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资产,提供公益服务。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针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廉洁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本文探讨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業单位国有资产近年来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是新常态下建立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责任,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确保国有资产充分发挥价值,阻碍了国有资产的有序使用。对此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可行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国有资产账簿不够准确。首先部分单位存在着资产漏报的问题,存量资产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资产管理的问题不上报,造成账实不符,不利于财政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某单位资产中已存在盘亏,但是由于报废程序繁琐,资产损失证明材料需要多名责任人签字,盘亏没有及时上报处理。其次资产产权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资产是无偿划拨而来的,在调拨过程中存在例如车辆调拨后没有及时变更权证,导致使用权和产权分离的问题。
第二,资产使用效率较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资产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部分部门资产闲置现象严重,部分部门资产不能支持正常工作需求,不仅会导致资产闲置与浪费,还可能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首先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出入库、领用等方面,没有落实管理制度,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大漏洞,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违规行为。很多单位的清查盘点计划较为滞后,没有落实盘点工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其次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不完善,资产使用者对资产的日常管理不重视,导致资产购置或报废较为随意,资产的意外损毁或遗失现象普遍,容易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较大损失。
第四,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首先,资产的基础数据质量较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但是还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不全的现象。其次,数据利用效率较低。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信息系统的资产数据作为资产报告的重要依据,只有对各项数据进行充分的应用,才能发现资产使用中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单位内部人员在思想上对国有资产不够重视,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从单位领导的角度来看,仅由财务科人员负责。从资产管理人员来看,大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压力,也没有积极性,对自身岗位的责任认识不足,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还有很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是由财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兼任,在思想上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在资产的使用人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较少,导致相关人员对资产管理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如何规范使用资产,也不会主动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
第二,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资产使用的过程缺乏有力的监督,重复购置、随意报废的问题较为严重。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第一,完善资产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管理者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过去错误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为出发点,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前权衡固定资产是否需要采购,妥善安排各项管理工作并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第二,加强资产管理的宣传。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单位内部向各部门、各岗位宣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精神传达给单位的各层级人员,从而促使全体人员形成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层次了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型宣传方式,向单位全体人员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国有资产的配置。首先,要严格制定国有资产配置方面的标准。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业务需求、人员配置,明确国有资产的数量、规格、型号、价格等标准,确保资产配置的合理性[1]。在资产配置方面要严格管控,在资产配置之前要充分论证资产是否有必要配置,是否存在闲置资产可以调配使用,通过严格把关避免随意采购的问题。其次,完善资产的出入库和领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办理出入库时要层层把关,加强出库管理的登记,避免没有经过验收的资产直接使用。
第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多且总价值较大,在管理中需要细致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交由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选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资产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卡片的管理,确保账实相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梳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确保一卡一户,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最后,制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避免资产提前报废等问题,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延长资产使用寿命。 第三,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明确资产报废的条件和流程,在报废之前必须要求达到资产报废条件才能通过审批,如有报废申请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报废。其次,完善资产调拨和产权变更,制定资产调拨标准和条件,针对需要调拨的资产需要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在审核之后办理交接手续、过户手续,资产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拨[2]。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符合报废条件时,按照流程严格报废,对于有利用价值的资产可以后续继续利用。对于不符合报废条件或报废证据不足的国有资产,不予以报废批准,以避免资产浪费。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第一,完善资产清查程序。单位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的力度。资产清查工作是一项有力的监督机制,能够核实资产的实际状况与变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减产措施,避免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第二,提高资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实现国有资产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并响应反腐的要求,实现对资产盘点情况、资产管理环节、资产购置和处置环节的公开,同时针对公开资产购置、招标的整个过程也需要公开。
第三,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检查力度。目前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还不健全,例如固定资产的账、卡、实不一致,资产管理职能不清晰,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此单位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分析与检查,摸清自身的家底。例如,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与所存在的问题,确保账、卡、实的一致。应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固定资产清查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清查确保固定资产账、卡、实一致,并组织规范性的资产检查工作,通过不断的检查来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以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問题。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财政管理部门联合审计等部门,对资产的管理状况进行定期的综合性检查或专项稽查,及时发现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帮助单位加强对各项资产的管控。
(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将资产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财务人员纳入管理系统中,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方位监控。
第二,覆盖资产管理的各环节。资产管理系统不应停留在查询统计方面,还要实现对资产的全方位管控,以实现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以便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了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促使数据实现全方位的共享,及时发现资产与财务数据不相符的异常信息,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完善。
(五)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上要不断创新,各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学习我国发达省市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共享平台,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统筹,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此外还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建设,促使多部门共同研发,建设资源整合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促进信息系统在资产、预算等多个相关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以促进多部门的融合。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近年来我国强调建立服务型政府,在这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确保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价值,以更好地为全体公民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衬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32-35.
