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因此,如何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有效金融支持有机结合,探索一条以市场为基础、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运作路径,已成为当前金融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闽北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发,根据区域经验启示与金融支持现实存在的客观“瓶颈”,探索如何从体制、政策和金融资源配置的角度营造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对称的金融支持环境。
闽北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成效
近年来,闽北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的设想,以打造“中国绿谷”为契机,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诸如炼石水泥、顺昌化工和福建圣农等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发展模式。
闽北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与特点
企业内部单体循环模式。“内部循环模式”是企业利用其自身内部的物资进行循环,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延长生产链条,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炼石水泥厂位于闽北境内,是“福建水泥”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企业通过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建设发电工程为水泥生产供电,大量减少了水泥生产过程的热污染和粉尘污染,同时通过余热回收使供电自给率达32.9%以上,减少了企业的购电成本,提高了水泥生产线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基于工业生态园区平台的企业间互动循环。“工业园区模式”是按照循环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不同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形成工业生态园区。顺昌县富文化工工业园区作为闽北地区最大的化工产业基地,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尿素、液氨等粗化工产品→联二尿、聚氯乙烯和氟化氢铵等化工系列→精细化工产品”为产业链,以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的化工企业集聚群。据鉴定,富文化工工业园区各个产业链内部的共生关系总数达23个,产生的经济效益占其总产值的43%,使主要产品成本降低了30%~40%,对企业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
由龙头企业内部循环外延辐射形成的县域循环。“县域循环模式”是企业内部单体循环规模化后的对外辐射,企业通过内部产业链的对外延伸,与其他产业间形成多级生态链连接,进而促进整个县域产业经济的有机循环。坐落于光泽县的福建省圣农集团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企业着力建设以“肉鸡加工→蛋白质类附属资源→饲料生产→家畜、水产养殖为产业链的蛋白质回收利用项目和以肉(种)鸡饲养→鸡粪→生物有机菌肥(发电)→农作物种植”为产业链的鸡粪回收开发项目,形成了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该企业总产值达15.2亿元,占所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08%,企业以其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和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解决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带动当地电力、运输、餐饮等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小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之间的和谐与良性互动。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窗口指导,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重点,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信贷倾斜,提高树立发展环境金融的意识。通过加强与当地产业、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探索建立辖区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协调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推进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将环保信息纳入到企业征信系统,强化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
实施信贷倾斜,促进了核心企业的形成。在循环产业成长中,核心企业不仅能够带来最新的创新成果,促进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基础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作为循环经济的成功运作范例,福建圣农集团以其鲜明的产业特点和效益前景吸引了众多银行信贷资金的参与。目前该集团在本、异地多家银行的授信总额达到7.3亿元,其中本地银行授信额为5.2亿元,五年内增长了6.7倍,企业当年银行借款增量占当地金融机构全年新增总量的89.3%,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核心企业的发展对地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力。
拓展支持渠道,推动了重点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在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大力促使资金向重点企业的转移和集中,如为支持炼石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改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当地兴业银行在全年授信额度用足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向上级行申请,由其总行股东——世界发展银行提供资金先行解决,同时还降低担保抵押要求,积极帮助其协调寻求担保企业,并同意企业以项目建成后的设备进行抵押,为企业提供了充分的融资便利。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缺陷与影响金融支持的瓶颈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缺陷
区域产业结构的显著缺陷,阻碍了金融政策的效应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劣与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近年来一些地区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也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资源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但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结构调整仍存不足之处: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各产业的构成比例,但对各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生态性和资源环境的禀赋性重视不足,导致出现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二是以追求产业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导,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性特征显著,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源利用的高消耗、技术改造的高成本和环境保护的高代价。三是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忽视了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的提升,导致各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无法实现产业内部生产循环式发展。
微观主体利益失衡的客观存在,限制了金融资源的配置空间。由于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进度缓慢,从而使金融资源在节能环保领域进行配置的拓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利益均衡机制尚未真正理顺,着重表现在:一是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失衡。如受各地环保制度的约束力强弱不等影响,一些企业或公共部门对环保义务履行不到位,其环保成本因可向外部转嫁而降低;而如果环保义务履行得好,其环保成本反而因须内部承担而增加,导致与发展循环经济方向相悖的利益失衡。二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失衡。市场经济制度鼓励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多、最快的投资效益,而发展社会化循环经济中的资源循环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往往投入巨大、收效期长,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是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失衡。由于资源和环境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但是社会成员中个体利益与价值观的差异性使得其与全体社会成员利益选择难以统一,绿色社会建设难以推广和维持。
企业成长初期的弱质特征,制约了循环经济的信贷投入。由于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成长的企业具有与其他一般产业中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相同的弱质特征,表现在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差等方面,特别是生态型企业内部循环层次方面,一方面,企业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企业的经济压力较大,风险防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生态技术尚未成熟,企业独自研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所需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投入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金融有效支持的瓶颈
