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居住区色彩是构成居住区景观的重要因素,应关注居住区景观色彩的规划设计。在分析色彩所具有的物理、心理、识别、文化、美感五大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居住区景观色彩的构成元素,居住区景观色彩设计应坚持整体和谐、尊重自然、人性化、文化四个原则。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色彩审美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使色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园林景观设计就受到其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景观色彩;色彩作用;构成元素;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36-1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中关于色彩的应用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环节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设计成果的质量。色彩本身是依附于具体的形象而作用于人的感官,它像形体一样,最容易被人所感受。人们对色彩的喜爱是由来已久的,从中国的半坡、庙度沟到埃及的桑普利、古巴比伦的克纳德等出土的许多器皿上,可发现一种现象:它们可能不加饰纹,但不能不敷于色彩。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色彩审美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使色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园林景观设计就受到其极大的影响。
一、园林景观的色彩
在现代景观的体验过程中,空间是由身体的行为而感知的,依附于具象的墙体、植物、地面而存在的dmj色彩是由视觉而感知的,它既依附于具象的实体,也依赖于光这一抽象的实体而存在,是空间的非物质化和边缘化,是“视觉表象中最变幻莫测的一个维度”(阿恩海姆)。
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研究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要先明白园林景观色彩的物质载体有哪些。从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来说,组成园林景观的色彩可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二、现代景观中的色彩解析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色知觉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色彩的心理知觉原理,捕捉有色彩的客观物体对视觉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将对象的色彩从它们被限定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使之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力,再赋以其象征性的结构而成为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
(一)场所文化的提炼与表达
根据法国色彩学家朗科洛关于色彩地理学的分析,地域和色彩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色彩表现。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生活,才能领会场所的精神,提炼出场所的“色彩”,并将这种色彩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来。从大的范围来讲是,这种色彩可以是一种民族的色彩、区域的色彩。下面以路易斯·巴拉甘对色彩的应用为例,分析这种情况。
墨西哥著名的景观建筑师巴拉甘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的乡村,从小在父亲的农场里长大。他作品中的美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验,来自于童年时在墨西哥乡村这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中成长的梦想,以及心灵深处对土著文化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对各种色彩浓烈的墙体的运用是巴拉甘设计中鲜明的个人特色,后来也成为了墨西哥建筑的重要设计元素。墙体的色彩取自于墨西哥的传统色彩尤其是民居中的绚烂的色彩:有着红色陶瓦屋顶和白色墙体的房子,用石灰水刷白的围墙,果园与明亮的天井,色彩丰富的街道。墙体采用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的乡土染料(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会褪色)而不是现代涂料进行着色。在巴拉甘的设计中,我们还常能看到粉红色的墙,且墙边上常有一丛繁盛的同样颜色的花木。这些粉红色的花是墨西哥的国花,墙的颜色就取自于这些花的颜色。
(二)园林灯光色彩的处理
灯光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其不仅增加和延伸了园林景观的审美时空,亦可反映景观审美的三维多变性。而灯光设计中,对灯光色彩的应用又尤为重要,特别是渲染气氛和效果的金卤灯、彩卤灯、地埋灯和水景灯;光源的亮度和色彩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应用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推敲,才能拿出成熟的设计方案。
一般金卤灯(黄色光源)彩卤灯(红、蓝、紫等光源)常用于景观中的建筑、雕塑和假山等方面,以强调园林景观的文化主体;地埋灯常用于主景植物和植物造景的小品,但在此环境中忌用黄色光源,因黄色光照射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变成褚黄色或土黄,似乎已是“死树”,不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用绿色光源为最佳;水景灯的多种色彩的光源,常用于喷泉和有水景的园林景观小品中,其还可用音控、LED等技术,设计出多彩的灯光,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完善深入,更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三、总结
现代景观设计早已走出了私家的庭院,面向更广大的人群。游赏者的视觉感知是景观中重要的一元,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许多公园,特别是由废弃场地改造而成的公园,通过饱和度高、醒目的色彩来提示游人“安全”“不安全”“可游”“不可游”等相关信息,这里色彩起到了行为导向的作用。很多景观设计也应用色彩来表达场所精神文化理念,使艺术与科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些特殊场所的景观设计中,如医院、古老元、老人院等,设计师运用色彩心理学的原理,有效地搭配色彩,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梵,曾俊.设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
[2]孙成仁,杨岚,王开宇,归红.寒地城市园林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创造[J].中国园林,1998,(05).