[2]陈雨.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路径[J].财会学习,2020(03):154-15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業单位国有资产近年来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是新常态下建立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责任,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确保国有资产充分发挥价值,阻碍了国有资产的有序使用。对此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可行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国有资产账簿不够准确。首先部分单位存在着资产漏报的问题,存量资产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资产管理的问题不上报,造成账实不符,不利于财政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某单位资产中已存在盘亏,但是由于报废程序繁琐,资产损失证明材料需要多名责任人签字,盘亏没有及时上报处理。其次资产产权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资产是无偿划拨而来的,在调拨过程中存在例如车辆调拨后没有及时变更权证,导致使用权和产权分离的问题。
第二,资产使用效率较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资产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部分部门资产闲置现象严重,部分部门资产不能支持正常工作需求,不仅会导致资产闲置与浪费,还可能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首先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出入库、领用等方面,没有落实管理制度,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大漏洞,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违规行为。很多单位的清查盘点计划较为滞后,没有落实盘点工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其次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不完善,资产使用者对资产的日常管理不重视,导致资产购置或报废较为随意,资产的意外损毁或遗失现象普遍,容易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较大损失。
第四,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首先,资产的基础数据质量较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但是还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不全的现象。其次,数据利用效率较低。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信息系统的资产数据作为资产报告的重要依据,只有对各项数据进行充分的应用,才能发现资产使用中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单位内部人员在思想上对国有资产不够重视,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从单位领导的角度来看,仅由财务科人员负责。从资产管理人员来看,大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压力,也没有积极性,对自身岗位的责任认识不足,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还有很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是由财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兼任,在思想上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在资产的使用人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较少,导致相关人员对资产管理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如何规范使用资产,也不会主动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
第二,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资产使用的过程缺乏有力的监督,重复购置、随意报废的问题较为严重。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第一,完善资产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管理者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过去错误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为出发点,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前权衡固定资产是否需要采购,妥善安排各项管理工作并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第二,加强资产管理的宣传。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单位内部向各部门、各岗位宣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精神传达给单位的各层级人员,从而促使全体人员形成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层次了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型宣传方式,向单位全体人员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国有资产的配置。首先,要严格制定国有资产配置方面的标准。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业务需求、人员配置,明确国有资产的数量、规格、型号、价格等标准,确保资产配置的合理性[1]。在资产配置方面要严格管控,在资产配置之前要充分论证资产是否有必要配置,是否存在闲置资产可以调配使用,通过严格把关避免随意采购的问题。其次,完善资产的出入库和领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办理出入库时要层层把关,加强出库管理的登记,避免没有经过验收的资产直接使用。
第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多且总价值较大,在管理中需要细致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交由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选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资产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卡片的管理,确保账实相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梳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确保一卡一户,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最后,制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避免资产提前报废等问题,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延长资产使用寿命。 第三,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明确资产报废的条件和流程,在报废之前必须要求达到资产报废条件才能通过审批,如有报废申请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报废。其次,完善资产调拨和产权变更,制定资产调拨标准和条件,针对需要调拨的资产需要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在审核之后办理交接手续、过户手续,资产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拨[2]。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符合报废条件时,按照流程严格报废,对于有利用价值的资产可以后续继续利用。对于不符合报废条件或报废证据不足的国有资产,不予以报废批准,以避免资产浪费。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第一,完善资产清查程序。单位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的力度。资产清查工作是一项有力的监督机制,能够核实资产的实际状况与变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减产措施,避免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第二,提高资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实现国有资产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并响应反腐的要求,实现对资产盘点情况、资产管理环节、资产购置和处置环节的公开,同时针对公开资产购置、招标的整个过程也需要公开。
第三,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检查力度。目前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还不健全,例如固定资产的账、卡、实不一致,资产管理职能不清晰,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此单位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分析与检查,摸清自身的家底。例如,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与所存在的问题,确保账、卡、实的一致。应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固定资产清查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清查确保固定资产账、卡、实一致,并组织规范性的资产检查工作,通过不断的检查来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以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問题。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财政管理部门联合审计等部门,对资产的管理状况进行定期的综合性检查或专项稽查,及时发现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帮助单位加强对各项资产的管控。
(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将资产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财务人员纳入管理系统中,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方位监控。
第二,覆盖资产管理的各环节。资产管理系统不应停留在查询统计方面,还要实现对资产的全方位管控,以实现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以便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了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促使数据实现全方位的共享,及时发现资产与财务数据不相符的异常信息,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完善。
(五)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上要不断创新,各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学习我国发达省市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共享平台,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统筹,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此外还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建设,促使多部门共同研发,建设资源整合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促进信息系统在资产、预算等多个相关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以促进多部门的融合。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近年来我国强调建立服务型政府,在这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确保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价值,以更好地为全体公民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衬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32-35.
[2]陈雨.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路径[J].财会学习,2020(0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