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长江七号》的热播,票房价值的居高不下,是否周星驰又有新的创造?探讨电影剧本后的深层意蕴和文学特色,无疑将会拓宽我们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 反讽 《长江七号》视角
2008年1月30日起,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电影《长江七号》在台湾开始放映,五天后,台湾全岛的票房已突破新台币八千万元,突破了《国家宝藏2》第一周七千八百六十八万的放映纪录。比较而言,李安的《色·戒》是两千五百九十二万元,《卧虎藏龙》为两千一百四十三万元,《投名状》则有两千零六十九万元,的确令人惊叹这部电影的魅力。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以什么特质博取了如此之多的观众?显然不仅仅是名演员的吸引力问题,曾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一部让你“大哭大笑”的电影,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和周星驰以往的纯粹化的喜剧风格有所不同。
这部电影其实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相依为命的穷父子得到一只外星机器狗。“长江七号”是它的名字。儿子通过它获得了友谊和乐趣,最后机器狗为拯救父亲而献身。影片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周星驰电影中的喜剧元素。在这部片子里他虽较过去现身镜头减少,但那种幽默诙谐令人爆笑的风格却是其所惯有。搞笑镜头接连不断,对老师的夸张性戏弄,父子二人捉蟑螂,放大的超常细节,卡通动画式的人物呈现姿态,皆令人捧腹。喜剧总是惯于取悦观众的,它以“轻松、诙谐、幽默”的姿态解构了现代主义的“权威标准”和“发现真理的天职和使命”,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小人物在生活中遭压抑而积聚的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但综观本片,在喜剧性的主题之外,显然还包含着一股脉脉的温情,并试图告诉人们一些有关人生中一些需要人们珍视的东西,像怜悯之心(女老师对小狄):虽处逆境亦不忘修身之道:反对恃强凌弱(小狄不顾自己安危打抱不平):连看似凶恶的土头老板居然也有圆转通融之处,而小狄因为鞋子破遭罚站,在商场里哀求父亲买玩具的镜头,实在也是可以触动人们内心那“最柔软的部分”。这也是人们在笑声里混合着泪水的因由。
而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片有两点引人注意:
一、反讽技法形成的荒诞意蕴
米克在《论反讽》中认为,“实际上假如在反讽者看来,世界上的事情不断以反讽的方式发生,那么,这只能证明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情况真的如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不会呈现出反讽的外貌。”因此反讽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和现象,而“反讽意识须以他人身上反讽意识的缺乏为先决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反讽者看似在说一件事,实际上截然相反,他假装不知事实真相。而受嘲弄者则深信事情是他所看到、所理解的那样,其实却完全不是。反讽常常包含一个突出的行为特征即嘲弄(mockery)。嘲弄常常采取模仿受嘲弄者的缺点的形式,受嘲弄者往往傲慢、自负、自满,抑或天真、单纯、善良,他们被嘲弄的危险就隐藏在其安然而笃信的无知无觉、我行我素之中。嘲弄者则恰好相反。他们假装自己天真、无知,行为愚蠢、夸张,尽管他们内心明了。结合本片来看,可以发现运用这种技巧的地方比比皆是。最明显的是片名“长江七号”就有着强烈的反讽色彩。之前,曾有过一部电视剧名为《长江一号》,叙述的是抗日英雄的业绩,而本片这样一个如此“宏大叙事式”命名讲述的却是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故事,不能不说是一种解构与颠覆。周星驰扮演的小狄父亲,并非我们习惯看到的吃苦耐劳而严肃的父亲形象,他的苦难某种程度上简直成了笑料,尤其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推车的镜头,竟有些滑稽可笑。而他和老板的争辩,也体现不出其生存的艰难之感,倒像是又增几分笑料。他煞有介事地教训儿子做人的道理,却缺少意味深长的情感,他一本正经地捡拾垃圾,居然会听不到飞碟的轰鸣?虽然,主人公看似是以严肃的态度来说话、做事,那么,现实是否如影片所陈述表现那样?一群富家少爷因为一只玩具而与一个穷孩子成了朋友,美丽动人的女老师仅仅因为同情就和一个民工产生了爱情?等等之类。我们尽可从反面的角度去考虑,因为这和机器狗救活人命不是一回事,那是科幻世界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说,一方面,它一厢情愿地包装了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又“借助现代电子媒介的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了新的谎言,造成了鲜明的荒诞意识。”不过话说回来,对作为大众文化一部分的影视文化,本不该要求带给人们太沉重的思考,何况,人生本来就是荒诞不经的。
二、另类视角的采用
影片中,扮演儿子小狄的徐娇,戏份显然多于周星驰,而最感人之处往往都有儿子的出场。像哭闹买玩具,被罚站,父亲死后的哀痛,都演绎得十分细腻真实,情感真挚,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这份真挚,才使影片显得如此温情潺潺,带来一种底层关怀的视野。而周星驰近乎动画式的机械倒成就了一份木讷与朴实,和他以前所演人物大不相同。整部影片更多地采用了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儿童所具有的单纯而清新的气质,使观察褪去了成人世界的功利与戒备色彩。机器狗的出现为小狄单调而贫穷的生活带来了未曾有过的欢乐,恶狠狠欺负他的同学因为这个奇特的玩具成了他的朋友,夏夜因为有了它消退炎热,整个表现了人类一种最普遍的对于爱、友谊、归属性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当这种愿望是在天真烂漫的、被作为人类未来之希望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时,就格外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正是一种平民意味浓厚的温暖。
总之,反讽手法和独特视角的运用,使得这部电影既暗合了观众对于传统伦理思想和现代解构的想象,满足了大众的情感认同心理,另一方面又“以奇遇为包装的戏剧性情节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当然还有导演独特的表现风格,如跳跃感、快节奏、类似迪士尼动画般丰富的想象细节,都是让观众喜爱的地方。