措施细化不足,执行存在偏差,阻滞信贷政策宏观效应。健全有效的信贷政策体系是促进节能减排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微观层面上,由于目前有关政策的配套措施尚不够细化,导致基层银行在政策执行中产生了诸多厚此薄彼的问题。一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重惩轻奖”的现象,信贷“限劣”的效果十分显著,而“扶优”意识则相对薄弱,对如何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节能减排的正向激励措施尚显不足。二是重“长贷”审查,轻“短贷”管理。目前银行对“两高一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的审查严格,但对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相对宽松,助长了企业通过“短贷长用”规避信贷约束的心理。三是重“环评”审查,轻“能评”调查。环保执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后,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在贷前审查时比较重视环评内容的审查,而企业能耗高低对还贷能力不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往往容易被忽略。
信贷产品单一,供给手段不多,金融支持合力尚未形成。现阶段,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依靠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根据国家有关信贷政策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等间接金融手段,这一点从上述闽北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中可窥一斑。银行的产品除了短期流动资金抵押担保贷款外,基本上没有考虑循环经济链条各环节的资金实际需求特点提供不同的创新品种,金融机构放贷“短期化”行为凸显。此外,金融资金供给模式单一还表现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还没有对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的商业信贷缺位形成有力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有效地全方位现代金融服务,导致无法分散发展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选择
针对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问题,应充分发挥金融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创建和优化循环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对接平台,把金融资源加入到循环经济价值链条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杠杆调节作用
当前,应加快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的一整套促进、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地方环境立法,通过由地方政府制定支持与限制并举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金融政策在循环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利用利差、再贷款信贷调节等手段对循环经济进行支持。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实现金融有效支持
一是以金融手段引导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禀赋,形成具有地区资源特色的主导产业、配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辅助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二是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力求实现各产业的有序增长和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拓宽金融资源配置空间。如闽北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积极倡导政银多方联动,着力打造经济金融对接平台
第一,政府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调动一切因素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公众建立绿色循环消费的意识,为金融积极介入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及时了解辖内循环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情况,通过发布区域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的方式,制定相应的信贷考评办法,逐步建立“两高”行业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强化信息和政策引导的作用。第三,金融机构则要增强主动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的自觉性,将自身经营利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优先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和各类生态环保项目,在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健全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合力助推机制,极力丰富多元融资渠道
一是保险类金融机构应结合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各阶段的特定风险,研究和扩大循环经济保险险种,合理制定相应的保险标的、保险费率、承保范围和理赔比例等。二是积极运用债券和证券市场,扩大环保筹资渠道。基于环境基础设施的特殊性质,证券监督管理应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还应积极推行市政债券的发行,鼓励符合生态环保型企业或建设项目发行债券,为循环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三是加大开发性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等方式,支持环保类高科技产业、环保类中小企业以及与循环经济中的环境、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弥补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
闽北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成效
近年来,闽北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的设想,以打造“中国绿谷”为契机,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诸如炼石水泥、顺昌化工和福建圣农等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发展模式。
闽北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与特点
企业内部单体循环模式。“内部循环模式”是企业利用其自身内部的物资进行循环,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延长生产链条,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炼石水泥厂位于闽北境内,是“福建水泥”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企业通过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建设发电工程为水泥生产供电,大量减少了水泥生产过程的热污染和粉尘污染,同时通过余热回收使供电自给率达32.9%以上,减少了企业的购电成本,提高了水泥生产线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基于工业生态园区平台的企业间互动循环。“工业园区模式”是按照循环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不同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形成工业生态园区。顺昌县富文化工工业园区作为闽北地区最大的化工产业基地,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尿素、液氨等粗化工产品→联二尿、聚氯乙烯和氟化氢铵等化工系列→精细化工产品”为产业链,以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的化工企业集聚群。据鉴定,富文化工工业园区各个产业链内部的共生关系总数达23个,产生的经济效益占其总产值的43%,使主要产品成本降低了30%~40%,对企业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
由龙头企业内部循环外延辐射形成的县域循环。“县域循环模式”是企业内部单体循环规模化后的对外辐射,企业通过内部产业链的对外延伸,与其他产业间形成多级生态链连接,进而促进整个县域产业经济的有机循环。坐落于光泽县的福建省圣农集团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企业着力建设以“肉鸡加工→蛋白质类附属资源→饲料生产→家畜、水产养殖为产业链的蛋白质回收利用项目和以肉(种)鸡饲养→鸡粪→生物有机菌肥(发电)→农作物种植”为产业链的鸡粪回收开发项目,形成了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该企业总产值达15.2亿元,占所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08%,企业以其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和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解决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带动当地电力、运输、餐饮等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小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之间的和谐与良性互动。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窗口指导,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重点,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信贷倾斜,提高树立发展环境金融的意识。通过加强与当地产业、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探索建立辖区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协调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推进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将环保信息纳入到企业征信系统,强化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
实施信贷倾斜,促进了核心企业的形成。在循环产业成长中,核心企业不仅能够带来最新的创新成果,促进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基础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作为循环经济的成功运作范例,福建圣农集团以其鲜明的产业特点和效益前景吸引了众多银行信贷资金的参与。目前该集团在本、异地多家银行的授信总额达到7.3亿元,其中本地银行授信额为5.2亿元,五年内增长了6.7倍,企业当年银行借款增量占当地金融机构全年新增总量的89.3%,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核心企业的发展对地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力。
