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生活。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无限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青少年学生耳闻目染的事物繁多,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呈现一些新的特点,这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呢?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当前最重要的对策就是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构建成熟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体系。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当前应注重加强以下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首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德育能力、业务素质,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带头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领导,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推广科学的德育手段,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此凝聚广大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力量,齐心协力开展各方面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广大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应配合学校领导班子的德育部署,加强研究,掌握方法,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
当前,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以下不足之处:①学校领导班子只重视教学业绩,忽视德育质量;②科任教师认为德育是学校德育部门和班主任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成为一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上“有所不为”的借口;③班主任等德育教师没有花大力气搞好精细化管理,没有形成精细化的德育过程,德育工作浅尝辄止;④部分教师忽视自身的修养,在学生面前有言语不当、行为失范的现象,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被动局面;⑤学校德育科研不足,创新力度不够。
2.以生动活泼的文体、科技活动为载体,多开展健康有益的德育活动
有人认为,德育工作主要就是在学生违纪、违法或产生不良的行为之后去对学生进行事后的调节、教育、矫正。其实不然。德育工作的功能,更注重的是在平时对学生的思想宣传教育中,防患于未然。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注重在平时创造各种条件,特别是通过举行生动活泼的文体、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各种先进的文化思想,否定和抵制错誤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形成各种优良的品质,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建设,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可以使德育空间得以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对德育工作有大作用。例如,某中学多年来,常以当地几处有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陵园作为校外德育基地,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勉励和激发了一大批热血青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该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德育成果十分突出。
寓德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是由德育过程的本质决定的,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德育工作意义重大。譬如,某某中学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经济较发达的乡村,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名企,让学生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形势,了解农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实际生产过程,甚至在村民、工人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实践……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提高了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形成热爱知识、热爱劳动、热爱社会的思想;还促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尊重劳动群众,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德育经验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4.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做好对学困生和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
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分层施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德育对象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德育,更应该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与他们交心,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选准德育工作切入口,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包袱,纠正思想偏差,发现闪光点,培养兴趣点,养成良好习惯。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这些难点不解决,就会给学校增添不稳定因素,形成工作障碍。
5.增加德育投入,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德育投入,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在德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比例太小,德育设施陈旧、落后,德育手段也处于“小米加步枪”的落后局面,缺乏现代气息。各所学校今后应不断增加对德育的投入,改变德育设施、德育手段落后的局面。
在增加德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创新德育手段和方法。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德育科研明显滞后、陈旧、乏力,我们必须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分析新时期的德育形势,明确当前德育的方向和任务,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方法,发展德育科学,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合作
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可变性大,易受外界影响,它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有可能被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由此看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尽管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绝不可能是孤立的,其工作效果的好坏与家庭、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应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落实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生活、学习、思想的基本表现,讲究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和协调对孩子的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除了要当一个合格、优秀的家长、老师之外,也应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尊师重教,信任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与学校进行信息共享,多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多向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共同、及时做好对孩子的德育工作。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德育合作
在加强与家庭进行德育合作的同时,学校还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德育合作。主要措施有:
1.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思想。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常年法律顾问,使学校和社会力量在德育方面携手合作,搞好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2.加强与当地公安局或派出所的联系,在学校设立有效的保安措施。以防止社会不法分子或丑恶现象对校园教学秩序、文化环境的破坏、危害,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各中小学应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聘请合格的人员担任学校保安人员,完善安保设施设备,维护校内安全。
3.争取公检法和工商部门的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打击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学校周围文化环境的纯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建立市、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指导中小学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置心理健康咨询师,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咨询。
5.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无论哪一方,一旦出现严重失职,都必须严格问责追责。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对策呢?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当前最重要的对策就是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构建成熟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体系。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当前应注重加强以下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首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德育能力、业务素质,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带头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领导,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推广科学的德育手段,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此凝聚广大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力量,齐心协力开展各方面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广大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应配合学校领导班子的德育部署,加强研究,掌握方法,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
当前,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以下不足之处:①学校领导班子只重视教学业绩,忽视德育质量;②科任教师认为德育是学校德育部门和班主任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成为一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上“有所不为”的借口;③班主任等德育教师没有花大力气搞好精细化管理,没有形成精细化的德育过程,德育工作浅尝辄止;④部分教师忽视自身的修养,在学生面前有言语不当、行为失范的现象,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被动局面;⑤学校德育科研不足,创新力度不够。
2.以生动活泼的文体、科技活动为载体,多开展健康有益的德育活动
有人认为,德育工作主要就是在学生违纪、违法或产生不良的行为之后去对学生进行事后的调节、教育、矫正。其实不然。德育工作的功能,更注重的是在平时对学生的思想宣传教育中,防患于未然。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注重在平时创造各种条件,特别是通过举行生动活泼的文体、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各种先进的文化思想,否定和抵制错誤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形成各种优良的品质,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建设,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可以使德育空间得以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对德育工作有大作用。例如,某中学多年来,常以当地几处有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陵园作为校外德育基地,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勉励和激发了一大批热血青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该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德育成果十分突出。
寓德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是由德育过程的本质决定的,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德育工作意义重大。譬如,某某中学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经济较发达的乡村,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名企,让学生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形势,了解农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实际生产过程,甚至在村民、工人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实践……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提高了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形成热爱知识、热爱劳动、热爱社会的思想;还促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尊重劳动群众,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德育经验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4.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做好对学困生和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
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分层施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德育对象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德育,更应该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与他们交心,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选准德育工作切入口,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包袱,纠正思想偏差,发现闪光点,培养兴趣点,养成良好习惯。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这些难点不解决,就会给学校增添不稳定因素,形成工作障碍。
5.增加德育投入,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德育投入,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在德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比例太小,德育设施陈旧、落后,德育手段也处于“小米加步枪”的落后局面,缺乏现代气息。各所学校今后应不断增加对德育的投入,改变德育设施、德育手段落后的局面。
在增加德育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创新德育手段和方法。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德育科研明显滞后、陈旧、乏力,我们必须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分析新时期的德育形势,明确当前德育的方向和任务,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方法,发展德育科学,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合作
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稳定,可变性大,易受外界影响,它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有可能被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由此看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尽管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绝不可能是孤立的,其工作效果的好坏与家庭、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应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落实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生活、学习、思想的基本表现,讲究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和协调对孩子的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除了要当一个合格、优秀的家长、老师之外,也应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尊师重教,信任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与学校进行信息共享,多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多向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共同、及时做好对孩子的德育工作。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德育合作
在加强与家庭进行德育合作的同时,学校还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德育合作。主要措施有:
1.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思想。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常年法律顾问,使学校和社会力量在德育方面携手合作,搞好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2.加强与当地公安局或派出所的联系,在学校设立有效的保安措施。以防止社会不法分子或丑恶现象对校园教学秩序、文化环境的破坏、危害,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各中小学应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聘请合格的人员担任学校保安人员,完善安保设施设备,维护校内安全。
3.争取公检法和工商部门的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打击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学校周围文化环境的纯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建立市、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指导中小学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置心理健康咨询师,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咨询。
5.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无论哪一方,一旦出现严重失职,都必须严格问责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