显走下坡路,并于四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人生低谷”。
有趣的是,人在47岁以后不会继续走下坡路,而是会“触底反弹”。50岁后人们的幸福感会有所回升,并逐渐走向人生“第二春”。换言之,只要坚持活到70岁,并且保持相对健康,快乐的程度不亚于20岁。布兰奇弗劳尔表示,下一步的研究将聚焦年老后幸福感提升背后的心理机制,以便对中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2011—2018年间,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也对100万名国民进行了幸福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一生中的幸福感呈现U形:16岁和70岁时是幸福感的双峰;度过20岁后,幸福感开始逐年下降;直到51岁时又逐渐上升,从而再度达到最高点。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命节律,将45岁—59岁定义为中年,并称之为“生命高危期”。
“中年危机”源于何处
“生命高危期”与人们的心态变化息息相关。年轻时雄心勃勃,25岁、35岁时会幻想要做政府高官或公司董事长,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到中年才发现人生不过如此,后退的发际线,逐渐走样的身材,连事业上都开始力不从心,倍感沮丧,只好对自己说:“好吧,我要做点其他能做到的事情。”此外,这种痛苦的平均年龄可能与中年时社会关系的破裂有关,比如婚姻即将结束、女性未婚先孕、孩子搬家离开自己、事业危机或者财务困境等。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另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和日益加强的全球化是造成“中年危机”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削弱了全球化带来的恢复弹性,给资源匮乏的40岁至50岁群体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中年危机和经济冲击是互相影响的,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削弱了他们与社会的连接,经济条件恶化,找不到好工作,得不到足够的帮助,面对经济动荡的能力更加脆弱。
布兰奇弗劳尔暗示说,人类的中年危机不仅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甚至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也许人类的基因里深深埋藏着这种不开心曲线,进入中年时最不幸福。早在2012年,有科学家就曾对全球几百只灵长类动物进行过研究,它们也会在特定年龄进入“消沉”期,得出的“幸福曲线”和人类确实存在相似性。这些被研究的动物在27.2岁至28.3岁之间处于“猿生低谷”,相当于人类的中年时期。这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生物学佐证,中年的痛苦感觉就像一个普遍的常数。
为了调查人到中年是不是真的很糟糕,美国知名政治、文化网络杂志《Slate》采访了一批47岁的中年人,发现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反应并非千篇一律。居住在美国肯塔基州的道格感叹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过去10年相继离世,令自己感到烦忧悲观。美国克利夫兰的蒂娜表示,最痛苦的莫过于在46岁时换了工作。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这样认为。生活在纽约的达西虽然有时会对当今糟糕的世界局势心灰意冷,但现阶段正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成果,自认为生活过得“十分美妙”。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的杰夫说:“我喜欢47.2岁的年纪,有许多好事正在发生!”在回望过去的过程中,有些中年人觉得,与现时安稳的生活相比,躁动不安的20多岁的日子似乎更不好过。50岁的美国丹佛居民霍利表示:“人生40岁才刚刚开始,47岁算什么?”
在现实访问中,尽管不少人没有明确感到47岁是特别痛苦的年龄,但承认的确是个转折点,50岁前的人生可能迎来许多变化。在美国,26.3岁是人们第一次的平均生育年龄,到47.2岁时孩子刚刚21岁,正好是他们离开父母独自在外闯荡的年纪。另外不可避免的是身体的衰老,大多数女性47岁处于更年期早期阶段,会相继出现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症状,不可避免地开始郑重其事地思考生命和死亡。47岁时,来自芝加哥的斯科特开始每天去医院接受治疗。伦敦人汤姆感觉自己来到一个临界点,未来活着的时间可能比之前活过的时间更短。
自我掌控享受幸福
日本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人在中年时是否感觉幸福与老来认知能力有关联。中年时幸福感强,老年时出现记忆障碍风险较低。研究人员发现,与中年时幸福感较弱的女性相比,幸福感强、更自信的女性老来认知功能表现更佳。计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是否吸烟、锻炼程度等可能影响痴呆症的风险因素后,这一关联依然存在。研究人员强调说:“就与痴呆相关的脑部变化和心理社会危机而言,中年是关键阶段,内心幸福感能够提升遭遇危机的恢复能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经济学院的研究显示,与单身族相比,已婚人士生活满意度更高,视彼此为知己的伴侣从共同生活中获得的幸福感最强,几乎是普通伴侣的两倍。“即便多年以后,已婚者生活满意度仍然较高。这意味着在婚姻各个阶段,都是一种因果关联。”研究人员约翰·赫利韦尔指出,“在中年时期,婚姻对幸福感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提出,人类的幸福有10%受生活环境影响,50%靠基因决定,剩下的40%由自己掌控,通过行动和观念来构建。虽然“幸福曲线”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步骤减少对生活的影响,让你感觉更快乐。