[3]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刘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关键词:景观色彩;色彩作用;构成元素;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36-1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中关于色彩的应用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环节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设计成果的质量。色彩本身是依附于具体的形象而作用于人的感官,它像形体一样,最容易被人所感受。人们对色彩的喜爱是由来已久的,从中国的半坡、庙度沟到埃及的桑普利、古巴比伦的克纳德等出土的许多器皿上,可发现一种现象:它们可能不加饰纹,但不能不敷于色彩。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色彩审美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使色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园林景观设计就受到其极大的影响。
一、园林景观的色彩
在现代景观的体验过程中,空间是由身体的行为而感知的,依附于具象的墙体、植物、地面而存在的dmj色彩是由视觉而感知的,它既依附于具象的实体,也依赖于光这一抽象的实体而存在,是空间的非物质化和边缘化,是“视觉表象中最变幻莫测的一个维度”(阿恩海姆)。
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研究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要先明白园林景观色彩的物质载体有哪些。从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来说,组成园林景观的色彩可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二、现代景观中的色彩解析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色知觉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色彩的心理知觉原理,捕捉有色彩的客观物体对视觉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将对象的色彩从它们被限定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使之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力,再赋以其象征性的结构而成为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
(一)场所文化的提炼与表达
根据法国色彩学家朗科洛关于色彩地理学的分析,地域和色彩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色彩表现。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生活,才能领会场所的精神,提炼出场所的“色彩”,并将这种色彩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来。从大的范围来讲是,这种色彩可以是一种民族的色彩、区域的色彩。下面以路易斯·巴拉甘对色彩的应用为例,分析这种情况。
墨西哥著名的景观建筑师巴拉甘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的乡村,从小在父亲的农场里长大。他作品中的美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验,来自于童年时在墨西哥乡村这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中成长的梦想,以及心灵深处对土著文化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对各种色彩浓烈的墙体的运用是巴拉甘设计中鲜明的个人特色,后来也成为了墨西哥建筑的重要设计元素。墙体的色彩取自于墨西哥的传统色彩尤其是民居中的绚烂的色彩:有着红色陶瓦屋顶和白色墙体的房子,用石灰水刷白的围墙,果园与明亮的天井,色彩丰富的街道。墙体采用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的乡土染料(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会褪色)而不是现代涂料进行着色。在巴拉甘的设计中,我们还常能看到粉红色的墙,且墙边上常有一丛繁盛的同样颜色的花木。这些粉红色的花是墨西哥的国花,墙的颜色就取自于这些花的颜色。
(二)园林灯光色彩的处理
灯光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其不仅增加和延伸了园林景观的审美时空,亦可反映景观审美的三维多变性。而灯光设计中,对灯光色彩的应用又尤为重要,特别是渲染气氛和效果的金卤灯、彩卤灯、地埋灯和水景灯;光源的亮度和色彩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应用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推敲,才能拿出成熟的设计方案。
一般金卤灯(黄色光源)彩卤灯(红、蓝、紫等光源)常用于景观中的建筑、雕塑和假山等方面,以强调园林景观的文化主体;地埋灯常用于主景植物和植物造景的小品,但在此环境中忌用黄色光源,因黄色光照射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变成褚黄色或土黄,似乎已是“死树”,不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用绿色光源为最佳;水景灯的多种色彩的光源,常用于喷泉和有水景的园林景观小品中,其还可用音控、LED等技术,设计出多彩的灯光,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完善深入,更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三、总结
现代景观设计早已走出了私家的庭院,面向更广大的人群。游赏者的视觉感知是景观中重要的一元,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许多公园,特别是由废弃场地改造而成的公园,通过饱和度高、醒目的色彩来提示游人“安全”“不安全”“可游”“不可游”等相关信息,这里色彩起到了行为导向的作用。很多景观设计也应用色彩来表达场所精神文化理念,使艺术与科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些特殊场所的景观设计中,如医院、古老元、老人院等,设计师运用色彩心理学的原理,有效地搭配色彩,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梵,曾俊.设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
[2]孙成仁,杨岚,王开宇,归红.寒地城市园林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创造[J].中国园林,1998,(05).
[3]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刘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