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染共混丙纶的研究

来源 :合成纤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共混可染丙纶的可纺性与生产工艺,讨论,共混丙纶的染色性及水分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纺丝稳优于单纯的聚丙烯,纤维指标正常,具有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性染料可染性,纤维保水率高,抗静电性能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综述了微生物及其危害,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有机、无机抗菌剂体系及存在问题,对国内外抗菌纤维开发状况、抗菌剂应用开发和实例、抗菌纤维的检测等进行了介绍.
以腈纶为起始原料,分别经水合肼、乙二胺、二乙烯三胺预交联后,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与硫化钠反应.合成下三种携硫代酰胺功能基可达6.8mmol/g、(干纤维)的螯合功能纤维。探讨了
采用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丝道与截面形状为圆形和正方形的两种气道搭配,并分别取气道截面积与丝道截面积比为1/2、1/4和1/6来制作网络器,通过改变加工参数来对网络器的加工性
本文采用自制CE-8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T/PE共混物体系的流变性和粘弹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切为速率范围内,随PET含量的增加,PET/PE共混物体系的表观粘度ηa以及剪切弹性模量G下降,可复弹性变
本文使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熔体流变仪在270-290℃和剪切速率1.0*10^1-1.0*10^4秒^-1条件下,对陶恣粒子含量0.5-8%的PET/陶瓷粒子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及共混体系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为研制含陶瓷粒子纤维在共混纺丝技术方面提供了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PET在TCS纺丝线上的结构发展,同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纺制了PET-TCS卷绕丝,并用X-射线法结晶度,Senarmont法测量了双折射。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
分析了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化纤工业的正、负面影响,同时指出应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开发化纤新产品,开拓高性能产业用纤维市场,加强国际市场竞争
对集成电路的可靠性筛选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筛选原理、方法,用实例说明了可靠性筛选的经济效益,列出了集成电路主要的失效机理与筛选试验的关系。
众所周知,纺织用化学纤维的结构性能与纤维制造过程的全部历史有关。涤纶初生纤维的结构主要是在纺丝细流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它的结构状况不仅关联到后加工过程的流程设计、工
期刊
用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含有增塑剂的再生二醋酸纤维素(CA)的热性能,结晶结构,表面结构和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与CA是相溶