拓展支持渠道,推动了重点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在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大力促使资金向重点企业的转移和集中,如为支持炼石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改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当地兴业银行在全年授信额度用足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向上级行申请,由其总行股东——世界发展银行提供资金先行解决,同时还降低担保抵押要求,积极帮助其协调寻求担保企业,并同意企业以项目建成后的设备进行抵押,为企业提供了充分的融资便利。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缺陷与影响金融支持的瓶颈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缺陷
区域产业结构的显著缺陷,阻碍了金融政策的效应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劣与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近年来一些地区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也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资源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但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结构调整仍存不足之处: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各产业的构成比例,但对各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生态性和资源环境的禀赋性重视不足,导致出现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二是以追求产业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导,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性特征显著,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源利用的高消耗、技术改造的高成本和环境保护的高代价。三是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忽视了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的提升,导致各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无法实现产业内部生产循环式发展。
微观主体利益失衡的客观存在,限制了金融资源的配置空间。由于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进度缓慢,从而使金融资源在节能环保领域进行配置的拓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利益均衡机制尚未真正理顺,着重表现在:一是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失衡。如受各地环保制度的约束力强弱不等影响,一些企业或公共部门对环保义务履行不到位,其环保成本因可向外部转嫁而降低;而如果环保义务履行得好,其环保成本反而因须内部承担而增加,导致与发展循环经济方向相悖的利益失衡。二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失衡。市场经济制度鼓励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多、最快的投资效益,而发展社会化循环经济中的资源循环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往往投入巨大、收效期长,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是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失衡。由于资源和环境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但是社会成员中个体利益与价值观的差异性使得其与全体社会成员利益选择难以统一,绿色社会建设难以推广和维持。
企业成长初期的弱质特征,制约了循环经济的信贷投入。由于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成长的企业具有与其他一般产业中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相同的弱质特征,表现在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差等方面,特别是生态型企业内部循环层次方面,一方面,企业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企业的经济压力较大,风险防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生态技术尚未成熟,企业独自研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所需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投入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金融有效支持的瓶颈
措施细化不足,执行存在偏差,阻滞信贷政策宏观效应。健全有效的信贷政策体系是促进节能减排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微观层面上,由于目前有关政策的配套措施尚不够细化,导致基层银行在政策执行中产生了诸多厚此薄彼的问题。一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重惩轻奖”的现象,信贷“限劣”的效果十分显著,而“扶优”意识则相对薄弱,对如何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节能减排的正向激励措施尚显不足。二是重“长贷”审查,轻“短贷”管理。目前银行对“两高一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的审查严格,但对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相对宽松,助长了企业通过“短贷长用”规避信贷约束的心理。三是重“环评”审查,轻“能评”调查。环保执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后,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在贷前审查时比较重视环评内容的审查,而企业能耗高低对还贷能力不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往往容易被忽略。
信贷产品单一,供给手段不多,金融支持合力尚未形成。现阶段,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依靠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根据国家有关信贷政策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等间接金融手段,这一点从上述闽北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中可窥一斑。银行的产品除了短期流动资金抵押担保贷款外,基本上没有考虑循环经济链条各环节的资金实际需求特点提供不同的创新品种,金融机构放贷“短期化”行为凸显。此外,金融资金供给模式单一还表现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还没有对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的商业信贷缺位形成有力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有效地全方位现代金融服务,导致无法分散发展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选择
针对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问题,应充分发挥金融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创建和优化循环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对接平台,把金融资源加入到循环经济价值链条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杠杆调节作用
当前,应加快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的一整套促进、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地方环境立法,通过由地方政府制定支持与限制并举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金融政策在循环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利用利差、再贷款信贷调节等手段对循环经济进行支持。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实现金融有效支持
一是以金融手段引导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禀赋,形成具有地区资源特色的主导产业、配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辅助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二是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力求实现各产业的有序增长和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拓宽金融资源配置空间。如闽北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积极倡导政银多方联动,着力打造经济金融对接平台
第一,政府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调动一切因素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公众建立绿色循环消费的意识,为金融积极介入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及时了解辖内循环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情况,通过发布区域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的方式,制定相应的信贷考评办法,逐步建立“两高”行业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强化信息和政策引导的作用。第三,金融机构则要增强主动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的自觉性,将自身经营利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优先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和各类生态环保项目,在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健全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合力助推机制,极力丰富多元融资渠道
一是保险类金融机构应结合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各阶段的特定风险,研究和扩大循环经济保险险种,合理制定相应的保险标的、保险费率、承保范围和理赔比例等。二是积极运用债券和证券市场,扩大环保筹资渠道。基于环境基础设施的特殊性质,证券监督管理应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还应积极推行市政债券的发行,鼓励符合生态环保型企业或建设项目发行债券,为循环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三是加大开发性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等方式,支持环保类高科技产业、环保类中小企业以及与循环经济中的环境、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弥补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