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活在当下。善于忘记,学会原谅,不记恨身边的人。感激亲人和朋友,多花时间陪陪他们。感恩命运,因为它带给我们许多惊喜。当你的感恩之心能够欣赏生活的美,你自然就充满了幸福感。减少横向比较,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羡慕的地方,知足常乐。珍惜已经拥有的,因为这些对自己而言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比如吃了一口美食,举手之劳换来别人一声由衷的感谢……这些可以冲淡生活中的不愉快。乐观向上,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好事时大脑变得活跃,学会给予能确保好心情,使自己更开心。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中年人称为“三明治一代”,一是他們工作担子重,事业上不甘落后。二是上有老下有小,子女升学就业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很大。因此要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从容起来,哪怕只是傍晚散步遛狗,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要多外出走走,去新环境接触新事物,认识新朋友,让眼界更加开阔,心情更加舒畅。
科学生活,加强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锻炼,并将腰腹部当成重点。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卷腹等动作可练习腹肌和腰背肌;举哑铃、引体向上等可练习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等;负重深蹲等动作可练习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慢慢吃,小口吃。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缪尔·格雷建议,用小一点的餐具盛饭菜,不要在电视机前吃东西,试试每顿少吃一两口。营造良好睡眠环境。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杰森·埃利斯认为,睡眠质量对体重、心脏和心理健康都有长期影响。建议使用遮光窗帘,睡前远离手机。
编辑:夏春晖 [email protected]
通过分析各国民众的“幸福指数”(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幸福感的一种指数),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四十七八岁是“最消沉”的时刻,而且同地域和收入等客观因素均无明显关联。为了寻找年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前英格兰银行政策制定者戴维·布兰奇弗劳尔研究了全球132个国家的数据样本,他将绝望和焦虑的感受(如孤独、悲伤、压力、抑郁和恐慌等),还有情绪低落、睡眠不安、失去自信、无法战胜困难和感觉失败等设定为“不幸福感”的参数关键词,把这些负面情绪视为中年危机的具体表现。
布兰奇弗劳尔将研究结果撰写成题为《各地的幸福都呈U形吗?132个国家年龄和幸福感的关系》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官网上发表。作者以人的一生为时间轴,幸福程度随着年龄增长呈U形,而不幸福程度则呈山丘形,其中位于最高点的便是“最不幸福的年龄”,描绘出一条“幸福曲线”。在排除了年龄、宗教、收入、性别等因素的干扰后,研究人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在37个受调查的发达国家中,“最不幸福的年龄”为47.2岁。在95个受调查的发展中国家中,48.2岁被普遍认为是“最不幸福的年龄”。
该研究用了15种方法来测评不开心,包括疼痛、沮丧、孤独、压力、失眠等等。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總的来说,你对现在的生活有多满意?”答案为“一点也不满意”得0分,“完全满意”得10分。40多岁的人给出的答案在7.70到7.90之间,这是所有年龄段中最低的。虽然参与实验的人内在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论是否单身,是否有孩子,是男或是女,不同年龄段的U形“幸福曲线”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步入不惑之年,幸福感明显走下坡路,并于四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人生低谷”。
有趣的是,人在47岁以后不会继续走下坡路,而是会“触底反弹”。50岁后人们的幸福感会有所回升,并逐渐走向人生“第二春”。换言之,只要坚持活到70岁,并且保持相对健康,快乐的程度不亚于20岁。布兰奇弗劳尔表示,下一步的研究将聚焦年老后幸福感提升背后的心理机制,以便对中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2011—2018年间,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也对100万名国民进行了幸福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一生中的幸福感呈现U形:16岁和70岁时是幸福感的双峰;度过20岁后,幸福感开始逐年下降;直到51岁时又逐渐上升,从而再度达到最高点。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命节律,将45岁—59岁定义为中年,并称之为“生命高危期”。
“中年危机”源于何处
“生命高危期”与人们的心态变化息息相关。年轻时雄心勃勃,25岁、35岁时会幻想要做政府高官或公司董事长,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到中年才发现人生不过如此,后退的发际线,逐渐走样的身材,连事业上都开始力不从心,倍感沮丧,只好对自己说:“好吧,我要做点其他能做到的事情。”此外,这种痛苦的平均年龄可能与中年时社会关系的破裂有关,比如婚姻即将结束、女性未婚先孕、孩子搬家离开自己、事业危机或者财务困境等。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另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和日益加强的全球化是造成“中年危机”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削弱了全球化带来的恢复弹性,给资源匮乏的40岁至50岁群体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中年危机和经济冲击是互相影响的,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削弱了他们与社会的连接,经济条件恶化,找不到好工作,得不到足够的帮助,面对经济动荡的能力更加脆弱。
