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有一个学生用报废的干电池,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关键词:初中物理;引进环保;自制器材;强化环保
一、以教材为核心,适度引进环保内容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环保内容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臭氧层的破坏、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热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等。涉及到这些学习内容我们怎样进行环保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做到既适时又适当,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例如进行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学时,我先向学生介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能产生粉尘和CO,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致缺氧而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二万五千人死亡,五万人双目失明.这虽然是久而远的事件,但足以使学生的心灵发生震撼,我还特别列举了2006年2月,吉林6个市发生CO中毒事件!学生当时情绪很激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体会到CO污染的严重性。
二、变废为宝,自制实验器材
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有一个学生用报废的干电池,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任务,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
同时,物理教学中的不少实验都可以自制器材去完成。如在制作天平的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废弃不用大小的电池来作为天平的砝码,横梁也可以用木棒来代替。像这类制作还有很多,而这些器材的用品来源完全可以用被人们扔掉的废物,如旧电池、易拉罐、木板、玻璃、塑料等来替代.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周围都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垃圾所占去,我们的空气会怎样,环境有会怎样?我们利用了废品,既减轻了垃圾处理量,降低了处理费用,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物资资源和能源,减轻了全球生态系统的恶化。又如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三、引入身边事例,强化环保教育
物理教学有一个优于其它学科的一个优势,那就是物理关注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众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物理来解决。而生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教育应当考虑到每一部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借助教育手段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治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环境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生活常识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为什么现在人们买冰箱时,售货员会介绍无氟冰箱呢?原来距地面20公里~30公里的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而且有去除色、味的特点。臭氧层在天空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而电冰箱的氟利昂如果散逸、泄漏出来,上升到臭氧层会破坏那里的臭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现在我们已经研制出了氟利昂的代用品,淘汰了这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于是就有了无氟电冰箱。又如前一段时间太湖水污染导致无锡等地用水紧张,水价暴涨。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的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水质受到污染。更有其它的许多地方河流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出现了危机,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生活中,水资源的危机很可能取代能源危机而成为人类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清楚认识到水资源和其它许多自然资源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四、确立环保课题,引导学生实践
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利用课题研究来渗透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多方位的。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亲自去检测、调查了解,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强烈的环境意识,培养亲自动手动脑解决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我们认为,研究课题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学校周边的环境不是很安静,可以让学生选择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面的题目;第二,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选题。比如,可以以“无氟冰箱好在什么地方”为题进行课题研究.这个题目涉及到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我们要保护臭氧层这个环保知识;第三,可以结合时事与历史来选题。比如,讲到放射性污染的时候,可以结合当今国际上发生的核泄露事件、核废料处理纠纷以及历史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来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引进环保;自制器材;强化环保
一、以教材为核心,适度引进环保内容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环保内容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臭氧层的破坏、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热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等。涉及到这些学习内容我们怎样进行环保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做到既适时又适当,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例如进行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学时,我先向学生介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能产生粉尘和CO,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致缺氧而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二万五千人死亡,五万人双目失明.这虽然是久而远的事件,但足以使学生的心灵发生震撼,我还特别列举了2006年2月,吉林6个市发生CO中毒事件!学生当时情绪很激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体会到CO污染的严重性。
二、变废为宝,自制实验器材
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有一个学生用报废的干电池,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任务,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
同时,物理教学中的不少实验都可以自制器材去完成。如在制作天平的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废弃不用大小的电池来作为天平的砝码,横梁也可以用木棒来代替。像这类制作还有很多,而这些器材的用品来源完全可以用被人们扔掉的废物,如旧电池、易拉罐、木板、玻璃、塑料等来替代.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周围都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垃圾所占去,我们的空气会怎样,环境有会怎样?我们利用了废品,既减轻了垃圾处理量,降低了处理费用,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物资资源和能源,减轻了全球生态系统的恶化。又如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三、引入身边事例,强化环保教育
物理教学有一个优于其它学科的一个优势,那就是物理关注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众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物理来解决。而生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教育应当考虑到每一部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借助教育手段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治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环境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生活常识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为什么现在人们买冰箱时,售货员会介绍无氟冰箱呢?原来距地面20公里~30公里的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而且有去除色、味的特点。臭氧层在天空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而电冰箱的氟利昂如果散逸、泄漏出来,上升到臭氧层会破坏那里的臭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现在我们已经研制出了氟利昂的代用品,淘汰了这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于是就有了无氟电冰箱。又如前一段时间太湖水污染导致无锡等地用水紧张,水价暴涨。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的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水质受到污染。更有其它的许多地方河流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出现了危机,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生活中,水资源的危机很可能取代能源危机而成为人类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清楚认识到水资源和其它许多自然资源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四、确立环保课题,引导学生实践
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利用课题研究来渗透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多方位的。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亲自去检测、调查了解,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强烈的环境意识,培养亲自动手动脑解决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我们认为,研究课题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学校周边的环境不是很安静,可以让学生选择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面的题目;第二,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选题。比如,可以以“无氟冰箱好在什么地方”为题进行课题研究.这个题目涉及到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我们要保护臭氧层这个环保知识;第三,可以结合时事与历史来选题。比如,讲到放射性污染的时候,可以结合当今国际上发生的核泄露事件、核废料处理纠纷以及历史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