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过程。”本文从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等方面探讨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学法指导 教学反思 实效性
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过程。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整体,有效教学既要体现“教”的有效性,又体现“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到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建议如下:
一、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所向往的生活,所崇拜的明星等等,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相反,如果是他们了解不多或是不太感兴趣的人物,比如李四光,詹天佑等,学生能讲的内容就简单得多。基本上只有He was a national hero.He was a scientist.或He was an engineer.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个性。所以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提供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讲、想表现,这是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的有效策略。
二、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
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等。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笔者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笔者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要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它强调课堂学习中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由于强调了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对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师授课的激情。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老师就必须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让自己的课充满魅力。教师要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信任、充满关爱;在教学行为上,用自己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高超的教学技术去感染学生,用幽默艺术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生动、活泼、有序、高效的课堂氛围。
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有效和长效的学习,需要学生把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如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过程中,起初采用“连词成句”训练方式,接着运用“遣词造句”训练,这两种方式主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句子的写法及与中文的不同。然后再以“根据图片内容遣词造句”进行训练,再到“根据汉语提示写作文”和命题作文等训练,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智慧,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结果。我们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要从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等方面努力提高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师大出版社. 201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教师读本[M].北京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 学法指导 教学反思 实效性
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过程。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整体,有效教学既要体现“教”的有效性,又体现“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到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建议如下:
一、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所向往的生活,所崇拜的明星等等,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相反,如果是他们了解不多或是不太感兴趣的人物,比如李四光,詹天佑等,学生能讲的内容就简单得多。基本上只有He was a national hero.He was a scientist.或He was an engineer.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个性。所以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提供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讲、想表现,这是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的有效策略。
二、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
在英语学习起始阶段,教师要坚持从“严”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确要求,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等。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笔者常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时,笔者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记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要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它强调课堂学习中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由于强调了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它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对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师授课的激情。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老师就必须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让自己的课充满魅力。教师要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信任、充满关爱;在教学行为上,用自己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用高超的教学技术去感染学生,用幽默艺术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生动、活泼、有序、高效的课堂氛围。
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有效和长效的学习,需要学生把学习兴趣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如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过程中,起初采用“连词成句”训练方式,接着运用“遣词造句”训练,这两种方式主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句子的写法及与中文的不同。然后再以“根据图片内容遣词造句”进行训练,再到“根据汉语提示写作文”和命题作文等训练,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智慧,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结果。我们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都要从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兴趣点、注重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创设和谐合作充满激情的课堂、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超越课堂现状的深度反思等方面努力提高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师大出版社. 201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教师读本[M].北京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