布兰奇弗劳尔暗示说,人类的中年危机不仅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甚至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也许人类的基因里深深埋藏着这种不开心曲线,进入中年时最不幸福。早在2012年,有科学家就曾对全球几百只灵长类动物进行过研究,它们也会在特定年龄进入“消沉”期,得出的“幸福曲线”和人类确实存在相似性。这些被研究的动物在27.2岁至28.3岁之间处于“猿生低谷”,相当于人类的中年时期。这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生物学佐证,中年的痛苦感觉就像一个普遍的常数。
为了调查人到中年是不是真的很糟糕,美国知名政治、文化网络杂志《Slate》采访了一批47岁的中年人,发现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反应并非千篇一律。居住在美国肯塔基州的道格感叹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过去10年相继离世,令自己感到烦忧悲观。美国克利夫兰的蒂娜表示,最痛苦的莫过于在46岁时换了工作。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这样认为。生活在纽约的达西虽然有时会对当今糟糕的世界局势心灰意冷,但现阶段正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成果,自认为生活过得“十分美妙”。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的杰夫说:“我喜欢47.2岁的年纪,有许多好事正在发生!”在回望过去的过程中,有些中年人觉得,与现时安稳的生活相比,躁动不安的20多岁的日子似乎更不好过。50岁的美国丹佛居民霍利表示:“人生40岁才刚刚开始,47岁算什么?”
在现实访问中,尽管不少人没有明确感到47岁是特别痛苦的年龄,但承认的确是个转折点,50岁前的人生可能迎来许多变化。在美国,26.3岁是人们第一次的平均生育年龄,到47.2岁时孩子刚刚21岁,正好是他们离开父母独自在外闯荡的年纪。另外不可避免的是身体的衰老,大多数女性47岁处于更年期早期阶段,会相继出现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症状,不可避免地开始郑重其事地思考生命和死亡。47岁时,来自芝加哥的斯科特开始每天去医院接受治疗。伦敦人汤姆感觉自己来到一个临界点,未来活着的时间可能比之前活过的时间更短。
自我掌控享受幸福
日本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人在中年时是否感觉幸福与老来认知能力有关联。中年时幸福感强,老年时出现记忆障碍风险较低。研究人员发现,与中年时幸福感较弱的女性相比,幸福感强、更自信的女性老来认知功能表现更佳。计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是否吸烟、锻炼程度等可能影响痴呆症的风险因素后,这一关联依然存在。研究人员强调说:“就与痴呆相关的脑部变化和心理社会危机而言,中年是关键阶段,内心幸福感能够提升遭遇危机的恢复能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经济学院的研究显示,与单身族相比,已婚人士生活满意度更高,视彼此为知己的伴侣从共同生活中获得的幸福感最强,几乎是普通伴侣的两倍。“即便多年以后,已婚者生活满意度仍然较高。这意味着在婚姻各个阶段,都是一种因果关联。”研究人员约翰·赫利韦尔指出,“在中年时期,婚姻对幸福感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提出,人类的幸福有10%受生活环境影响,50%靠基因决定,剩下的40%由自己掌控,通过行动和观念来构建。虽然“幸福曲线”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步骤减少对生活的影响,让你感觉更快乐。
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活在当下。善于忘记,学会原谅,不记恨身边的人。感激亲人和朋友,多花时间陪陪他们。感恩命运,因为它带给我们许多惊喜。当你的感恩之心能够欣赏生活的美,你自然就充满了幸福感。减少横向比较,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羡慕的地方,知足常乐。珍惜已经拥有的,因为这些对自己而言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比如吃了一口美食,举手之劳换来别人一声由衷的感谢……这些可以冲淡生活中的不愉快。乐观向上,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好事时大脑变得活跃,学会给予能确保好心情,使自己更开心。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中年人称为“三明治一代”,一是他們工作担子重,事业上不甘落后。二是上有老下有小,子女升学就业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很大。因此要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从容起来,哪怕只是傍晚散步遛狗,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要多外出走走,去新环境接触新事物,认识新朋友,让眼界更加开阔,心情更加舒畅。
科学生活,加强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锻炼,并将腰腹部当成重点。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卷腹等动作可练习腹肌和腰背肌;举哑铃、引体向上等可练习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等;负重深蹲等动作可练习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慢慢吃,小口吃。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缪尔·格雷建议,用小一点的餐具盛饭菜,不要在电视机前吃东西,试试每顿少吃一两口。营造良好睡眠环境。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杰森·埃利斯认为,睡眠质量对体重、心脏和心理健康都有长期影响。建议使用遮光窗帘,睡前远离手机。
编辑:夏春晖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