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羟甲基化在环境流行病学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蛋白通过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产生的一种修饰碱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5hmC不仅是DNA主动去甲基化的中间产物,也可作为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记,在环境与疾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组5hmC的模式参与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且5hmC在指示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暴露导致的健康效应变化方面可能比5mC更加敏感。因此,研究5hmC在环境暴露到疾病发生这个连续过程中的分布变化,对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其他文献
[背景]已有数项研究提示大气细颗粒物(PM2.5)长期暴露可能增加慢性肾脏病(CKD)患病风险,但对二氧化氮(NO2)的相关研究仍然有限。[目的]探究大气NO2长期暴露与我国成人CKD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2007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数据,进行环境暴露数据采集与匹配。利用广义相加模型探究大气NO2长期暴露对我国成人CKD患病风险的估计效应。基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受教育程度,人
腰背痛是煤矿井下作业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着煤矿井下工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质量.引起煤矿井下工人腰背痛的危险因素诸多,本文针对煤矿井下工人腰背痛的危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属本虚标实证,病机为心肾阳虚,气化失常,瘀滞胞宫,治以温阳化气法,结合补肾调周法,并创立温阳化气方,于经前期阳长之时,采用温肾助阳,化气消癥之法,以期“六阳”到位,实现重阳转阴,恢复子宫功能,促进行经期子宫内膜瘀浊及水液排净,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基于“肺气通于喉”“肺属金为子,脾属土为母”等中医藏象学理论,总结喉癌术后出现咽瘘并发症的病因病机为局部器官缺失,肺气受损,金破不鸣。病程演变特点为子病及母,肺病及脾,正虚无力驱邪外出,癌毒内留。主张应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虚则补其母,遵循标本兼顾的原则,确立了清肺解毒、祛邪消肿,培土生金、脾胃兼养,随证加减、内外同治的治法治则,以促进气血化生,修复肌肉组织,消散局部炎症,加速咽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