关键词 反讽 《长江七号》视角
2008年1月30日起,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电影《长江七号》在台湾开始放映,五天后,台湾全岛的票房已突破新台币八千万元,突破了《国家宝藏2》第一周七千八百六十八万的放映纪录。比较而言,李安的《色·戒》是两千五百九十二万元,《卧虎藏龙》为两千一百四十三万元,《投名状》则有两千零六十九万元,的确令人惊叹这部电影的魅力。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以什么特质博取了如此之多的观众?显然不仅仅是名演员的吸引力问题,曾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一部让你“大哭大笑”的电影,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和周星驰以往的纯粹化的喜剧风格有所不同。
这部电影其实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相依为命的穷父子得到一只外星机器狗。“长江七号”是它的名字。儿子通过它获得了友谊和乐趣,最后机器狗为拯救父亲而献身。影片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周星驰电影中的喜剧元素。在这部片子里他虽较过去现身镜头减少,但那种幽默诙谐令人爆笑的风格却是其所惯有。搞笑镜头接连不断,对老师的夸张性戏弄,父子二人捉蟑螂,放大的超常细节,卡通动画式的人物呈现姿态,皆令人捧腹。喜剧总是惯于取悦观众的,它以“轻松、诙谐、幽默”的姿态解构了现代主义的“权威标准”和“发现真理的天职和使命”,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小人物在生活中遭压抑而积聚的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但综观本片,在喜剧性的主题之外,显然还包含着一股脉脉的温情,并试图告诉人们一些有关人生中一些需要人们珍视的东西,像怜悯之心(女老师对小狄):虽处逆境亦不忘修身之道:反对恃强凌弱(小狄不顾自己安危打抱不平):连看似凶恶的土头老板居然也有圆转通融之处,而小狄因为鞋子破遭罚站,在商场里哀求父亲买玩具的镜头,实在也是可以触动人们内心那“最柔软的部分”。这也是人们在笑声里混合着泪水的因由。
而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片有两点引人注意:
一、反讽技法形成的荒诞意蕴
米克在《论反讽》中认为,“实际上假如在反讽者看来,世界上的事情不断以反讽的方式发生,那么,这只能证明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情况真的如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不会呈现出反讽的外貌。”因此反讽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和现象,而“反讽意识须以他人身上反讽意识的缺乏为先决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反讽者看似在说一件事,实际上截然相反,他假装不知事实真相。而受嘲弄者则深信事情是他所看到、所理解的那样,其实却完全不是。反讽常常包含一个突出的行为特征即嘲弄(mockery)。嘲弄常常采取模仿受嘲弄者的缺点的形式,受嘲弄者往往傲慢、自负、自满,抑或天真、单纯、善良,他们被嘲弄的危险就隐藏在其安然而笃信的无知无觉、我行我素之中。嘲弄者则恰好相反。他们假装自己天真、无知,行为愚蠢、夸张,尽管他们内心明了。结合本片来看,可以发现运用这种技巧的地方比比皆是。最明显的是片名“长江七号”就有着强烈的反讽色彩。之前,曾有过一部电视剧名为《长江一号》,叙述的是抗日英雄的业绩,而本片这样一个如此“宏大叙事式”命名讲述的却是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故事,不能不说是一种解构与颠覆。周星驰扮演的小狄父亲,并非我们习惯看到的吃苦耐劳而严肃的父亲形象,他的苦难某种程度上简直成了笑料,尤其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推车的镜头,竟有些滑稽可笑。而他和老板的争辩,也体现不出其生存的艰难之感,倒像是又增几分笑料。他煞有介事地教训儿子做人的道理,却缺少意味深长的情感,他一本正经地捡拾垃圾,居然会听不到飞碟的轰鸣?虽然,主人公看似是以严肃的态度来说话、做事,那么,现实是否如影片所陈述表现那样?一群富家少爷因为一只玩具而与一个穷孩子成了朋友,美丽动人的女老师仅仅因为同情就和一个民工产生了爱情?等等之类。我们尽可从反面的角度去考虑,因为这和机器狗救活人命不是一回事,那是科幻世界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可以说,一方面,它一厢情愿地包装了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又“借助现代电子媒介的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了新的谎言,造成了鲜明的荒诞意识。”不过话说回来,对作为大众文化一部分的影视文化,本不该要求带给人们太沉重的思考,何况,人生本来就是荒诞不经的。
二、另类视角的采用
影片中,扮演儿子小狄的徐娇,戏份显然多于周星驰,而最感人之处往往都有儿子的出场。像哭闹买玩具,被罚站,父亲死后的哀痛,都演绎得十分细腻真实,情感真挚,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这份真挚,才使影片显得如此温情潺潺,带来一种底层关怀的视野。而周星驰近乎动画式的机械倒成就了一份木讷与朴实,和他以前所演人物大不相同。整部影片更多地采用了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儿童所具有的单纯而清新的气质,使观察褪去了成人世界的功利与戒备色彩。机器狗的出现为小狄单调而贫穷的生活带来了未曾有过的欢乐,恶狠狠欺负他的同学因为这个奇特的玩具成了他的朋友,夏夜因为有了它消退炎热,整个表现了人类一种最普遍的对于爱、友谊、归属性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当这种愿望是在天真烂漫的、被作为人类未来之希望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时,就格外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正是一种平民意味浓厚的温暖。
总之,反讽手法和独特视角的运用,使得这部电影既暗合了观众对于传统伦理思想和现代解构的想象,满足了大众的情感认同心理,另一方面又“以奇遇为包装的戏剧性情节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当然还有导演独特的表现风格,如跳跃感、快节奏、类似迪士尼动画般丰富的想象细节,都是让观众喜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