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素质教育作为主旋律的要求下,小学科学承担着让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动手动脑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依据课本,挖掘各项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70-02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了让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不被传统的教育局限,能够具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需要开发和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而教材虽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在更新换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的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是一门实验与知识并重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比传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自主选定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而对小学科学课堂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
例如在进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节课的教学时,教材要求按照“用指甲能划出痕迹”、“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柔韧性”、“吸水性”来对材料进行分类。而这样的分类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在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后,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學方式,让学生以4-6人组成小组,每组自主探究,思考其他特性,然后根据自己的特性将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将材料按照能否降解,是否可再生资源等特性进行分类,并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家校合作
科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而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由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也受教学环境的局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进行《蛋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节课的教学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并让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文字、日记的方式来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树立对生命的爱心和责任心。由于蚕宝宝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仅仅依靠课上进行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下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而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不仅仅是饲养蚕宝宝,家长可以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饲养小动物,哪怕是几条鱼、一只乌龟就足够了。在这一过程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频率观察小动物,并定时照料小动物。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不同的方式来记录小动物的成长档案。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展览,互相分享饲养小动物的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同时还拓展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目标。
三、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丰富学生学校生活
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组织起来,以学校为单位,利用学校的资源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例如在进行《指南针》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夺宝比赛”。教师空出一个年级的教室,并将宝物藏于教室内。然后以方位作为宝物的提示线索,让学生拿着自己DIY的指南针按照线索进行寻宝,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个学生或者小组找到的宝物更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制作的指南针进行了应用,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方位的表示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学校图书馆进行科学知识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知识的深化和提升,同时在阅读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写一写科技创新小作文,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读、所思变成文字。
综上所述,本文从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这三个角度,对如何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在新课程背景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可以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让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小学科学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颜志明.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6)
[2]王伟晔,仵宗艳.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实效——以《从种瓜得瓜说起》教学设计为例[J].探秘(科学课).2012(07)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70-02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了让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不被传统的教育局限,能够具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需要开发和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而教材虽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在更新换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的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是一门实验与知识并重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比传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自主选定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而对小学科学课堂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
例如在进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节课的教学时,教材要求按照“用指甲能划出痕迹”、“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柔韧性”、“吸水性”来对材料进行分类。而这样的分类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在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后,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學方式,让学生以4-6人组成小组,每组自主探究,思考其他特性,然后根据自己的特性将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将材料按照能否降解,是否可再生资源等特性进行分类,并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家校合作
科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而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由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也受教学环境的局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进行《蛋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节课的教学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并让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文字、日记的方式来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树立对生命的爱心和责任心。由于蚕宝宝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仅仅依靠课上进行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下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而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不仅仅是饲养蚕宝宝,家长可以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饲养小动物,哪怕是几条鱼、一只乌龟就足够了。在这一过程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频率观察小动物,并定时照料小动物。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不同的方式来记录小动物的成长档案。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展览,互相分享饲养小动物的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同时还拓展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目标。
三、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丰富学生学校生活
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组织起来,以学校为单位,利用学校的资源举办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例如在进行《指南针》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夺宝比赛”。教师空出一个年级的教室,并将宝物藏于教室内。然后以方位作为宝物的提示线索,让学生拿着自己DIY的指南针按照线索进行寻宝,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个学生或者小组找到的宝物更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制作的指南针进行了应用,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方位的表示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学校图书馆进行科学知识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知识的深化和提升,同时在阅读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写一写科技创新小作文,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读、所思变成文字。
综上所述,本文从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这三个角度,对如何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在新课程背景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可以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让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小学科学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颜志明.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6)
[2]王伟晔,仵宗艳.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实效——以《从种瓜得瓜说起》教学设计为例[J].探秘(科学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