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多元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创造空间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15659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丰富课内外生活,千方百计主动积极地发掘、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立体的教育大环境,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开放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既是践行“新教育理论”创新实验,也是落实“缔造完美和谐课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的课改,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再不能呈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老师和学生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生活,虽然接触外界,但又是经过选择了的世界,他们所听到的声音,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的声音,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从应试走上就业的教育。影响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各种新课题,如,科技人文、社会道德、环境资源、责任意识、社会公信等的自然科学和民族精神的元素,应当及时补充和吸收到新课程中来。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聆听些“窗外的声音”,增加他们科学的和人文的精神营养。还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感悟生活的五彩缤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开题的基本目标
  1、课题来源、信息渠道、施教对象、研究方式、解决的问题、结果收获、表达形式等都强调开放、多元和创造性;
  2、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陶冶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寻找信息源,从多种渠道获取、分析、处理、利用信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启迪智慧。
  二、主要创新点和做法:
  (一)让课堂开放。图书、报刊、杂志依然是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学校图书馆在资料和服务能力上的限制,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就要引导师生到市图书馆、档案馆去查阅资料,寻找信息。学校与市博物馆、名人馆只有一河之隔,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师生到两馆参观学习,每次学生都带好笔记,回校后写一次观后感,收获很大。事实上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90%以上都还利用节假日到这些部门去过,有不少学生还办理了市图书馆的借阅证。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师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各学科教师也具有了强烈的课程开放意识,并具有自觉提升、拓宽课程的能力。在“用活教材”的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内容,经常补充和有意识地渗透与人类生活及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并能及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聆听窗外声音”,拓视野,挖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多彩世界。语文课上,举办好书推介交流活动。师生从阅读过的书籍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本或几本,推介给别人,自己在家中读过的好书,同学间互相置换交流,丰富读书活动,展示多彩的文化。理化生课堂,展示学生实践中学会的一项项技能,展示学生实践中完成的一件件作品,丰硕的成果展示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倾听历史”诗词朗诵会,学生通过古诗词朗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操。配合学期重点阅读书籍,观看相应影视作品,以班级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部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观看爱国影片、专题片等,进行影评、时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请进来,开展多元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请相关单位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会,开展讨论会、辩论会以及各种讲座。如,请公安局宣教科为师生作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请医院的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为师生作卫生常识讲座,学到了相关的卫生和健康常识。家长是一个蕴藏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或提供了帮助。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直接从家长处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加强了家长与子女间心灵的沟通,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新型家庭关系。还可利用家长会,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家长讲课,介绍教育子女的方法,述说期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特别是让家长介绍自身的经历,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懂得创业的艰辛,树立学习的紧迫感,沟通与家长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学会做人,懂得奉献。
  三、取得的成效:
  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其创造力就会有多大。多元教育,成效明显:
  (一)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
  (二)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实践、开放的课堂中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组织有趣的社区、企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主的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的实践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实践中产生,创新意识在实践中萌发。通过各项活动,学生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营造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
其他文献
一、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并促使人模仿。作为班主任,是孩子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因此,班主任“榜样”的力量最强大。譬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班主任除了使自己所教学科成绩不落人后外,还应该对其他学科的主要知识有所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在自习课上对某些学科程度差的部分学生进行指导,还容易在学生中形成“老班什么都
期刊
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再加上竞争激烈的环境影响,中学生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如果不堪重负,将会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就要洞悉学生的内心,用爱心温暖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扬起生活之帆,让他们释放出人生亮丽的光彩。对于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尊重人格,唤回少年本性  班主任要爱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1.对优秀
期刊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语文学科更注重情感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表达一种思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课堂上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间的情感氛围,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好的开头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形成好的第一印象,这也往往会左右作文最后的得分。  可写出好的开端并非易事,高尔基说过:“最困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花好久时间去寻找它。”由此可见,文章开头之重要以及写好它的难度。可是如果掌握了它的诀窍和一定的方法,写出“凤头”也并非难事。在
期刊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伊始倾力打造的一个亮点。但一些课堂的导入过于追求新、奇、趣,给人以哗众取宠、牵强附会之感,这实是有违导语设计的初衷。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为学生尽快地走入文本提供必要的信息。因而,应该让导入语返璞归真,自然生趣,努力提高它的含金量。  一、从课题导入  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时代感较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期刊
情感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目标,不能把情感仅作为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更要把它视为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学生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如果老师的教学能激
期刊
2012年云南省中考古诗词鉴赏,从考查的篇目来看,对课内课标考查的力度加大。一般设题1-2题,分值2-5分,选材仍以课标34首为主,个别地区如玉溪、大理等8州从课外选材设题。考生依据当地考情选择复习的侧重点,熟练掌握各种题材的诗歌类型,铭记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术语,丰富古诗词阅读的积淀,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应先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应试技
期刊
要做到言为心声,首先选材要真实。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在作文时,也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阿长与》是鲁迅先生为缅怀保姆长妈妈而写的一篇短文,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通过七件小事及作者的切身感
期刊
目前留守儿童现状,困境种种。那么,在经济、文体高速发展转型这一特定时期,该如何来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呢?这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愚以为可在以下方面来做足工作:  一、教育者扮演好老师、家长双重角色,用爱来包裹留守儿童  “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学好功课,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是每个老师的职责。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在学
期刊
大凡特级名师,都把课堂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教学既有匠心独运的构思,光彩夺目的开场,智慧互动的过程,又有自然生成的华章,还有余音绕梁的结束语,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艺术的享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打造充满艺术味道的课堂,实践中发现:精彩的课堂结束语,能为整个课堂锦上添花!它犹如古刹钟声,余音绕梁;又如美人回眸一笑,勾魂摄魄,能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能在最后再次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是对课堂的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